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自己以為猜中了向榮的心思,嚇得他趕緊躲得遠遠的,自己可無福消受“美男”恩,自己在廣東還有一個俊俏小媳婦在等著,實在和你向榮扯不起。</p>
第二天向榮看到朱海也沒好臉色,冷言冷語。不過向榮的這種態度卻讓朱海放心不少,大概向榮發現自己不是他的菜已經放棄自己,這樣最好!</p>
接下來幾天里整個軍營已經停止訓練,開始為遠征做準備。終于在九月初一,第四師全體戰斗人員一萬八千人,再加上挑選出來的民工勞力三萬人,一共將近五萬人,在贛州城外誓師,趕往南昌。</p>
就在張家玉帶著部隊趕往南昌的同時,遠在長江北岸的黃梅,這里也集中了九萬滿蒙八旗大軍,由滿清和碩豫親王多鐸帶領,在九江府對岸的黃梅集結,準備攻打九江府。</p>
如果明朝也有衛星地圖的話就會發現長江流經大半個中國,卻在過了湖北后轉了個彎,朝著東北方向流去。所以自古以來,從九江開始,長江南岸就被稱為江東。而九江,就是江東的西大門。</p>
九江在先秦的時候屬于楚國,秦王政二十四年,楚國滅亡,秦國在楚國的土地上設立三個郡,其中就有九江郡,轄區范圍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設在壽春,這是九江這個名稱第一次出現在歷史書上。到了三國時期九江改名為柴桑,為了防備長江上游的劉表,孫權將大本營安在柴桑,便于及時處理軍情。以后的孫劉聯盟,也是諸葛亮來到了九江這里,會見了孫權,并且舌戰群儒,促成了孫劉聯盟,在赤壁大敗曹操二十多萬兵馬。</p>
從三國以后,九江就成了長江上最重要的軍事據點,因為長江在九江這里轉了個大彎,流速變緩,而九江此地背靠廬山,除了向西一面以外都是山地,正是易守難攻之地,九江這里也就成了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p>
遠的不說,就說前幾年左良玉清君側一事,左良玉軍隊號稱百萬,沿江而下,正是在九江這里被靖南侯黃得功擊敗,左良玉才吐血而死。不過左良玉的八十萬大軍也沒放了九江,亂兵沖進九江府城到處燒殺,上千年歷史的九江古城被一把火燒光了大半。接下來滿清的阿濟格看到也沒啥好搶的,也就放過了九江人民。</p>
接下來幾年九江人民過了幾年太平日子,雖然長江江面上強盜很多,但是不用過兵荒馬亂的日子了。可是好日子沒幾年,滿清順治四年,廣東神武元年,廣西永歷二年,駐扎在九江的滿清平南大將軍譚泰,帶領水陸軍十萬人,開始征討湖廣、江西。不過這和九江市民沒啥太大關系,只要戰火不燒到九江就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吧。</p>
事實也正像九江市民想的那樣,滿清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不到一個月就占了江西除了南安府的全境,并順勢攻入湖廣,占領了武昌周圍的大片土地。按照以往的經驗,滿清應該一路凱歌,一直打到廣西廣東才對,可是沒想到譚泰部在長沙受到了永歷朝湖廣總督何騰蛟的強力阻擊。</p>
屋漏便逢連雨天,滿清大概運氣也用光了,在長沙連月血戰,正好碰到中國南方悶熱的梅雨季節,來自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實在受不了這種天氣,因為拉肚子死亡的滿蒙八旗比戰死的還要多,就是明朝的新附軍也受不了湖南的悶熱氣候,也多有減員。</p>
這個時候譚泰就起了回師武昌,等到九月份天氣涼爽的時候在進兵的心思。就在譚泰猶豫的時候一個重磅消息更加堅決他退兵的決心,這就是金聲桓、王得仁江西反正事件。</p>
對這些南明投降的將領和官吏滿清向來不放心,金聲桓反正也在譚泰的意料之中,可是讓他為難的是自己軍隊的補給中心就在南昌。南昌周圍地處鄱陽湖區,也是中國的魚米之鄉,這地方并沒有受多少戰火的影響,所以譚泰十萬人的軍糧全都要仰仗南昌供應。除了這些譚泰所帶的五千八旗的家眷都在南昌,這次都死在金聲桓的手上已經讓軍心開始不穩。所以譚泰決定放棄長沙,帶隊回武昌。</p>
譚泰到了武昌后就接到了江南六省總督洪承疇的命令,福建的李成棟也豎起反旗響應金聲桓的反正,福建全省淪陷,洪承疇命令譚泰帶領所有精銳撤到安慶,一定要把守好江寧的南大門。</p>
譚泰接到命令后沒有法子,只好將武昌留給尚可喜和耿仲明,為了防備萬一,譚泰在臨走前將投降他的南明所有官吏、將領全部殺死,算是給那些準備想要投降的漢奸上了一課。</p>
解決后顧之憂后,譚泰帶著三萬滿清八旗順江南下,為了防備九江這個重鎮落入金聲桓之手,譚泰只有舍棄舟船,帶著隊伍走黃岡、黃梅、宿松,繞了個好大圈子才來到集結地安慶。事實證明譚泰是對的,在金聲桓奪取江西大部后,立即命令王得仁帶著兩萬人趕去九江。王得仁也希望早一些趕到自己的封地,在六月末就帶著人馬來到距離九江不到五十里的德安縣。</p>
現在的九江知府是明朝降官吳士奇,在得知江西南昌反正后,吳士奇很是高興,畢竟沒人想頂著難看的辮子過一生,在得到反正大軍距離九江府只有五十里的時候,吳士奇聯合九江城的士紳,殺了守城的副將,全體投降王得仁。自此江西全境光復,九江這個長江上的重鎮終于又回到南明手中。</p>
王得仁占了九江后十分欣喜,很罕見的沒有命令部隊燒殺,而是真正把九江府當自己的封地經營。可是王得仁是一個流寇,他忘了滿清大軍不是消滅,而是主動退走。王得仁在占了九江后竟然沒有派人去江北打探消息,而是分兵幾路忙著鞏固地盤,這樣就給了北面滿清有了可乘之機。</p>
多鐸帶著九萬滿蒙大軍從六月在北京誓師出發,經過兩個月的行軍,終于在八月初來到安慶,一起到達的還有滿清湖廣、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多鐸這次帶領的全是滿蒙主力,正白旗和鑲白旗更是傾巢而出,足足占了三萬人。可是這些北方人實在不適應中原內地的氣候,在經過河南中部無人區的時候大軍染上了瘟疫,到安慶是九萬大軍死了五千多人,這讓出師未捷差點死的多鐸很是生氣。</p>
在安慶修整半個月后,天氣變了涼爽不少,營中瘟疫也得到了控制,多鐸決定開始攻打九江。</p>
多鐸的計劃是這樣,讓馬國柱帶領江寧來的水師沿江而上攻打湖口,然后從水路攻打九江。而多鐸自己帶領譚泰、何洛會等全部主力走江北,從九江上游的城子鎮過江,兩邊一起夾擊九江。占領九江后馬國柱帶領水師進入鄱陽湖,自己帶領滿蒙八旗走陸路進攻南昌,爭取一戰而下。只要南昌攻下,其他周圍府縣一定望風歸降。</p>
八月二十二日,多鐸帶領十二萬大軍來到黃梅,準備找合適機會渡江,而這時的王得仁還在治理自己的小天地,完全不知道滿清十幾萬人馬就在距離九江不到四十里的黃梅。到了八月二十五日,王得仁才知道滿清對自己要動手了,因為王得仁接到了湖口丟失的消息。湖口扼守鄱陽湖入江口,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湖口丟失整個鄱陽湖產糧區如同一塊肥肉擺在滿清的水師面前。現在王得仁知道事情大了,趕緊派出自己的大將帶領一萬人馬救援湖口,而這個時候多鐸已經在武昌支援的船只幫助下,在距離九江二十里外的城子鎮渡過長江天險。</p>
當王得仁知道滿清大軍到了城外后,他知道九江大勢已去。現在城里只有五千戰兵,新招的士兵到是很多,可是這些士兵剛招進來不到半個月,還只是農夫,那里是如狼似虎的滿清八旗對手。王得仁不愧是流寇出身,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至理,誰也沒通知,帶著一千護軍悄悄打開城門棄城而逃。多鐸占領九江后立刻斬殺了投降的吳士奇等降官,命令何洛會帶領三萬蒙古騎兵出城追擊救援湖口的一萬明軍。可憐這一萬明軍,剛出城不到十里,就被尾隨而來的蒙古騎兵和馬國柱的水師兩面夾擊殺了七零八落。</p>
王得仁逃跑很有天賦,快馬加鞭跑了一天,終于在二十七日早上趕到南昌,通知金聲桓和南明湖廣、江西督師姜曰廣,九江丟了,滿清大軍就要殺來了。</p>
姜曰廣看到王得仁的狼狽樣,趕緊問道:“滿清有多少人馬?”</p>
王得仁只顧的逃命,那里還記得這些,支支吾吾的說道:“那個反正很多,當時天黑我沒看清,九江城外都是滿清的人馬!我和兄弟們苦戰半日,實在沒有辦法只有逃了回來!”</p>
姜曰廣一看就知道王得仁是棄城而逃,但是現在正是用人之時也不好追查他的責任,只有當作不知道。</p>
“南昌郡王,滿清占了九江,大概五日后就能來到南昌,你有把握嗎?”</p>
金聲桓心中也沒有底,但是這個時候只有硬著頭皮上了。</p>
“督師放心,本王有大軍二十萬,定叫滿清韃子有來無回!”</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