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求和使團(tuán)離開漢城后,為爭取時間,一路向北疾行。隨行的十位美女及其家眷紛紛告饒,希望能慢一些。正使成石璘聞聽后,嘆了口氣,轉(zhuǎn)身來到十位美女及其家屬面前,深施一禮道:“諸位貴女,我朝鮮現(xiàn)在危在旦夕,漢京守不了多久了,如果我們不能趕在明軍攻克漢京前,求得明皇的赦免詔書,那我們朝鮮就完了!
“前兩天,老夫面見明朝征東軍主將盛庸,懇求其暫時休兵,等待老夫的出使結(jié)果。但盛將軍卻毫不理會,繼續(xù)揮師南下,而且據(jù)老夫看來,盛將軍似乎還有爭功的想法,很有可能會加緊攻城,所以我們沒有時間了。諸位貴女,為了三百萬朝鮮百姓,老夫求你們了!”
說著,成石璘稽首到地,泣不成聲。
成石璘此言一出,在場的朝鮮人不由得悲從心來,紛紛落淚,十位美女及其家眷也失聲痛哭,紛紛請求老大人原諒,一定不再叫苦,要迅速趕往北京。
成石璘心急如焚,急速北上,但是他能感覺到,裁寧平原并沒有平定下來,朝鮮的散兵游勇以及女真匪徒時常出沒,他們經(jīng)常襲擾明軍的補(bǔ)給線,這讓他略微安心;但是等過了大同江、平壤一線之后,他發(fā)現(xiàn)明朝已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站穩(wěn)了腳跟,昔日彪悍的女真人已經(jīng)放下弓箭,拿起了鋤頭,在平壤周圍開墾出了大量的農(nóng)田。而且從平壤開始,明朝已經(jīng)用水泥修建了寬敞、平整的驛道,為加快速度,成石璘出錢購買了數(shù)十輛四輪馬車,大大減輕了此行的顛簸之苦。
對于水泥,成石璘還是知道一些的,雖然明朝禁止水泥外流,但是朝鮮還是通過一些特殊渠道買了一些,大部分都用在開城的防御上,效果極佳。但明朝竟然用水泥來修驛道,這不能不讓成石璘心驚,看來明朝的富強(qiáng)遠(yuǎn)在自己的認(rèn)識之上啊。
從平壤到遼東,再到山海關(guān),再到北京,都修有平整的驛道,所以使團(tuán)過了平壤后,速度大大加快,可是即使這樣日夜兼程,也花了二十多天才趕到北京。
入城之后,成石璘立刻前往行在禮部拜訪,希望能夠覲見明皇,但禮部官員非常冷淡,接下禮單后,命令他回去等候通知。
成石璘無奈,只好回去等候通知。在等待的時間里,他帶著貴重禮物拜訪了所有的重臣,如軍機(jī)處、文淵閣的官員,以及鐵鉉、任亨泰、宋禮等人,卻收效甚微。
這天下午,正在苦思對策的成石璘得到了衛(wèi)士的稟告:“大人,外面有人求見,說是大人的老朋友,叫金權(quán)。”
什么?金權(quán)?成石璘腦海中立刻浮現(xiàn)出一個身影,他怎么來了?這怎么辦?見還是不見?
良久,成石璘咬了咬牙,道:“帶金大人進(jìn)來,不要讓其他人看到!
“是!”
......
看著金權(quán),成石璘不由得有些愕然,這個金權(quán)一點都沒有寄人籬下的狼狽,雖然瘦了不少,卻精神了許多。
“金兄,看來在明國混的不錯啊?”成石璘拱手問道。
聽著成石璘的略帶諷刺的話語,金權(quán)卻微微一笑:“還好,皇上圣明,授在下在翰林院任職,最近皇上經(jīng)常召見在下奏對,還算器重吧!
“器重?恐怕是出賣朝鮮內(nèi)情換來的吧!
“呵呵,成兄,此言差矣,大明皇帝乃天子,四海之內(nèi)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鮮難道不在其內(nèi)嗎?”
“你!”成石璘語塞,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如果是在朝鮮,他會一口痰吐在老貨的臉上,但是此時身負(fù)重任,他不得不隱忍。
看著金權(quán)的笑容,成石璘猶豫了一下,道:“金兄,我朝鮮危在旦夕,盛將軍攻城甚急,小弟來北京是祈求明皇能夠許和,罷兵休戰(zhàn),此乃朝鮮之福,也是大明之福啊!
“這與我何干?”金權(quán)面無表情的道。
“......”成石璘差點被氣暈過去,但此時有求于人,只能低聲道:“金兄,你的根基在朝鮮,一旦朝鮮被攻破,恐怕明皇就不會再重用你了吧!
“呵呵,成兄,此言差矣,將來治理朝鮮,肯定還是用的上小弟的!
“......”成石璘想了想,道:“金兄,朝鮮畢竟是你的父母之邦,此刻朝鮮遭難,你難道就不能伸出援手嗎?”
“那我有什么好處呢?”
“黃金一千兩!”
“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看著箱子里的黃金,金權(quán)眉開眼笑的道:“成兄,想見到皇上,你得去見一個人!
“誰?”
“朝鮮侯!”
“誰?”
“原懷安大君,李芳干!”
成石璘大怒:“什么?你是來做說客的?想讓我背叛知事?不可能!”
“呵呵,”金權(quán)冷笑一聲:“成兄,你別異想天開了,皇上攻滅朝鮮之心早已有之,李芳遠(yuǎn)與燕王勾結(jié),意圖謀反,單純這一條,就足夠滅國了;更別說他還登基稱帝了,他是活夠了嗎?”
“從知道他稱帝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朝鮮完了,就死心塌地留在大明了。”
“難道就無可挽回了嗎?”
“你說呢?”
良久,成石璘一字一句的道:“金兄,你以為明皇會如何對待朝鮮?”
“滅朝鮮,設(shè)郡縣!”
“好吧,既然如此,金兄請回吧,小弟明日就回朝鮮去了!闭f著,成石璘端起茶杯,打算送客。
“哈哈哈,成家以詩書傳家,沒想到你卻如此看不清形勢。”
“你什么意思?”
“朝鮮必亡,難道你不打算為朝鮮百姓做些事情嗎?”
“我能做什么事情?”
“明皇一旦在朝鮮設(shè)立郡縣,必然會重用我等,安撫百姓,否則朝鮮必然民亂四起!
“這樣不好嗎?”成石璘有些憤怒的道。
“當(dāng)然不好,一旦發(fā)生暴亂,明軍必然血腥鎮(zhèn)壓,到那時生靈涂炭,血流成河,難道是成兄想看到的嗎?”
“這個,”成石璘怒道:“這有何不可?當(dāng)年的唐軍不也是讓我們的祖先這么趕出去嗎?他們能做到?我們?yōu)槭裁醋霾坏剑侩y道你要做亡國之奴?”
“成兄此言差矣,”金權(quán)搖頭道:“唐軍如何能和明軍相比?”
“怎么不能比?明軍只是火器強(qiáng)一些而已!
“我指的不是這個,成兄應(yīng)該明白。”
“不是這個?”成石璘低頭想了想,臉色很快變的煞白,指著皇宮的方向:“難道明皇會......”
“是啊,成兄明白了?”
......
“成兄好好想想吧,小弟回去了!”
最后,金權(quán)讓人提著箱子,告辭而去。
當(dāng)天晚上,成石璘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眠,不知道是應(yīng)該離開,還是應(yīng)該留下。
不過,次日的一個消息卻讓他下了決心,征東軍攻破漢城,李芳遠(yuǎn)僅以身免!
當(dāng)天晚上,成石璘拜訪了朝鮮侯,也就是原懷安大君李芳干,兩人交談良久。只是成石璘告辭時,眼睛通紅,眼角還帶著淚痕......
第三天,朱允炆召見了成石璘和李芳干。
第四天,朱允炆下達(dá)詔書,封朝鮮侯李芳干為朝鮮權(quán)知國事,赴漢城任職;前吏部尚書張紞為領(lǐng)議政,金權(quán)、成石璘以及臺灣知府黃福為議政,主管朝鮮民政;安北伯瞿能為內(nèi)禁衛(wèi)大將,張輔為副將,鎮(zhèn)守漢城。
同時令歷城候盛庸加緊追剿叛賊李芳遠(yuǎn),務(wù)求擒獲,不得懈怠。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