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李嚴宣布的優厚待遇,并沒有完全蒙蔽他們的眼睛。
一個百夫長說:“大人,說實在的,從待遇來說,我們是非常愿意為華夏國做事的。
可我們這一千多人,在襄陽城里也算不上什么啊。
一些世家大族傳承了數百年,他們暗地里培養的死士都不止這個數。
就算是曹仁將軍鎮守襄陽,想做一些事情也必須要取得他們的支持,并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
否則的話,那些世家大族暗地里使一些絆子,就能夠讓官府焦頭爛額。
你們華夏國能夠拿出來的,都是世上少有的好東西,如果那些世家大族有心伸手,憑我們這點人馬,也是有心無力啊。”
李嚴說:“這點你們完全可以放心,不管是哪個世家大族,敢向我華夏國人伸手,我華夏國必定將其連根撥起。
而且,我們提供的物資,只是一些普通百姓的日常所需,不是那些敏感的戰略物資,不會影響到其他國家之間的力量平衡。
你們只需要防止那些宵小之輩就行,你們處理不了的,自有我們華夏國的人來處理。”
“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于是,華夏工作組臨時組建起來的商隊,在李嚴等人的帶領下,攜帶著少量的物資進了襄陽城。
由于華夏城已經基本上實現了無現金運行的模式,并沒有大量印制紙幣,而且那紙幣在華夏國之外也無法流通。
所以,那些從華夏城收集起來的大量“劣質”五銖錢,被作為這次錢幣置換行動的啟動資金。
李嚴安排人手,用那些在華夏城里已經無法流通的普通銅錢,在襄陽城里購買了幾處寬敞的房產,作為他們的落腳之處。
對于異世界的襄陽城來說,這城中流通的主要物資,無非就是那些糧、油、鹽、布等百姓的日常所需。
這些東西,都是在小農經濟的社會運行模式下,大部分家庭無法自給自足的。
收拾好各自的居住場地之后,大家就各自按照李嚴的安排行動了起來。
李嚴計劃中的第一步,是用那些舊銅錢,把市面上所有的鹽進行買空操作。
上千人的隊伍,全部分散開來,遍布了襄陽城里每一個售鹽的店鋪。
每個人只在一個店鋪購買一次,一次只買一石鹽。
把買到的鹽送到李嚴的院子之后,再到下一個店鋪去買。
在李嚴他們幾乎不計成本的狂買行動之下,襄陽城里的鹽只堅持了半天時間,就被完全買空。
一石粗鹽開始的價格是八百錢,但到中午的時候就漲到了一千六百錢,價格直接翻了一倍。
這樣的價格完全超過了普通百姓的購買能力,但華夏國的人仍然在瘋狂的買進。
在巨大的利潤面前,那些鹽商甚至把樊城之內的存鹽都給調運了過來,一時之間,襄陽、樊城兩地的粗鹽幾乎完全被李嚴所壟斷。
李嚴把這些粗鹽,通過共享空間送回了華夏城,然后在那里經過提純加工之后,制作成上好的精鹽。
當然,要等到這些粗鹽被加工出來是不現實的,因為在襄陽城里這種人為制造的用鹽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商隊的作用下而慢慢的恢復。
作為國資部的一個重要計劃,華夏城倉庫里精鹽的庫存完全可以隨時調用。
這些精鹽又通過共享空間送到了李嚴的手里,一出一進之間,李嚴在襄、樊兩城購買的粗鹽就完全被置換成了雪白的精鹽。
第二天,就在那些鹽商準備再次從更遠的地方調鹽的時候,李嚴他們就在襄陽城內展開了雪鹽的銷售。
這雪鹽的銷售價格,每石仍然為八百錢,只不過,這八百錢的價格,只能夠使用華夏五銖錢。
如果使用其它形制五銖錢的話,就只能用同等重量的錢幣來計算,并不按照錢幣上的數值來計算。
而且,為了銷售的方便,華夏雪鹽把計量改成了按重量銷售的方式。
那些雪鹽用紙包分裝成半斤和一斤兩種規格的,半斤裝的折價十五錢,一斤裝的折價三十錢。
每個銷售點都有兩臺華夏國制造的天平秤,一臺秤可以方便地把其它五銖錢兌換成華夏五銖錢,另一臺用于確認每包鹽的重量,以示童叟無欺。
甚至對于那些沒有錢的百姓,華夏國也給他們找了一個掙錢的路子。
只需要從城外華夏國工作組駐地運五十斤鹽或者同等重量的其它物資,每次就可以得到一個華夏五銖錢。
只不過,想要幫華夏國做事的話,必須要登記個人的相關信息。
按照華夏國工作組的說法是,這本來說是針對普通百姓的一種福利,哪些東西是由哪些人在運送,必須要登記清楚。
不然東西弄丟了、搞壞了找誰去負責?
這樣的說法好像也有道理,所以,大家看在可以掙錢的份上,都踴躍地報了名。
對于一個壯勞力來說,這幾里路的距離,一天運送個七、八百斤的物資是沒有問題的。
這樣算下來的話,每天最多可以獲得十五、六個華夏五銖錢。
也就是說,為華夏國工作組干一天活,他們每人可以獲得半斤雪鹽的報酬。
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使用華夏五銖錢在工作組城外的駐地里買飯吃。
駐地的飯是按人頭供應的,只需要一個華夏五銖錢的價格,稀飯可以管飽,每人還可以獲得一小碟酸蘿卜。
這樣的舉措一推出來,襄陽城內的普通百姓,幾乎是傾巢而出。
因為,就算是一些婦女、兒童,每天只需要運送一百斤物資,就可以吃上兩頓飽飯。
在這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的時代,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兒。
不過,作為給普通百姓的一種福利,所以對每個人每天運送物資的上限作出了規定,也就是不能超過八百斤。
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這項福利覆蓋的人群更廣,才能夠讓華夏國的影響擴大到更大的范圍。
襄陽城內發生的這些事情,那些魏國官吏是完全知道的,但面對華夏國的人,他們卻沒有與之抗衡的底氣。
萬一惹惱了他們,完全有可能直接把整個襄陽都接管過去。
講道理,歷來都是拳頭大的人說了算。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復制) 下載免費閱讀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