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語氣激動,滿腮虬髯,如欲飛起,“七國諸侯以‘清君側’為名,行叛亂之實!陛下當效法高祖皇帝御駕親征,在天下人面前,拆穿他們的謊言,諸侯之亂,可不戰自平。”
“朕不似高祖皇帝諳熟軍旅……”劉啟遲疑道:“況且,朕離開長安,長安誰守?”
晁錯朗聲答道:“陛下只在中軍,以周亞夫為前鋒,不熟悉軍務亦無礙。至于長安,請陛下放心,臣愿意留守長安!”
劉啟聽了很不是滋味,鬧出變故,你把我推出去親征,自己留守長安,晁大夫,你可真會揀輕擔子挑!
盡管心里把晁錯罵了千百遍,劉啟面上卻一絲不露,點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茲事體大,明日朝會上,再好好議一議吧!
。
第二天的朝議,按例有三公九卿參與,太尉周亞夫已經去了軍中,所以缺席。劉啟把晁錯親征的提議拿出來討論,大臣們都不贊成。
丞相陶青平日不愛發表意見,這時也站出來反對道:“臣認為不妥。時移世易,情形與高祖開國之時已然不同。當年孝文皇帝打算親征匈奴,最終不是沒成行么?效果甚微,風險太大,陛下不可冒險親征!
朝會不歡而散。下朝后,陶青越想越氣,‘晁錯膽子太大了!竟敢鼓動陛下親征,自己留下來守長安。老夫是丞相,位列你之前,你置老夫何地!置陛下何地!’
晁錯渾然不知犯了忌諱,他還要趁著機會,干掉自己討厭的人——袁盎。
他找來御史府的幾位紀檢官員,吩咐道:“袁盎接受過吳王劉濞的賄賂,包庇吳王,說吳王不會謀反,現在吳王造反了,袁盎知情不報,應該抓起來好好審審。”
公報私仇就是晁錯這樣,劉濞之前忙著賺錢,和劉啟是鬧過不愉快,還沒到謀反的程度,袁盎又不是神仙,哪能預測到劉濞會造反!
下屬們猜出來晁錯的心思,不愿意幫領導故意去整人。一個屬官說:“現在風口浪尖上,這么辦恐怕不太好,再者說,袁盎還不至于會預先知道吳王謀反!
晁錯猶豫了,就沒采取行動。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有人通風報信,把晁錯的話告訴袁盎。袁盎嚇得汗都出來了,“晁錯,你丫太狠了吧!”
袁盎急中生智,想起來有一個人能幫上忙。這個人也和晁錯結下過梁子,這個人也是陛下面前的紅人,這個人就是竇嬰。
袁盎連夜去找竇嬰,商量對策。巧的是,竇嬰也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唇亡齒寒,竇嬰一聽也嚇了一跳。為了救袁盎,為了晁錯不找借口坑自己,竇嬰決定,除掉晁錯!兩人商議好計策。
竇嬰進宮,請求劉啟召見袁盎。正巧,劉啟在跟晁錯討論調撥軍糧的事,聽說袁盎求見,連忙召見。
不是冤家不聚頭!袁盎進殿,與晁錯四目相對,彼此的目光都意味深長。
袁盎做過吳王國相,劉啟想聽聽他的看法,詢問道:“你曾經當過吳國相,現在吳楚反叛了,你的看法如何?”
袁盎斬釘截鐵回答道:“陛下不用擔憂,一定可以擊破吳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