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月。
這年,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爭論持續了數年后,*不顧年事已高,開始了他那著名的春天南巡,并頻頻發表講話。人們注意到:這老人想利用他的影響力,繼xù
推動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一時間,“春風又綠東南岸”的奇景在南中國悄然勃發,各種“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又受到鼓勵。甚至市領導在出國訪問期間,也靜不下心來,要利用空隙趕回來組織落實開放的政策措施。說起這段歷史,正像那首深圳人寫的著名的歌曲唱的那樣: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
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
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
啊!中國,啊!中國,
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飛進萬紫千紅的春天。
當年,在小平同志視察深圳的時候,本書的主人翁王顯耀、夏天已經來到深圳工作。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單位的干部會議上聽了市委辦公廳整理的《小平同志南巡講話》。
當時,夏天剛來深圳一個多月,聽到小平講話后,熱血沸騰,覺得趕上了深圳又一次發展的機遇期。
那個時候,中央賦予深圳的一項使命就是要敢闖,不要怕失敗,摸索出經驗來。于是,在深圳的工業、農業、內外貿易、金融服wù
業等各行各業紛紛尋找自己在改革開放事業中的突pò
口,看自己能嘗試和總結出哪些經驗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話說當年深圳的金融行業,雖然在人民銀行的旗下集中了工、農、中、建等國家專業銀行的分行,又有深圳發展銀行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分行及農村信用社,金融服wù
業相對比較發達。但是,深圳的企業卻是多種所有制并存,不確定性較大,導致各大專業銀行各抓一塊,畫地為牢,不敢突pò
。其實,這也怪不得專業銀行稍嫌保守的舉動,因為他們在固有客戶群像眾星捧月般維系著的情況下,總是要在創新與安全之間、在發展與質量之間達至平衡的。
在當年的深圳,工商銀行從人民銀行手中繼承了大部分客戶,有點“吃不了兜著走”的味道,對客戶的選擇余地較大;農業銀行有地域上的優勢,叫做“闊地掃有塵”,也不怕沒有人理睬;中國銀行是國家的外貿、外匯專業銀行,在國際業務這塊,自然是龍頭老大,不怕人家不來;剩下的建設銀行,當然也有自己熟悉的一塊——建筑行業,但還是有點吃不飽。于是,他們比較看重新辦的國有、市屬企業,并把他們納入自己的信貸業務發展范圍,用時間換空間,不斷鞏固、提高客戶的數量和質量。如此一來,當年來深圳創業的成千上萬家個體企業、各種形式的真假內聯企業、外資企業、集體企業和逐步發展的股份制企業就成了各專業銀行的燙手山芋——看得碰不得。
這就是當年深圳集體金融企業產生的社會條件。
人們通常用第一個敢吃螃蟹者來褒揚勇敢。其實用不著這樣刻意,古之商者,無不是因利所驅使,也就是商人自己說的:“無利不起早”。有一句話說得明白:“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買賣沒人干。”外國人馬克思好像也知dà
這句話,他用西方人固有的語言邏輯說:資本總是在社會平均利潤率之間流進流出,當某個行業的利潤率大于社會平均利潤率時,這個行業就會有很多資金涌來,反之亦然。
其實,資本的背后站著的是人,這人的身上有一對眼睛在盯著。——這就是為什么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會有電話、電視、飛機、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的原因。
當然啰,做什么生意,都沒有做錢生意那么瀟灑、自然、實在。——這是小的看法。不幸的是,很多人也和小的想到了一塊。于是,在深圳,集體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企業——金融服wù
社、城鄉信用社就和春天里下了一場雨的竹山一樣,地底下不斷的裂開一條條縫隙,人們定睛一看:“喲!我們深圳銀行多過米鋪已經是事實。現在,金融服wù
社又像一條條春筍般要從地下冒出來了。”
就那么一年多的功夫,深圳的大街小巷中納涼的人們,不僅像往常一樣談論股票,談論深圳建設的新聞,還在私下里談開了金融服wù
社的存款業務。尤其是在股市像游樂場里的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的時候,把存款存入金融服wù
社里就像臺風中的漁船駛進了避風港般讓人放心。而且金融服wù
社給出的回報也不低,通常是存款一到金融服wù
社,那存款一年的利潤就給你送來了。
“在金融服wù
社存款,熱情、周到、回報高,真是沒得彈!”人們如是說。
也有人對金融服wù
社的貸款業務充滿敬意,他們說:“在金融服wù
社做貸款,就是痛快!不用求爺爺告奶奶,存款一到,馬上就做。與國貿大廈的三天一層樓的深圳建設速度一樣,這是深圳金融領域的深圳速度!”
到了一九九三年底,金融服wù
社的數量已經增加到十來家了。在金融服wù
社的名稱上,帶上金字的就有五、六家之多。什么:金河、金龍、金虎、金江、金海、金鳳。你要是在深圳的大街上聽到人們議論五朵金花什么的,千萬不要誤以為他們在說幾十年前拍攝的電影《五朵金花》,其實,多半就是談論金融服wù
社的事。
雖然市民對金融服wù
社評價不低,但人們在金融服wù
社混口飯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金融服wù
社的老總們不近人情,把自己的員工整得不像人。首先,金融服wù
社要在深圳銀行眾多的環境中分一杯羹,將他們的蛋糕切出一塊往自己嘴里送,本身就是一個難事。其次,“價值表明存zài
”,這是深圳之所以成為深圳的不二法門:“你沒有成績?好的,誰也不說你的不是,請你繼xù
走路。”久而久之,在金融服wù
社工作的人,有的一個月能領到十幾萬元工資,有的只領了幾百元。但是,沒有人說不合理,尤其是那些領錢少的人,領工資的時候看著那些用一個垃圾袋裝著十幾萬元錢的人走遠,才來到財務室,匆匆簽上自己的大名,領出并捂住那同樣用一個垃圾袋裝著的屬于自己的幾百元錢,快速離開。這情景,就像捂住自己大腿上長著的牛皮癬一樣難堪和見不得人——“怪只怪自己沒有本事啊!在這里混日子丟人現眼!你看,別人也是用同樣的垃圾袋裝工資。在別人的垃圾袋里裝了幾萬、十幾萬,而你的裝了幾百塊,還好意思說嗎?這就是父母沒有優生優育的結果,說出去丟人!”
中國人是聰明的,有一句話可以成為人們心靈的寫照:“世上無難事,只要有心人。”又有人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當一個人想著自己人生的前景呈現出“自古華山一條路”時,他就會心無旁騖,專心致志起來。這些金融服wù
社的員工來自全國各地,其創造性和敬業精神不可小看。
不到一年時間,他們就各自為戰,在業務發展上,創造出一整套足以與專業銀行分一杯羹的業務發展模式和拉客戶的手段,這真讓世人刮目相看。后來,不少專業銀行的業務骨干,竟然不安心在專業銀行的工作,紛紛跳槽到金融服wù
社當起人才流動的先鋒,在金融服wù
社里與自己原來的老東家分庭抗禮,爭奪起客戶來。
本書通篇所講的故事,其實都是與錢有關的,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金錢小說。它說的是:以市民銀行收編前的一家金融服wù
社——深圳湖貝金融服wù
社為核心,稍稍夾帶其他幾家金融服wù
社,在開展金融業務中如何絞盡腦汁迭出奇招發展業務,及至后來無以為繼、險象環生,終于由因為它們而誕生的市民銀行收編,及至后來,在市民銀行的旗幟下,繼xù
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應該說,深圳在建立經濟特區前,由一個原本不起眼的小魚村——用一句鄉下話來形容,那是野狗也不來拉屎的偏僻地,發展到現在容納著一千多萬蕓蕓眾生的大城市,確實有很多燴炙人口的故事。很多從全國各地來的淘金者,在他們成功后時不時衣錦還鄉,滿面春風地回到曾經養生過他們的故土,總是有講不完的在深圳創業的故事和該地遍地是黃金的見聞。這本書,卻是從另一個側面敘說了深圳的遍地黃金是全國人民的血汗錢。與此同時,深圳之所以能成就今日之輝煌,當年的創業者“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的確可嘉,誠然,所繳交的學費也是不菲的。
至于故事中人夏天、王顯耀、莊宇、古丁力、羅藝、申一楓、黃鹿、秦現虹、陳作業、胡輝、卜一定、徐東海,以及楊或然、朱赤兒、李加盟、周凱歌、李一劍、吳維維、黃忠惠、區大郎、鐘凝風、陳連平、陳善為、邵華、邵敏、王老吉等等諸多人物,是算在深圳打拼的成功人士呢,還是失敗人士?小的不敢妄下結論。有人說,人生就是一臺戲,好好壞壞都是題中之義。也有人說,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前好:也許得計于一時,但是到后來終將被人戳穿西洋鏡,難免晚景悲涼;而有的人后好:早年艱苦拼搏,常常徘徊在成功與失敗、順境與挫折的天平上左搖右晃,最終修成正果,臨老了得以怡兒弄孫、捋須自慰感嘆人生。更有的人不知什么原因應驗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讖語,眼看事業如日中天,卻像鋼琴家彈得興起正在搖頭晃腦、手舞身扭之際,琴聲突然嘎然而止,著實讓人嘆為觀止;另一方面,有的人眼看這也不順、那也碰壁,好運兒常與自己擦身而過,但是,綜觀其一生,雖然談不上飛黃騰達、光宗耀祖,但也不至于遺臭萬年、落下罵名,有時甚至還有塞翁失馬的幸運。這樣說來,要詳品眾生的“他山之石”,還是眾人眼里各出西施了。好吧!那就有勞看官自個兒過目一番后再下結論。
好了,小的不阻您了。您接著往下看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