“你向來穩(wěn)重,可是這次帶去15000多人結(jié)果你只給我?guī)Щ貋?000人,5000精銳的伙友步兵全都折在了伊蘇斯。我想用不了多久亞歷山大就會渡海而來,有波利伯孔強大的海軍支持,穿過愛琴海跟穿過一條普通的河沒什么差別,我們根本攔不住!笨ㄉ降麦@怒交加地說道,看著一言不發(fā)的腓力,他心里并沒有多少責怪,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的本事,如果不是他機警,也許6000人都帶不回來,但憤怒歸憤怒,這是怎么都壓抑不了的。
“大哥,為今之計,我們只有聯(lián)合利西馬科斯和其他跟我們親近的希臘城邦,甚至是蠻族人。”腓力建議道。
“利西馬科斯那邊你親自去一趟,我想危機關頭,他不會那么傻,這次過去主要是談如何調(diào)度軍隊、部署兵力的問題,如果可以,最好能爭取得到那些色雷斯人的支持。不過要想得到希臘城邦的支持恐怕是難了,伊蘇斯之戰(zhàn)后那幫家伙知道亞歷山大肯定會打回馬其頓,不太可能再出兵了,逼急了我怕亞歷山大還沒有來這邊就先鬧了起來。”
“那好,我馬上去色雷斯!
色雷斯的利西馬科斯多日來一直如坐針氈,相比安提柯、托勒密、卡山德,他算是最弱的繼業(yè)者了,和北方蠻族的交戰(zhàn)也是敗多勝少,兵力一直是捉襟見肘,這次三家會盟派出去8000人已經(jīng)是下了狠心了,沒想到結(jié)果伊蘇斯之戰(zhàn)大敗虧輸,菲勒泰羅斯和奧托利庫斯只帶回了不到兩千人,讓他氣的差點吐血。他現(xiàn)在總共不到13000人,不要說亞歷山大打過來,就算是隨便一兩個部落聯(lián)合打過來他就吃不消了。
正當他愁眉不展的時候,菲勒泰羅斯告訴利西馬科斯腓力來了。
“總督閣下,我這次過來是代表我兄長前來與您磋商御敵之事。我想不用我說您也知道亞歷山大的下一站將是馬其頓和色雷斯。雖然伊蘇斯戰(zhàn)役雙方死傷都極為慘重,但是亞歷山大作為國王有著先天優(yōu)勢,相信他很容易就可以把安提柯的部隊吞并消化掉。以他現(xiàn)在的實力加上我們這次損失慘重,此消彼長之下,如果我們不聯(lián)合起來,根本沒有勝算。馬其頓現(xiàn)在滿打滿算能拼湊個25000多人就不得了了,而且根本不能和亞歷山大軍的素質(zhì)相比。不知道貴方大概能湊多少人呢?”
“我雖然損失沒有卡山德多,但是我連年征戰(zhàn),兵力本來就不足,恐怕勉強拼湊個18000多就差不多了,而且那幾千新征召的士兵根本沒有多少戰(zhàn)斗力可言!
“這么慘,如果是這樣的話,除非對方是傻子,不然這場仗根本沒有勝算的。說句難聽點的話,亞歷山大和攸美尼斯都是絕頂聰明的人,這次沒有外援的話恐怕我們難逃劫數(shù)!彪枇Ρ^地說道。
“腓力將軍,我看我們可以試著聯(lián)合色雷斯人和達西亞人,他們部落眾多,戰(zhàn)斗力也比較強悍,如果能把他們爭取過來,那我們起碼能增加兩萬人的兵力,到時候鹿死誰手可就不一定了。”
“沒錯,總督閣下,兄長也叮囑過我,希望我能爭取蠻族的幫助,比菲、蓋塔人、巴斯塔尼亞人、斯克迪斯基人、特里巴利人、德里西亞王國,我們都可以去游說。我看我可以和菲勒泰羅斯代表我們兩家一起前往諸部落進行游說,只要不吝好處,我相信機會還是很大的,現(xiàn)在安提柯死了,如果打敗了亞歷山大,您大可不必窩在色雷斯天天跟野蠻人打來打去,整個小亞細亞那么大,要哪塊還不是你說了算,這色雷斯一起讓給他們都無妨。”腓力激動地說道。
“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們辦吧,說實話,我并沒有太大的信心,強如安提柯都死了,我怕下一個死的可能是我。”利西馬科斯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樣子。
“兄長,我也去。”奧托利庫斯嚷嚷著也要去。
“你給我閉嘴,你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什么事情交給你都得辦砸掉。你給我好好待在這里,哪都不準去!崩黢R科斯憤怒地罵道,奧托利庫斯就像個羔羊一樣可憐巴巴的一動不動,可心里卻充滿了恨意,不過他絕不敢表露出來。
達西亞人居住在居住在多瑙河下游和喀爾巴阡山一帶,這個時候的凱爾特人還主要分布在多瑙河中上游、英格蘭東南部、法國大部分地區(qū)、萊茵河地區(qū)。直到公元前3世紀80年代的時候才基本占領了多瑙河下游地區(qū),甚至發(fā)生了著名的加拉太人入侵事件。相對于凱爾特人那樣的純野蠻人,達西亞人還算是文明的了,他們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和希臘人交易,操色雷斯方言。利西馬科斯在色雷斯多年,非常擅于和周圍的野蠻人溝通,菲勒泰羅斯也是精于此道。
遠在埃及的托勒密收到伊蘇斯的戰(zhàn)報之后,愣在當場,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充斥著無奈和憤怒,他沒想到戰(zhàn)事這么快就了結(jié)了,如果安提柯不是這么倒霉地戰(zhàn)死當場,也許事情就不會這么快就結(jié)束,可是現(xiàn)在亞歷山大已成席卷之勢,一切已經(jīng)無可挽回。如果說當亞歷山大初登亞洲大陸之時還只是疥廯之疾的話,那么巴比倫之戰(zhàn)托勒密第一次感到了危機,而現(xiàn)在托勒密則是感到了無奈,他知道亞歷山大大兵壓境是早晚的事了。
身在昔蘭尼加的塞琉古看著手下的報告,感慨萬分,他有些后悔當初沒有跟隨亞歷山大,其實相比安提柯、托勒密、卡山德來說,他的野心算是最小的,只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果他不是巴比倫尼亞總督,占著亞歷山大作為首都的巴比倫,使得亞歷山大不得不征服此地,那么他和亞歷山大就不會鬧得這么僵。
如果他是周圍任何一個省的總督,那么亞歷山大占領巴比倫之際,很可能就是他前往投效之時,他自問忠心不輸安提貞尼斯,連安提貞尼斯這樣的狠角色都投靠了亞歷山大,可是他卻在陰差陽錯之下來到了昔蘭尼加,寄人籬下的感覺可不好,畢竟是在昔日好友之下,這滋味實在不好受。
說到底,安提貞尼斯當初何嘗不是野心作祟,當作為攝政的波利伯孔封攸美尼斯為“東方大將軍”之后就屁顛屁顛的前往接應正在敗退中的攸美尼斯,當時勢弱的攸美尼斯不得不借助于安提貞尼斯,使得他多次采取巧妙的手段在眾總督面前樹立了一些權(quán)威。但掌握銀盾兵的安提貞尼斯又何嘗不是在借助攸美尼斯的“東方大將軍”的頭銜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和彰顯他的重要性,因為單憑他振臂一呼,根本不可能有人附和,只有借用攸美尼斯才能名正言順的召集東方的眾多總督,而作為原本地位較高并且第一個響應攸美尼斯的人自然是地位崇高的,而且攸美尼斯是希臘人,而他安提貞尼斯是馬其頓人,這是個很重要的區(qū)別。
不管安提貞尼斯的目光如何,但是他的運氣還是很好的,原本是要硬著頭皮跟安提柯干上了,結(jié)果亞歷山大橫空出世把安提柯干翻了,而今安提柯身死,他更是從亞歷山大口中得知,在打敗卡山德之后,他將榮升元帥,掌控即將成立的四大軍區(qū)之一的中亞軍區(qū),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東方大將軍”,雖然在亞歷山大和攸美尼斯之下還有波利伯孔、阿瑞斯托諾斯、尼阿卡斯三人主管其他三個軍區(qū),但他從沒有想過還能和他們并列。曾幾何時,尼阿卡斯是亞歷山大大帝手下的三號人物,波利伯孔是帝國攝政,阿瑞斯托諾斯則是亞歷山大起兵時最大功臣,同時曾經(jīng)還是大帝的近身護衛(wèi)官。
可是塞琉古這個曾經(jīng)地位僅次于近身護衛(wèi)官的驍將,如今在地位同等的安提貞尼斯面前就顯得不夠看了。這是塞琉古最不平衡的地方,但也只得哀嘆命運不公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