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襕袈裟,難道是西游里面金禪子的袈裟?”
錦襕袈裟的名號可是十分的出名的,據說乃是觀音大師給與金禪子的,這可是一件佛寶了,爺難怪馮貝貝提出疑問。
“沒錯,我現在倒是很好奇那個能夠拿出錦襕袈裟的人到底是何人了,這東西可是算做傳說中的東西了。”
徐風瞇起雙眼,手中摩挲著錦襕袈裟對趙晨陽的弟弟說道。
“那個大和尚,長的倒是端木慈眉的,但是實足的忽悠氣息,不過那和尚十足的忽悠氣息,再說了這袈裟真是寶貝?”
說著趙星辰又把錦襕袈裟重新拿了回去。當作寶貝一樣拿在手上。
“當然,能夠僅僅憑著金剛經就能夠讓這袈裟有所反應,除了錦襕袈裟還能是什么呢?”
“我去,這么說來這還是一個寶貝了啊。那和尚真的沒有騙我?”
“那和尚具體怎么說的我不清楚,但是這袈裟沒有問題,至于剩下的就要你自己去摸索了。”
“老哥,我不會真的與佛有緣吧?”趙星辰苦著臉說道。
“有佛有緣怎么了,和佛有關系是多少人都求不來的,真不知道你小子嫌棄什么。”
“怎么會嫌棄呢,這可是個好寶貝,再說我拿了這寶貝又不一定當和尚是不是?”
“你是不是把佛緣想的太簡單了?”
“你以為佛門的機緣這么好拿么?難道你沒有聽過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聲?”
“不是吧,拿了這袈裟難道一定要當和尚?這也太坑了吧?”
趙晨星的手抓著這袈裟,松也不是放也不是。
“行了,不管怎么樣,這袈裟總歸是你的了,既然到了你的手上,那么就說明這東西和你有緣,這因果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靠,那這東西不是賴上我了?我只想做個新時代科技少年好吧?!”
似乎是聽懂了趙晨星的話,那袈裟還有意無意的閃爍起來一陣佛光。
看到這一幕,眾人都笑了起來,唯獨趙晨星苦著臉。
一只手突然搭在了趙晨星的肩膀上,輕輕的拍了兩下。
趙晨星掉頭一看是自己的老哥趙晨陽,頓時感動,不料趙晨陽接下來的話把他打入了無底深淵。
“放心,等你定了在哪座寶剎修行之后,我會經常去看你的。”
趙晨星一把打開趙晨陽的手說到:“小爺我是不會屈服的,你等著。”
說著趙晨星像是賭氣似的直接把袈裟一扔,誰知道那袈裟竟然直接飛到趙晨星身上。
“無量壽佛!”一聲洪亮的佛號響起,眾人尋聲望去,只見一個賊眉鼠眼的和尚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徐風倒是認出了這個和尚,正是之前賣給自己念珠的那個和尚。
“沒想到大師來了,有失遠迎。”
徐風起身對這和尚行了半禮。
“不必客氣,還請不要見怪,老衲不請自來。”
“法師客氣了,敢問大師法號?”
“貧僧法號:悟假”
“原來是悟假大師,還請落座。”
說著徐風讓出自己的位置,請悟假大師落座。
如來十號,佛家用語,佛有十種名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本來佛有一萬種名號,后來人們記不住,就慢慢簡略為上述十種名號。此說出自佛說十號經。
佛無量劫修行、證無上覺,所得的十種「稱號」、「名稱」、或「頭銜」,概括地代表佛的十種功德威力。也許有人會問:佛為何有這么多稱號?答:因為佛的法身功德無量,故其號實亦無量,這十號亦是檢其要者,略而稱之而己。佛的十號是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為什么說道這些就是因為眼前的這個悟假和尚,在華夏大地上從來不缺佛門弟子,也不缺名寺古剎。
但是在眾多修佛之人中,能夠獲得十大佛號的寥寥無幾,但是唯有一門例外,就是方丈山,此方丈山卻不是海外仙山的方丈山。
這是一個稱號,但是無一人會小瞧這方丈山,自唐以來,當時佛門中的十大稱號都有一個是屬于方丈山的。
“悟假法師,倒是不知您如今是和稱呼?否則不是讓我們這些小輩不識高人了?”徐風待悟假法師落座后問道。
“談不上高人,如今只是一個善逝罷了。”
悟假和尚此言一出,不僅徐風驚訝,就連趙晨陽也呆住了,沈家這么多年得情報網可不是假的,對于佛門還是知曉一二的,何況這十大稱號,哪一個不是驚艷才絕之輩。
「善逝」之梵文為「修伽陀」Sugata其義為好去。
「逝」為逝去之意;善逝義指如來離去此世問時,為入于涅盤法性,故其離去為善境界。
大智度論云:「好去者,于種種諸深三摩提、無量諸大智慧中去。」
反之,眾生報盡命終離去之后,多半還是回到六道之中,盲盲目目、糊里胡涂地
輪轉不息,受苦無盡,故稱不善逝。又,佛如來所證的境界是「乘真如法性而逝」,因為真如法性為至善之境,故稱為「善逝」。
「善逝」這個名號,恰與佛的第一個尊號「如來」成為一對。
「如來」指佛來此世間之真實相狀,「善逝」則指佛離此世問之真實相狀!一來一去:「如來」是指雖無來而現有來,以乘真如之性而來,故實無來;「善逝」是乘真如之性而去,而實無去。
因此,「如來」與;接著,「明」是,而佛于自修及化「善逝」之實義為:來而無來,無來而來;去而無去,無去而去。
有人問:佛涅盤后,生為眾生的我們應如何處?佛為何如此不慈悲要入涅盤,
為何不度眾生,舍眾生而去?問這些問題的人,之所以有此種種疑問,是因為不了解佛實乃乘真如之性而去,
以乘真如之性故,而實無去;故不應言佛實有去,佛實有入涅盤。
若了此深義,則知佛實常住,永無涅盤故(亦即:「佛常在你身邊」)。
簡言之,「如來」與「善逝」這一對圣號,其精義即是「無來無去」,以第一義諦言之,不但佛身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乃至一切法亦復如是無來無去、不生不滅,究竟同于「如來」之性,同于「善逝」之性,同于真如之性!以皆真如所現故。
“那不知前輩此次可是有何事?”
徐風最怕打交道的就是佛門中人,畢竟因果之道和佛門中人比起來還真是自愧不如。
悟假和尚笑瞇瞇的看著趙晨星說道
“如今我也離功德圓滿不遠了,只是還未找到緣分合適的弟子,只能依靠這佛寶尋人了。”
徐風看了一眼趙晨星和他身上的袈裟心中已經了然,不得贊嘆趙晨星的好運氣。
不過,看那小子之前的態度,怕是悟假大師這事到底能不能成功還得另說。
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