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漢人,越發的囂張。
無論是喀爾喀蒙古三大汗,還是遼東的韃清,都感覺到了危機。
那個遼寧皇帝,肯定屬泰迪的,逮誰干誰,簡直喪心病狂。
喀爾喀蒙古和多爾袞的結盟,在年初之時就已經確定。
他們約定在面對明朝的時候,共同進退。
為了穩妥起見,還將羅剎人拉下了水。
在遼寧二年的夏天之前,擺下了決戰的姿態。
三月的時間,天氣已經轉暖。
漢地的百姓,大多換下了冬衣,開始享受暖春的舒爽。
京城的軍營,皇衛營的官員,已經開始調動起來。
經過了大半年的休整,狀態調整到最佳的地步,隨時準備完成收服遼東失地的重任。
謝芳的錦衣衛,在遼東和蒙古邊界,布置完成了縝密的情報網絡。
讓蒙古人和遼東方面的軍情,能夠及時傳遞到京城樞紐。
“車臣汗,土謝圖汗,扎薩克圖汗聚集大約召過來。”
“遵旨。”
和韃清的決戰,已經迫在眉睫。
當然,這一次,他們是主動的一方。
對于遼東全境,勢在必得。
那本來就是大明的國土,從沒有割讓給任何一個勢力。
只要有力量,就懟過去,要回本來就屬于自己的一切。
“臣鞏永固。”
“臣范景文參見圣上……”
“準備的如何了?”
“回圣上。”鞏永固率先出言,軍部在某種意義上比內閣話語權更大一些,這一點,范景文也默認了武將勢力崛起的現實。
“皇衛營主力五萬隨時可以出征,另有各地團練,鄉兵三萬,山東,河南,江淮的衛所兵四萬,已經啟程北上,相信半月之內,便能進抵北京。”
皇衛營戰斗力足以保證。
但人數少是軟肋。
這一次是擴土之戰,國運之戰……除了必要的戰斗外,接管城池,后勤補給都是需要人數來支撐。
為了讓皇衛營可以充分的發揮戰斗力。
國內次一級的武裝力量,也必不可少的被集結起來。
其中,鄉兵團練,是各地巡撫總督招募出來備賊防亂的軍隊,戰斗力是比不上正規軍的,正面戰場估計會被八旗碾壓。
衛所兵就更扯淡了,戰斗力比鄉兵還差,投入戰場也是只能逃跑的份。
“丙型自生火銃的配備如何了?”
“軍器局已經提前完成目標,將四百自生火銃丙型,交付給了黃得功將軍的龍營,龍營將士,已經熟悉了丙型的操作流程。”按照朱慈的指示,建立起的龍營,人數雖少,但卻裝備著目前大明最為尖端的武器。
許多軍部大佬都對丙型優良的射程和準確度贊嘆不已。
因為,也頗為期待黃得功率領的龍營,在戰場上能發揮出好的成績。
“范首輔,你呢?”
“回圣上,從各地收來的糧草,已經填滿了京通十三倉,只要大軍出征,糧草供給,并不是問題。”
?和崇禎朝相比,遼寧朝開始,就有錢的一比,所謂百官栽倒,遼寧吃飽的俗話,并不是沒有道理。
有錢……可以各種任性,倘若崇禎能像朱慈一樣恬不知恥搜羅錢糧,也不會玩脫成這樣。
幾千萬兩銀子,揮霍到現在,暫時還不用擔心,有錢有糧,也是足以支撐大規模軍團作戰的必要保證。
對于遼東的戰事準備,已經到了最后的階段。
皇衛營的一萬先鋒部率先向遼東挺進,而主力在北京等待南方其余兵力的抵達,繼而共同向遼東施加壓力。
……
壓力的確挺大的。
尤其是遼陽的多爾袞最終收到了明朝的作戰檄文后,滿朝文武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
那是前面,遼寧皇帝沈陽屠城后的余威,那是黃太吉陵墓被焚毀的恐懼。
檄文曰:
建州賤奴,本為天朝舊屬,食仰君祿,卻不荷皇恩,禍亂遼東,以至黎民顛連,荼毒百姓,天怒人怨,妻子不復。
臥榻之側,豈容碩鼠之酣睡,普天之下,怎有蚊蟲之嗡鳴?
……省略三千字……
朕提三尺之劍,賴太祖之余蔭,仰成祖之基業,誓將踏平夷狄,復漢官之威儀,還生民于碧天。
凡阻朕者,無論鬼神勢必殺人。
凡不降者,無論漢狄勢必戮之。
但有為建奴賤婢謀力,而又不思悔改者,必如沈陽之下場,化為骸骨,踏碎于天軍之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