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滅明 正文 第613章 攻守兼備

作者/藍盔十九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p>

    出了成都,沿著沱江、岷江向東南方行進,翻過龍泉山,便是一馬平川,既沒有關隘,也沒有堅城,各府縣的駐軍,不過數十,上百就是很難得了,在游騎、漢清局的接應下,天命軍所到之處,都是望風而降。</p>

    戰爭本身,并不需要多少時間,天命軍耽擱的時間,都是在行軍路上,外加安置府縣,郭世俊的主要精力,還是在成都府和川北,并沒有隨軍同行。</p>

    李自成最為苦惱的,便是沒有文臣伴隨,將安置百姓的事情分擔了,郭世俊是此次出征的最高文臣,可是,他一人之力,暫時也照佛不到川南。</p>

    軍事上并沒有什么威脅,為了加快行軍速度,盡快將這些府縣納入天命軍的范疇,大軍過了資陽后,李自成將大軍一分為二,宋文部的步兵,沿著沱江沿岸的官道南下,而他自己則隨著李過部的騎兵,沿著西面的岷江南下。</p>

    半個月后,李自成到達岷江與長江的交接處——敘州府,而宋文部也趕到沱江在長江的出口——瀘州。</p>

    兩部雖然保持聯絡,但戰斗卻是停止了。</p>

    此時已是六月,正值盛夏,天氣炎熱,李自成便讓士兵在江畔休息一段時間,而且沿途攜帶了不少戰俘,一路押著,不但要消耗軍用物資,也會分散士兵的精力,降低軍隊的戰斗力。</p>

    這些戰俘,李自成預備從他們當中招收一批水軍,但需要甄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加入天命軍。</p>

    成都以南的府縣,駐軍的數量并不多,兩部的戰俘,加起來還不到兩千,距離李自成心目中所想的數量,差得太遠。</p>

    還要挑選、甄別,年齡偏大、紀律不好、極度自私、不識水性等等,都會被剔除出去,李自成反復取舍,最后留下一支不足千人的士兵。</p>

    其余的戰俘,教育一番后,讓他們回家,歸于民籍,官府即將給他們分發土地。</p>

    當然,加入水軍的這些士兵,也會分到相應的土地,服役的這段時間,土地由家人、鄰居代耕,除了納稅,士兵可以白得一些收成,補貼家用。</p>

    不足千人的士兵,實在太少,李自成又從百姓中招納了六百士兵,和原先的戰俘一道,組成水軍。</p>

    暫時沒有合適的艦船,李自成便讓士兵們進行身體素質和軍紀操訓,天命軍的陸軍與水軍,紀律上相差不大,主要內容是一致的,除了關愛百姓,就是絕對服從軍令。</p>

    數日后,周坤親率青海水軍的前部,終于趕到敘州,因為輕裝趕路,他并沒有攜帶艦船,而是從陸路趕來的。</p>

    沒關系,只要接管了這批水軍就好,李自成將這一千五百余名士兵交給了周坤,讓他盡快操訓成熟,接管長江防線。</p>

    李自成預備再次啟程了,這次目標是東方,雖然敘州府、瀘州都是地跨長江,長江以南還有大片的土地,但他現在沒有可用的水軍,只能在江北打轉。</p>

    他暫時不準備去江南,不僅是因為水軍的事,過了江南,雖然還是四川的地界,但已是云貴高原的北麓,山高水密,異族的土司眾多,想要征服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是先將江北的成都平原完全占了,有了足夠的糧食、人口,天命軍的實力上升了,才有時間、實力,收復成都平原四周的山地。</p>

    在李自成的心目中,天命軍此次出川,第一次在朝廷面前亮相,朝野必定震動,征伐大軍指日可至,最大的敵人,還是朝廷。</p>

    必須及早拿下成都平原的西北部關隘,阻擊朝廷大軍西征。</p>

    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戰略,主戰場就在湖廣,洪承疇、左良玉、熊文燦……除了遼東軍,朝廷的主力軍隊,還有名將,都在關注著湖廣,一個轉身,就會面對四川。</p>

    必須盡快拿下重慶、夔州,在沿江部署水軍,然后大軍折而向北,將大巴山的缺口堵起來,時間,對天命軍來說,顯得十分寶貴。</p>

    李自成將敘州安置好之后,便要率軍沿江東征,過了宋文部駐扎的瀘州,便是重慶府地界,出發前,他再次打開行軍地圖,盯著東南面那一系列的山地,心中將前生后世的有關知識,在腦中過了一遍。</p>

    重慶簡稱“巴”,與成都的地形已經有著巨大的差異,“巴山”、“蜀水”,便是兩地的地形寫照。</p>

    成都是標準的平原地區,有了都江堰工程之后,充分利用了岷江的水,在成都平原建立密布的水網,灌溉了大片的耕地,不但減輕了水患,也造就了蜀地的富足。</p>

    而重慶地區山多,嘉陵江以西,有大量的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構成一片丘陵地,外圍便是米倉山、大巴山,將東北方向死死環住,重慶以南,越過長江,便是云貴高原,同樣是難以逾越的絕地。</p>

    長江在大巴山、云貴高原的夾縫中,好不容易沖出一條河道,卻被西面的巫山所阻,雖然長江的水量足夠大,生生將巫山從中部沖段,但航道卻是不順暢,兩岸怪石嶙峋,江心險灘密布,水道百折千回……</p>

    三峽江段,在后世看來,風光無限,但在大明時代,卻是交通上的天塹!</p>

    周坤的水軍,究竟部署在何地合適?</p>

    李自成決定去實地看看,必須扼住長江,阻斷明軍溯江而上的通道。</p>

    讓李自成沒有想到的是,天命軍趕到江津縣的時候,遇上明軍的援軍,副將張令從重慶府起兵一萬,前去增援成都。</p>

    張令在江津縣遇上流寇,情知成都形式不妙,加之沒有得到成都方面的后續訊息,便在璧山的東北麓駐守,與天命軍對峙。</p>

    江津縣城在長江以南,李自成原本不打算渡江,只是穿境而過,但被張令部所阻,只得在江津縣的對岸立下大營。</p>

    這一段的長江,轉為南北走向,天命軍的大營,便在長江以西,西靠璧山東麓。</p>

    明軍有一萬,與天命軍二個營的人數相當,但李自成并未放在眼中,宋文部的步兵,不但全部列裝了步槍,而且還有二十門山地炮,李過部又是騎兵,與步兵戰斗,優勢也會明顯。</p>

    李自成有些后悔,當初應該將王維章帶來,他是四川巡撫,或許可以勸降,不過,現在已經遠離成都,一時半會無法將王維章調來,只能強攻了。</p>

    雙方對峙了半日,各路游騎都在探尋對方的大營,李自成也不著惱,他就像氣質更佳的美女,遇上同類窺探,那就讓你看吧,反正你又學不會。</p>

    但游騎可不這么想,既要探得對方的訊息,又要將本方的訊息隱藏起來,每一處山溝、河流,都可能成為小規模的戰場。</p>

    天明之后,李自成只留下極少量士兵看守大營,其余的士兵,全部出了大營,在營外列好陣勢,等待張令前來送死。</p>

    明軍的確出了營,但只是遠遠觀看,并沒有進攻,到了已時,李自成實在忍不住了,便催動大軍向明軍靠過去。</p>

    步兵保持著戰斗陣型,而騎兵在側后方護衛著兩翼。</p>

    張令原本不想與天命軍決戰,他昨日才得到天命軍的訊息,能拿下六衛駐守的成都,戰斗力自然不會太弱,他才一萬士兵,絕對不能進攻。</p>

    但天命軍欺負到他的眼皮底下,他也不能示弱,遂舉兵迎戰。</p>

    張令讓士兵推出僅有的八門火炮,立在璧山東麓的高地上,度量著距離,首先向天命軍開始炮擊。</p>

    李自成聽到炮聲,覺得不對勁,立即取出望遠鏡,看到璧山麓的明軍火炮,頓時大怒,真還小瞧了這個張令!</p>

    他撤回步兵,卻是將二十門火炮全部推出來,“對準明軍的火炮陣地,全力轟炸!”同時命令李過,第二營的騎兵,立即繞過璧山,截斷明軍的后路。</p>

    雙方轉入炮兵對攻戰,天命軍的山地炮,射程與明軍的火炮差不多,但數量多,使用的又是開花彈,比明軍的實心彈威力大了許多。</p>

    激戰了一個多時辰,明軍的炮手傷亡殆盡,八門火炮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其中三門火炮已經無法進行射擊了。</p>

    天命軍也有傷亡,光跑手就傷亡了一個小旗,而且被實心彈所傷,都是傷筋動骨,很難搶救過來。</p>

    這是天命軍的炮兵,第一次在戰場上出現傷亡,雖然可以達到練兵的目的,但李自成還是十分惱怒,命令炮兵調轉炮口,對準明軍。</p>

    天命軍最大的優勢,在于守城,退而求其次,便是野戰,用步槍在野外阻擊、射殺敵軍,一旦讓明軍撤回城內,依靠城墻的保護,攻城戰不但費時費力,士兵的傷亡也會更大。</p>

    明軍喪失了炮兵,只得任由天命軍炮擊,李自成見明軍有撤退的趨勢,立即讓步兵壓上,銜尾追擊,防備明軍脫離戰場。</p>

    璧山與長江之間,基本上就是一個狹長的平地,天命軍的步兵平推過去,毫無阻止。</p>

    張令見天命軍熄了火炮,遂將殘兵組織起來起來,擺出方陣。</p>

    李自成看到方陣,不僅哈哈一笑,“這個張令,倒還是個將才!”</p>

    何小米卻是不服,“大都督,任他是什么將才,在天命軍面前,都只能是一具死尸,一會進入步槍的射程……”</p>

    “小米,張令做得沒錯,在戰場上,方形陣可是攻守兼備,”李自成的心中,已經有收服張令的打算,天命軍的優勢,并非出在將領身上,而是火器的射程,遠遠超出明軍和周圍的游牧部落,“張令對我們了解不夠,所以他擺出方形陣,既可以防守,也可能隨時殺出來。”</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宁化县| 江安县| 曲靖市| 太和县| 南阳市| 万宁市| 历史| 沙湾县| 芷江| 盐边县| 府谷县| 鄂温| 和田县| 恭城| 邯郸县| 静乐县| 嘉义县| 常宁市| 海丰县| 睢宁县| 呼图壁县| 友谊县| 财经| 云龙县| 新密市| 秦皇岛市| 宁乡县| 永定县| 临猗县| 荣昌县| 建平县| 两当县| 金华市| 阆中市| 新乐市| 延吉市| 汾阳市| 绵阳市| 新疆|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