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書友“巴巴熊123”“叁丶XX”的新年第一票。</p>
佟圖昌看到方逢年在那信口雌黃的瞎說,氣的站出來辯解道:“陛下,當時事情根本不是他說的那樣!臣剛進牙房這些人就不待見臣,臣不想惹麻煩特意離他們遠點,哪知道方逢年得理不饒人,最后上來動手毆打臣!還有,臣在這里還要彈劾付閣老!付閣老偏聽偏信,沒有調查一口咬定是臣先都得手,請陛下明察!”</p>
佟圖昌用他那漏風的嘴大吐苦水,看的朱宏三心中好笑。朱宏三一看這個架勢就知道是佟家叔侄吃了虧,不過那個方逢年膽子也太大了,知道佟圖昌奉旨進京還大打出手,這個先例決不能開。</p>
不過朱宏三準備想先敲打一下佟養甲,免得他借著自己的信任跋扈。</p>
“佟先生,方逢年說全天下兵馬都歸你管,這話你可說過?”</p>
佟養甲一開始并沒有將方逢年的誣告放在心上,畢竟現在軍隊什么樣皇帝心中最清楚,自己雖然名義上掌管兵事,但是主要決定權都在軍機處,也就是在皇帝手中,自己半點插言的機會都沒有,自己完全成了后勤部長。不過現在聽皇帝這么問自己,心中一顫,感覺自己要倒霉。</p>
佟養甲趕緊躬身辯解道:“陛下,臣名為掌管兵部,但是只負責武器裝備的制造。軍隊的指揮、將領的任免、兵員的調動都不歸臣管,臣那里能管得了那些丘八!陛下,不要聽信方逢年的誣告,他這是害怕陛下責罰他毆打上官,這才誣告臣下!”</p>
朱宏三只是借著這個機會敲打一下佟養甲,并沒有想一棍子打死他,現在聽佟養甲這么說轉過頭來對方逢年問道:“方逢年,佟大人說的你都聽到了,你是不是害怕佟圖昌報復才誣告佟養甲的?”</p>
方逢年一聽心中暗叫不好,他沒做過本朝的官員,不熟悉本朝軍事制度,他還以為和前明一樣都是文官領兵。本來方逢年打得主意誣告佟養甲,引開皇帝的注意力,畢竟收買軍中將領比自己斗毆打架可是大得多。哪想到皇帝一眼就看出來自己的錯誤,看樣子皇帝是不高興了。</p>
哪知道方逢年光棍的很,看到自己的把戲被拆穿,腰板一挺說道:“陛下,臣只是風聞奏事,至于對錯臣并不知道!不過毆打佟圖昌正是臣先動手,他一個秀才都不是,靠著黨附奸黨當上三品布政使,這樣的人不打以后朝中那還成體統?”</p>
看的方逢年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朱宏三氣的要死。他最恨這幫臭老九明明沒禮還非要找出禮來,一副道德楷模的樣子。</p>
“好!你承認打人就行!來人!”</p>
殿外的錦衣衛大漢將軍聽到皇帝召喚,走進來四個人。</p>
朱宏三指著方逢年說道:“給我將這個講體統的臭老九拉出去打二十廷杖!”</p>
廷杖最早始于東漢明帝,明朝時成為一種制度。廷杖一般是由栗木制成,擊人的一端削成槌狀,且包有鐵皮,鐵皮上還有倒勾,一棒擊下去,行刑人再順勢一扯,尖利的倒勾就會把受刑人身上連皮帶肉撕下一大塊來。如果行刑人不手下留情,不用說六十下,就是三十下,受刑人的皮肉連擊連抓,就會被撕得一片稀爛。不少受刑官員,就死在廷杖之下。即便不死,十之**的人,也會落下終身殘廢。廷杖最高的數目是一百,但這已無實際意義,打到七八十下,人已死了。廷杖一百的人,極少有存活的記錄。廷杖八十,意味著雙腳已邁進了閻王爺的門檻。</p>
明代的廷杖始于明太祖鞭死開國元勛永嘉侯朱亮祖。朱亮祖父子作威作福,多為不法,罪有應得,但朱元璋卻開了廷杖大臣的先例。此后明成祖永樂時期廢此惡行,但朱棣死后十幾年,明英宗就恢復了廷杖。</p>
朱宏三在稱帝以后,為了收買士人的人心,曾經當眾下旨廢除廷杖,不過那可不是朱宏三的本意。朱宏三隨著當皇帝日子越久,越發現這幫臭老九就愛跟自己作對,自己說什么事都要反對一下。本來朱宏三就沒念過什么書,那里是那些引經據典的臭老九對手,每次都敗下陣來,所以朱宏三想恢復廷杖已經很久了。</p>
今天正好是個好機會,那個方逢年還敢說自己的朝廷不成體統,這在不打他嬸都忍不了。</p>
邊上的馬明遠本來不想參合到里面,本來準備想看熱鬧,哪想到皇帝生氣要動用廷杖,這樣馬明遠再不說話就不行了。</p>
馬明遠雖然不是好人,但是他可是個文人,文人最高理想就是要入閣拜相,而相權和君權是對立的。以前朱宏三好不容易讓出來一點君權,如果現在同意朱宏三恢復廷杖,那里后自己等文人必定要步步后退,再次回到萬歷年間那種政治風氣。</p>
這可不是想要留名青史的馬明遠想要見到的,他不管方逢年的死活可以,但是絕對不能看到相權再次被君權壓到,所以馬明遠必須站出來抗爭到底。</p>
“陛下,在神武元年陛下的即位詔書上不是說了永遠廢除廷杖嗎?陛下在孝陵拜祭太祖高皇帝時不也說了不能效仿燕王一系的殘暴嗎?為何陛下現在想要恢復廷杖,這不是讓天下人看陛下的笑話嗎?”</p>
付文龍經過剛開始的錯愕,也反應過來,站出來說道:“陛下,元輔說的很對,臣附議!”</p>
馬明遠看到付文龍站在自己這面,又看了看佟養甲。</p>
佟養甲也沒辦法,他到希望皇帝下狠手打死那個討厭的方逢年,但是自己現在站在讀書人這邊,如果不站出來說幾句反對話立刻成了讀書人的公敵。和馬明遠的斗爭是權利斗爭,但是自己今天不說話立刻就變成了階級斗爭,到時候全體文人都是自己的對頭,自己還怎么混下去?</p>
沒辦法佟養甲也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也覺著廷杖有些過了,臣也附議元輔!”</p>
朱宏三今天本來想要借著這件事拿回點君權,哪知道這么一點小事這些大臣都紛紛反對,看來時機還沒到啊!</p>
“嘿嘿!朕也是被方逢年氣的昏了頭,忘了詔書那件事。這樣吧,方逢年毆打上官罰俸一年,在人事部記上一次過可好?”記過三次就要降級,記過一次也算很重的處罰了,不過付文龍是方逢年的同學,不知道能不能老實的記錄在案。</p>
不過朱宏三今天心情很不好,想要收回手中的權利這次嘗試又一次失敗。朱宏三揮了揮手說道:“幾位先生,今天朕累了,你們退吧!”</p>
馬明遠心情倒是不錯,他又一次利用相權壓制了君權。馬明遠聽皇帝這么說趕緊躬身施禮,退了下去。其他人也紛紛退了出去。</p>
朱宏三看著大殿中沒了外人,對身邊的朱海說道:“太子,今天這事你怎么看?”</p>
朱海還以為父皇問佟圖昌被打之事,趕緊說道:“父皇,佟圖昌確實是有些跋扈了,方逢年打他也事出有因!”</p>
朱宏三那里是問他打人之事,聽著朱海答非所問,朱宏三生氣的罵道:“混賬,你都聽什么了?朕是問你廷杖之事!”</p>
朱海這才知道父皇問自己什么,趕緊回答道:“廷杖當年是父皇要廢除,現在重啟是有些。。。!現在北方戰亂,正要重用文人,廷杖確實有些過了!”朱海這些話基本上是在啪啪打自己老爹的臉,所以一邊說一邊偷看父皇的臉色。</p>
朱海原本以為朱宏三會發火,哪知道朱宏三什么表情也沒有,只是說道:“好了,朕累了,你退下吧!”</p>
朱海不知剛才自己說的對錯,趕緊磕頭退了出去,準備出去找自己的心腹商量一下怎么回事。</p>
朱宏三今天心里很失望,倒不是沒有打方逢年的屁股,而是對太子朱海十分失望。</p>
朱海今年十八歲,在自己面前聽政已經三年了,哪想到三年也沒看透今天自己因為什么發火嗎?</p>
在皇權社會里,皇帝是國家元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皇帝下面就是宰相。在**的皇權體制里,君權與相權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進程。在某種程度上,宰相的作用比皇帝重要,因為皇帝高高在上,而宰相處在皇帝和各部門之間,起著“橋梁”的作用。同時宰相又是道德和忠誠的象征,它確保皇權不被濫用的一道防線、一種保證。</p>
可是因為“家天下”的體制,皇帝是世襲的,而宰相是歷經重重考驗才能當上宰相的,因此,賢明的宰相、強勢的宰相的幾率遠遠高于皇帝。為了防止相權的泛濫,封建帝王是采用了一系列的手段來限制相權,如明初朱元璋干脆廢除丞相制度,只設立內閣大學士作為皇帝的秘書處。清朝設立軍機處、在鴉*片戰爭后設立總理衙門都是為了限制相權的膨脹。這種情況下,在皇帝能干的情況下基本可以維持國家的正常運作。遇上皇帝昏庸,大臣軟弱,就造成國家綱紀**,人民生活痛苦,外族入侵等亂世。如西晉“八王之亂”、北宋“靖康之變”、明朝天啟年間魏忠賢專權等等,很大程度上是君權泛濫,相權旁落所致。</p>
</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