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便青青真能將葉千雪擄回,也并不能挽救大廈將傾的事實。
就在定安王慕容恪領兵趕赴函谷關外之際,那遠在渝關鏖戰(zhàn)數(shù)月的葉天朔,得了葉離的馳援,在七日之中便反守為攻,打得數(shù)萬北狄狼奔豕突,潰不成軍,終于退走關外。
葉天朔得了勝仗卻并未聲張,連夜領著紫云騎中,最為驍勇的“十三飛騎”悄聲無息地離了渝關,秘密回到長安著手整編各路勤王部隊,迅速組織大軍。
又以十三飛騎中的葉離,葉霆為首,兵發(fā)七路奇襲函谷關外敵軍所在!
這七路大軍連夜行軍,仿佛晴空驟然降下的一道閃電,函谷關內天子‘葉康’還未來得及予以配合,葉天朔所率領的先頭部隊便與慕容恪的七殺軍廝殺在了一處。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這又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zhàn)時,誰也沒有料到素有“勇猛死忠”之稱的七殺各部將領在開戰(zhàn)僅半個時辰后便放棄了抵抗!
如此一來,不僅是葉天朔,天子“葉康”,就連之后從洛陽領兵趕來的莫少英也感到由衷的詫異,是什么緣故令他們望風而降?
原來,這原本打算攻占函谷關的兩萬七殺軍中,早就沒了慕容恪的身影,就連他身邊的親信皆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被拋下的將領頓覺手足無措,再也不知到底為誰而戰(zhàn)。
眼見葉天朔如天神般率領紫云騎和刺史各部大軍奇襲而至,最終不得不做出了這艱難的抉擇。
如此,這叛‘亂’雖是鎮(zhèn)壓了下來,可那罪魁禍首慕容恪依然逍遙法外,而那莫少英自從青青死后整日郁郁寡歡,一路上雖是有葉千雪時刻陪伴著,可他卻從未‘露’出過片刻的歡顏,整個人仿佛失了魂一般顯得憂心如酲。
不過不管怎么說,莫少英一個人的情緒并不能左右所有人的心情,畢竟鎮(zhèn)壓了叛‘亂’乃是舉國上下值得歡欣鼓舞的事情,而之后的封賞就更讓人。
半月后,天子班師回朝,第一件事便是昭告天下,犒賞三軍,人人論功行賞。而京城皇宮中更是正在舉行著一場空前盛大的“御前聽封”。
至于這假天子“葉康”答應玄真公主讓位的事宜,似乎也去做了,只是這表面上并未有任何禪讓更替,也不知這玄真公主等人與這假冒的“葉康”又有什么新的約定。
此時,太和殿上文武百官相候,四賢八俊旁立。
天子頭戴珠簾冠冕長身而立,對著其下文武百官道:“今叛‘亂’得以平息,乃上天垂憐,是百姓之福,朝廷之幸,更使朕深知若無諸位群策群力,后果實難想象。有道是賞罰分明乃大業(yè)根基,不過在論功行賞之前,朕想先行宣布一件重要之事。”
天子葉康頓了頓,復朗聲道:“玄真公主且上前來。”
“兒臣在。”
卓于晴說罷,款步而出立于大殿之上聽候。
“朕心系國事,其下無一龍子實為憾事一樁,然今日我兒玄真公主復歸,朕決定此后若無子嗣,待百年之后由玄真公主繼承皇位。”
此言一出,眾卿心頭赫然一驚,人人都知這天子不能生育的事實,所以此番言論也就欽定了玄真公主的為下一任的‘女’皇帝,這可是驚天的大事!
可是朝堂之上卻無一人反對,就連那兵馬大元帥葉天朔神情也是淡淡的,仿佛一些事情早已商量好了一般。
天子“葉康”又道:“以往朕曾誤會我兒玄真,致使其深陷囹圄,‘蒙’受不白之冤。是以,朕破例賜玄真長安洛華宮一座,另賞黃金五萬兩,‘侍’衛(wèi)千人,綾羅綢緞百匹,寶車十駕,加封太素坊為朝廷官坊,我兒可還滿意?”
卓于晴聞言也與葉天朔表情一般無二,顯得泰然自若道:“兒臣十分滿意,謝父皇厚恩。”說罷,竟是緩緩退列于右再不多言。
一旁莫少英盡管神情仍有些恍惚,但聽到這里眉頭也不由稍稍一皺,他已聽出這和原先在白云寺商量好的不符,但轉念一想自古皇帝大多是男兒身,要當個‘女’皇帝卻不大容易,就算天子葉康現(xiàn)下將皇位禪讓給卓于晴,膝下文武群臣必定勸諫力阻,所以如此行事倒也合乎情理。
再說只要這假冒的葉康不暗中下死手,自己便不會將事情挑破,更何況自青青死后,他心緒日漸低‘迷’,也不想橫生枝節(jié),就此多事,卓坊主既然已答允,他便息了某些心思。
片刻,天子葉康緩緩坐了下來,一旁新上任的海公公適時出言道:“有請襄王上前聽封——!”
葉天朔聞言已從百官之中泰然步出,立于太和殿正中。
那海公公張開圣旨續(xù)道:“襄王北抗強敵,奇襲叛軍奠定勝機有功,賞黃金萬兩,特賜太和殿御座,今后上朝不必行君臣大禮,與天子同朝安坐!”
“謝我主隆恩!”
“莫少英上前聽封——!”
莫少英斜步而出。
“莫少英智勇雙絕,膽識過人,雖一介平民之身卻心憂天下,敢為萬人先,為社稷孤身犯險,不遺余力。特封安樂侯,食邑五千戶,置安樂府于江陵郡內,另賞黃金萬兩,婢‘女’十名,奴仆家丁百名,其下一干將領皆有封賞,欽此。”
“謝圣上。”
莫少英不咸不淡回應了一句,也不去想這取名“安樂侯”是何用意,更不去想當眾贈送婢‘女’又有何深意,不過這皇上賞平民婢‘女’也是鮮事一件,想來賜下的婢‘女’就算不是絕品也是萬中挑一了吧。
莫少英自嘲一笑,心道,就算你送我整個后宮又能如何?誠然、這封賞對于一介平民來說不可不謂之優(yōu)渥,但他卻因青青之事實在高興不起來,若不是葉千雪陪同的話,他都不一定會來這太和殿上。
“昭陽郡主葉千雪上前聽封——!”
“昭陽郡主此戰(zhàn)力守洛陽,功不可沒,賞黃金萬兩,車馬千匹,置郡主府于洛陽,食邑萬戶。”
“謝圣上隆恩!”
葉千雪態(tài)度不卑不亢,轉而回列左右。
“原定安王世子慕容流蘇上前聽封——!”
“罪臣在!”
慕容流蘇上前徐徐拜伏道。
“世子慕容流蘇雖為叛黨慕容恪之子,然其忠肝義膽不惜行大義滅親之舉助昭陽郡主守城有功,特封為‘定安侯’,食邑三千戶,暫代其父定安王之職,原七殺降兵皆重歸于旗下,坐鎮(zhèn)安北都護府,威視蠻夷、以震我葉氏雄風!”
“謝圣上,微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莫少英聽罷不置可否,心想這慕容流蘇都敢對其生父行那大義滅親之舉,這天子現(xiàn)下又將近兩萬余名七殺降卒‘交’還于他,難道就不怕其人有朝一日反水不成?
這般想著,慕容流蘇亦行完叩拜大禮,‘欲’起身離去時卻聽座上天子葉康出言阻道:“定安候且慢,朕另有一事,不知可愿聽之?”
慕容流蘇,緩緩轉身,恭敬肅穆道:“圣上有言,臣無有不聽。”
葉康微微一笑,道:“世子不用太過拘謹,你父之過與你無關,更何況我想說的卻是一件大大的喜事!來呀,宣!”
海公公頷首一禮,從一旁太監(jiān)手中接過另一卷圣旨,朗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昔聞襄王之‘女’昭陽郡主曾與定安候有婚約在先,然其事一‘波’三折延誤至今殊為不美,故朕特借此良機將郡主重新許配給定安候慕容流蘇,一切禮儀、‘交’由禮部‘操’辦,擇日令其完婚,布告天下,咸使聞之,欽此!”
慕容流蘇一愣,當即喜上眉梢,五體大拜道:“謝主隆恩,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突如其來的驚喜已讓慕容流蘇不知如何自處,但這突如其來的圣旨對于葉、莫二人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靂,雙雙俱是呆怔當庭!
海公公將圣旨宣畢后,葉康輕喚道:“昭陽郡主且上前來。”
葉千雪沒有動,顯然還未從震驚中恢復過來。
葉康微皺,再喚道:“郡主?”
葉千雪依然充耳未聞。
一旁葉天朔冷然一哼,葉千雪這才猛然一震,堪堪回過神來,兩眼失神般向葉天朔望了望,可后者卻不正面瞧他,而是面向圣上道:“郡主,圣上有請,還不快快上前聽候?”
“啊、是…我…”
“慢著!”
就在葉千雪躊躇不定之際,一旁莫少英卻是一把將她拉在身后,冷眼瞧了瞧一旁葉天朔,轉而向著座上天子冷然道:“皇上未曾瞧見郡主不愿么?就非要強人所難?”
這話說得毫無客氣,可以說這般當庭質問已是犯了殺身大禍,滿朝文武更是噤若寒蟬俱都看著座上天子,不知他要如何懲戒,豈料這天子“葉康”并未大怒,只是沉聲問責道:“郡主未曾出聲,安樂侯何故替她出言?”
莫少英回道:“哼,只因我與郡主二人早已兩情相悅,‘私’定終身了!”
此言一出,葉千雪驚怔回頭,那慕容流蘇面‘色’一沉,一旁文武百官更是大驚失‘色’。
堂堂葉元帥之‘女’居然和人‘私’定終身,這要是傳出去,置葉天朔臉面于何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