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懷望等人見到顧惜墨的時候,都被眼前所見的場景鎮(zhèn)住了,沒有一個人出聲,甚至將有意通傳的對影攔了下來。
窗畔紗簾盡掩,室內(nèi)光線朦朧。
顧惜墨著一身光華流轉(zhuǎn)的墨緞衣裙,立在案前,腕懸紙上,筆毫飛舞。
她身前的紙上,鋪陳著濃郁深邃的夜色,與她身周懸掛的畫軸中的夜幕相輝映,襯得她露在衣領(lǐng)、衣袖外的肌膚白如雪,明如月。
眾人先被這白日之下的一室夜色吸引,幾息之后,才發(fā)現(xiàn)她那桿粗管玉筆飽蘸的黑墨也非同尋常。
畫紙邊那汪墨,黑得純粹,彷如死水無瀾;薄薄一碟,卻好似濃不見底。顧惜墨衣袂翻轉(zhuǎn),輕松運起那支與她纖細(xì)手腕殊不相稱的粗管畫筆,毫尖點染擺抹,就流淌出一片隱約映出彩色星光的鮮活夜幕。
眾人這才發(fā)現(xiàn),那黑墨隱現(xiàn)珠光,而瓷碟邊還有幾點紅綠藍(lán)黃色的彩墨,她偶爾會在蘸足黑墨之前之后點上一點色澤飽和的彩墨,在畫紙上將夜色暈得更生動、更富有層次。
不止如此,畫案上還陳列著形制各異的作畫工具,除了她指間正在舞動的隨身玉筆,還有不少疑似竹簽、木棍、絲帶、棉花的東西,上面或多或少地沾了些墨,讓人不禁好奇,它們在這些夜色圖中發(fā)回過怎樣的作用。
柔安將畫具打量遍,目光又回到了畫師本人身上。
顧惜墨作畫的動作那么嫻熟、那么流暢、那么自然,似乎除了她的一切都被她可用以作畫,似乎她就是筆、是墨、是畫。
似乎,畫不是她的技藝,而是她的命運。
所有人都對她醉心于畫的狀態(tài)打動了,特別是江懷望等在武之一道上卓有成就的大家,若說他們之前還謀算過如何從這位寡言的年輕女子口中套出什么消息,現(xiàn)在多半都歇了這個心。
他們對這種狀態(tài)再熟悉不過。
學(xué)藝者凡有所成,勤奮與天賦缺一不可。到達(dá)他們的層次,“登峰造極”已不足以形容,“已臻化境”須為常態(tài)。
他們此時的想法與平瀾相似——
如此專于一藝之人,極少為雜念所牽絆,心思純直,應(yīng)不會有虛言。
于是,一眾大忙人不約而同地安靜等待,等顧惜墨將畫作完成,再取得她的證言。
先前為顧惜墨一力作保的凌霄見到眾人的態(tài)度,很是滿意和自豪地立在一側(cè)。
就這么等了小半個時辰,顧惜墨才悠然放下畫筆,垂眼凝睇畫完的夜色,輕不可聞地長嘆口氣。
然后,她似有所覺,抬頭看向旁邊等待許久的眾人,開口問道:“諸位到此,不知有何貴干?”
江懷望客氣了一句,既然心存敬意,也不繞圈子,直道來意:“顧姑娘畫技高絕,我等冒昧打擾,實在抱歉。只是,據(jù)聞顧姑娘在洛姑娘遇害那晚恰好在園子之內(nèi),不知是否有所發(fā)現(xiàn)?”
顧惜墨心思通透,自然明白他想問的是什么,也直接回答:“江莊主可是想問我看沒看到簡少俠追逐的黑影?我之所見惟有月色和畫紙,不曾見過黑影,也不曾見過相類之物。不好意思,恐怕無法給諸位提供線索了。”
自柔安之事發(fā)生之后,江懷望或許自我檢討過,對小輩的態(tài)度頗為客氣。顧惜墨不在人情往來上多花時間,但并不是不知好歹,得到他人的禮遇,自然投桃報李,也回了難得詳盡的一番話。
江懷望與單掌門、許長老對視過,都無異議,便告辭準(zhǔn)備離開。
恰在這時,門外一陣喧鬧,好像有不少人闖進了院子。
凌霄大步走出畫室,江懷望等人緊隨其后。
院中果然站了不少人,都是身穿素色衣裙的姑娘,其中一個被丫鬟攔著,還在大聲道:“顧惜墨,你出來!傳言說你殺了雨綿,你出來說清楚,這傳言是不是真的!你出來!”
柔安略一辨認(rèn),發(fā)現(xiàn)人群里有幾個是壽宴上獻舞的姑娘,猜測這群人來自歸雁軒。
果不其然,凌霄聽了這話,蹙眉開口:“應(yīng)姑娘,說話當(dāng)有實據(jù),何況殺人這樣嚴(yán)重的罪名。你不請自來,硬闖他人居所,已是無禮,還大庭廣眾之下無憑無據(jù)地誣陷我相思谷中人,未免太過分了!”
凌霄待人一向溫和,對女子尤其和藹,但他見多了谷里的可憐人,頗有幾分護短,一聽此話,立刻想起了此話可能引出的是非,深感不快,語氣也少見地嚴(yán)厲起來。
這位應(yīng)姑娘顯然被急怒的情緒沖昏了頭,聽不出相思谷主話中隱含的警告,也或者,她已經(jīng)管不了那么許多了,徑直說出了他不愿聽到的話:
“戚風(fēng)原是顧姑娘的戀人,后對雨綿一見傾心,與顧姑娘分開,同雨綿在一起。此事知道的人不少。因愛生恨,因妒起意,也不是不能發(fā)展成為殺人動機的。空穴來風(fēng),必有其因;傳言既出,總有緣故。誰知道是不是有人發(fā)現(xiàn)了顧姑娘……行事不妥,才有了這樣的流言傳出來。顧惜墨,死者為大,我知道你不屑于說謊,我就問你幾句話,你敢不敢出來說清楚!”
應(yīng)果兒前邊還硬壓著口氣,到了后來按捺不住,又高喊了起來,雙眼直直盯向眾人身后的畫室,一副得不到滿意的答復(fù)就要拼命沖進去的架勢。
凌霄臉色更沉:什么死者為大,認(rèn)識的人死了,就可以無憑無據(jù)誣陷別人了?誣陷造成的傷害也可以一句“死者為大”抹消了?那世事何須公道,己方死個把人不就得償所愿、一了百了?
凌霄知道顧惜墨為人高傲,不屑于解釋無稽之事,就算她真的被逼出來,他也不能坐看門人受這樣的侮辱,當(dāng)下便要將歸雁軒眾人請出院去。
他才啟唇,就聽背后傳來一道清冷女音。
“我沒因妒殺人。”
院中人聽顧惜墨開了口,除了心底為她打抱不平的——比如柔安和凌霄——都齊齊松了口氣。
應(yīng)果兒亦然。她知道顧惜墨不說謊,心底半是釋然半是愴然,松了口氣。她定了定神,盯住顧惜墨,又問道:“你不嫉妒雨綿?”
顧惜墨面無表情,“不。”
應(yīng)果兒咬了咬唇,“你不恨雨綿?”
顧惜墨仍然面無表情,“不。”
“說謊!”應(yīng)果兒突然怒吼,“你不嫉妒她,我信,你的高傲不允許你有嫉妒這種情感。但你不可能不恨她!她搶走了戚風(fēng),將你的尊嚴(yán)踩碎在地,你怎么可能不恨她?!”
顧惜墨看了她一眼,“我的尊嚴(yán)和戚風(fēng)有何干系。縱如你所言,我該恨戚風(fēng),與洛雨綿何干?”
應(yīng)果兒啞然。
罷了,她應(yīng)該想到的,就是這樣,顧惜墨就是這樣。
雨綿和她說過,戚風(fēng)覺得顧惜墨從未把他放在心上,她還對雨綿說不可能,戚風(fēng)那么好,雨綿心悅的人那么好,怎會有人不放在心上。
但她知道,這是可能的,如今顧惜墨的話不過是驗證了這種可能罷了,她有此一問,也是為雨綿不甘心吧。
洛雨綿到死都介意顧惜墨,可顧惜墨的心那么大,洛雨綿,還要加上戚風(fēng),卻從無立錐。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