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個敢教、一個敢學
......
喬峰驚訝的看著眼前這位年紀不大的先生。
頂多也就是和自己一般無二年紀,氣質上就像是一個普通的書生學子,倒是有那么一縷做學問的樣子。
相貌算是俊朗,其余便再沒有特殊之色。
可偏偏那股深厚的功力竟然就是來自于眼前這位小先生手中。
段延慶等人離得遠,瞧不見這邊的情況。
更加看不到喬峰此刻的驚訝。
這時,段延慶率領眾人正打算再度追上來。
恐怕是打算用人多的仗勢來強行碾壓這位高手前輩。
而這位高手前輩,卻一臉輕松的抬起自己的左手,手指輕輕那么一彈。
一股真氣在指尖彈出,朝著段延慶徑直而去。
那指力破開了虛空,直逼段延慶,段延慶震驚,哪里有真氣能夠直接穿透這么遠距離的虛空過來。
當即反手一招一陽指,試圖反擊。
好在那一招彈指神通,僅僅只是一個試探,所以段延慶并沒有受到傷害,但也給那強大的指力清醒逼退了三丈有余。
李延宗等人見到這般景象,自然也就不敢在輕易上前。
這一邊,喬峰依舊在眼前那人的難以想象功力前驚訝著。
這個時候,他腦海中想到了一個人。
一個傳說中高手。
那個人叫做金臺!
金臺,民間傳奇人物,北宋武學奇才,出生于浙江金華府義烏縣佛堂鎮金莊村,自幼脾氣倔強,喜歡練武,十歲那年,父母雙亡。十二歲時離家出走,浪跡江湖,在河北一次遇險時被一名叫田七的武俠救助,并與他結為兄弟,向他學習異功絕招。
一說自幼投師蛋子僧,學得一身出色本領。
后來從軍并成為一名赫赫有名的戰將,他性格豪爽,喜歡廣交天下武林好友,曾偕同結義兄弟,力挫七十二座擂臺,打遍天下無敵手,獲得“天下拳王”的美稱。
金臺是傳說中中國武學第一人,號稱武功古今天下第一,民間有“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之說。
在傳奇小說金臺奇俠傳、金臺三打少林寺、鐵臂金刀周侗傳以及評書金臺傳、金臺小史等書籍中,都明確記載金臺是“浙江金華府義烏縣佛堂鎮人”,也有的說他是佛堂金莊人。
義烏民間傳說里說,洋灘市的東邊,有座高山叫東干山,東干山坐東朝西,東干山西面山腳下有麥磨山、天井山、燈頭山三個丘陵饅頭小山坡,緊靠這三個小山坡的西面,是洋灘市所轄的金莊。莊主金沛然,娶陳氏,老年得子,取名金立,寵愛有加。金立周歲時,金沛然夫婦為了答謝祖蔭庇護得子,清明時節就帶著金立一起前往東干山祖墳掃墓。春天的山里非常漂亮,乳娘看小金立喜歡映山紅,就帶著他上山去摘花,離開了金沛然夫婦,越離越遠。就在這時,突然從樹叢中闖出來一只斑斕母虎,乳娘情急間被一個樹樁絆倒,把小金立摔出身外,那母虎叼起小金立轉頭就走。等到金沛然夫婦趕到,那老虎早已叼著小金立消失在深山老林之中。據說金立自從被虎叼去后,“竟奇跡般地在虎穴吮吸虎奶活了下來”。他自幼伴隨母虎出入山林,練就了一身與虎一樣能夠縱高竄低、奔跑如飛的本領。
在洋灘市上,有位叫白成恩的成衣師傅,是金沛然的朋友。得知金沛然上墳失子的消息后,前來探望安慰,見朋友夫妻雙雙病倒在床上,白成恩生了惻隱之心,心想自己有二子一女,金家一獨子已失,萬一夫婦悲極有個三長兩短,豈不全家都毀了。白成恩遂提出愿意將自己剛剛出生才滿月的小兒子送過來給金家,并發誓終生守口如瓶。金沛然夫婦大喜,收下此子,取名金臺。
金臺的家,與法惠禪院僅僅一江之隔,是金臺最喜歡去玩的地方。寺內有個矮個子和尚,人稱“蛋子僧”,他十分喜歡逗著小金臺玩,并經常教小金臺一些練武基本功。金臺10歲那年,金沛然夫婦先后病亡,剩下金臺孤苦一人,流落江湖,經歷諸多磨難……蛋子僧把小金臺帶回法惠禪院。其間,蛋子僧還從母虎身邊帶回了金立,將喝虎奶長大的金立調教成人,授其武功,并使得金立、金臺兄弟相認。在蛋子僧的調教下,金臺最終練成絕技。
宋仁宗暮年,國庫空虛,各州府官庫無錢,就向老百姓強征或強借,搞得人民怨聲載道,各地紛紛發生農民反抗斗爭。但是,當時朝中身兼丞相、國丈、太師的澹臺偉尚嫌不足,久謀篡奪皇位。他私下與西夏國勾結,派來一名破戒的武僧黑風僧前來中原擺設擂臺,要挾懦弱的宋英宗,欲霸中原。宋英宗聽信澹臺偉讒言,不知澹臺偉想趁機把天下英雄豪杰都召到皇城,以借打擂為名,加以陷害,他可穩取趙宋江山之計,便依澹臺偉之言,于治平二年元月下詔,招天下豪杰赴京打擂。
金臺在雙林寺僧的力推下,與金立一起進京打擂,并在擂臺上一拳打死了西夏國的武士黑風,被稱為“天下拳王”。宋英宗賜封金臺為皇城殿上御教師,并獎賞他御銀十萬兩。因為金臺是雙林寺僧所推薦的俗家弟子,因此,宋英宗三年,御賜“寶林禪寺”匾額一塊。金臺把皇上所獎賞的御銀,全部捐贈給雙林寺。雙林寺得以發達,建僧舍1200余間,僧侶發展到了2000多人。
金臺在擂臺上一拳打死黑風后,宋英宗加封金臺為皇城殿上御教師,逢官高一級。金臺謝過龍恩,即刻奉旨回家祭祖。回到義烏洋灘后,金臺就把宋英宗所賞的十萬兩御銀,全部捐助給了法惠禪院和雙林寺。雙林寺用金臺所贈的御銀,擴建了1200多間僧舍。金臺還在洋灘市的南街盡頭,造了一座金臺石橋,橋南建了一座金臺串心涼亭。因金臺受宋英宗封賜是逢官高一級的皇城殿上御教師,因此后來凡來洋灘市或路過洋灘碼頭的文官到此必須下轎,武官到此必須要下馬。可惜的是,這座涼亭與石橋,毀于20世紀80年代,不過,在義烏市徐江鎮洋灘村南,這座石橋與串心涼亭的遺跡猶存可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