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耿璇的軍報到達軍機處時,王度、劉璟等人都欣喜若狂,朱允炆也非常高興,一直困擾自己的夢魘終于要消散了。但他深知,朱棣是一個善于創造奇跡的人,所以他并沒有大意,也沒有對前線做出新的調整,平安仍然總攬全局,盛庸負責攻城,耿璇坐鎮遵化,從東北面威脅北平,至于徐輝祖,則仍然負責為大軍督辦糧草。
耿璇全面控制灤河之后,其糧草運輸就不再走山海關,而是通過海運,從直沽或大連出發,至樂亭,然后沿灤河北上,直達喜峰口關。叛軍雖然掘開了運河,但是直沽已經儲備了大量的糧草,且朱允炆已經命令水師從蘇州劉家港往直沽運糧,所以短期內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且到五月上旬,宋禮應該就已經疏浚了運河,徐輝祖只要負責真定一線的糧草運輸即可。另外經過半年的磨合,軍機處、文淵閣的作用愈發突出,朱允炆遇事一般都和文淵閣、軍機處商議,然后將決議下發五軍都督府、兵部和戶部執行。
為進一步分化瓦解叛軍,朱允炆令王度北上,就任征北大將軍長史,并主持情報司、調查司的策反工作,盡快攻克北平。與王度同行的有蒙古親王哈爾固楚克和兀良哈三部的首領,朱允炆希望他們能發揮一些作用。
北平,順義,烏格齊大營。
喜峰口關的失守讓烏格齊平添了許多白發,似乎一夜之間老了十歲,加上額色庫陣亡的傳聞更是讓其痛不欲生。不過作為統帥,他仍然抖擻精神,召開了軍事會議,會議參加者有烏格齊、太平、把禿孛羅、阿魯臺、馬哈木和脫黑察,至于另一位瓦剌首領阿拉克,則已經被郭英斬殺在遵化了,所以沒有到場。
看著滿座臉色凝重的眾將,烏格齊咳嗽了一聲,然后聲音洪亮的說道:“如今的形勢已經萬分危急,大家說一下,我軍將如何行止?”
“還能怎么辦?”性子急躁的脫黑察大聲道:“當然是立刻出關,我們本就不該攙和明國親王的爛事。”
脫黑察的一句話激起千尺浪,阿魯臺、馬哈木兩位年輕的首領也連聲贊同,太平、把禿孛羅卻沒有言語,只是看著烏格齊。
烏格齊微微一笑,卻點了太平的名字:“太平首領,你怎么看?”
太平輕輕呼了一口氣,撓了撓頭發,站起來拱手道:“大首領,既然您發問,我太平就說幾句。”
“如今額色庫陣亡,喜峰口關失守,可以說我軍已經到了不得不撤的地步了。”
“首先,我軍糧草嚴重不足,燕王如今只余北平一城,無力為我軍提供糧草,雖然馬匹可以吃野草,但我們的將士卻是要吃飯的,靠我們攜帶的羊肉只能支持半月了,如果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其次,明國朝廷的大軍現在的主要目標肯定是燕王,暫時顧不上我們,但我以為,燕王恐怕最多只能支持十天半月了,如果等明軍占領了北平,那我們想走可就來不及了。因為那時候,明軍將會有四十余萬,我軍還不到十萬,所以我同意脫黑察首領的意見,我軍必須立刻撤退,不能拖延。”
太平的話引得眾人頻頻點頭,烏格齊卻心中不快,因為太平隱含的指出如今的困境是其子額色庫丟失喜峰口關造成的,但烏格齊卻無法發作,如今他需要維持瓦剌四部的團結。關內的九萬騎兵中,瓦剌部只有三萬,阿魯臺等人卻有六萬,而且阿魯臺等人更為焦急,因為他們幾乎是傾巢而出,一旦他們無法回返,那么自己的部落就會被人吞并,親眷將會變成別人的奴隸。到了此時此刻,沒有人再提以戰養戰,深入明國腹地燒殺搶掠的事情了,因為搶再多的東西也帶不回去,而且誰都不愿意損失自己的士卒了,因為要越過燕山北返,注定是一條布滿荊棘和鮮血的道路,不知道有多少將士會倒在那條血路上。
明白了眾人的小算盤,烏格齊真的后悔了,后悔的倒不是入明參戰,而是沒有聽王行的話,吞并瓦剌三部,否則自己如今也不會面臨如此窘境,九萬騎兵中,他直接控制的騎兵只有一萬人,因此他不得不屈從眾議,決定北返。
對于攻克遵化城和喜峰口關,烏格齊壓根就沒有考慮,經歷過昌平圍攻徐輝祖之后,烏格齊再也不想進攻任何有火器的城池,其他首領雖然有些不服,但能不攻堅當然更好了。因此在五月五日夜子時,烏格齊偷偷命令全軍拔營,連夜趕往密云,意圖從古北口出關。
自從喜峰口關失守后,朱棣就派人暗中監視烏格齊的大營,待發現其北返時,朱棣仰望星空,握了握拳頭,雙目透出血光,召來衛士,令人往平安大營報信。
平安最近精神很亢奮,根據盛庸的描述,不出十日,北平必破;而且耿璇的遼東軍擁有五萬多的騎兵,這樣他手里可以調配的騎兵超過十萬,即使和烏格齊、朱棣聯軍作戰也毫不畏懼。
當朱棣的信使到達平安大營時,平安還沒有休息,聽說朱棣的信使到來,他立刻召來高巍、李遠、張悍天等人一起接見。
當明白朱棣的意思后,平安有些意外的問道:“燕庶人已經出動了嗎?”
“是啊,我家王爺說,他作為太祖親子,絕不會令太祖蒙羞,蒙古人是他引進來的,自然不能讓他們逃脫,所以已經窮追而去,一定要將蒙古人全部留下。”
“可是,你們只有三萬騎兵,蒙古人卻有九萬,眾寡懸殊啊,燕庶人怎會如此不智?”
“所以我家王爺才希望平安將軍出兵,只要兩軍合兵,就和蒙古軍數量差不多,我們可以畢其功于一役。”
“而且,即使將軍不出兵,我家將軍也決議與蒙古人決一死戰,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至于我家王爺,”說到這里,使者眼含熱淚,泣聲道:“他愿束手就縛,接受朝廷的任何制裁。”
“啊?”“真的?”眾人反應不一,但都比較興奮。
平安尤其興奮,揮手道:“太好了,燕庶人能面對現實,實在是大明之福啊。來人,為使者準備酒菜,好好款待!”
“多謝將軍厚愛,但卑職還要回去復命呢!”
“嗯,好吧,那辛苦你了。”平安大笑著,令自己的衛士親自將其送出營地。
待使者走后,平安看了看高巍等人,笑道:“大家怎么看這件事?”
高巍拱手道:“大將軍,燕庶人不愧是高皇帝的子孫,可謂識時務,知大體,此事懸崖勒馬還未為晚,此舉順天應人,既可一舉平叛,又可重創蒙古人,給邊塞帶來二十年的和平。”
“你們呢?”平安不置可否。
“大將軍,末將以為燕庶人一定有什么詭計,他不會這么容易屈服的。”張悍天沉聲道。
“理由呢?”
“這個,”張悍天想了一會兒,最后到:“末將也不知道,但末將有這種直覺。”
“李遠,你怎么看?”
剛才一直在沉思的李遠,猶豫了一下道:“大將軍,末將也拿不準,但如果讓十萬蒙古軍毫發無損的越過長城,返回草原,皇上、朝廷必然會責怪將軍。但是一旦是燕庶人的詭計,我軍也很危險。”
“是啊,最近幾天燕庶人和烏格齊的情況怎么樣?”
“自從南下騷擾的蒙古軍回返后,烏格齊就和燕庶人分營了,而且據情報司的情報,朱棣多次在帳中大罵蒙古人不講信用,有懊悔之意。”
“他們最近聯系了沒有?”
“這個很難判斷,燕庶人還會每天供應烏格齊一些糧草。”
“哦,”平安沉思了一會兒,鋪開地圖,用右手在上面劃了一個圈,道:“本將軍的計劃是這樣的,......”
待平安說完自己的計劃,李遠、張悍天等人對視一眼,點點頭。
“很好,李遠!”
“在!”
“你帶領近衛騎兵軍先行,記住,一定要小心燕庶人或蒙古人的埋伏,只要纏住他們即可。”
“本將軍親率三萬騎兵和三萬步兵作為中軍。另外,張悍天!”
“在。”
“你率一萬騎兵和一萬步兵,去進攻烏格齊、燕庶人的大營,攻下后,縱火焚燒,火勢越大越好,然后再率軍追趕中軍,同樣要注意埋伏。”
“是!”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