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按照記憶里做帶餡兒的魚丸那樣,左手把著一把魚泥,捏幾下,增加彈性,大拇指一抹,將魚泥在手掌鋪平,右手捏起一小塊和好的餡兒捏成球形,放在食指、中指下的位置,大拇指將魚泥一覆蓋,從虎口處擠出,拿勺子一刮。
嗯~還是像那么回事,只是有點露餡兒,再手動包一下,搓一下,一個圓溜白胖的魚丸就出來了。前世沒做過帶餡兒的魚丸,只看過視頻,所以做的不好,沒有經驗,再多做幾次就好了。
因著小溪和陳玉彬還小,他倆坐在離火近的那一面,而陳老爺子和陳婆婆分別坐兩邊,都能烤著火。
因著做帶餡兒的魚丸比較費時,所以一家人就坐在火邊做。桌子上擺著兩盆溫水,是剛才燒好的,做好的魚丸直接扔進去待會兒再煮就行。
小溪將做好的魚丸放在手心給桌邊的另外三人看,因著帶餡兒所以要比剛才的純魚丸要大的多,這樣也好,以后容易分辨。
“你們看,就是這個樣做,爺爺和婆婆包慣了包子、餃子、湯圓的,做這個應該簡單,試幾次就行了。”說完把手里的魚丸放進水盆里。
“嗯,那我們試看看。”說著兩老人就動手做了。小溪也沒那么著急再做,只盯著陳老爺子和陳婆婆看,是不是做正確了。畢竟四個人做要比一個人做要快的多,他們都學會了,那么小溪就不用都做了,節約時間。
陳老爺子是做慣活兒的,所以動作要比小溪還要嫻熟一點,不用小溪那些事后描補,就一個白胖圓子出來了,而陳婆婆稍差一點,但沒露餡兒,只是不怎么圓。
“還可以,挺簡單的。”陳老爺子看著手里的魚丸,露出滿意的笑。給小溪看了一眼,這才扔進水盆里。
“嗯~我這個也還行,只是不啥圓,我再做幾個就行了。”其實陳婆婆做的已經很好了,自家吃,又不是往外賣,做不做那么好都沒事兒。
不啥就是不怎么、不太的意思。
這下小溪就放心了,也就不盯著他們看了。
“彬彬,來,我教你怎么做。”
其實,陳玉彬早就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了,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聽的小溪一聲令下,就跟著左手挖了一團魚泥。
“來,像我這樣捏幾下,增加魚丸的彈性……對,再來,把魚泥均勻地鋪平,你現在慢點兒也沒事兒……再挖一點餡兒,你那個太多了,你手里的魚泥根本包不了,再小一點……這樣再一覆蓋,一擠就出來了。”這一次小溪這個做的還行,至少沒露餡兒了,直接扔進水盆里。
看了陳玉彬手里的半殘品,小溪接過手來再描補一下。“你這個已經有樣子咯,再做幾個就好了,你再試試。”
小溪就開始忙自己的,也不再監督他做的過程,只是事后幫著描補一二,不過四五個后,陳玉彬也做的有模有樣的,一家人就有說有話地坐在火邊忙碌著。
既烤火又干活還有話說,大家還時不時地比較一下自己覺得做的好的魚丸,或者嘲笑一下別人做的丑的,雖然屋外寒風凜冽,但屋里春暖花開,其樂融融。
因著分了一半,待會兒做魚豆腐,所以不一會兒盆底就沒剩多少魚泥了,小溪停手,對陳老爺子說:“爺,這沒得多少了,你們弄哈,我去看看紅棗泡的咋樣了。”
確實沒剩多少了,一人做十多二十個就差不多做完了,陳老爺子頭也不抬,擺擺手,“你去吧,這點活,我們一會兒就干完了。”
小溪也不再多說什么,起身去用香皂洗干凈了手,才揭起了案板上瓷盆上蓋著的鍋蓋。
隨著鍋蓋的揭起,上面掛著的水珠在重力作用下,順著鍋蓋滑到了案板上,形成一圈水漬。這會兒水早就涼了,干紅棗也已拋開了,小溪伸手撈起一個,大拇指和食指捏一捏,吸足了水分,都能擠出水來。
重新把鍋蓋放下,小溪舀水把鍋洗了,又舀了幾瓢水,蓋上鍋蓋,繞過灶臺,在灶門前的小板凳上坐下。
在他們這,打灶的時候,會在鍋門旁邊挖一個五六厘米寬,三厘米深的小凹坑,用來放火柴用的。那個時候的火柴還是用紙盒子裝的,濕了潮了就沒法兒用了,放這兒,既方便又宜儲藏。
拿了把把柴,掏出火柴點燃,塞進鍋孔,又塞了幾個大柴。
拍拍身上的柴渣子,小溪走到陳老爺子身邊,把玩著他的衣領,撒著嬌說:“爺爺,你幫我會兒忙。”
陳老爺子覺得有些好笑,幫個忙,咋還跟自己撒上嬌了,“幫啥子忙?”
“就是那些泡好的紅棗,你幫我舂爛。”小溪指了指案板上那大半盆泡好的紅棗。
順著手指望去,那么大一盆,確實小溪一個人要忙活半天,陳老爺子就起身拍拍手,“就這點兒,再做十來個就完了,我去幫小溪把紅棗舂爛。”說完就去洗手了。
而小溪則興奮地轉身去往外端水、端盆、拿工具等。
他們這把石臼叫對窩(反正這么讀),小溪家的對窩成圓臺狀,倒置擱在灶房門外的墻邊,一上坎兒的地方,既不擋路,也可以供人歇歇腳。
陳老爺子將對窩翻過來,“小溪,把大桌子上的水和鍋刷子遞給我。”
小溪依言遞過去水和鍋刷子,陳老爺子接過開始清洗對窩。雖說倒扣著,不是多臟,但還是要清洗兩遍才放心。
清洗完了,小溪端來一個小板凳塞給陳老爺子,讓他坐著,又端來紅棗,舀了幾勺倒進對窩,陳老爺子就拿起家里那根粗壯的搟面杖,開始舂紅棗。
舂了幾下,感覺不對呀,這么大的勁,怎么這紅棗都還好好的。從對窩里拿起一顆紅棗,反復看了看,陳老爺子搖搖頭,“小溪,你這個泡的還不行,舂不爛。”
“啊?”小溪不相信地從陳老爺子手里接過紅棗,一看,確實,這會兒還比較棉,雖說泡開了,但還有勁兒,想了想,就說:“爺,我回去在鍋里再煮會兒。”
就用勺子挖起對窩里的紅棗,端起盆回屋。
“咦~小溪,咋又回來了。”陳婆婆抬頭見小溪端著紅棗盆回來了,就好奇地問。
“婆,這紅棗還不容易爛,我在鍋里再煮一會兒。誒,婆……”將鍋里的水舀起,只留一瓢左右,將盆里的紅棗悉數倒進,蓋好鍋蓋,轉身坐到灶門前,往鍋孔里加大柴。
“你們把魚丸都弄好了?弄好了,等我把紅棗煮一下,等會兒你來煮魚丸哈。”
“啊?我來煮?我不會呀。”陳婆婆很是吃驚小溪竟讓自己來做,可自己從來沒做過,這弄壞了可咋整,一家子圍坐在這,忙活半天。
“沒事兒,你上午不是看我做了嘛,你就照我那樣做就行了。”轉頭對陳玉彬說:“彬彬,待會兒婆婆煮魚丸,你就燒鍋哈,等鍋里的水冒氣煙了,你就把那些大柴退了,把柴渣渣塞一把就行了。”
陳玉彬見自己終于排上用場了,就興奮地直點頭答應。陳婆婆見陳玉彬都點頭了,自己好像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一家子都忙著吶,也就點頭答應了,不過……
“我丑話說在前面哈,我要是煮壞了,不要怪我哈。”
“婆,你放心,很簡單的,你用漏勺把魚丸放進過,旁邊擱盆冷水,等魚丸煮浮起來,再翻煮個一分鐘左右,你就撈到冷水盆里就行了。”見陳婆婆還是有些不自信,小溪勸解道,“你要還是不放心,等會兒就叫我來幫著看兩眼。其實,真的很簡單,你待會兒上手就曉得了。”
“哎呀,我都曉得,你不要啰嗦咯。”見小溪還想說,陳婆婆就有些不耐煩地打斷。
小溪被這話一噎,得,不說了。起身,揭開鍋蓋,撈起顆紅棗,捏了捏,能捏碎,這就差不多了,就用鍋勺都舀起來。
重新洗涮了鍋,將剛才舀起的熱水又倒進鍋里,才對火堆旁的兩婆孫說:“這水的溫度差不多了,你們快來弄。”就端著盆子出門了。
出門見陳老爺子不在,小溪喊了聲,聽著是從睡房傳來的,小溪尋聲趕去,只見陳老爺子坐在床頭,一手擱在寫字桌上,把這煙壺,正煙霧繚繞,快活神仙中。
就這么一會兒時間,就耐不住了,又把他的水煙壺給點上了。
小溪只得無奈上前,說:“爺,我把紅棗煮好了。”
陳老爺子點點頭,“嗯,對,等我把這袋煙抽完了就去。”說著又擺弄了下煙絲。
唉,他也就這么個愛好了。前世,那會兒陳老爺子還沒生病的時候,老是說,這一輩子他都不可能把煙給戒了,結果,到最后,病的嚴重了,就自然而然地給戒了。
除了煙,他還泡了藥酒,隔幾天就會喝上一小杯。說起藥酒,小溪想起了陳老爺子的藥酒壇子,是一個四十厘米高,海碗粗的圓柱玻璃瓶,裝了大半瓶子的藥材。看來,自己可以在空間里種些好點的藥材,陳婆婆是風濕腿,到時候,每天喝上一小杯,估計到了下雨陰天,疼痛會減輕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