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21’家庭結構中,第二代的夫妻需要撫養四個老人,而他們之間任何一個人如果出現了意外,都將有兩個老人失去撫養的來源。
而對于第三代來說,他們將面對同時撫養六個甚至是十二個老人的困境。”
“等等,整個家庭都只有七個人,你到哪里給他弄出個同時撫養十二個老人的事情?”
“由于他們的生活、醫療條件較好,所以,他們的平均年齡也到了七十多歲,百歲老人也并不鮮見。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已經把結婚年齡控制在二十歲以上,也會出現很多的四世同堂的家庭。
在這樣的家庭中,第三代長大之后,也會結婚的。
但如果結婚的對象也是與他同樣的家庭結構,他們兩夫妻是不是就會同時面對十二個老人需要撫養的困境?”
“啊……”
“這怎么可能,就算是我們華夏國的工作條件,也不可能用兩個人的收入來撫養十二個老人吧?”
吳光良擺擺手,說:“這還沒完,因為這兩夫妻還要生育子女,他們除了那些老人需要照顧之外,還要負擔撫養子女的費用。
也就是說,在一個最極端的家庭里,一對夫妻可能需要承擔起十五個人的生活問題。
當然,這是建立在一種最極端的情況下,夫妻雙方父母都同時失去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才可能出現的狀況。
但不管怎么說,在這樣的家庭結構之中,一對夫妻的收入需要同時承擔七個人開支的情況非常普遍。
在社會保障制度并不完善的情況下,生活的重擔幾乎完全壓在了中間這兩個夫妻的身上。
他們唯一的意義就是活著,努力的活著,因為,還有父母、子女需要自己去養活。
這樣的家庭結構是非常脆弱的,夫妻倆任何一人都不能出現意外,否則就是一家人的悲哀。
但是,大家都明白,意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這種家庭因為夫妻之中的某一人生病、意外或者其他原因而分崩離析,給家庭中的所有人帶去無法彌補的傷痛。
人生最大的傷痛并不是來自于身體上的,而是來自于精神上的絕望。
當這種來自于精神上的絕望一旦戰勝了理智的話,就可能把自己的遭遇歸罪于整個社會,從而做出一些不計后果的事情。
可是,在整個社會之中,這樣的家庭結構是普遍存在的,他們本來就已經行走在崩潰的邊緣,如何能夠承受得起這些根本無關的人所做出的不計后果的事。
連鎖反應的結果是很恐怖的,在生活壓力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嚴重的不穩定因素,從而給個人和國家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我想,這就應該是‘421’家庭結構存在的最大問題吧。”
魏民生不解地說:“既然你明白‘計劃生育’可能導致這種非常嚴重的后果,為什么你還要提出在華夏國執行這樣的政策?”
吳光良說:“計劃生育的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他們執行這樣的政策在時機的選擇上,卻被耽擱了至少十年以上。
政策開始的時候是這樣,而結束這個政策的時候也是這樣。
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政策,才可能達到政策需要達到的目的。
如果政策執行的時間錯了,所導致的結果也就全部錯了。
除此之外,甚至連政策的落腳點都錯了,因為他們出臺的政策,控制的是育齡婦女能夠生育子女的數量,而不是控制某一個年齡段生育人口的數量。”
“控制育齡婦女能夠生育子女的數量和控制某一個年齡段生育人口的數量有區別嗎?”
“這區別可大了。
我們先前已經知道了,一個社會最佳的年齡結構應該是什么樣的形態。
所以,我們的人口政策就應該圍繞這個最佳的結構形態來制定。
如果他們在一發現某一個年齡段的出生人口數量高于最佳形態的平均線時,就應該啟動人口的生育計劃。
而在某一個年齡段的出生人口數量低于最佳形態的平均線時,也應該啟動人口的生育計劃。
人口的生育計劃應該是雙向的,既可以控制生育數量,也可以刺激生育數量。
可是,他們只想到了盡快地把人口總數降下來,卻忽略了人口的可持續發展。
不論是增還是減,其主要目的都是讓人口生育變得有計劃,人口數量可以控制,從而促進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
知道了我們對人口的年齡結構計劃的目標,就可以很方便地制定出最合適的政策。
幸運的是,我們華夏國目前除了從生育數量上來控制人口結構之外,還可以從周邊吸引人口來改變和優化我們的人口結構。
根據經驗,不同年齡段的人口數量在標準值上下百分之十以內的波動,并不會對社會各行業的需求產生較大的影響。
華夏國的‘自流崗’制度完全可以適應這種程度的波動,所以,如果我們能夠針對社會各年齡段的人口數量,有意識地用政策來引導,對那些存在較大波動的年齡段進行相應的干預,使其逐步達到這種最理想的結構狀態。”
在吳光良說話的時候,魏民生通過數據庫的分組統計表,把華夏國目前的年齡結構折線圖做了出來,然后展示在大家的屏幕上,說:“理論很簡單,這就是我們華夏國目前的年齡結構折線圖,在某些年齡段里,的確存在很大的波動,你就按照你所說的理論,來確定我們應該制定什么樣的人口政策。”
吳光良看了看那個華夏國的年齡折線圖,說:“我們華夏國目前的人口還處于一個快速的擴張期,而且,就目前的這個人口規模,距離達到人口上限還差得遠。
所以,我們就有充分的時間來對華夏國的人口結構進行優化。
而這個優化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現有的人口結構,一個是未來的人口結構。
對于現有的人口結構,我們可以暫時不用對人口高峰進行調節。
根據經驗,華夏國未來的總人口在達到五億之前,我們并沒有嚴格控制生育數量的需求,因為五億人口完全在我們能夠承受的人口數量之內。”
“我們華夏國目前的人口總數還在一百萬,就算你所說的五億人口是上限,但我們的人口總數目前距離這個上限也太遠了點吧!
從現在就開始制定人口政策,是不是太早了點啊?” 2k閱讀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