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金自點頓時如坐針氈,看李自成的臉色,根本不像是玩笑,再說,君無戲言,皇上怎會在一個外人面前開玩笑?
這樣的兩個條件,朝鮮萬萬承受不起
五百萬兩,足足是朝鮮三年的賦稅,而且還得不吃不喝,主上根本不可能同意割讓咸鏡、平安二道,更是不可能,與華夏相比,朝鮮土地狹小,歷代君王都是想盡辦法向外擴張土地,怎么可能白白將土地讓出去?
他忽地想起,朝鮮三面臨海,想要擴張土地,只能向華夏的方向拓展,數百年的努力,難道要被華夏一次清零?
金自點渾身燥熱,額頭上不知不覺冒出汗珠,“上皇慈悲,這兩個條件,朝鮮都無法實現”
李淏也是道:“上皇明鑒,朝鮮一年的賦稅,不過百萬兩”
李自成冷哼一聲,道:“華夏可以幫著朝鮮,但華夏不是欠著朝鮮的,朝鮮對華夏的幫助,應該知道謝恩。”
金自點忙道:“皇上說得是,朝鮮會永遠記住華夏的恩情,永遠是華夏的藩屬國”
又來了,一個“藩屬國”的名頭,就能套住華夏?
李自成心中暗笑,想要華夏的這把保護傘,就得接受華夏的條件,夾在大國之間,小國根本無法獨善其身,這,就是現實。
朝鮮人顯然還生活在夢中
他俯視著兩人的頭頂,面沉似水,“朝鮮報恩的方式,便是口頭說說,轉身便蠶食宗主國的土地?”
金自點暗喜心驚,“這”
“朕今日邊和你們算算帳,看看你們對華夏,以及以前的大明,是如何感恩戴德的,”李自成道:“萬歷年間,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幾乎滅國,大明傾盡全力擊潰日本,耗費錢糧七百余萬,還有傷亡將士的撫恤,朝鮮補償了多少?”
“這”金自點更加心驚,難道華夏的這位皇上,真要和朝鮮算賬?他暗地窺了一眼,見李自成的臉色有所緩和,遂道:“彼時大明是朝鮮的宗主國再說,朝鮮根本無力承擔這些銀子”
“無力承擔不等于沒有承擔的義務,宗主國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吹來的”李自成瞪了金自點一眼,“日本入侵朝鮮,原本與大明無關,結果卻是大明損失慘重,當事國朝鮮,卻是拍拍屁股,轉身邊走,像個沒事人一樣,揣著明白裝糊涂”
“上皇,朝鮮國內,損失更為慘重,百姓傷亡無數,城池、農田被毀嚴重”
“這是日本人作的孽,你們應該去找日本人算賬,而不是向大明、向華夏說苦”
“上皇說得是,可是朝鮮國小民弱,無法獨自面對日本”
“所以就賴上華夏了?華夏就是冤大頭,應該拿著民脂民膏來養活朝鮮的君臣百姓?”李自成怒道:“既然朝鮮無力自保,那就不應該存在”
“上皇歇怒,下臣不敢”金自點臉色一冷,“可是上皇,朝鮮好好的,也沒招誰惹誰,朝鮮的君臣百姓,只想好好地活著”
“朝鮮人如何活著,與華夏無關,”李自成道:“金大人這番話,應該和占據平壤的韃子去說”
“可是可是,韃子都是未開化的人,根本不聽下臣說話”
“這似乎與華夏無關”
“可是,只有上皇與華夏,才能拯救朝鮮”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華夏是朝鮮的鄰邦,沒有依仗武力侵吞朝鮮,已經是仁至義盡了,”李自成道:“華夏的漢人的華夏,不是朝鮮人的華夏,華夏只會保護自己的屬民屬地”
“上皇”
李自成擺擺手,止住金自點的華語,“這個世界上,也不應該有無緣無故的得到,朕明白告訴你,朝鮮暫時還不是華夏的藩屬國,想要華夏增援朝鮮,你們就得拿出誠意出來,空口白話你們覺得空口白話有用,那你們就用這空口白話去對伐韃子,”頓了一頓,又道:“金大人是朝鮮的領議政,朕今日算是見過了朕再增加一個條件,戰爭結束之后,華夏和朝鮮,雙方向對方互派使節常駐,遇事及時溝通”
“互派使節常駐,下臣可以代替我主答應下來,”金自點心中不無擔憂,便小心地道:“前兩個條件”
“金大人是真傻還是假傻?為了朝鮮,難道指望華夏將士白白流血犧牲?指望華夏朝廷付出數百萬、上千萬銀兩?”李自成怒氣沖沖,繼續道:“金大人打的好算盤,華夏得到的,只是朝鮮口頭上承諾的永久藩屬國?”
“下臣明白上皇的難處,但只有上皇才能拯救朝鮮黎民于水火”
“金大人是否明白朕的難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大人要明白朕,明白華夏的意思,華夏不會為了朝鮮,再犧牲數萬、十數萬將士,耗費數百萬、上千萬的銀子,除非朝鮮踏踏實實、明明白白拿出誠意”
“上皇需要朝鮮拿出什么樣的誠意?”
“怎么,金大人現在聽不懂漢話了?”
“下臣不敢”
李自成讓李淏、金自點起身落座,道:“朕給你們算筆賬,平壤城內,真韃子近萬,割據朝鮮北部之后,又從當地招募了不少士兵,加上這些新組建的朝鮮仆從軍,總兵力至少達到一萬五千。”
金自點不自覺點頭,原來上皇什么都知道?
“兵法上云:五倍圍之十倍殲之。”李自成道:“如果要擊敗韃子,收復平壤,華夏需要動用七萬五千軍士,但這樣一來,從平壤城內突圍的韃子,勢必在朝鮮國內流竄,給朝鮮國,給朝鮮的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李自成道:“要徹底殲滅這些韃子,華夏至少要動用十五萬軍士,韃子騎兵的戰斗力,你們是知道的,十五萬軍士或許還不夠。”
“”
“以十五萬軍士計算,行軍、攻城、殲敵,至少三個月,如果軍士們為了銀子,愿意冒死晝夜奮戰,那是軍士們的事,”李自成預先留下伏筆,繼續道:“行軍打仗期間,每人糧餉是五兩,三個月,十五萬士兵,便是二百二十五萬兩,估計有五萬軍士傷亡,每人撫恤金一百兩,便是五百萬兩,朕只要朝鮮拿出五百萬兩,剩余的二百余萬兩,還是由華夏承擔。”
“可是,朝鮮實在拿不出這么多銀子”
“國王李倧,總不能每日在宮里無所事事吧?”李自成道:“如何籌措銀兩,那是他的事,朕是華夏的皇帝,不是朝鮮的國王,朕為了華夏,都是親自出征呢,他總不能在宮中賦閑順便告訴世子和金大人,朕這次北征滿清,耗費錢糧無數,華夏國庫早已空虛,便是華夏承擔的二百余萬兩,朝廷都未必能拿出來。”
“上皇”
“你們知道就行,不可讓敵人知曉,朕聽說,大海之上,日本的薩摩藩蠢蠢欲動,除了漁船,尚有艦船出海”
“薩摩藩”金自點大驚,這種時刻,如果薩摩藩出現,將對朝鮮大大的不利,薩摩藩雖然是日本國內實力最強的大藩之一,但他們絕不敢挑戰華夏,最有可能的目標,便是朝鮮
李自成擺擺手,“現在還不能確定薩摩藩的意圖,不過,如果僅僅是薩摩藩一家,華夏倒是不放在眼里,就怕”李自成皺起眉頭,緩緩道:“華夏剛剛代替大明,立國不久,人心不附,國庫空虛,如果日本傾國而出”
“啊”
“不說這了,還是談談咱們的事,朕也希望,盡快殲滅韃子,萬一日本賊心不死,華夏和朝鮮,也好騰出手來”
“上皇說得是”
李自成心中暗笑,北海艦隊,終于有了入住耽羅島的理由了,“至于咸鏡、平安兩道之事,”他扔出一份文書,“你們自己看看,這是大明立國以來,朝鮮侵占大明土地的記錄,包括朝鮮向大明上表,要求大明贈送土地的證據,對了,還有這張圖紙,漢代四郡,上面明確標注了華夏與朝鮮的分界線”
“上皇”金自點接過文書,根本不用細看,李自成的華語,已經代表了一切
“其實,華夏與朝鮮,如果互諒互讓,而不是一方蓄意要侵占另外一方的利益,倒是可以和睦相處,”李自成的臉上,隱隱露出一絲笑意,他直接忽略了李淏,“不知道金大人可聽說過箕子的事?”
“箕子?”
“箕子是殷商的遺臣,名為胥余,殷商被西周取代之后,箕子出走東北,在朝鮮立國,”李自成道:“華夏與朝鮮世代友好,乃是因為先祖的血脈,而不僅僅是因為藩屬國的緣故。”
李淏忽地起身,向李自成行了一禮,“上皇此舉,莫不是要吞并朝鮮?真要如此,便是傾國與韃子拼命,未必不能驅趕韃子朝鮮也不必華夏增援”
李自成一愣,隨即冷笑道:“世子好志氣,既然世子有信心驅趕韃子,華夏何必多事?征伐了這么久,朕也該回京了,小米,送客”
何小米尚未搭話,金自點忙起身呵斥道:“上皇面前,世子不得無禮”又向李自成拱手為禮,“世子年輕,上皇千萬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朕倒是覺得,世子說的也有道理,”李自成冷聲道:“或許以朝鮮自己的力量打敗韃子,所費銀兩要少得多,既然如此,何不自己試試?”
“上皇有所不知,朝鮮”
李自成擺擺手,“領議政大人,要說的話,朕已經說了,朝鮮如果需要華夏幫助,就得籌措足夠的銀子,以及交割咸鏡、平安兩道的文書,當然,如果華夏的軍士回到京師,再要出關遠征,時間拉長,耗費就會增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