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末沉浮記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 救援廢帝

作者/何子易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中平元年十一月,董卓自拜相國,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quán),自此董卓在朝廷中的權(quán)勢已經(jīng)如日中天。董卓又封自己的母親為“池陽君”,違制設(shè)置令、丞。

    此后,董卓的殘忍性格逐漸暴露,最好用刑法立威。侍御史擾龍宗在拜見董卓時忘了解除佩劍,董卓借題發(fā)揮,下令將其活活打死。

    又指使人將何太后的母親,滯留在雒陽城大將軍府的舞陽君殺害,甚至將何苗的遺體從墳?zāi)怪型诔鰜碇馊釉趫@林之中。身處汝南平輿的何苗妻妾子女聞之,無不大哭,一致肯求韓易起兵復(fù)仇。韓易無奈,只得先以好言勸解。

    不久,大司農(nóng)周忠的兒子周暉聽說雒陽城變故,故至雒陽,董卓非常厭惡他,又派兵將其劫殺。

    自十二月起,天下便四處傳揚開董卓生性殘忍不仁的傳言。然而董卓卻毫不在意,依然行之如故。

    董卓又因見雒陽城中富戶貴族府第連綿,家家殷實,金帛財產(chǎn)無數(shù),便放縱手下士卒,實行所謂的收牢之名。這些士卒到處殺人放火,奸擄婦人,劫掠物資,把整個雒陽城鬧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曹操因之謀刺董卓不成,一路逃回陳留。與陳留太守張邈、衛(wèi)茲等人在地方上招兵買馬,試圖對抗董卓的惡政。又傳信韓易準備討董之事,還派出夏侯敦、夏侯淵二將如約來取典軍校尉部的三千余兵馬。

    不久,東郡太守橋瑁出示了三公秘發(fā)之文書散發(fā)到各地州郡府,陳述董卓之罪惡,呼吁各地州郡起兵反董,恢復(fù)弘農(nóng)王劉辯的帝位。

    韓易聞之大驚,如此一來,以董卓的暴虐,豈不先行謀害了弘農(nóng)王劉辨。何貞曾讓自已護佑劉辨,此情不可不還。韓易當即派出言平、方積二人至雒陽,傳令潛伏于雒陽城中的楊理,設(shè)法救出弘農(nóng)王劉辨。又遣余化、何曼、廖化三將領(lǐng)精兵三百騎,至河南伊闕關(guān)附近接應(yīng)。

    “怎么?要救弘農(nóng)王離京?”楊理望了言平與方積二人,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從數(shù)十萬的大軍之中救走一人,此事可謂勢難登天啊。

    言平拱手說道:“此事主公也知很難,但是卻不得不為爾。關(guān)東義軍大起,欲重新尊奉弘農(nóng)王為大漢天子。而董卓為了打擊各路義軍的氣勢,必會殺死弘農(nóng)王。主公說,弘農(nóng)王既是長子又是嫡子,為大漢天子最為正統(tǒng)的帝王,若非何氏大意消亡,袁氏又心生異心,反被董卓乘亂奪取大權(quán),哪里有被廢除的可能。”

    方積說道:“主公還說,若是我等能夠救出弘農(nóng)王,重新尊奉為天子,并奉天子以令不臣,以正討邪,必將無往而不利。事成之后,封候之事亦是等閑。還望楊君勉之。”

    楊理將二人召近,長吟道:“弘農(nóng)王被幽居于永安宮中,此宮在北宮的東南,中東門西有高安館,高安館北就是永安宮。宮周長六百九十八丈,宮內(nèi)有景福、安昌、延休等殿,還有侯臺與花園。宮北為永和里。”

    楊理邊說邊以酒水在案幾上寫畫,說道:“永安宮四周只有五百兵丁看守。不過宮中有我王師與師兄史阿護佑弘農(nóng)王,想要救他出永安宮并不難。難就難在北宮東門至城東上東門的大道北面,自西向東有武庫和太倉,那是皇家軍用倉庫與供應(yīng)朝庭的御府糧食倉庫,這兩處共有董卓的六千兵丁鎮(zhèn)守。”

    “若是永安宮有警,那咱們所面對的就不只是數(shù)百兵丁了,而是六千兵丁。而且想要離城,當從北門出最近,北門又有北軍的五千大軍在彼處鎮(zhèn)守,加起來就有萬余兵丁了。更別說城外尚有無數(shù)的西涼羌騎。我在雒陽城雖召集了數(shù)百輕俠,人人悍不畏死,但面對這萬余兵丁時,還是太少、太少。”

    方積笑道:“聽聞楊君劍法極高,卻還不太懂我輕俠的行事作風(fēng),我等輕俠行事決不喜以弱敵強,而是喜好以亂取勝。”

    楊理目光一凝,望著方積問道:“汝有什么好建議?”

    方積說道:“雒陽城大,百姓眾多,特別是權(quán)貴,也是多如牛毛。楊君手下既有數(shù)百輕俠,卻不可作大軍來用,可以分作數(shù)百處,只望各里的權(quán)貴與富豪府中放火,引動他們的動亂便可。如此退卻也會容易一些。董卓不知究理,必會以為是城中有反對他的叛黨作亂。特別是袁氏,絕對是首要防范之人。”

    “城中的大軍聽聞只有三到四萬人,董卓欲要平定叛亂,不會亂調(diào)兵馬,只會將兵馬分布于各處的要點,再從城外召羌兵入城。而武庫與太倉絕對是守衛(wèi)的重中之重,此處的六千兵丁,絕對不敢輕離。只要咱們不與看守的五百兵丁強斗,而是悄然進行,必不會驚擾到大軍來剿。”

    “妙計。”楊理擊掌叫道:“出永安宮之后呢?”

    方積得意的一笑,此番所行之事,絕對是自已所擅長之事。等救出了弘農(nóng)王后,必可為召陵候立下大功勞。此番過后,再也不用被人指為是召陵侯憐憫故人了。

    方積笑道:“直闖城門,乃愚者所為。要知每座城池,都有排污水道。想要離城,排污水道絕對是最佳之處。”

    不想楊理聽了,卻不樂的說道:“除此之外,沒有他法么?不說天寒地凍,弘農(nóng)王身嬌肉貴,而且他畢竟曾是大漢的天子,如何能鉆污濁之處逃生。若是被他人得知,天下誰人還認他為天下之主?”

    言平微微一笑,盯著楊理說道:“昔日太祖高皇帝,為了逃命一事也曾經(jīng)拋兒棄女,老父妻子都曾落入到敵手。還有分食肉羹一事。可自他成為皇帝之后,誰人敢說,誰人敢提?弘農(nóng)王既是高皇帝之后,迫不得已干干又有何妨。還是說此事乃是楊君你自已有所不樂?”

    深夜,雒陽城中突然大火四起,反叛之聲也接連不斷的響起,全城兵馬叫嚷,百姓震怖。董卓大驚,急令城中兵馬分守要道,有膽敢亂行亂奔者殺。又令胡軫、楊定、段煨、徐榮四將連夜出城調(diào)羌兵入城,再令呂布引三千飛熊軍,與自已同去太傅府。

    當在太傅府看到了氣定神閑的袁隗之后,頓時狐疑了下來,不知叛亂者是誰。不久,李儒與梁柔匆匆趕來,叫道:“此必是關(guān)東叛軍欲救弘農(nóng)王,請相國速速鳩殺弘農(nóng)王。”

    袁隗撫須的右手一顫,便又若無其事了。董卓當即叫道:“李儒,速領(lǐng)武士十人,前往永安宮鳩殺弘農(nóng)王。”

    梁柔叫道:“我也同去。”二人又匆匆離去了,豈料永安宮中早已是人去殿空。

    李儒頓足大嘆,梁柔卻厲聲叫道:“衛(wèi)士每日傍晚都會向相國稟告劉辨的動向,這才過兩個時辰,他們跑不遠。速速在宮北的永和里、北城門、與北門外附近搜查。”

    李儒聞言頓時驚醒過來,慌令武庫與太倉各支千人在永和里附近搜索,又使梁柔在北城門處坐鎮(zhèn),再令人出城命屯駐北城的段煨一軍暫不入城,就在北城外搜索,凡見到弘農(nóng)王后,就地格殺。

    王越、史阿、祝公道、楊理、言平、方積共六人,穿著異魚皮所制的水靠,從雒陽城中的排污水道中鉆出,貪婪的呼吸了幾口冷氣,又將一個大木箱子打開,露出了其中的弘農(nóng)王。

    王越急問道:“陛下無恙否。”

    弘農(nóng)王劉辨搖搖頭,木箱之中很安全,只是有些氣悶,面色慘白罷了。七人出得水道,一路沿洛水上游而走,欲轉(zhuǎn)道西南繞過雒陽城,再向正南而去。

    然而行不十里,頓時有數(shù)百騎兵追至,七人見為首之人是董卓手中的大將段煨,無不大駭。王越撥出手中的五尺重劍,叫道:“你們護送陛下先走,吾來斷后。”

    史阿厲叫道:“楊師弟,你們先走,吾陪師父斷后。”

    祝公道亦挺身而出叫道:“還有我。”

    楊理聽后,頓時淚如雨下,劍客之道,雖能力敵百人,卻又如何能力敵數(shù)百騎,三人斷后,必?zé)o幸理。有心也要隨師同留,卻又不便不顧弘農(nóng)王。只得一狠心,凄喚一聲就走。

    王越見了挺立左右的二個愛徒老懷大慰,叫道:“史阿,你已得為師的真?zhèn)鳎有替為師傳承衣缽的責(zé)任。你先走吧。”

    史阿無奈,只得拜得三拜,大哭離去。王越與祝公道大喝一聲,舉劍向段煨等人大步殺去。不想將要臨近的敵將段煨,突然斜刺里向著正北而去,叫道:“弘農(nóng)王在正北,速速去追。”

    大隊的人馬立即轉(zhuǎn)向正北,數(shù)百馬蹄所濺起的塵土頓將此師徒二人淹沒,半晌過后,只留了下面面相覷的師徒二人,還有十數(shù)匹西涼良馬。

    王越嘆息的喜道:“不想董卓軍中還有心懷漢室之人焉?”

    祝公道笑道:“大漢六百年的江山,豈無忠義之士。師父,我等可以存活下來了。”

    王越點了點頭,上前飛躍上西涼良馬,與祝公道一起驅(qū)馬去追弘農(nóng)王等人去了。一行七人連夜向南方狂奔而去,一路上有驚無險。又乘伊闕關(guān)守卒無備,從山間小道翻山而過,第五日后,順利的與在外接應(yīng)的余化一部會合,轉(zhuǎn)道汝南去了。

    韓易在平輿城中接著了弘農(nóng)王劉辨,大喜之下奏請弘農(nóng)王重登帝位,就于平輿縣建都,號召天下義士集聚汝南共討董卓。不想弘農(nóng)王死命不同意,不愿再為漢帝,擔(dān)驚受怕,只想做個普通的漢民而已。

    韓易再三勸解無用,又念及太后何貞的舊情,只得任由弘農(nóng)王攜王越、祝公道二人向揚州流浪而去。韓易恐弘農(nóng)王有危,只得又派出親將魏越、成廉二將領(lǐng)百騎人馬左右護衛(wèi)。

    請記住本書首發(fā)域名:。文學(xué)館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平邑县| 黎川县| 平罗县| 新干县| 新巴尔虎右旗| 龙陵县| 宝应县| 贵州省| 衡水市| 抚州市| 梓潼县| 新郑市| 衡阳县| 石屏县| 广州市| 韶山市| 会同县| 顺平县| 云南省| 临泽县| 小金县| 平乐县| 永修县| 夏河县| 南开区| 榆林市| 满城县| 兴文县| 多伦县| 布拖县| 富裕县| 鄂州市| 米泉市| 长武县| 临沭县| 青州市| 大城县| 巴彦淖尔市| 山东省|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