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夢想漣漪 正文 品《指動青浦——微博讀書感言》

作者/嫻漪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1、一本好書,能讓自己身臨其境。[燃^文^書庫][].[].[cm]一句好詞,能讓自己釋然。在書中尋找心靈的慰藉。散發自己的思維。

    2、《牛棚雜憶》如果說過去的苦痛都會成為日后幸福的緣由,那么那段不堪回首的桎梏記憶徹底重塑了知識分子這三十多年來的人生態度。追憶往昔,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更珍視我們的現在而不再往復。

    3、《蒂凡尼的早餐》故事的敘述者是位作家,他結識一位芳鄰并和她成為朋友。這位姑娘外表出眾,被男人包圍著,想尋找如蒂凡尼珠寶般華麗的生活,卻跌跌撞撞地迷失了自己。讀譯作需要耐心,先理清人物、地點等各種譯名后,才能進入情節。這是卡波特的經典,文字比情節動人。

    4、一個心理測試毀了一個人《孔雀森林》,你要離開森林,只能帶走一個動物:羊,老虎,牛,孔雀,馬。由于男豬腳選了孔雀,而孔雀代表著虛榮驕傲,他受到同伴的嘲笑,實其然他是因為孔雀很孤獨才想帶她走。這是**菜的作品,心理活動刻畫的比較細膩。

    5、書似鏡,鏡中窺視三天日月;言如律,律里遨游一周乾坤。

    6、我們不妨走近《傅雷家書》感悟傅雷:這是一部充滿深刻反思和父愛的珍貴教材,它教育了無數的為人父母和青少年。從傅雷兒子謙遜寬厚儒雅的風度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優秀品質中,都可讀出傅雷家庭教育的卓越成就。傅雷教育理念中“德藝兼備,民主平等”的思想,值得當今家長思考和探索。

    7、今年正值建黨九十周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著中國,反思:中國**的政權和領導為什么能長盛不衰?金一男在《苦難輝煌》書中從中國革命發展進程中尋求著答案。在他筆下,中國革命就象一把地火,雖歷盡磨難,卻依靠人民、謀利人民得以星星之火燎原天下,取得革命勝利和輝煌建設成就。

    8、《追風箏的人》,拉開了阿富汗這個神秘國度的面紗。戰亂的背后,我不曾想象,阿富汗的街頭羊肉串飄香,阿富汗的孩子不管手掌鮮血淋漓還要追逐象征自由的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紀念永遠的阿米爾少爺和他的哈桑。也希望阿富汗早日告別戰爭,婦女、兒童享受到應有的快樂。

    9、在青浦圖書館那段看書的日子充滿了際遇,閱讀在我身上有著妙不可言的神奇功能:她治愈了我的憂郁癥;她讓我勇于面對;她使我變得快樂和自信;她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讀書,給我帶來的是維系我生命的精神養料,我此生必定熱愛。

    10、那些我們在現實中思考過而未得到解決的、那些我們曾經擁有而已經失去的、那些我們以為得不到的,都在閱讀的愉悅中獲得了。

    11、在楚辭詩經中聆聽先民涓流樣的歌唱;在《理想國》中體會蘇格拉底深思明辨的思想體;在冰心和畢淑敏的筆下擷取人性清麗的美好;在《活法》的指引下走近稻盛和夫堅持正道的人生哲學。綜上所述,書不只是記載一些零碎的字,整合成一部完整的書,書更多的,是在傳遞一種不同的人對生活的體驗。

    12、《單騎萬里走長征》是媽媽新買的一本書,封面:藍天白云墨綠群山中,一位精神抖擻的老人騎在自行車上。驚訝、敬佩!76歲的陳阿富在黨九十華誕來臨之際,回眸重走長征路,整理紀實照片制成了畫冊一書,看著張張題著詩詞的照片,分享了老人騎游的快樂,感動一顆老齡黨員弘揚長征精神熾熱的心!--嫻漪

    13、辛夷塢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在書的封面,作者寫:謹以此文,獻給我們即將失去,或終將失去的青春歲月。無限感慨。年輕時候的玉面小飛龍終將要離開,一轉身,便是訣別,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回過頭看,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14、建黨九十周年,我不禁想到了《血紅的焦土》里中國抗日英雄們那慷慨激昂的革命號角!正是有了這些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才會有我們如今的和諧社會,正是有了這些英雄們的無私,才有我們如今的小康社會!千千萬萬**的英魂在這片血紅的土地上吶喊!歷史會永遠記住他們--偉大的中國**

    15、得知于娟的遺稿付梓,即買來一本《此生未完成》細細品讀。跟隨她的文字,視場幾經變幻。與病魔的抗爭,讓人潸然;對病友自制義乳的描寫,讓人忍俊;與外婆的親,對小狗的情,溫潤細膩,充滿生活氣息;對于生命的渴望,對于親情的眷戀,對于土豆的不舍,讓人動容。靈動不失厚重,發人深思。

    16、《城市季風》的吹來,揭開了北京與上海的面紗。作為中國最受矚目的兩座城市——她們在滄海桑田中遙向呼應,各自前進。是姐妹?是對手?在彼此眼中,又會映出怎樣的自己?在經歷了各自的驕傲、輝煌、失落與迷惘后,雙城故事又該如何繼續?

    17、"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發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無法離開我,就像我現在無法離開你一樣。雖然上帝沒有這么做,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很久前看的一本書,《簡?愛》的愛情感動著我,記住了精神上的平等是美麗的愛情中的雙方都要珍惜的!--嫻漪

    18、“每天,你都是在一件件小事中持續地塑造自己。人格本身的完善——成功的基石。”有幸聽過余教授言語幽默又很有寓意的一堂《正心修身超越自我》的課,余惕君教授的《大道之間》,猶如又做了一次心靈氧吧,言語幽默又很有寓意,精彩生動的內容,明白如何完善自己走向成功,學到了很多。--嫻漪

    19、**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勝利,建立了一個新中國;鄧老打開國門、改革開放,創造了一個走向富裕文明的中國。美國人庫恩在《江總書記傳》中直言不諱地認為:江總書記同樣是一個改變了中國的人。盡管存在著貧富差距、貪污**等諸多問題,但絲毫改變不了中國更加穩定、自信和繁榮的變化和事實!

    20、讀書是不僅讓人豐富學識增長知識,還能讓人的心得到平靜,讓人在面對處理問題上更加冷靜。我喜歡陶醉在散文的字里行間,那時心如漂浮在空中的云。我喜歡穿越在歷史的光影之中,歷史讓我明鑒。偶爾我也會沉醉于書本里的愛情,心頓時回到青澀的年代。

    21、人生沒有一帆風順,《親愛的苦難》所帶來的震撼,激勵著上進者不斷拼搏。苦難這所真正的大學,塑造著另類的人生。

    22、《寫作這點事》是一本好看的寫作教科書。作者是恐怖大師斯蒂芬金。通過寫他的成長、家庭和事業。用樸實的生活記錄讓我們看到了他對寫作的不懈追求。還分享了英文寫作技巧。不過作者告訴我們技巧和天賦必須建立在筆耕不輟的基礎上。

    23、作為一個擁有過五千年文明的國度,洗盡屈辱、重新崛起是中國人的共同心聲。改革開放中我們奮起,卻讓外人產生困惑、迷茫甚至恐懼。崛起中的中國究竟何去何從?張維為的《中國震撼》用當今中國模式下的八大特點和八大理念讓人們理性地去理解崛起的文化內涵,更提出了“文明崛起”的美好愿景!

    24、偶然看到本土作家單金龍的散文集《夢中江南》,勾起內心無盡情懷:石板老街、茶樓書場、搖擼小舟、石拱小橋,江南水鄉時常縈繞在我夢里;唱田歌、喝阿婆茶、打蓮湘、聽蘇州評彈、看滬錫越劇,淀山湖畔鄉音難忘、鄉情如歌;挑馬蘭頭、拔蘆花、做青團子,麥笛聲脆、牧童晚唱,鄉村野趣情難忘!

    25、樸讀,從你我做起,從此生活不再庸俗。

    26、家有好書,如得摯友;家有群書,快樂常伴左右!

    27、閱讀《真氣運行法》一書,學習并實踐是一種緣分,一種福氣.一百十七天了,通過簡單易學的真氣功調息凝神,培養真氣,挖掘身體內部的固有潛能,很神奇的打通了任脈,排除體內濁氣、廢氣,現進入第四步,真氣沿督脈上行自我治療,修復著腰部舊傷。當今防病治病、健健康康、延年益壽首選真氣法!--嫻漪

    28、一直很喜歡楊瀾,她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知性美讓我深深折服。她說“生命有無數的可能性,你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么不把它喚醒”。在過了30歲之后,有種危機一直在心里發酵,對于即將的人生充滿不安與恐懼。但近日讀完她的《一問一世界》,我懂了,帶著夢想前行,人生就一定沒錯。。

    29、假日外出旅游,漫漫旅途中重溫《魯濱遜漂流記》,再次被堅強、勇敢、聰明的魯濱遜所打動。勇敢可以折服任何困難,聰明可以創造不可能的奇跡。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看到風雨后的美麗彩虹。

    30、人的一生不停的在培養各種習慣,但是我想閱讀會是這其中最好的那個。

    31、一盞酥油燈,感動數億人。《酥油》是酷愛旅行的安徽女子江覺遲用生命書寫的一首傳遞著善與美的大愛之歌,中的情節生動細膩,梅朵與月光的愛情美麗、純凈而纏綿,梅朵和月光在茫茫草原上一個個尋找到那些孩子的每一個故事都感人至深。書中質樸、真實、真誠、真摯的情感深深的感動著我。--嫻漪

    32、讀書能培養我的精神,使我不斷強大,充實自己,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更要廣泛地閱讀,獲取知識。書中的點點滴滴的細節都吸引著我的目光,我們要讀好書,好讀書。

    33、注意風浪…她用風暴的故事告訴我們:注意身邊的幸福瞬間;她用魔床的故事告訴我們:既然我們不能完美地適應災難,就好好地活過每一天;她用和兒子環球旅行的故事告訴我們:幸福就在眼前,我們需要的就是勇敢地去追逐……畢淑敏阿姨的《幸福的七種顏色》詮釋了幸福的種種。七彩幸福色,抹亮人生路!

    34、“讀書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它可以讓人忘記煩惱,幫你解決問題,只要你愿意,我想它都會幫到你的~~”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一種閱讀生活,有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養成了獨特的閱讀習慣。一個人要養成一種良好閱讀習慣,一要培養愛讀書的興趣愛好,二要堅持閱讀,三要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和反思,四要養成一種系統性的閱讀習慣,這也許就是我在《湖畔》上讀了葉辛“我的閱讀生活”的最大收獲。

    36、繽紛“悅”讀,字字珠璣,行行金玉,本本真情。知識改變命運,閱讀滋養心靈,“悅”讀結交摯友,讓我們在讀書中參加到“悅”讀的行列,團聚在“清閱樸讀”論壇。

    37、小時候,每個人都是本未曾付印的書,掌握在家長手上,期待家長有心,成為好書。長大后,每個人精裝也好,平裝也罷,交付了成書,總是有些許思想在內的。后來啊,每個人歷經生活磨難,終將入土。可縱使斯人已逝,書籍的存在,仍讓世人警醒。讀張大春《認得幾個字》有感。

    38、林宥嘉唱: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其實贈予圖書館也極妥當。是圖書館,帶我們徜徉書海,是圖書館,帶我們領略知識,是圖書館,把整個大千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

    39、我從來不覺得養豬專業戶是一份可以省心的職業,除了要使之腦滿腸肥之外,還不得不顧及它的心理畸變,警覺它的反抗意識。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激憤時手足并用的豬兄絕不可小覷,這一點王小波早已作文為證。當然如果說特立獨行只是個豬喜好的話,那么喬治奧威爾告訴我們:豬還可以君臨天下。

    40、你說的白是什么白,是不是白上再加上一點白,仿佛積雪的巖石上落著一只純白的雛鷹。你說的藍是什么藍,是不是藍上再加一點藍,就如蔚藍的海的盡頭連接的是浩瀚天際。你說的綠是什么綠,是不是綠上再加一點綠,好似青翠竹林里飛來一只綠色小鳥婉轉啼唱。生命是一場幻覺,書,是我的光。

    41、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這事實常被大人遺忘。愛數字的大人不懂得一天四十三次日落背后的苦悶;沒根須的大人不明白星星很美是因為有一朵看不見的花兒;終日忙的大人不理解為什么種下五千朵玫瑰,卻沒能從中找到自己要找的東西。《小王子》告訴大人:只有孩子知道他們自己在尋找什么,譬如情誼和友愛。

    42、再也不可能有像《哈里?波特》這樣的書出現在我的生活中了,陪伴我長達十年的時光,夢里總會夢到自己是屬于霍格沃茲的一份子,同他們一起變魔法一起上課一起抵抗伏地魔,眨眼十年……若干年后,我一定會驕傲的告訴我的孩子,爸爸曾經跟一群熱血又可愛的魔法師們度過了最難忘的十年。

    43、書籍,或是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或是人類填充靈魂的精神食糧,或是在迷茫時為我們指引前進方向的良師。書是一頓佳肴,包含著千千萬萬的知識,讓我們安享在書中,翱翔在知識的海洋里,成長吧!書是一個朋友,在我們落寞時,讀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不再孤單寂寞,讓我們交這個朋友吧!

    44、被命運詛咒的兩個靈魂,彼此的生命中只剩下對方,化為無盡黑暗中虛幻的太陽。為了能在太陽下一起散步的夢想,男孩不斷手染鮮血,一如當年在大樓陰暗通風管里匍匐爬行般活著,雖然看不到光明,卻已無法回頭,直到用生命來完結一切。合上書本,留在腦中的只有深深的絕望——讀《白夜行》有感。

    45、英國文豪約翰生曾說,寫作的唯一目的,是幫助讀者更能享受或者忍受人生。一路跟著余華走過風云翻覆的20世紀,福貴和我,都必須學會將眼光放到更廣闊的時空。余華寫燈紅酒綠,寫兵荒馬亂,寫生離死別,寫貪戀癡嗔,最后落腳到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我知道這個結局是最好的。——讀余華《活著》

    46、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讀好書使人受益。

    47、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48、走不盡者天下之路,讀不盡者天下之書。唐太宗李世民有這么一句關于讀書的名言:“欲誦之時,當收視返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就是指誦讀時要靜下心來,排除雜念。

    49、愛與被愛,給予和付出,你和我,一生無不是在尋找這種溫暖,尋找通往幸福的彼岸。懂得與人分享幸福是雙倍的幸福;學會分擔對方的憂愁,會幫助自己苦澀走向成熟。《牽著愛情散個步》很美麗很浪漫很溫馨的一本書,喜歡書中清醇的愛情宣言,像一灣溪水,很美妙的意境,甜甜溫暖的感覺。--嫻漪

    50、《在死亡中感悟生命》里的張樹原本是一個電視臺的記者,為幫一個過勞死的同事辦悼念會,他竟轉行做了一名葬禮主持人,主持了近百場葬禮的他對此沒有厭惡,更多的只是感謝,因為這讓他懂得了何為向死而生。他慶幸自己開始懂得了死,從而可以明白地活著,更學會了如何去好好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51、一種快樂叫閱讀。因為是鄉土文學的集錦,我這個青浦人更喜歡從《湖畔》中了解和感悟家鄉的文化:“散文天地”讓我領略了家鄉的精與神,“品書閣”帶我游嬉于書海,“青溪拾珠”讓我撿起史河片刻回憶,“坊間茶座”頓悟書香茶韻,“湖邊短笛”吹響心靈律動,校園、廣場串起朵朵文學浪花!

    52、重讀《玉臺新詠》,陸厥《中山王孺子妾歌》描摹乞求戀人恩愛持久悠長的情思,將如姬、班婕妤和彌子瑕、安陵君、龍陽君的典故放在一起用。“如姬寢臥內,班妾坐同車……子瑕矯后駕,安陵泣前魚。”原來,在古代人眼里,這些和四季、花草、風月星辰一樣自然,都是情誼,并無差別。

    53、讀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以另一個人的形態重新活了一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讀書能讓我們感受別人的生活別人的內心去體驗我所未知的世界。文字是對心靈的抨擊,每一個短小的詞組都可能得到共鳴,它帶來的快樂悲傷憤怒委屈都像實實在在發生在自己身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值得品味的書。

    54、愛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培養孩子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開始。

    55、我們從書中得到力量、寧靜、快樂。

    56、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年輕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會我也激勵著我。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從年青步步邁向年老,此時,面對曾經的一切:學習、工作、生活,對自己說沒有虛度年華!

    57、《法蘭西物語》這本書,永井荷風的**風,曾經讀起來感覺很迷人,但是隨著在祖國生活漸漸久了,起這樣的文字,覺得起膩,華而不實,在內心的體驗之外、在自戀自憐的情緒之外,實在缺少了人文的關懷。即便對照為美而美為藝術而藝術的文藝主張,文字也稍弱。這也許也有譯者的問題。

    58、初識青浦圖書館是四年前的一個講座,從我們青中班主任的手中接下了票,帶著陌生和好奇來到了這里。一晃四年已過,這里已有了我離不開的回憶,離不去的留戀,已然成了一個情結。熟悉的書架,熟識的書目,映襯著水色和柔風伴我共同走過每個寒暑。在讀書的日子里,這里成為了我的第二張書桌,另一個家。

    59、每月一期圖書館論壇青蚨換書,給我們讀者帶來的是欣喜,是感激。書是圖書館贈給讀者最好、最美麗的禮物。

    60、青春總是來去匆匆,在我們尚未學會該如何面對它時便早早來訪,而當我們好不容易悟到要領時它卻又像曇花般地謝去了,留下無盡的遺憾。但這也是青春難以忘懷之處。而最令人遺憾的則是有些青春被無情地宣判正7月23日那個夜晚。

    61、德國詩人、劇作家歌德說過這樣一句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80后青年作家王曉宇深刻解讀編著的《影響中國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讓我們與偉人們進行著思想交流。名言中閃爍著人類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對生活的深刻感悟、人生真諦的探索,閱讀珍藏非常值得!--嫻漪

    62、一書一世界,可上天,可入地,可破時空,可追日月,可通曉古今,可博覽內外,可解一人之惑,可平一方之難,可習讀心之秘術,可求治世之良策……旦有求之不得,何妨埋首書中,盈盈墨香,自得其樂。

    63、人與書,相通也。人,有淡泊名利,有唯利是圖。書,有清新淡雅,有俗不可耐。人,有剛正不阿,有八面玲瓏。書,亦有表里如一,有矯揉造作。書顯人質,人映書性。讀好書,是以修身養性、端其品行:吸其靈氣,方能以書之性補人性之缺。

    64、大學課堂上一則心理測驗,仿若魔咒,緊緊跟隨人物們的每一段尋愛旅程。但其實,所有復雜的東西都不是愛情本身,而是圍繞在愛情周圍的東西。書中的那個世界正是我們現實的倒影,只有認真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愛情。合上《孔雀森林》,如同喝完一杯好茶,杯中無茶,卻余茶香

    65、記得小學時媽媽從遙遠的地方帶書籍回來,滿心期盼著是的琳瑯滿目的連環畫,結果竟然是一本精裝《愛的教育》。在滿懷失望之意中讀完這本書,便將其扔到一旁再也沒翻動過。直到現在遠離家人在外打拼,才憶起里邊每一個小故事都是那么的令人感動。爸爸媽媽,我想你們。

    66、愛情在看不見的存在中升華,死亡使真相更加可信,當愛情變成了遺憾,它也便得到了永生。讀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67、有個故事說有小孩學寫字,看到“一”的寫法是畫一橫,“二”是畫二橫,自以為是的以為那么“萬”就是畫一萬橫。閱讀的本質也是如此:無論我們讀了多少書,如果書的智慧沒有滲透到我們的生命里,變成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決定,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就像那個畫一萬橫的小孩了,書讀再多也無用。

    68、每次走在路上,或者是坐在公共交通上,抬頭看到迎面或是對座的女子,手里捧著一本書,低頭那么細細的讀著,偶爾翻翻書,時間于己無關。披肩長發亦或是齊耳短發,看不清楚長相,都覺得這樣的場景猶如欣賞曼妙的天鵝舞,動靜皆宜;又有如躺在池塘里的荷葉上邊的露珠,那么清澈惹人憐愛。

    69、無論多忙,我總會有時間看書的。已經習慣了在每天起床后、早餐前、晚餐后、臨睡前找時間看書,這四個時間點總會讓我每天積累到至少1個小時的看書時間,獲得的知識和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70、他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他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他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來自大自然真誠的感受美麗的靈感,來自對生活無限熱愛人生深刻領悟的智慧,篇篇深情、清新、優美的詩篇,如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閃爍亮麗歡快動人,深深感動深深喜愛上了泰戈爾的《飛鳥集》。--嫻漪

    71、每讀一本書,都使我踏上了一次心(新)的旅程。

    72、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自然萬象皆藏禪機。釋見介法師文字清新如潺湲秋水,韻致恬然,除了禪意之外,更是有著一種深沉的生命感悟。讀罷《和佛陀賞花去》,愿與佛陀賞花去,靜看花開花謝,云卷云舒,領悟人生哲理,做個自在的賞花人,享受雅然生活!

    73、《閱夏》心在知識庫,身在夏陽湖。君問此何處,青浦智慧谷。

    74、讀《我有一個夢想》讓你覺得偉大來自小小的一個夢想;讀《世界是平的》讓你覺得競爭很厲害時間很緊迫。

    75、不再是以讀書為重的日子里,讀書已成為被“油鹽醬醋”占據的生活中的一種奢侈。這樣的日子里,真正讓人快樂的事情并不多。而閑暇之余,泡一杯清茶,讀一本好書,才能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美妙滋味。我知道有書相伴的人,一生都不會寂寞。

    76、王朔的《我的千歲寒》,看得出一種文字實驗。不過這本書被罵的很厲害。這本書屬于一個在另一個階段并未成熟的王朔。如果只把作者當作老王,書其實還不錯,遠沒有署名王朔受到的關注那么多,受到的譏笑那么多。作者跟書,都是活在時光里。一本書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它有前世跟來生。

    77、韓國學習大王樸哲范的《一日學習法》,今天在做志愿者的時候快速讀完。也許改變只需要你每天做一厘米的努力;也許把上網時間放在早晨就可以讓自己在假期里做到早睡早起;書里告訴我公共圖書館是假期里的最好去處…接下來就是初三,是死是活恐怕就得看我這幾天怎么做了。。

    78、《傾城之戀》中的一對自私的男女,在戰亂的年代里,從相愛之初的勾心斗角到終于拋下各自的小算盤傾心相愛一場,發人深思。七夕節前夕,期望當今社會里越來越多的剩男剩女們拋棄物質功利,也談一場和平年代的《傾城之戀》。

    79、讀書為了什么?我明白不同的人有著各自不同的答案,但我還是尋找著屬于自己的答案。現在我明白讀書是為了自己活得“有意義”,有意義地生活,有意義地工作,對社會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我愛讀書,為了充實和提高自己,更為了克服自我懈怠,能學以致用,更好地工作,為社會做更多、更有益的事。

    80、書,翻動于指間;眼,穿梭于行間;心,包容于世間

    81、老實說,看《圍城》第一次怎么也么看懂,只覺得有些比喻很新鮮到位,經歷了一些事,現在畢業了踏入社會重讀后,才發現好東西到處是,老錢把以前我想到過但不知如何表達的東西和以后可能有的感受都寫到了,人生不會全黑,也不會全白,我們都有灰色的靈魂。

    82、讀一本好書,如在黑暗里看到一盞明燈,指引你、督促你、安慰你、鼓勵你、讓我讀懂人生!《人與永恒》作者周國平以散文體形式娓娓告知你許多人生哲理,他的文字、他的理念我可以受用一輩子!

    83、讀書,崇高讀書,讀好書!提升自己的修養,凈化心靈,純凈自己的世界,讓自己在文明的氛圍里舒展,讓我們的文學走出邊緣化!

    84、希望讀書成為我生活中如吃飯睡覺一樣平常且必不可少,讀書成為一種習慣,那將是美好的生活!

    85、書非借不能讀也,厚重的古籍帶來歷史的經驗,給讀者以智慧。

    86、小時候讀書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找點好詞,好句,慢慢發現了讀書的樂趣,心情也會隨著書中的內容也起伏不定,不經意見讀到的一句話也許會成為人生的坐標.

    87、民國——大師燦若星晨的年代,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博學鴻儒存在的意義似已微乎,什么是大師?是敢為天下先的探路者?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擔當者?或是鞠躬盡瘁的執著者?...那個正握著鼠標,盯著本**的少年,下一個“修齊治平”而無功利者,是你嗎?!憧憬...翻開《開明國語課本》...

    88、15歲半的白人女孩穿著她引以為傲的衣服在渡輪上遇見了一生中的第一個男人,為愛她極盡全力綻放,又一次次老去.離開是宿命,**也只是需求,她絕望地要他再來,再來...最后,還是在渡輪上相遇,只是去向都發生了改變,但這已不重要,堤岸的情人在遠去,她再也看不見,是不是這樣就可以重新開始?《情人》

    89、前一段時間閱讀《金婚》,看到“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對書的超級渴望,但讀來讀去也就是“四大名著”和一些蘇聯,但這些“精神食糧”卻讓那一代的知識份子“崇高”的活著,活得富裕,活得充實。想想現在,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可是很多人卻不懂得珍惜。《金婚》

    90、有人說,我每天看報,看雜志,已經是在讀書了。我認為,讀書和讀報、看雜志是不一樣的,如果比作酒,那前者就是一瓶上了年頭的葡萄酒,值得人細細品位,后者就是一瓶啤酒,上趟廁所也就完了。報紙、雜志供你閑暇時隨手翻閱,而讀書,是需要一種心境的,并且要有時間的保障。(讀書活動有感)

    91、宋蘇軾在《李氏山房藏書記》中說:“孔子圣人,其學必始于觀書”;杜甫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佳句;梁啟超把讀書作為與良師益友的交往;金庸老先生以80歲的高齡還在攻讀劍橋博士。可見,“得道”的大家都是十分重視讀書的。

    92、我們現在讀書的目的可能不是為了考博士,也不是為了當作家,更不是為了“得道”。讀書更多的是讓我們的心境得到平和、得到享受——一種精神上的享受。這種享受是寂寞的,是屬于一個人的,別人或許不會了解,也不需別人來知道,還有什么比得上讓自己的心得到享受更快樂的事呢?

    93、陸陸續續地看于丹的《論語心得》、《莊子心得》,雖然有時看完了也就忘記了,但是至少在讀的過程中有過激情澎湃,有過拍案叫絕,那就足夠了,何況還有一些是被我記住的呢?讀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體會各種生命的活法,荒誕的,可笑的,可悲的,五味雜陳。

    94、我喜歡閱讀。讀和看電影和電視劇又有區別,的時候,我就是一個導演,一切的布景、環境都在我的腦中像流星一樣劃過,有時想抓也抓不住,而有時又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在眼前。

    95、讀書可以分為精讀和略讀。像一些散文類或和工作有關的書籍可以選擇在有心情或有必要的情況下閱讀,最好是能夠讀了馬上能用的。像一些類的書籍,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保障了,最好還制定一個讀書的計劃。

    96、最近我比較集中地讀了余華的,他的文字很流暢,沒有廢話,故事的背景跨度大,讀來酣暢淋漓。

    97、選擇什么書讀,還是因人而異,不必強求的,開卷有益就行了。

    98、易中天認為讀書的作用可分為“謀生”與“謀心”。他說:“我們不能為了謀生而讀書,讀書是為了‘謀心’。謀心是一種心靈的寄托、安頓,這樣的讀書才是最高境界。”但愿我們每一個人能通過讀書讓自己的心得到享受。

    99、三毛的《傾城》講述了自己年輕時去東德的一段出人意料的遭遇。那時尚年少,讀到這篇文章,驚異于它所寫的愛情。原來愛情竟是可以這樣突然,這樣浪漫,這樣充滿激情,又這樣無奈和苦澀。她的這一場風花雪月讓人唏噓,好壞難斷,只留下看官滿眼驚艷,感嘆此生我的東德軍官又身在何方

    100、耶林所著《為權力而斗爭》:權力是用來爭取的,如果對于細小權利任由他人侵犯,最終你將喪失你的所有。好比藥家鑫之死,他應該死,但死的過程卻由于@西安張顯的動作而富有瑕疵。法律該做的不是“不放過一個壞人”,而是“不冤枉一個好人”!今天你剝奪了別人的權利,下一個就會是你!

    101、《真氣運行法》一書的學習并實踐是一種緣分,一種福氣,通過調息凝神,培養真氣,挖掘身體內部的固有潛能,很神奇的打通了任脈,排除體內濁氣、廢氣,堅持五步功法,真氣沿督脈上行,很神奇打通了小周天。奇妙的感受很想與更多的朋友們分享,當今防病治病、健健康康、延年益壽首選真氣法!--嫻漪

    111、暢游在書的海洋里,我第一次感受到內心的充實,我學會分辨好與壞,我學會感受苦與樂,我學會戰勝一切,我學會感知身邊的所有。最重要的是它使我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感謝你,我的伴侶。

    112、現代人讀古典詩詞就像在讀一個個寓言。古典意象經驗的匱乏已經把我們驅逐在了對古典詩情的直接感受之外。范仲淹曾說:“微斯人,吾誰與歸?”,而對于我們,這不啻為過去的時代里一個古代文人的神話,連同先人們生活的自然世界里的形象,在機械技術車輪的傾軋下已失去了原來其真實的內容。

    113、“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并不是在顯意而是在轉喻的意義上產生。古典詩詞的意象經過現代文明的語境淘洗已成為一個個概念,這些概念的含義所指是向內的,指向的是它關于歷史的記憶。接近這個聚斂的概念的內核現實的經驗證明是一條死路,難道真如榮格所說是繼承于神話時代的一種“集體無意識”?

    114、《許三觀賣血記》是關于“活著”關于“苦難”的書寫,在重復敘述的舒緩優美而不乏蒼涼的旋律中傳遞出作者對許三觀賣血的憐憫和敬慕,對人類苦難承受能力和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之情。以其內在的與生命節奏暗合的韻律譜寫了一首人生的禮贊!

    115、所謂“水晶如意玉連環”,李商隱詩歌最能在一種語詞、情感間或時空的回環往復中擴展詩境,故往往能破而立新,在意義表達之外達到另一種新的旨趣之妙。義山又以營造氣氛為能事,其無題詩更是在繁密多變的意象中使氣氛顯得晦隱纖秾,格外凄凄迷人,讓人思緒萬端,不勝遐想。

    116、一位作家在自己的心里,孤獨而純凈世界。讓自己的文字有一點皺紋,把自己看小,世界就變大。每一篇文字的開頭都很詩意,整篇卻透析著滄桑,無法讓人釋懷。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一位女作家,是我向往的,遲子建那樣孤獨的,無人讀懂內心的女人,作家,充滿感恩的人,一位冷靜思索者。

    117、父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雖然父親節是一個最容易被忽視的節日。在很多父愛主題的散文里,東野圭吾的《彷徨之刃》發掘了完全不同的一條道路,當心愛的女兒被罪惡殺死,而法律都無法觸及的時候,父愛是選擇寬恕還是拿起武器?失去女兒的撕心裂肺是父愛最深沉的嘆息。

    118、上海的女子該是怎么一個模樣?一襲合身的旗袍曼妙的從身邊走過,亦或是一口吳儂軟語和你細細訴說?有人說,一個城市的個性和那個城市的女性有關,湘女多情、大連婉約、蘇杭精致、北京大氣,那么滬女該是海派的嗎?《妹頭》說即使出身小家小弄也把日子過得翻天覆地。

    119、閱讀的樂趣在于,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本會讀到什么書?就像你不知道原來情感專欄也可以出書一樣。就像傾倒感情垃圾一樣,不停的向《我在問連岳》嘮叨生活的不如意,也感慨男兒身的連岳竟像柏阿姨一樣耐心傾聽,也居然從某些似是而非的話語解答里,找尋出了一條出路來了。

    120、即使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有那么一個午后,坐在斑駁樹影下面,捧著一本《小婦人》,看相親相愛的姐妹們,如何快樂的度過他們有些貧寒的生活,有點朦朦朧朧的明白,即使是做一個小人物、一個普通人,依然可以擁有那份簡單幸福,那種“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淡定是最珍貴的

    121、七夕的時候,我們似乎該坐下來談談愛情。想到海巖的書,緊張的追捕或者阻止犯罪的壓迫感,似乎都比不上他書中洋溢著的愛情因素。你看到女警愛上毒販、你看到美麗似乎都不屬于世俗的規定,才漸漸明白,愛對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122、哈利波特陪伴了我們好多年,從我們的少年到我們工作。而秦文君筆下的《男生賈里》系列,雖然沒有哈里那么神通廣大,只是一個普通的鄰家孩子,在我們的成長歲月中所起到的引導作用也是功不可沒的,特別是看到清溪講壇秦文君講座依然有那么比我們小的孩子,想來我們的兒童文學寫作之路任重道遠

    123、夢里有座房子,房子里有間書房,不需要很大,安靜就好,壁爐里的火苗在靜靜的燃燒,坐在搖椅上慢慢的搖,蓋著一條毛毯,手里捧著一本喜歡的書,看著看著也許就睡著了,醒來繼續讀著,這樣的生活該是如何的美妙。不要等到“有一天我老了退休了”,就從眼下開始吧,人生就是該從享受閱讀開始。

    124、青苔石板,斑駁墻體,徜徉在老街的巷弄,斜影綽綽的金色光線中我看到了時間,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再次讀到《走進朱家角》,我學會了去讀它的厚重和內涵,學會了去觸摸歲月的痕跡,感受時光的力量。而這些,需要用心去對話才得以發現

    125、是否怨念已經逝去的光年和流過的青春,是否哭泣沒有人在乎的夜晚。但是是否想過,總有人會存有你的記憶。誰與誰。請暫時忘記你是否已經死亡,享受夜晚的圓舞曲。無論故事是否悲傷,最后,能有人像他一樣在很久以后記得你們共存的時光,就好。這就是《奇跡的碎片》。

    126、讀書多了知道了文字可以描繪心中的音樂:寂寞中思念期冀填滿心靈最深處唯美意境彌漫寸寸空間...呢喃歌聲輕輕柔柔瞬間觸動心弦最柔軟的那處...聲聲呼喚中無期的等待渺茫的守望酸酸甜甜...若有一天能重逢甜蜜幸福如漫天璀璨的星星撒滿整個溫馨夜晚...美妙的音樂聲中無限的牽掛飄向遠方的你...--嫻漪

    127、讀書無止境,不止因為新書會出版,更因為每本書都需要反反復復,讀上數遍。讀一遍就好比餐前的一小杯卡布奇諾,感覺到文藻之繁華;讀兩遍就好比一小碟蘿卜干,感覺到在繁華之外的平凡美;讀三遍就好比饕餮之后的火腿玉米濃湯,感覺到凡人的溫暖;讀千遍才感覺得到每一本書都是一條人生旅程。

    128、“把心安頓好”,周國平在他的最新隨感集中這樣對世人說。快速的社會運轉,紛雜的人際關系,炫目的物質世界。越來越少的人伴隨著愈來愈少的時間去真正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是時候暫將自己的生命與心靈放于首位。我想,世界應該不會建立在忽視自己生命與心靈的群類之上的吧。

    129、費迪曼的《一生的讀書計劃》讓我百讀不厭,明白了:好的著作不能只讀一次,應該一讀;永遠沒有“最好的書”,只有“更好的書”,讀書不是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心靈滿足,而是“最崇高意義中的鍛煉,需要經過一再的奮斗”;讀書是自己內在精神不斷成長的源泉,應該成為一生的伴侶。

    130、書館是我家,書是家里人;讀書伴馨香,天天都精彩。

    131、不同的時間讀同一本書得到的心靈感觸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在成長,也驗證了一句古語“溫故而知新”。

    132、讀書是能讓人全身心的去體會的一種最簡單方式,現代生活讓人找不到自己,要找到自己先《把心安頓好》”。

    133、書是讓你學習的工具,即使是內容不是很好的書也會有可取之處,但是千萬不要沉迷于書,這會讓你從書中學到的知識無法使用

    134、人性的堅持真的不容易,當《美國悲劇》主人公的人性一點一點被侵蝕的時候,誰又能去挽救他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抱怨身邊的誘惑太多呢?還是自身的堅持不夠呢?似乎所有的客觀因素都能成為理由和借口,但從墮落的那刻起,是否有問過自己,當初面對誘惑的時候,堅持了嗎?

    1、讀書因人而異,有的人感性適合讀言情之類的書,有的人事業心強適合讀企業商業創業類書籍,所以讀書最關鍵是要挑最適合自己的,勵志言情軍事等等都是好書,找到適合自己的書,深讀精讀持之以恒遲早會有收獲的

    136、青蚨送書活動好,書蟲個個捧到寶。青溪講壇常報到,知識更新不怕老。引領讀書招招妙,推廣閱讀心思巧。志愿服務齊來挑,子孫后代仁德報。

    137、是在非常深的夜里讀完這本書的,原本洗完澡翻個兩三頁就準備去睡覺,誰知卻癡迷地停不下來了。書中的內容就像這素凈的封面一樣,明媚,不過黑白之色卻徒增了一絲憂傷。那些曾經我不以為然的人和事,卻在她的筆下熠熠生輝,字字珠璣,變成切入體膚的深刻,讓人不禁一讀。嗯,口角噙香。

    138、人人都知道讀書好,個個都講讀書重要,可究竟真正在讀書的有多少,能夠稱地上愛讀書的又有多少。君不見那些“被讀書”的人:通宵“麻將”真來電,滿櫥“精裝”裝門面,周周“彩票”不托延。讀書是進步的階梯,知識是發展的力量,這其實只是對真愛讀書的人而言的。

    139、有人把書籍比作通達希望彼岸的一葉小舟,而我卻愿把浦陽閣視為靜心修業的一座棧橋。在這里,我讀書,我摘抄;在這里,我學習,我思考;在這里,我伏案,我疾書。。。沒有外界的喧囂,有的只是內心的寧靜,無數個節假日,我把自己浸泡在這里,雖然逝去了些許的閑趣,卻換來更的充實和收獲。

    140、如果雨巷里撐傘的丁香般女子使人記憶深刻的話,那么翻開《走了一千一萬里路》詩集,將使你走進一位詩人的純凈世界,在童話與哲思里,感受寓言,感受顧城另一種聲音。“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去傾聽吧,去欣賞吧,留世的詩畫可與泰戈爾媲美,可與風月同在。

    141、疲憊了,點亮燈,翻開書,在詩集里找尋迷失的路,在詩集里找尋知音,在詩集聽顧城輕吟童話里的世界。《走了一萬一千里路》,心累了,與顧城一起說毛毛蟲的驕傲,參加山林的狡辯會,看望失戀的賴草,人生如此多姿。我心飛翔……

    142、坐在浦陽閣里那個我心里特定的沙發里,面對一本本的書,只是“沙沙”述說,翻越一山一山,啪——書滑落,心在門外,聽--聲音濺起的浪花.照亮一行行詩詞,照亮一顆顆迷茫的心。

    143、雨夜,細雨夾在風中從小窗吹進來,讓我的大腦猛然有些清醒。回家了,放下白天的繁瑣紛擾,該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了,就是片刻的閱讀,我的最愛。翻開熟悉的書本,咀嚼回味字里行間樸實的思想,讀懂了,我沉浸了。夜更深了。

    144、“在當今這個追求物欲的時代,我們絕不能忽略了思想的價值。應教育年輕的一代成為有高貴思想的、誠實敢說真話的人,在培養個人能力的同時更應培養他們高貴的人格品性。”我喜歡斯邁爾斯寫的《品格的力量》,從中懂得了一個人所必須擁有品格、應擁有怎么樣的品格、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品格。

    ~~~~~~~~~~

    “指動青浦——**讀書感言”有獎征集活動,是區圖書館從7月11日至8月14日舉辦的一次網上活動,共持續了5周時間,參與活動的讀書人紛紛寫下自己的讀書感言,細細讀來各有各的精彩,與之分享哦。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临安市| 那曲县| 闸北区| 梁山县| 淮安市| 东光县| 金乡县| 喀喇沁旗| 昆山市| 沅陵县| 建瓯市| 普陀区| 武冈市| 全椒县| 苍梧县| 都安| 怀宁县| 建水县| 长春市| 宁南县| 互助| 大厂| 巴彦县| 贵溪市| 招远市| 延边| 河津市| 井研县| 深州市| 阜宁县| 兴山县| 天水市| 桐柏县| 榆中县| 青州市| 安义县| 广丰县| 五莲县| 霍州市|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