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侯門紀事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唯一的弟弟

作者/淼仔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z)陳留郡王妃直到出宮門,還為寶珠不許納妾的事情心中不快。『』【最新章節閱讀baly】

    娘娘可以不在乎,在中宮娘娘心里,她那病弱的弟弟,生下來就注定活不長久,能和她的弟妹袁夫人這樣出身高貴的人相愛,那種是超越所有的愛情。雖然這樣的人很難再尋找到,但她的弟弟能有,她的侄子肯隨父親,對她來說并不難接受。

    這種父親有,兒子也遇到的事,對袁訓來說,也不難接受。他能有父母親一樣的愛情,是袁訓曾渴望過的。

    袁訓往安家去相看,正月十五燈節察覺到寶珠不能接受房中有人,這一點兒還恰恰就中了袁表兇的下懷,他回京就先告訴姑母:“我要成親了,但我不納妾。”

    中宮稍稍表示一下這事兒不應當,這事兒生氣,也就不再過問,最多再把輔國公和南安侯在心里罵上一頓,看看你們定的人,一點兒不賢惠。

    這種姑侄都可以接受的事,放在陳留郡王妃的心里,就是一件過不去的坎兒。

    她父母親的感情,不容任何人東施效顰。所有想學她父母親的人,在郡王妃心中都褻瀆她神圣父母愛戀的那塊心田。

    郡王妃冷笑,寶珠哼好大口氣你不納妾她昨天本就對寶珠隱隱是有不滿的,這種不滿完全建立在寶珠嫁的是她弟弟上面。

    就是寶珠是南安侯的親孫女兒,以袁訓在家里的重要地位,郡王妃依然是不會滿意她的弟媳。在郡王妃的心中,她的弟弟是天底下無人可以攀比的人,就是天仙下凡嫁給袁訓,郡王妃也會認為那天仙是弱上一頭的。

    她倒是不完全針對寶珠這個人。

    她針對的主要是當她弟媳的那個人。

    寶珠如果怯怯弱弱,一臉的自知我端著個福氣戰戰兢兢,郡王妃也許還看她有幾分順眼。可寶珠竟然敢說不許納妾,這是要造反嗎

    郡王妃進宮門的時候,是不安的。出宮門的時候,卻繃緊面龐壓著火氣。跟她進宮的人都是心腹,熟知道郡王妃的表情。見她面上沒有任何表情,小巧的紅唇微抿著,就各自猜測起來。

    這本是端莊的常見表情,并不值得去擔心。但侍候的人早幾天就聽郡王妃說過她的心里話,就都自以為自己懂得王妃,自行猜想著。

    當時還在路上,郡王妃難掩心中的不安,而不是所有的夫妻都是可以商議的,郡王妃只能和侍候的人聊上一聊,以解心中擔憂。

    “從沒有見過娘娘,不知道娘娘是先召見我,還是先召見項城郡王妃”前見后見,也是宮中表示恩寵的常見方式。

    再加上陳留郡王是和項城郡王把苗頭別到京里,這先召見和后召見就將成為一個人的體面,而又是另一個人的憂愁。

    侍候的人就根據當時的事實,胸有成竹地勸道:“依我們看,中宮娘娘一定是先召見郡王妃的,”

    郡王妃微笑:“為什么呢”

    “我們趕路的快,我們雖然路程比項城郡王要遠,卻極有可能先于他一天兩天的進京,先進京的,自然是先召見。”

    郡王妃就一笑。

    日夜兼程的趕路很是辛苦,但輔國公陳留郡王都愿意,他們并不是為趕在項城郡王前面。因為他們都知道,項城君王只要正常的趕路,就可以先于他們進京。

    輔國公不用問了,他是急著見到妹妹和外甥,他足有幾年沒有見到,他的權勢又注定他不能像平民百姓一樣,想走親戚鎖上門就走,所以國公愿意急趕路。

    陳留郡王是看在岳父和妻子的份上,這是一。再來他很喜歡小舅子袁訓,這幾年一直通信不斷,也想他是真的。又聽說他上進努力,中了探花天下聞名,又在太子府上是“寵臣”,寵臣這兩個字,讓郡王又為小弟喜歡,又為小弟擔心,他急著見他,聽聽他有什么要說的,還有一大通話的全是信上不能說的,又要交待小舅子。

    郡王也是和岳父國公一樣,不是想看親戚背個包袱就能走的人。這一對翁婿進京,光流程就可以煩死人。

    就是京中召見,只要不是京城讓叛變了,他們就得先定日子,這個日子要定得自己合適,再往禮部兵部去報,還得他們答應。收到允許后,才得動身前來。

    既然決定進京,陳留郡王就想不用耽擱了,女眷都沒有意見,他快馬背上顛習慣的人,更是不介意急趕路。

    這就比項城郡王還早到京。

    早進京,自然是早接見。

    在侍候的人心中,如今宮中待得相當不錯,頭一天兒進見就賜宴,國公郡王在金殿偏殿上吃的飯,郡王妃在中宮娘娘宮中吃的飯。這第二天,宮中又召見國公和郡王,而娘娘又召見郡王妃。侍候的人難免要疑惑,郡王妃的不安就都不存在,她又才從娘娘宮中出來,娘娘和昨天一樣賞賜的又有東西,她為什么反而眸子沉著,把美麗的黑寶石似眼睛也帶著陰郁呢

    因為還在宮門上,侍候的人不敢亂說話,就不敢上前勸解。但一抬眼,見兩個太監引著另一行人過來,侍候的人就恍然大悟,又以為能明了原因。

    走過來的這一行人,鳳冠霞帔,明艷照人。她七翟寶冠,真紅衣裳,和陳留郡王妃是同制的裝扮,就是年紀,也和陳留郡王妃相差無幾。

    項城郡王妃,也是年青的。

    侍候的人看看項城郡王妃,再想想自家王妃難怪生氣。一定是中宮又要接見項城郡王妃,讓自家王妃告退,她覺得失了臉面這才不快。

    侍候的人真是想到十萬八千里以外。

    她們亂想著,項城王妃已經走近。見到陳留郡王妃在宮門上,項城郡王妃難掩面上的生氣,冷冷地道:“沒想到你又占了先”項城郡王妃氣都手都攥住。

    明明你們會晚到的好不好

    就是知道你們會晚到,項城王妃才不緊不慢的趕路。她心疼丈夫常年征戰,算算日子足夠,還特地抽出一天陪他在路上逛了逛景致。

    如果讓御史知道,又可以參他們一本。

    郡王們在京中都有探子,等到項城郡王收到消息說陳留郡王離京不遠,他急急追來,生怕早到的早說話,宮中會先入為主的偏向陳留郡王。但再趕,也晚到了一天。

    項城郡王是上午到的,就徑直入京,直往宮門上候見。他們夫妻的衣裳,都是在車里更換的。

    最后幾天趕得不能再趕,項城郡王妃不但話中是不滿的,就是眼睛,也不客氣的往陳留郡王妃身后看了看。

    那后面跟的丫頭手捧著一盤子賞賜,項城王妃得記住才行。

    賞陳留郡王妃的是什么東西,賞她也得是什么。如果娘娘給她的少于這些,這就是明擺著的冷落。

    外臣們在外奔波辛苦,為的就是進京后的這一點兒臉面。這點兒臉面的多與寡,是她們回去后分出高下的重要法碼,不能不爭。

    又不是年年都進京,這個臉面就是以后數年、數十年拿來說嘴和羞愧閉嘴的談資。

    項城郡王妃犀利的把那盤子里的珠花記在心里,而陳留郡王妃則冷笑了。兩家男人爭,女人也一樣的爭。

    陳留郡王妃才不會因為中宮是姑母,就把姑母的心思在心里揣摩。姑母是中宮,她要權衡天下事,可郡王妃不必同她一樣的想。

    在她看來,姑母多給她一點兒是應當,姑母少給了她,而多籠絡項城郡王,陳留郡王妃不會生氣。

    但這種體諒,只能是在心里放著。表面上如果讓那么一讓,以后數年數十年就要聽別人取笑才是。

    陳留郡王妃就對著項城郡王妃的冷言冷語不客氣,亦冷笑地回:“我沒到過京里,又路上熱,自然是早進京早涼快。我們老夫老妻的,不比你們親厚啊,自然是攜手并肩游玩的才好。”

    項城郡王妃面色一寒,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陳留郡王成親雖晚,陳留郡王妃成為王妃的時間還是比項城郡王妃要早。項城郡王妃是填房,成親還沒有兩年,說他們夫妻親厚雖然不假,但一個是元配,一個是填房,這就又一次扯了出來比了一比。

    又加上陳留郡王妃毫不掩飾的諷刺:“你們夫妻攜手并肩游玩呢,”不留情面的表示出你們有探子報信我們早進了京,我們也有探子知道你們路上玩去了。

    兩家都不介意對方知道彼此互有探子,話說外臣們在京里誰沒有探子呢

    兩家郡王是進京來打御前官司的,兩家郡王妃一樣的見面先來上一局,再就冷冰冰地道別。項城郡王妃假惺惺恭維陳留郡王妃得了賞賜,陳留郡王妃裝模作樣的奉承她將更得娘娘寵愛,就此分開。

    想著不愉快的事,又見到不愉快的人,陳留郡王妃直到在驛站中坐下,眉頭都沒有展開。另一個侍候的人是個小丫頭,年紀雖小卻最有眼色。

    因為她年紀小,所以想的和婆子們不一樣。這小丫頭叫杏兒,她見到郡王妃眉頭不展,就上前來細聲細氣地勸慰:“是為不喜歡舅奶奶嗎”

    袁訓是郡王的小舅子,下人們的稱呼是舅爺,寶珠就成了舅奶奶。

    郡王妃素來喜歡杏兒的,她常說些稚氣的話能開心。今天則聞言詫異,我的心事倒讓這個不諳心機的小孩子說中,就故意問她:“你怎么知道的”

    杏兒悄悄地笑,仿佛這些話不是能說的。郡王妃時常慣著她,杏兒就吐吐舌頭,小聲地道:“舅奶奶一身的和氣,好是好了,只怕不是能當住家的人。”郡王妃輕嘆一聲,她昨天初見到寶珠,也是這樣想的。

    她那如珠似寶的弟弟,在她心里是人中龍鳳。模樣兒好,文才高,武也來得,如今又知道姑母在內宮有照應,以后功名富貴還用說嗎可以往盡情的高里想。

    而那個寶珠嫁到這樣的家里,不思小心度日,昨天還敢當著人把拳頭一伸,還敢斥責自己丈夫,這般的頑劣,以后能當好女主人

    在國公府中受教導長大,看過女論語,學過孝經,知道御下百般手段,又能宅斗各種皆能的郡王妃著實為弟弟憂愁。

    侍候的人見她獨自坐著出神,有想到她是見到舅奶奶不喜歡的,有想到是項城郡王已進京,王妃在考慮應對的,皆不敢打擾她。

    直到陳留郡王進來,郡王妃才呀地一聲醒了神兒,迅速想到那件秘密丈夫還不知道。

    郡王妃飛快思索了一下,輔國公府和陳留郡王不是一代兩件的交情,他們夫妻不像少年男女得了感情就沒頭沒腦的深愛,卻都能往一個方向去籌劃。郡王妃就決定告訴他,先使眼色讓人都出去。陳留郡王是回來換衣裳的,郡王妃就自己取了來,打發著他換。

    “叫丫頭們侍候就行了,你進宮才回來,也是累的吧。”陳留郡王意外妻子的殷勤。

    妻子是輔國公府中長大,諸般禮儀無所不通。這還是大白天,她把侍候人全打發,他解衣裳她在旁邊看著,這是她以前不可能做出來的行為。

    下人們說說閑話,郡王妃也是不肯的。

    郡王妃此時想不到有夫妻白天親昵的嫌疑,她回了一句:“我不累,”把衣裳放下,先走到門簾處往外看了看,陳留郡王心里一格登,警惕上來。

    心想這是在宮中遇到了什么,再或者聽到了什么

    他是能穩得住的人,繼續換衣裳,但心中早轉了十七八個圈想著。見妻子又去看了看窗下無人,再過來眼睫閃動,小聲地道:“對你說件大事情。”

    陳留郡王點頭,心里再想難道是項城郡王妃告了什么黑狀

    “你知道我父親不過是個布衣百姓。”

    “嗯。”陳留郡王不是一般的人,心想這起頭越平,后面的話估計就更要緊。他看似解衣裳,其實耳朵早豎得高高的。

    他準備得一切停當,可以接受一切狂風暴雨雷霆電擊般的壞消息時,郡王妃卻躊躇不前。她為難的垂下頭,以前從沒有說有個姑母,現在好生生冒出來一個,可叫她怎么說呢

    如果這個姑母是來打秋風,那又好說一些。

    如果她的丈夫不是手握重兵,那又好說一些。

    如果

    陳留郡王不耐煩:“說”這耳朵豎得都可以生繭子,你倒是還不肯說。

    郡王妃也心里急,讓他一催,就索性不必措詞,也措不好是真的,直接道:“實話告訴你,中宮娘娘是我的嫡親姑母,我父親的姐姐”

    陳留郡王算是冷靜鎮定的人,也面帶驚訝,隨后張了張嘴,不安起來。

    “你沒有認錯”隨即郡王明白了,接來岳母和小弟的人,是娘娘

    隨后,郡王明白了。小弟年紀小小就在太子府上當差吃糧,太子肯用太子大寶發信,八百里加急快馬送信,聲明岳母母子在京里安妥,原來,是為娘娘

    郡王妃攪盡腦汁想著怎么解釋這層關系時,陳留郡王已經不用她再解釋。他默默的坐下來,想著他手中的重兵,想著太子雖然位置穩當,卻不排除另有別人有拉攏陳留郡王的意思;他想著中宮娘娘秘密接走岳母母子,是不是為了太子是她親生,而輔國公和他都對太子有助力

    他想得很遠很遠,他必須考慮到這些事情才行。

    誰叫他不是一般的人呢

    他想著東想著西,郡王妃坐在他身邊,已絮絮叨叨地說開來:“父親手札上有的,是有個姑母,以前家里養不活,讓別人家里領走的,”郡王妃自然不會說自己姑母是讓賣了的,而陳留郡王也并不在意這些話。

    她被賣被領養對陳留郡王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現在母儀天下。陳留郡王一邊兒考慮他對太子殿下的價值,一邊兒想著這件事對他的價值,又分心要聽妻子說話,猛然間又想到一件事情,他眸子閃了閃,好在心里是能裝八百件事也不會變色的人,依然表情如故,不會讓任何人看出來,對面坐的郡王妃更是沒看到。

    可郡王的心事,這就多出來一件。

    陳留郡王耐心的聽妻子說著,見她兩句話中有個空當,就看似不疾不徐,其實是快速的插進話:“難怪小弟這么風光”

    郡王妃在昨天聽到這個秘密,是將信將疑;宮中見到的確是真的以后,又和姑母談論袁訓顧不上驚喜。

    此時和丈夫說著,她才是驚喜上來。

    驚喜中,郡王妃就沒有看出當丈夫的這話是試探。她喜滋滋兒地道:“姑母能不疼他嗎母親就他一個兒子,我就他一個弟弟,姑母就一個侄子,太子殿下可就這一個舅親的表弟,”

    這“一個”又“一個”的,陳留郡王難免一笑:“從來不敢想殿下居然成了我的內兄”

    “是啊,我以前也沒想過,還為小弟擔心,怕他年紀小侍候不好殿下可怎么是好”郡王妃又說下去,把遇到項城郡王妃的話也說了一遍。她的丈夫難得一直聽下去,換成以前他聽到家長里短的絮語,早就抬腳走了。

    郡王一面聽著,一面在心里暗叫不好。他剛才猛地想到的那件事,就是小弟是娘娘的唯一侄子,那“獨一個”的,娘娘不遠萬里,不惜一切的把岳母和小弟接到京里,她怎么肯答應小弟去從軍呢

    陳留郡王暗想,攤上個寶貝小舅子,又偏偏的很討人喜歡,他又恰恰的很有大志,這頭疼的事兒就來了。

    在沒聽妻子說今天這事以前,陳留郡王對待袁訓要從軍的安排,是讓小舅子跟在自己身邊,照應他兩年給他點兒軍功,再把他踢回太平地方。

    這是岳父的獨子,輔國公和妻子手心里的寶貝,陳留郡王也不敢怠慢從事,自然為袁訓籌劃得當。

    可現在不同了,又冒出中宮是姑母。陳留郡王心想不妙,得趕快把小弟從軍的念頭打消掉。這個黑鍋他自問不敢背。

    他知道袁訓相當的固執,而且為從軍和他鬧了好幾年,陳留郡王是纏不過他,再加上他欣賞袁訓一心從軍的精神,又擔心太子殿下府中不是好呆的,小弟總避免不了辛苦,又有魏建金恨袁訓入骨,造謠能造到邊城去,陳留郡王想他猜的沒錯,還是接到身邊更可靠些,才在最近兩年改了口。

    改口是袁訓喜歡的,但他再改回去,袁訓肯定不干。陳留郡王聽著妻子的話,試圖從中找出阻止袁訓的新思路,可聽來聽去,只能明白一件事。

    這是唯一的弟弟,唯一的外甥,唯一的侄子,唯一的血脈

    這個郡王早就知道,而且早就印刻在心里。他搖搖頭,只能拿這唯一的幾個字來說話了。陳留郡王想,這是我唯一的小舅子,不不,輔國公兒子有好些,哪一個從名份上來說,都比小弟名正言順。

    陳留郡王就再想,這是我唯一的親小舅子你還是太平地方呆著吧。

    第二天是個好天氣,熱的文章侯府鎮棺材的冰換了一茬又一茬。到下午的時候,韓世拓見親戚們都倦了尋地方去睡,并不要他總陪著,他對父親打聲招呼:“宮里的齊公公昨天來了,昨天那會子二老太爺從鄉下趕來一陣大哭,只能應付他,把齊公公丟下沒陪。他雖然不是當紅的內相,但人頭里兒是熟悉的,這不是個能怠慢的人,這會子沒事,他又下午不當值,我去看看他說上幾句。”

    文章侯深以為然,對兒子道:“找你母親帶點兒好東西過去,再問問他,這丁憂的事情你叔叔們都不肯守制,御史們要是知道要不要緊,他是宮里的老人,見過的事情多,討他一個主意。”

    韓世拓就回房換下孝服,不敢鮮亮衣裳,換一件黑色袍子,他生得本來就好,若要俏,一身孝這話放在他這男人身上也是一樣的行,他精精神神的出府上馬,往宮中來。

    他有幾句話并沒有對父親明說。

    他是找齊公公的不假,但不是為了昨天怠慢了人。齊公公打小兒進的宮,在太妃晚年到了她的宮中,太上皇那一年去世,太妃郁郁寡歡,忽然失去依靠,雖然沒受皇上的任何冷遇,可以前恩寵再也沒有,她忽然變了性情,對宮中下人們都相當的好。

    齊公公受過她的恩惠,侍候到太妃過世,對文章侯府另有一番感情,愿意和他們走動,成為他們在宮中的一條內線。

    但這內線也不過是人頭兒熟,打聽個可以說出來的消息罷了。要緊的話,齊公公也有分寸不敢亂說。

    在這樣的感情下面,談不上怠慢于他。

    韓世拓用這句話當個幌子,但出來找齊公公卻是真的。兩位郡王全都進京,韓世拓是去找齊公公商議,讓他為自己引見郡王們,為自己離京先鋪點兒路。

    雖然有南安侯和輔國公很好,雖然有袁訓在太子府上,但韓世拓是真花花,卻不是為人處世上的真草包,別人指了路也得自己盡份兒力,這個他知道。

    韓世拓在聽父親說出陳留郡王是輔國公的女婿以后,就已經清楚他將擔承南安侯莫大的人情。而袁訓的人情,韓世拓還以為是他會在一些方面上為自己說話,并不知道袁家和輔國公是至親。

    他離京將是從陳留郡王手下走,他已經清楚,但他同時還想認識一下項城郡王,以在南安侯和袁訓面前展示一下,你們雖然手面大,我卻也沒差到墻角里去,有個臉兒熟,這樣面子上不會太難看,不會再像那挽聯上面的字,孝孫前面全無官職,光得好似和尚頭。

    平白的就去認識郡王,自然不會有深交。深交上面談的話,他還有南安侯這個“至交”,韓世拓可以放心。

    他打馬在宮門外下來,這是他知道的一個偏門。就這也不敢亂進,讓一個熟悉的小太監進去傳話,齊公公見是他來,是要會見的,就讓人出來接他。

    這一溜宮墻內,設著數排的花籬笆,上面鮮花無數,韓世拓看得心曠神怡,又問過說齊公公正在當值,進去也是個等他,就慢慢行來。

    他自曾祖母和姑祖母去世以后,兩天里看的不是麻就是孝,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哭聲就是眼淚,心情一直郁結。此時見到紅紫黃白花盡放,花香噴射似的出來,韓世拓舒服的吸了一口氣,舒暢不少。

    他轉著眸子亂看,就看到有一個人比花還要俊美,從白石小徑上走來。滿眼都是繁花,他穿的青色袍子很是養眼,再加上形容英俊,可以把花全壓下去。

    韓世拓大喜,來的人是袁訓。他正要招呼,卻見到另一個人站在柳樹下面,滿面笑容,對袁訓招了招手。

    這個人也同樣的不差,長身玉立,好似玉樹瓊花。他生得好倒也罷了,京里到處是生得好的人。韓世拓眼睛只盯住他的圭佩帶綬,認出這是一位郡王。

    京里的郡王韓世拓都認得,這一位不認得的,只能是才進京的陳留和項城之一。韓世拓正要認識郡王,又見他認得袁訓,就停下步子,對帶路的小太監道:“我看到熟人,我打聲招呼再和你去。”

    小太監原地站住,韓世拓轉個方向也往那邊去。

    袁訓見到姐丈很喜歡,就沒看到韓世拓過來。他先于韓世拓一步到,笑著問:“姐夫,你進宮來打官司”

    他取笑的意思很濃。

    陳留郡王笑罵:“你巴不得我和人打官司呢。”他叫過袁訓,是想暗示他一下,你這“獨一個”,你這“唯一”,還是京里老實呆著吧,別來招我聽一堆罵聲。

    但見另一個不認得的青年過來,又見他生得儀表不凡,陳留郡王就先不說,微笑著頷首。袁訓同時看過去,見是寶珠的大姐丈,也點頭招呼:“進宮來”

    “是,見到妹夫在,我就過來了。”

    韓世拓說過,陳留郡王就笑指手指袁訓問道:“你們是親戚”郡王心想這又是從哪里跑出來的親戚貌似現在袁家再出來十七、八個親戚,陳留郡王也不會再吃驚,但好奇還是有的。

    韓世拓就便兒請了個安,自我介紹道:“我是他姐丈。”

    他說的是句實話,但陳留郡王聽過,卻沉了沉臉,上下打量著韓世拓。你這不是胡扯嗎我小舅子可就一個姐姐,現是我妻子。

    袁訓見姐丈不悅,忙補上一句:“這是寶珠的大姐丈。”陳留郡王啞然失笑,說道:“原來,”就同韓世拓也自我介紹:“我是他姐丈。”

    韓世拓也傻了傻眼,四妹就兩個姐姐,一個嫁給我,一個嫁到常府,你這個姐丈是從哪里出來的

    袁訓忙又介紹,對韓世拓表兇自然不說實情,就道:“這位陳留郡王,”韓世拓先哦了一聲,露出景仰之色,同時拱起手:“久仰,久仰大名啊。”

    隨后,一個激靈上來,把袁訓下面的話先截住,韓世拓喜出望外:“就是皇上常說的我朝名將”

    “不敢,”陳留郡王謙虛。

    袁訓再把話說全:“這是我表姐的丈夫,輔國公的愛婿”陳留郡王沖著小舅子一樂,也就明白小弟對這位姐丈并不是真心話。郡王妃是袁訓的親姐,在他們當地是無人不知。這到了京里就成了表姐丈,陳留郡王還有點兒不習慣。

    而韓世拓則瞪圓了眼,一時半會兒還沒有理順關系。接他的小太監等得不耐煩,離得幾步來提醒他:“世子,我們該走了。”

    韓世拓匆忙告辭,直到走出幾步以后,才一拍腦袋明白過來。輔國公的女兒是四妹夫的表姐,那四妹夫是輔國公的外甥才是

    難怪

    他敢夸口讓自己去邊城。

    難怪

    韓世拓在心里一連幾個難怪后,由不得地再回身去看那兩個人。見他們都是笑容站得很近,正在密談的模樣,韓世拓的心里就樂了花,原來還有這樣一層關系。

    果然,四妹夫是個說話算話的人。而且他說的并不是大話。

    韓世拓渾身舒泰,他這一回進宮為的就是結交郡王,現在想想不用去見齊公公了才是。但已經來了,他還是繼續的去見他。

    他看的并不對,陳留郡王和袁訓是在密談,可袁訓已經不是笑容。陳留郡王能單獨和袁訓說話,就笑容吟吟,意味深長地道:“小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可別來難為我。”袁訓臉色暗了暗,就知道姐丈都已經知道。

    他知道,在袁訓意料之中。

    他再反悔,也在袁訓意料之中。

    袁訓初聽到是很不高興的,但隨即就恢復自然,韓世拓才把他們看成是笑容滿面的談話。陳留郡王見小弟居然沒有二話,心頭一松。雖然他也舍不得袁訓,他功夫不錯,一半出自輔國公,一半出自陳留郡王,帶在身邊談談心給他弄點兒軍功倒是不錯。但帶走這“唯一”,接下來頭疼的事更不少。

    陳留郡王就按住袁訓肩頭,滿面帶笑安慰他:“在哪里還不是一樣,”想想又要打趣他:“你不跟著我走,前程還能會差得了”

    袁訓本來是想體諒他,不想對他著惱的。聽他又把自己比得好似嬌寶貝,而事實上也就是的。正因為事實上是,袁訓才和阮梁明董仲現相處的好。大家都有空懷抱負,卻不能展翅之感,都是家里的嬌生子,動一步先家里人的掛念就斷不掉。

    這種從小到大的嬌生慣養,而主人又素有大志,就成了他心底揮之不去的煩惱。這煩惱平時還來得淺,好歹他也中了探花,也算對得起自己大志。但面對他敬佩的名將姐丈,而他還要取笑自己,袁訓就火了。

    他瞪起眼,陳留郡王反而心安,更加的笑話他:“喲,我說不發脾氣的不是你,這是在宮里,你想找打我不奉陪。”

    “那,把你的玉壁給我,”袁訓開始耍無賴。

    陳留郡王笑罵:“這才是你”不如意的時候總得要點兒什么才能走。他瞅瞅自己系的透雕青玉桃果佩,玉壁是古人用來壓衣裳的用的,冬天衣裳厚,自然往下垂,并不輕易能讓北風卷起,除非一定往風口兒上站。這是夏天,衣裳薄薄,有點兒風卷起衣角,接下來就卷得更高。

    這是件失儀的事情。

    郡王就道:“給你可以,可我用什么呢”

    袁訓才不理會他,反而更道:“給我,我哄寶珠”陳留郡王拿他沒辦法,又失笑于他無賴更上一級:“敢情你娶媳婦,就是為了要東西”

    好在衣上還有帶綬等物,陳留郡王就把玉壁解下來,袁訓一把奪走,氣呼呼也不道別,轉身走了。

    陳留郡王在后面笑:“拿了就走嗎”袁訓還是不理,走開十幾步,見到身前身后都沒有人,才軟了身子嘆了一口氣,心想真是煩惱。

    這縛住渾身的掛念啊牽掛啊,幾時才能松一松呢

    掌珠從院子里出來,問一下婆婆和祖母全在正房里,就帶著甘草往正房去。文章侯府的石榴花也大開,有些累累垂下青果,生機把喪事的沖淡幾分,掌珠就停下步子看看,讓心里松泛松泛。

    觸眼處不是白孝衣,就是黑衣裳,不然就是淚臉兒干嚎,總讓心里痛快不起來。

    她才見到一枝子紅花開得好,后面有人諷刺道:“喲,這不是我們得了錢的世子奶奶,你得了錢不趕緊的去守住那靈位,說不定死人還能吐出錢給你,你對著個花只是看,也太對不住那錢了吧。”

    不用回身,掌珠也聽出是四太太。她依然頭也不回還擊回去:“我得了錢,有人氣病了,我可沒錢出。”

    四太太獨自對上掌珠,從來都是不行的。她錢沒到手是一重氣,天天和掌珠斗嘴又氣上添氣,這就氣得臉色又紫漲住,很想回幾句,又氣得力不從心,偏偏此時想不出厲害的話。

    抬眼見到又一個人出來,韓世拓在廳堂下面出現,走近文章侯和他說話,那樣子鬼鬼祟祟,四太太這就得已下臺,冷笑道:“喲,那一個又去說什么,又是伸手要錢吧”她風風火火的趕過去看。

    掌珠白個眼兒,也看出韓世拓有什么話同公公說,就帶著甘草也過去。

    文章侯正大睜著眼不信:“備份兒禮送給陳留郡王我們現在孝期,而且又不認得他。他們吊喪,也沒往這里來啊”

    韓世拓才說到這里,就見到四太太過來,一臉尖酸地問:“你們又要說花錢的事情我都聽到”

    文章侯見到四弟妹就想避開,韓世拓則厭煩她:“走開,這里沒女人什么事情”又見到掌珠過來,韓世拓歡歡喜喜喚她:“過來,對你說件大好事情。”笑容才展開,文章侯和四太太一起盯住他,韓世拓忙收住笑,重新擺出哭喪臉兒,心里有喜事,這臉上怎么也擺不好,索性沒有表情吧,再次讓掌珠到跟前來。

    四太太怒道:“沒有女人的事情,她不是女人嗎”

    掌珠不慌不忙地過來,漫不經心地道:“我是女人,可與你不同”四太太噎住,那臉又騰地紫漲起來。兩只眼睛都紅了瞪住掌珠,你與我不同,你不就是嫁了個世子,而我嫁給一個無用的四兒子

    她氣上來,就偏不走。文章侯一向不和她多說話,就閉嘴。韓世拓見到她也來氣,她不走就不說。不但不說,還對掌珠道:“你別走,一會兒有件好事告訴你。”掌珠悠然,也道:“我不走,我也有件事情要告訴你,卻也不錯。”

    四太太就惱上來:“好好,我不走你們不說,一定又是想污公中銀子我走,我走讓你們說得夠,但用一點兒銀子我都不答應,我去盯住帳房,從今天開始,我見天兒盯著”抽身走開,背后韓世拓又送她一句:“你不是早見天兒盯著,快盯著去吧我等下要送人大大的禮物,不怕你不依”

    四太太一氣去了帳房。她走后,文章侯才重新疑惑盯住兒子:“好好的,送東西給郡王合適嗎”韓世拓還沒有說話,掌珠接上話:“父親,合適著呢,不但要給陳留郡王送份兒禮,還得給輔國公送一份兒。”

    文章侯又驚訝又喜歡:“認識一下總沒錯,可不明不白的,你們夫妻為什么叫我送禮”

    韓世拓也驚訝:“掌珠,你都知道了”他歡喜不盡,此處沒有別人,當父親的不再管他是不是有笑,當父親的也很喜歡,但還能控制,只淺淺一點兒笑容,問兒子媳婦:“知道什么,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韓世拓笑顧掌珠:“你先說。”

    掌珠嗔他:“你先說,想來你知道的和我一樣,但你是怎么知道的。”韓世拓就把宮中遇到的事源源本本說出來,最后說齊公公的話:“他也說認識一下是使得的,本想為我牽個線,我說已經不必。”又夸掌珠:“看我,回來告訴父親,又把輔國公忘記。”

    文章侯聽過自然歡喜,聽兒子問掌珠:“你也是今天才知道的”掌珠就得了意,好在她也想到不能笑,端莊肅穆地道:“四妹才打發人來告訴我,說四妹夫卻原來是輔國公的嫡親外甥,又有郡王是表姐丈,進京頭一天,宮里出來就往四妹家里去呆上半天,四妹說回請他們,請祖母三妹同去,我們是孝家不能宴飲,她怕我知道難過,特地讓紅花來對我說,又交待我備兩份兒禮,一份兒給輔國公,一份兒給陳留郡王。我才出來要找祖母和母親說這事,可巧兒你就回來了,”

    韓世拓就對父親笑,文章侯也對兒子笑,父子心中也都明白一件事,韓世拓的前程有望。

    韓世拓對掌珠說奪情起復,他原先沒有官職,就半點兒也挨不上。但帶孝報國,卻是有的。文章侯打發兒子媳婦去備辦禮物,自己長呼一口氣,眼前出現袁訓的面容。

    這個小子,卻原來不是指著太子殿下吹牛,他說的是真話。

    ... z

    侯門紀事 最新章節章節目錄 第一百七十四章,唯一的弟弟網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宜兴市| 汪清县| 廊坊市| 屏山县| 靖远县| 荔波县| 安龙县| 山西省| 汕头市| 嘉义市| 昌乐县| 黎平县| 彩票| 东乌珠穆沁旗| 咸阳市| 阿图什市| 甘谷县| 余庆县| 荆州市| 新余市| 明光市| 六安市| 昌图县| 家居| 民乐县| 越西县| 九江市| 鄂托克前旗| 汽车| 云浮市| 兴隆县| 河津市| 青海省| 南平市| 西城区| 怀宁县| 日土县| 大安市| 扶风县|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