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掌柜的猶豫許久,終于拿了銀票道:“這事我也是聽上頭說的。聽說揚州鹽法道,新上任了一個運判,鹽商都要孝敬好處,我們馬家孝敬了一萬兩銀子,這才把鹽價提升些許,好找補回來。”
揚州鹽法道總管兩淮鹽務(wù),又稱兩淮鹽法道,是僅次于江南織造局的肥缺。
康熙怒極反笑:“好啊,一個鹽運判,從六品的小官,方一上任,就收了上萬兩的好處!真是找死!此人叫什么名字?”
康熙一生氣,周圍人等頓時噤若寒蟬,那掌柜的也是有眼色的,看出康熙非同一般,頓時跪在地上道:“大人在上,小的不敢欺瞞,此人姓孫,我們稱之孫運判,至于名諱為何,就不得而知了!
“姓孫?”康熙看了胤祚一眼。
胤祚立馬道:“此人姓孫,名右,原是晉商范家奴仆,后來歸于兩行,做鹽行行首,月前被徽商利誘,背棄兩行,出任揚州鹽法道運判!
“好啊,原來就是此人!笨滴鹾薜醚腊W癢,“胤祚,馬上派人傳朕口諭,將此人罷官奪爵,三族流放寧古塔!”
胤祚抱拳:“兒臣遵旨!”
“還有!”康熙想了片刻道,“擬旨,揚州鹽法道賣官鬻爵,操縱鹽市,猖狂至極,自兩淮鹽運使下,一應(yīng)官吏,罰俸一年,以做反省另,從今往后,民間鹽價不得超于一百五十文!
“兒臣遵旨!必缝耠m然有心說,鹽價應(yīng)由市場決定,不能一刀切的把鹽價定死,但現(xiàn)在康熙正在氣頭上,還是等等再說為妙。
康熙說完,出了鹽鋪大門。
胤祚剛想走,想起了自己的一萬兩銀票,去找那掌柜的,卻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被嚇暈在地上了,那一萬兩銀票放在手中輕輕捏著。
胤祚笑道:“聰明人,暈的是時候,既然你主動把銀子還我,我便賣你個乖!闭f罷,把銀票拿走,又對那掌柜的小聲交代了幾句。
胤祚出了門,先找人去傳口諭。
至于圣旨,寫起來極端麻煩,胤祚將內(nèi)容記下,回去找個翰林寫便是。
出了鹽鋪大門,康熙心情已惡劣到極致,只是悶頭往前走。
胤祚原本準(zhǔn)備諸多行程,比如去江邊吃農(nóng)家鮮魚,還有看民間的戲班子,去江寧城內(nèi)看看貧民生活等,現(xiàn)在康熙心情如此之差,顯然是都去不了了。
“皇阿瑪,咱們這是上哪去?”胤祚硬著頭皮問道。
“回宮!”康熙硬邦邦的道。
胤祚回身看了眼三個兄弟的臉色,都直勾勾的盯著他,眼神意味深長。
那意思很明顯,既然是他把康熙惹怒的,也該由他將康熙安撫回來。
胤祚只得再硬著頭皮道:“皇阿瑪,難得出來一趟,兒臣想再帶皇阿瑪去一個地方。”
康熙有些疲憊的道:“不去了,朕沒心情!
胤祚拱手道:“皇阿瑪,早上百姓的評價都是些片面之詞,何不去聽聽讀書人對皇阿瑪?shù)目捶ǎ俊?br />
康熙停下腳步:“此話何意?”
“今日是七月十五,兒臣得知,今日江畔有一場賞月雅集,江寧士子大多會聚在一起,吟風(fēng)賞月,指點江山,皇阿瑪何不去聽聽?”
其余皇子見狀,也紛紛相勸。
康熙便道:“也罷,待用過午膳便去看看!
胤祚道:“兒臣這便命人傳膳!
康熙卻道:“不用了,再去上午那家茶館吧。”
踏入茶館,胤祚直接塞給伙計一百兩的銀票,并對他耳語道:“有說書先生沒有?”
小二一指茶樓內(nèi):“那不就有一個,正說著呢!
胤祚看向那人,說的正是三國話本,說的唾沫橫飛,底下茶客們看的津津有味。
胤祚搖頭道:“這個不行,換一段歌功頌德的。”
小二陪笑道:“不知大爺要歌頌?zāi)奈坏墓Φ拢咳饰宓?梁山好漢?郭靖黃蓉?”
胤祚搖搖頭:“漢朝,漢武帝!”
樓上雅間,康熙見胤祚久久沒入座,便問道:“胤祚在耽擱什么呢?”
十四連忙打掩護(hù)道:“六哥在茶客中安插侍衛(wèi)。”
康熙頷首:“也罷,隨他去吧。”
不一會,小二上來,康熙叫四阿哥點菜,四阿哥隨意點了幾樣。
片刻后,他們點的茶點都端了上來,卻還不見胤祚上來。
康熙道:“李德全,你去找找胤祚!
“老奴遵旨!
“不必了,兒臣來了。”胤祚笑容滿面的走進(jìn)雅間。
康熙道:“既然來了,便落座吧!
胤祚坐下,十四向他投來一個詢問的眼神,胤祚嘴角一勾,偷偷做了個的手勢。
這個手勢十四之前也見胤祚做過,此刻也是心領(lǐng)神會,放下心來。
雅間中,康熙等人正圍在桌旁吃著茶點。
這些小點心與宮里的比起來,自然沒那么精致,不過宮里飲食極重養(yǎng)生,飲食大多清淡,這些茶點則可勁的放糖,吃起來甜膩膩的,倒也不算難吃。
雅間與外面不過一墻之隔,早上人聲鼎沸的茶樓,此時卻沒什么聲音。
突然,只聽得廳中一聲響亮的男聲:“孔明曰:想來云長想念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但既有軍令狀在此,不得不按軍法處置。遂叱武士推出斬之!正是: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未知云長性命如何,且聽下回”
“啪!”的一聲驚堂木響。
“分解!”說書先生拖個長調(diào)。
滿廳的賓客頓時活泛起來,紛紛罵那說書的停的不是時候。
十四聽到此處,縱使早知道關(guān)二爺沒被砍頭,也還是一臉憤然之色。
“諸位稍安勿躁,掌柜換了個說書先生,今天給大伙說一個新的!”下面有人安撫茶客。
茶客們聲音漸歇。
半晌,驚堂木一響。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shù)英才,多少是非成敗。富貴歌樓舞榭,凄涼廢;呐_。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定場詩一念,驚堂木一拍,廳中再無半句閑話。
說書先生繼續(xù)開口道:“話說元光二年,坐擁天下的乃是大漢朝,大漢北邊則是兇惡的匈奴人”
說書先生講了一段漢武帝征匈奴的故事。
康熙等人吃飯了茶點,還未到雅集的時間,便坐在雅間中,聽那人講評書。
約莫一個時辰后,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預(yù)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好!”廳中掌聲連成一片,隨后不時有銅錢落地的聲音,顯然都是給說書先生的賞錢。
這段評書本叫“霍去病封狼居胥”,可這個故事在大清頗敏感,久而久之便沒人敢說了。
胤祚叫說書先生改改內(nèi)容,用漢武帝替換了霍去病,讓漢武帝做了主角出征漠北。
雖然故事是假的,但先是說匈奴人對大漢的百般侮辱,而后又讓漢武帝親征,掃蕩漠北,極是提氣。
說書先生下臺后,廳中又熱鬧起來,話題很自然的便從漢武帝親征漠北,過渡到了康熙親征漠北。
頓時,樓下響起一片溢美之詞。
胤祚和十四對視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br>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