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最終命運是什么呢?
地球還會存在嗎?
到那時候,人類又在哪里?
從此刻,跟隨我一起展望……
100年后,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現(xiàn)有工作中的90%將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不就的將來,那些重復性的,可以被程式化的工作都將不再由人來負責。
200年后,全球人口銳減,可能只剩下不足二十億人,由于人工智能的巔峰時期到來,人類不禁開始思考,當數(shù)據(jù)比我們自身更了解我們自己的時候,人類作為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造者,究竟是一種生物數(shù)據(jù)處理終端,還是有更高貴的優(yōu)越性。
500年后,第一位超級人類誕生,他不再有復雜的情感,對待萬事萬物都是“冷眼旁觀”。
1000年后,由于語言的更新和快速發(fā)展,世界各國將沒有一句話能夠被完整的保留下來,此時人類文明已然完成全新的蛻變。
2000年后,由于地球磁場發(fā)生反轉,太陽輻射將直達地表,人類曾仰賴于地球磁場的工具都將陷入癱瘓,飛機、地鐵之類的交通系統(tǒng)都將逐步癱瘓。
5000年后,全球平均溫度將要比現(xiàn)在上升約8攝氏度,人類進入逃亡時代,第一位超級人類留下的指引信標將作為人類文明火種傳遞的唯一希望被寄予厚望。
同時,由于氣溫升高,南北極冰蓋將完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六米,屆時全球各地的沿海城市都將遭到嚴重的海嘯侵襲。不過不用擔心,早在逃亡時代開始之前,人類就已經預見了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大崩潰的到來,所以此時就算沿海地區(qū)被徹底吞沒,于人類而言也在意料之中。
1萬年后,參宿二爆發(fā)為超新星,而爆炸過程中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屆時將照亮整個銀河系。最后一批離開銀河系的人類艦隊將有幸見證這一刻,并在無盡的光輝照耀下大概率迷失在星系的邊緣地帶。
2萬年后,曾滿載期待的旅行者一號,在經歷了漫長的孤獨之旅后,終于成功抵達下一顆恒星附近,然而此時它的使命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意義。
5萬年后,受全球氣溫逐漸升高的影響,亞馬遜河流將逐漸干涸,甚至連尼亞加拉大瀑布也將徹底消失,地球上的大部分區(qū)域都將面臨嚴重的干旱和糧食短缺。好在此時地球上已經沒有多少人類在活動,但作為最后的守望者,他們將見證人類地球文明時代的終結。
10萬年后,全球漸冰期結束,全球范圍內溫度迅速降低,就算太陽依然存在,地球也將會自我冷藏進入一個全新的冰河時代。
這將成為人類文明自誕生以來所面臨的的最大也是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災難,因此人類的地球文明時代基本宣告終結。
30萬年后,來自宇宙深處的隕石撞上地球,地殼結構遭到嚴重破壞,超級火山接連噴飯,地球已經不再人類的家園。
50萬年后,如果此時地球上仍有幸存者的話,那么當他仰望星空,他會發(fā)現(xiàn),此時的星空與久遠的過去記載中的星空截然不同。
那是因為太陽系一直在圍繞著銀河系做公轉運動。
100萬年后,人類登月時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跡將徹底消失,地球上所有人類建筑基本全部風華,只有例如胡夫金字塔或拉什莫爾山這樣的大型石材建筑才有可能被保存下來。
這或許將是人類存在的最后證明。
500萬年后,如果人類依然存在的話,受Y染色體的不斷退化的影響,地球上將不再存在男性。這意味著,人類的末日時鐘終于敲響。
1000萬年后,宇宙中的伽馬射線暴將迎來一次大爆發(fā),具有極強殺傷力的射線將直達地表,地球上僅存的生命也將徹底消失。
此時人類在逃亡時代出發(fā)的第一支星域艦隊將抵達他們的目的地,然而這支艦隊卻早已成為了宇宙中的亡者殘骸,曾經充滿期待的新殖民地也可能早已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那希望中的第一抹光,就此消散。
5000萬年后,來自火星的衛(wèi)星:火衛(wèi)一降分裂出火星環(huán),而土星環(huán)卻將徹底消失。
一億年后,來自宇宙深處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各大洲開始移動并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超級大陸。
五億年以后,迷失的逃亡艦隊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后,穿過蟲洞抵達了未知星域,并在那里降落,新的文明悄然點亮。
而與此同時,作為人類母星的地球,南極洲將徹底消失,海平面上升75米,非洲大陸與亞歐大陸的合并將創(chuàng)造出新的世界屋脊。
30億年以后,受太陽體積的不斷擴大,亮度持續(xù)增強的影響,光合作用將完全消失,地球上幸存的以及可能新誕生的生命形態(tài)都將面臨滅頂之災,海洋也將全部蒸發(fā),地表溫度甚至高達147攝氏度,至此,整個地球都將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曾經這顆可以孕育生命的天堂將化作一片煉獄之地。
50億年后,隨著太陽的老化,體積將膨脹至現(xiàn)在的200倍,水星、金星、地球都將被它無情吞噬。
120億年后,太陽熱量耗盡,這顆瀕死的恒星將化作散發(fā)著最后余暉的白矮星,它的殘骸將在宇宙中緩緩冷卻,并隨著時間的流逝……徹底消失……
這時候如果在宇宙的某個角落里,人類依然存在,那么或許他們將為這顆孕育人類的“神明”高唱挽歌。
1萬億年后,宇宙如太陽一般的恒星,最終都將燃燒殆盡,并陸續(xù)死亡,宇宙中將充斥著大量恒星的殘骸。
這時,人類所仰賴的物質界也將走向它最后的時刻。
20萬億年后,最后一刻恒星死去,它所散發(fā)的余暉將成為整個宇宙中唯一的光亮。
此時或許人類文明早已在久遠的過去的某一刻徹底消失,但完成超越的存在或許依然可以見證這荒蕪的凋零時刻。
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中只剩下黑洞的存在。
而宇宙也終于迎來了永恒的黑暗……
根據(jù)科學家的衍算推測,在經歷了10的100次方年后,宇宙中的最后一個黑洞也將完全消失。
而宇宙中也只剩下了光子。
但宇宙的膨脹讓在繼續(xù),不過在這膨脹的過程中,這些光子也將逐漸朝著絕對零度冷卻。
當最后一粒光子消失后,宇宙萬物也都達到了相同的溫度。
此時,宇宙大爆炸的“回響”結束了。
這是其自誕生以來,宇宙第一次進入了虛無的狀態(tài),熵增①也終于停下了它的腳步。
因為宇宙已經走到了無序的盡頭。
時間也在此刻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因為從那一刻開始,什么都不會再發(fā)生,就這樣……直到永遠……
通過以上,我們不禁感嘆,人類可能真的只是宇宙中的匆匆過客。
偶然的出現(xiàn),偶然的誕生,偶然的輝煌,偶然的逃離,偶然的……消失……
從前如此,現(xiàn)在如此……未來,亦如此。
我們窮其一生所追求的名與利,所糾結的功與過,所迷失的愛與恨,在你仰望星空,將思維上升到宇宙的高度后,一切……似乎也都釋懷了。
……
主持人聲情并茂的讀完這一整章內容后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臺下的觀眾也大都和他一樣。
彼此相愛的兩個人相互擁抱,給予溫暖。
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眼睛里透露著一絲絲困惑與不解。
老人們帶著微笑,與伴侶對視時,一切盡在不言中。
過了許久,平復了心情的主持人說道:“以上內容均出自游格格的著作《自由覺悟》的最終章,作者本人也在本章開頭提到,所有關于未來的展望都是基于科學的推測,大致的時間和可能也都是從科學論壇上獲取,并加入了作者本人的一些小小猜想。雖然未見得全部真實可靠,但游格格本人所想傳遞的思想?yún)s發(fā)人省醒。尤其是最后一句話,‘我們窮其一生所追求的名與利,所糾結的功與過,所迷失的愛與恨,在你仰望星空,將思維上升到宇宙的高度后,一切……似乎也都釋懷了’。是啊,其實只要稍稍回首過去,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短短的數(shù)千年里,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篇章,卻也好像一直在重復著過去的故事,所有的愛恨情仇、功過是非都離不開人的境界,這或許是一種無奈,但我個人覺得,我們或許都應該靜下心來思考,思考踏出這安逸的生態(tài)圈內的自娛自樂、自欺欺人以后的事情了。”
坐在他對面的嘉賓也是一位大作家,他就是蘇澈。
曾經只是大媒體旗下小記者的蘇澈憑著自己對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與個人意識形態(tài)的堅守創(chuàng)作了《黃金時代》這本足以載入史冊的文學大作。
在他的《黃金時代》中,他毫不吝嗇的批判了當下的人類文明發(fā)展形態(tài)中存在的多種畸形病癥,并深刻的道出了“文明尺度”當下人類整體所必須去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雖然,和當年的游格格一樣,蘇澈也成為了爭議的焦點,甚至還有一些人在高價懸賞他的人頭。
可蘇澈本人卻公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以何種方式死在某時某刻,他不過是敢于發(fā)出聲音的凡人。
在這表面上看上去一片繁榮的虛幻之下,沉淪的文明意識形態(tài)必須要有人主動站出來將其喚醒,這已不再是關乎個人利益事情,而是一個方向,一個全新的選擇。
他曾公開表示,沒有人能夠阻止和限制我們的思考,如果有,那么這將比曾經的奴隸制更加的毀滅人性!
每個人都有想象和思考的權利,也應該擁有選擇未來并為之付諸努力的權利。
經過蘇澈這么登高一呼,世界各地支持者紛紛涌現(xiàn)。
但這一次,不是崇尚自由,毀滅秩序,而是堅定信心,創(chuàng)造未來的崛起。
在主持者發(fā)表完自己的看法后,他笑著看向蘇澈道:“蘇先生,我聽說您也是游格格的書迷是嗎?”
蘇澈微笑著點頭:“對,她的每一本書我都讀了很多遍,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再重讀一遍,我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哦?那,您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您的這些發(fā)現(xiàn)嗎?”
“當然。”
畫面完全給到蘇澈。
他坐在沙發(fā)上,顯得很放松,甚至略有些慵懶。
在說完當然后,他稍稍組織了一下預言,然后借助手腕上的智能核心將需要的章節(jié)內容推送到了大屏幕上。
“‘我和我摯愛的,在黑色的沙灘上漫步的曾經決裂,此時的我已經忘記了的曾經的苦悶,我終于能靜下心來感受周圍人的呼吸、所有這些物的呼吸、世界的呼吸……乃至宇宙的呼吸……我聽到了急促的,舒緩的,緊張的,寧靜的,躁動的,茁壯成長的與深邃的,遙遠的聲響。它們都是如此的生動,在我耳邊、心里徘徊不盡,讓我油然而生一種自慚形穢之感。可我并不會因此妥協(xié),更不會因此害怕,我反而感到十分的慶幸與感激,慶幸這物的界給我豐富的體驗,更感激這神的聲音教誨我自由的覺悟。’第九十五章 與我自己的對話。這是我最喜歡的章節(jié)之一。”蘇澈神情的讀完這一段后,似乎仍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他停下來,轉頭看向臺下的觀眾并問道:“有沒有哪位和我一樣喜歡這一段的朋友?如果有,請您大膽的站出來,說說您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話音剛落,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和一個女孩子同時站了起來。
其他還有一些觀眾躍躍越試,但是看到有人已經起立,大家也都沒有再爭搶。
男孩子也很紳士,他在注意到身后有女生起身后決定坐下,但女孩也很有禮貌的笑著道:“你先說,我不著急。”
說著女孩就俏臉微紅的坐下了。
男孩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不過他好像確實有想法要說出來,于是他鼓起勇氣道:“您好,蘇先生,我叫程志遠,是個中日混血,我的父親是首批支援日本新東京市建設的工程師,母親是新東京市正興自衛(wèi)隊員,我是新東京市望野生態(tài)區(qū)建成后第一批降生的孩子之一,而據(jù)我所知,您是新東京市望野生態(tài)區(qū)的主要投資人之一,所以今天有幸能在這里見到您,我感到萬分榮幸,同時,也由衷感謝您在生態(tài)區(qū)建設中作出的無私貢獻。”
說著程志遠首先給蘇澈深鞠一躬。
一直在微笑聽著男孩作自我介紹的蘇澈反而有些不太好意思了,他急忙起身虛扶了一把男孩道:“不必那么客氣,在全球大環(huán)境下,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奉獻者。”
觀眾們在聽到這樣的對話后也紛紛給予掌聲和贊許。
程志遠滿面笑容的站直了身體,然后深吸一口氣道:“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奉獻者,也都應該成為奉獻者,但是我首先站起來卻并不是因為我和蘇澈先生您一樣特別喜歡這一段才站起來,相反,自小受父親思想影響的我其實一直都不是很喜歡游格格的文風,對她的個人思想也一直抱有懷疑和警惕,但今天,我并不是想借這個機會發(fā)表個人見解并攻擊她,而是希望通過幾個問題向您虛心求教,希望您能夠讓我擺脫這種思維上的枷鎖,以更開闊的眼界與審視和看待問題,可以嗎?”
這一番話說完,無論臺下還是臺上都有些意外。
主持人更是饒有興致的打量起這個看上去頂多有二十歲出頭的男孩子。
蘇澈在和主持人交換了眼神后,輕聲道:“當然可以,請問吧。”
“好的,十分感謝您!”緊張不安的程志遠在得到準許后終于放松了一些,但是他還沒開口,之前那個謙讓于他的女孩子卻突然起身道:“稍等!”
蘇澈一愣,觀眾們也都愣住了。
主持人更是如此,不過這樣一來節(jié)目效果可能會更好。
女孩打斷程志遠的發(fā)言后,一臉平靜的問道:“蘇澈先生,可否容許我代為替您回答他的問題?”
蘇澈看著這個有著一頭青藍色短發(fā),膚白如雪,靚麗可人的女孩,一臉的驚奇。
“額……”
“你知道準備要問什么嗎?”程志遠轉過身問女孩。
女孩平靜的看著他道:“這不重要,但你剛才的一番話讓我覺得不太高興,所以,我想為了我崇拜的偶像回答你的問題。”
聽到這話,現(xiàn)場的其他人都明白了。
感情好,這小伙子一個不小心惹到了游格格的忠實粉絲。
所以不等程志遠發(fā)問,人家就主動站起來捍衛(wèi)自己心中的偶像了。
蘇澈倒不是很在意,可他畢竟是在上節(jié)目,具體怎么安排還是得客隨主便才是,于是他又一次看向了主持人。
主持人會意,笑著開口道:“姑娘,這個程小哥剛才已經自報家門了,你可否也先自我介紹一下呢?”
程志遠也轉過頭看向那姑娘。
面對眾人的目光,姑娘一臉從容的說道:“我叫清水雅人。”
①熵增:熵增過程是一個自發(fā)的由有序向無序發(fā)展的過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