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成沒有時間為李自成擴編海軍而生氣,劉宗敏從藏區傳來訊息:第四營在馬泉河支流尼洋河東岸,一個叫尼池的小鎮,擊潰了圖魯拜琥的“當雄八旗”,射殺蒙古騎兵近萬,繳獲戰馬三千余匹,不過,當雄八旗殘部,借助騎兵的速度優勢,逃回拉薩
梁文成捧著訊息,心中并沒有多少喜悅。
當雄八旗被擊潰,并不出乎他的意料,第四營列裝了最先進的北京步槍,還有攜帶便利的山地炮,當雄八旗早晚會被擊潰。
皇上看上的土地,哪一次出過意外?
如果當雄八旗學會躲避,或許還能多活一段時間,與第四營正面作戰,那是找死
梁文成并不關心當雄八旗死了多少人,他們是軍人,死在戰場,并沒有值得憐惜的地方,只怪他們跟錯了主子,他關心的是,劉宗敏殺了多少當地的百姓,百姓多是藏人,藏人也是百姓。
梁文成是行伍出身,對敵人不會太過仁慈,但華夏擴張土地的這些年,究竟殺死了多少百姓?
不出意外,皇上會在藏區開府立縣,徹底漢化,可是,開疆拓土,必須以殺死百姓為代價嗎?華夏不是總結了一套歸化異族百姓的法子?
梁文成收起訊息,藏在懷中,茫然地來到乾清宮,求見李自成
李自成照例在內書房召見了梁文成,“看文成的臉色,今日來乾清宮,不像是喜事呀”
“皇上,”梁文成有些心不在焉,從懷中掏出剛剛收到的訊息,雙手奉上,“第四營在尼池大勝,當雄八旗被擊潰……”
李自成接過訊息,并沒有拆開,隨手扔在御案上,淡淡笑道:“第四營打了勝仗,難道不是喜事嗎?文成為何無精打采的樣子?如果不是太熟,朕還以為,文成是圖魯拜琥派來的探子……”
“第四營擊潰圖魯拜琥的當雄八旗,總比吃了敗仗好,”梁文成嘆道:“臣擔心的是,第四營大勝,轉眼便是屠殺,對當地百姓的屠殺……”
“文成是說,朕不該派第四營征伐烏思藏?”
“臣不敢,”梁文成微微低下頭,“臣只是不想看到太多的百姓遭到殺戮,第四營的仗打得越狠,將士們對藏人、蒙古人的仇恨就越深……”
李自成越發感到怪異,“仇恨敵人,是將士們最大的戰斗動力,難道有錯嗎?”
“可是,將士們對敵人的仇恨,就會延伸至敵人的百姓身上,但百姓是無辜的”
李自成實在不明白,梁文成啥時變得婦人之仁了?是忘記了過去,還是因為年老,性格趨向保守?
他從龍椅上起身,在室內踱了幾步,目光定在窗外的樹干上,思索片刻,道:“文成,朕給你說一個故事”
“故事?”
“大唐于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設立北庭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并存西域,用以防御吐蕃入侵。鼎盛時期,安西軍和北庭軍一度達到了四萬四千,“安史之亂”爆發后,朝廷為平定叛亂,大量抽調安西軍和北庭軍,兩地所剩兵力不足兩萬。”
“…
…”
“大唐寶應二年公元763年,河西、隴右軍鎮多被吐蕃攻陷,西域與大唐隔絕,補給限于停滯,但安西軍、北庭駐軍沒有放棄,郭昕守安西都護府,李元忠守北庭都護府,二鎮和沙陀、回鶻相依,與吐蕃保持對峙。”
“……”
“大唐大歷七年公元772年,在等了足足九年之后,西域終于等到了大唐的回音,讓吐蕃聞風喪膽的大唐駐西域將士,竟然哭成淚人……”
“皇上……”梁文成的雙目,也是微微發澀,如果對面不是皇上,他真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場,他自己也不清楚,究竟是為了大唐在西域的最后守軍,還是為了被第四營屠殺的藏人百姓……
李自成繼續道:“除了吐蕃、葛邏祿,沙陀也轉而與唐軍為敵,安西、北庭都護府向大唐朝廷派出使者,但道路被阻絕,直到大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訊息才傳回長安,大唐朝廷才知道,安西、北庭兩座軍鎮并沒有被攻陷,堅守它們的,就是留守在當地的唐軍”
“……”
“唐德宗李適酸鼻留涕之余,下旨所有將士連升七級,郭昕被加封為安西大都護、武威郡王,這時候,距離安史之亂結束已經過去了十多年。”
“皇上……”梁文成忽地覺得,自己的心,似乎已經站在唐軍的一邊,人都會同情弱者,兩萬唐軍,固守軍鎮二十余載,四面都是虎視眈眈的異族騎兵,軍士們沒有補給、沒有后援,每傷亡一人,守城的士兵就少一人……
“事情還沒有結束,僅僅過了兩年,大唐的元氣尚未恢復,又發生了涇原兵變,唐德宗李適逃離長安,打通河西、增援西域的計劃隨之破產”
“皇上,西域的將士……”梁文成畢竟是行伍出身,知道大唐的將士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心中開始向唐軍傾斜。
李自成沒有回答,似乎陷入一種忘我的境地,“大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西域守軍最后一次與大唐朝廷取得聯系,此后再無音訊”
“皇上……”梁文成早就忘記了藏人百姓的事,淚水早已奪眶而出,“兩萬余精銳的唐軍,就這樣的被吐蕃人屠殺了?”
“暫時還沒有,”李自成的聲音非常平靜,“唐軍又堅守了三年,此時只剩下安西、北庭兩座孤立的軍鎮,吐蕃大軍迫近天山北麓,北庭都護府堅守一年后,被吐蕃人攻破,城內唐軍全部殉國”
“皇上,不要說了……”梁文成小聲抽泣著。
李自成不為所動,“茫茫西域,只剩下安西一座孤城,然而,將士們沒有放棄,郭昕沒有放棄,他們唯一的信念,就是不能將西域交給吐蕃人”
“……”
“大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吐蕃大軍大軍出現在安西軍鎮的時候,郭昕剩余的數千將士,早已白發蒼蒼,他們沒有糧草、沒有援軍、沒有獲勝的任何希望,但他們死戰不退,因為,他們是大唐的最后一道防線”
“皇上……”梁文成老淚縱橫,“他們的漢人的脊梁,他們是漢魂,他們沒有死,他們永遠活在
漢人的心中……”
“從大唐寶應二年公元763年,至大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兩萬唐軍將士堅守廣袤的西域達四十五年,如果從唐玄宗李隆基算起,大唐已經更換了六任皇帝”
“……”
“安西城最后一戰,也是最為悲壯的一戰,包括武威郡王郭昕在內,所有唐軍,全部壯烈殉國,他們不是戰死,而是累了,四十五年,當年剛剛入伍的毛頭小子,這時候也該白發蒼蒼了,這些唐軍,將自己的一生,真正獻給國家、民族”李自成側過身,口中緩緩念道:“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皇上……”
李自成終于轉過身,面對著梁文成,“文成,是什么讓唐軍支撐這么久?”
“信念,對國家的信念”梁文成抹了一把眼淚,“他們一直堅信,大唐不會拋棄他們,只要有一絲可能,朝廷都會派出唐軍打通河西走廊,接應他們回家”
“信念固然重要,但北庭、安西軍鎮陷落的時候,沒有一名軍士貪生,那時候,他們應該明白,朝廷不會來接他們回家了,”李自成的聲音異常平靜,“他們甚至知道,他們這些人,都將埋骨荒野,永遠不可能回家了”
“皇上,他們究竟為的什么?”
“文成,北庭、安西都護府陷落,當地應該殘余不少漢人百姓,這些年過去了,漢人百姓何在?”
“皇上……”
“因為他們明白,吐蕃人雖然建國,但軍民身上的野性未退,燒殺劫掠習以為常,吐蕃貴族將領,甚至普通士兵,都會對當地的漢人百姓動刀,一旦離開唐軍的保護,河西、隴右,將是漢人百姓的地獄,男丁不是被屠殺,就是被抓去為奴,真正的、最卑賤的奴隸,女人不是被強占,就是被勞軍,甚至被賣到遙遠的極西,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文成應該沒有忘記,滿清是如何對待遼東的漢人吧?”
梁文成渾身一陣顫抖,“皇上,臣知錯了……”
“文成,朕不是為漢人復仇,而是要解救藏人,讓他們盡快漢化,用漢人的文明洗去他們身上的野性,幫助他們進入文明社會,”李自成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藏人信仰佛教,很難歸化為漢人,所以……”
心中卻是暗道:天下沒有無辜的人,只有實力不濟的人,中原王朝衰落的時候,被殺的漢人還少嗎?如果不是漢人數量太多,恐怕早已泯滅于歷史長河中……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華夏較早進入農耕社會,創造、積攢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周邊尚未開化的土著,又是強盜性子,如何能不眼紅?
要保護漢人,只有徹底征服周邊的土著,要么歸化,要么死
“臣明白了……”梁文成若有所思,皇上似乎是對的,自己究竟是婦人之仁,還是安逸的日子過慣了,已經對戰爭本身生出恐懼?
“殺戮是逼迫藏人漢化的一種手段,初期的殺戮,可以大大縮短漢化的時間,”李自成道:“朕已經給第四營傳令,只要當地的百姓愿意歸順華夏,一律不得屠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