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竹制廠。
廠長辦公室。
曹天焦正坐在一旁,翹著二郎腿,喝著茶。
他今天過來塘看看老表李和平,順道來廠里轉轉。畢竟他現在入了股,也是塘竹制廠的股東了。
雖然投得不多,就入了五千塊錢,但小股東那也是股東!
不過這會兒李和平沒空招呼他,因為竹制廠第一車間的主任陳昌民,正在辦公室里用他的座機打著長途電話。
陳昌民是塘竹制廠資格最老的大師傅,手的竹編竹雕手藝活兒,那絕對是穩坐塘竹制廠的第一把交椅。現如今廠里第二、第三車間的車間主任,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徒弟。
不管塘竹制廠換了多少任廠長,陳昌民這個第一車間主任的位置就沒動過。
所以即便是后來竹制廠被李和平承包了,但他對陳昌民也仍是格外倚重和尊敬,人前人后,都像以前一樣,稱他一聲:大師傅。
這一次韓春雷從深圳發來的一千套瓷胎竹編訂單,若不是有陳昌民這個老主任的關系在,李和平怕是再有能耐,也接不下來。
……
“好,好,你放心吧,明天一早,我就讓利民去火車站接三順。人交給我,你就放心吧,行,那就先這樣,我掛了,你也要多保重身體,老哥哥。”
辦公室里,陳昌民掛完長途電話,對李和平說道:“明天早八點的火車到,到時候我讓利民去火車站接人,他跟三順認識。”
“好嘞,這次真是多虧了大師傅您吶!”李和平聽他講完電話,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地。
陳師傅電話里講的老哥哥,正是他的老朋友,成都第三竹制廠的老師傅吳保國。
吳保國是成都人,在成都第三竹制廠做了幾十年的瓷胎竹編,除了帶出一幫徒弟外,就連三個兒子也都跟他學了瓷胎竹編的手藝。
他剛才電話里說的三順,就是吳保國的小兒子吳三順。
接到韓春雷一千套瓷胎竹編的訂單之后,李和平非常心動,總價三萬的這么一筆訂單,簡直可以讓他們塘竹制廠年底給員工們發一筆豐厚的獎金了。
但偏偏他們廠沒有制作瓷胎竹編的經驗,就連廠寶級人物陳昌民師傅都不精于此道。
所以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這么大一筆訂單,從自己眼前飛過。
陳昌民聽到這個事后,當即給李和平出了個主意,說他成都有個多年老友吳保國,是瓷胎竹編的老行家,幾代的家傳手藝,手下更是徒子徒孫一堆,也許可以找他幫個忙。
于是陳昌民當晚就跟吳保國聯系了。
吳保國表
示可以幫這個忙,不過他有個條件,那就是幫他小兒子吳三順和幾個小徒弟,解決一下工作問題。
因為成都幾個竹制廠,但凡是有關瓷胎竹編方面的生產工作,都是吳保國的幾個徒弟和兩個兒子在車間負責。一個蘿卜一個坑,竹制廠就那么幾家,哪有那么多的位置給他們?
說白了,就是產能過剩,竹制手藝又是年紀越大越吃香,所以年輕人的機會就更少了。
吳保國接到遠在浙江的老兄弟陳昌民,打來求助電話之后,頓時眼前一亮,甭管是勞務輸出,還是手藝輸出,可算是為孩子們找到一條出路了。
而陳昌民把吳保國提的條件轉達給李和平后,李和平一時拿不定主意,畢竟他只是想要一千套瓷胎竹編,做成這筆誘人的訂單。
但是突然給廠里塞進六七個人外省師傅,這絕不是他想要的。
畢竟竹制廠承包下來沒幾個月,廠里之前遺留下來的老業務基本不行了,有些業務還是虧錢的,他大刀闊斧都砍掉了,而竹制茶具這條業務線開發沒多久,雖然每月都有升趨勢,但絕對還沒到大肆擴充產能的時候,相反,因為業務量沒去,所以廠里現在的產能是過剩的。
但是承包的時候跟公社有協議,不允許他裁掉廠里現有工人,所以他每月的工資預算,都扣得死死,絕對不敢多花一塊錢出去。
現在為了這一千套瓷胎竹編的訂單,冒然增加六七個人的開支預算,而且是每個月源源不斷的支出,他是非常有顧慮的。
他沒有及時回復吳保國那邊,而是立刻給遠在深圳的韓春雷打了電話,跟他說了這個棘手的問題,讓他幫忙參謀參謀。
誰知韓春雷聽他講完后,在電話哈哈笑了起來,說他當局者迷。
韓春雷讓他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現在深圳這邊有人能一口氣下一千套瓷胎竹編的訂單,說明瓷胎竹編是一個有市場的商品。而且,瓷胎竹編做工精巧,工藝流程繁瑣,說明這是一項有師傅傳承,有門檻兒的手藝,一般小型竹制廠想要模仿是有難度的。塘竹制廠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連浸淫竹制手藝的陳師傅都不精于此。
在韓春雷看來,吳保國師傅提得反而不是條件,是生產力,是別人渴望而不可及的生產線。
一條專門生產瓷胎竹編這種高級工藝品的生產線。
吳三順和其他成都師傅的加盟,雖然增加了塘竹制廠每月的人事預算,但也給塘廠增加了高級工藝品的生產能力,同時平添了一項產品核心競爭力。
這種瞌睡有人送枕頭的美事,韓春雷問李和平,為什么還要拒之門外?
經韓春雷這么一提醒,李和平這才恍然大悟過來,果真是當局者迷。
相比
于韓春雷的目光長遠,李和平頓覺自己目光短淺,小家子氣。
同樣是看這一千套瓷胎竹編的訂單,自己眼中只有一錘子買賣的利潤,而韓春雷的眼里呢?看到的卻是未來和發展。
小老弟高明,李和平自愧不如啊!
于是他聽韓春雷的建議,同意了吳保國提出的條件。
同時,他也提出,讓吳三順他們過來時,從成都先帶十來套瓷胎竹編的樣品過來,這是韓春雷那邊需要的。
韓春雷也需要穩住劉安知和他身后的金主爸爸香港人莊老板。
至于剩下的九百九十套瓷胎竹編,塘廠有現成的制作材料慈竹,半個月的時間足夠吳三順他們制作完成,并把貨送到深圳了。
李和平怎么都沒想到,一次意外的訂單,竟能給塘廠帶來如此大的變化。
他相信,也許在未來幾年,瓷胎竹編會成為他們塘廠最有招牌影響力的竹制茶具之一!
“等吳三順師傅過來,就由他和成都來的師傅組成第四生產車間,專門負責瓷胎竹編的制作吧。”
李和平說完,問陳昌民道:“大師傅,你覺得怎么樣?”
陳昌民點點頭,道:“我看著事兒行,畢竟咱們廠生產的竹制茶具,產品單一,款式都是市面常見的,總要有點拿得出手,鎮得住別人的玩意。”
“好,那就這么定了!”
李和平道:“明天午,利民把人接回后,午飯就讓廠里的食堂開個小灶,咱們單獨請吳三順和成都來的幾位師傅們吃席,表示咱們的歡迎和重視!”
他口中的利民,就是陳昌民的大徒弟,第二車間的主任張利民。
陳昌民聽完李和平的話,也是開懷一笑,畢竟這事是他張羅攢局的,李和平這廠長能夠如此禮遇和重視吳三順,他也臉有光,在老友吳保國面前顯得有面子。
隨即,他說了一聲好,便先出了辦公室。
陳昌民走后,李和平才得閑下來,跟曹天焦招呼了一聲:“表兄,怠慢了哈,剛才這頓把我忙的,不過這下算是踏實了。接下來,就是安排人親自送十套瓷胎竹編樣品去深圳給春雷了。”
“嗯,咱倆有啥好外道的,你為廠里忙,我不也沾光嗎?”曹天焦時時不忘自己是塘廠股東這事。
“對哦。”李和平說完,轉身去給自己倒了杯茶。
曹天焦猶豫了下,隨后說道:“不過表弟,關于你剛才說的組建第四車間的事,我倒是有點自己的看法,你聽聽?”
李和平聞言一笑,請道:“你也是廠里股東,有什么想法你就盡管說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