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增加稅賦,大殿里的群臣身子同是一震,紛紛偷瞄劉秀。
以前也有大臣主張過增加稅賦,不過每次提到這件事,總是惹得天子大怒。
這次劉秀倒是沒有動怒,他面無表情地看著韓浩,久久都是一言未發(fā)。
韓浩被劉秀盯得渾身發(fā)毛,下意識地屈膝跪地,向前叩首,顫聲說道:“陛下,以目前之稅賦,既難以維持對敵之征戰(zhàn),更難以維持全國隨時可能發(fā)生之災(zāi)情,還望陛下三思!”
太中大夫閻楊出列,向劉秀拱手說道:“陛下,韓大夫言之有理,微臣以為,以當(dāng)前之時局,加增稅賦,勢在必行!”
閻楊原本只是個縣令,是受到侯霸的舉薦才升遷上來,不過劉秀對閻楊的印象并不好。
在很多政見上,閻楊都與他相左。
還沒等劉秀回話,同任太中大夫的鄭興,抬了抬笏板,說道:“臣啟陛下!”
劉秀目光一轉(zhuǎn),看向鄭興,抬了抬手,說道:“鄭大夫有話請講!”
鄭興是隗囂的舊臣,后來才投靠到劉秀這邊,雖然任太中大夫之職,但平時于朝堂上不太發(fā)表意見,這次難得鄭興要說話,劉秀還是很重視的。
他深吸口氣,正色說道:“陛下,微臣以為,增加稅賦,如飲鴆止渴,此舉不可為!”
韓浩和閻楊不約而同地皺了皺眉頭,閻楊說道:“鄭大夫此言差矣,以當(dāng)前之稅賦,朝廷要錢無錢,要糧無糧,而對敵征戰(zhàn),又最耗錢糧,若不增加稅賦,朝廷的錢糧又從哪里來?”
劉秀登基以來,一直推崇西漢制度,在建武六年的時候,也就是公元三十年,劉秀施行三十稅一政策。
也就是說,農(nóng)民一年的收成,其中的三十分之一用來交稅,這樣的稅率,即便是在盛世,都屬最低程度,何況現(xiàn)在還是亂世。
說劉秀是個好皇帝,不是誰頭腦一熱,拍拍腦門,就隨便下的定義。
劉秀創(chuàng)建東漢的時候,全國人口,十有二存,原本十個人里,才僅僅活下來兩個人。
天下之混亂,社會之動蕩,當(dāng)真是到了民不聊生,尸殍遍野的地步。
可是到了劉秀執(zhí)政的晚期,全國人口竟然增加了兩千多萬,比劉秀剛剛建立東漢的時候,全國人口翻了一倍還要多。
得是什么樣的皇帝能把國家治理成這樣?
什么樣的人能在接手這么一個大爛攤子后,在數(shù)十年間,讓國家發(fā)生了質(zhì)變?
漢室能在劉秀手中再次興起,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劉秀長時間的施行低稅賦,讓百姓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鄭興說道:“陛下施行三十稅一,朝廷是窮,但百姓們都富裕了!”
說到這里,鄭興激動起來,眼圈濕紅,聲音哽咽著說道:“自莽賊篡漢以來,百姓的日子過得太苦了,朝廷暴政,義軍做亂,各州百姓,哪里還有活路?
“陛下光復(fù)漢室,登頂九五,乃漢室之福,更是天下百姓之福,也正是因為有陛下,百姓們才得以安居樂業(yè),能活得下去了。
“可百姓們才剛剛過上幾年的好日子,朝廷便要增加稅賦,這是讓天下百姓再次流離失所,再次讓天下民不聊生啊!“直到現(xiàn)在,各州的義軍也沒有完全平息,還時不時的興風(fēng)作浪,倘若朝廷增加稅賦,義軍必定會趁機蠱惑各地百姓,這是在動搖漢室之根基!”
說到這里,鄭興向劉秀叩首,顫聲說道:“臣啟陛下,萬萬不能加贈賦稅!”
鄭興一把年歲了,說到動情之處,老淚縱橫,任誰看了都不由得為之動容。
韓浩暗嘆口氣,他主張增加賦稅,可他又何嘗不知天下百姓之苦難,何嘗不知加增賦稅之后果,但現(xiàn)在沒辦法啊,朝廷要錢沒錢,要糧沒糧,仗要怎么打?
受災(zāi)的百姓要如何安置?
閻楊倒是心中不滿,冷冷瞥了鄭興一眼,質(zhì)問道:“鄭大夫口口聲聲說不能增加稅賦,那么,鄭大夫現(xiàn)在可能拿出數(shù)十萬石糧食去賑災(zāi)?”
鄭興身子一震,向劉秀叩首,哽咽著說道:“陛下,微臣無能!但微臣知道,不能加增稅賦!”
劉秀站起身形,走下御座,來到鄭興近前,伸手攙扶,說道:“鄭大夫快快請起!”
鄭興起身時,淚流滿面,聲音顫抖地說道:“陛下”劉秀不是貴族出身,起事之前,他沒過了富裕的日子,恰恰相反,他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之所以沒挨餓,只因為他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掌握得好,地種得好,收成好。
他深知這些年百姓所受的苦難,他也是這么過來的。
他環(huán)視在場大臣,說道:“莽賊篡漢十五年,劉玄在位三年,我漢室平賊八年,這二十余年間,百姓們又過過幾天安生的日子?
朝廷稅賦,多如牛毛,賊軍四處流竄,燒殺搶掠,漢室江山,千瘡百孔,百廢待興,諸位認為,這天下百姓,真的還能受得起重稅嗎?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王莽讓百姓們活不下去,綠林、赤眉滅之,綠林讓百姓們生活不下去,赤眉滅之,赤眉讓百姓們生活不下去,我劉秀滅之,現(xiàn),若我劉秀讓百姓們活不下去,誰來滅之?”
閻楊身子一哆嗦,急忙叩首,說道:“陛下,微臣微臣”劉秀沒有理會閻楊,他在大殿里來回踱步,說道:“鄭大夫的話,我深以為然,哪怕朝廷去砸鍋賣鐵,也不能增加稅賦!”
朝廷無法賑災(zāi),鬧起來的也就是那幾十萬受災(zāi)的弘農(nóng)百姓,可朝廷一旦增加了稅賦,那么鬧起來的將會是全國各地的百姓。
是讓一郡的百姓鬧,還是讓一國的百姓鬧,其中的利弊很容易就能分得清楚。
大殿里鴉雀無聲。
說來說去,但根本問題還是沒能得到解決,吳漢所在的代郡戰(zhàn)場怎么辦?
弘農(nóng)受災(zāi)的百姓怎么辦?
李通突然跨步出列,大聲說道:“陛下圣明!”
人們目光怪異地看著李通,現(xiàn)在可不是你這位大司空奉承天子的時候!王元快步出列,沉聲說道:“陛下,大司空私自調(diào)用救濟糧,導(dǎo)致朝廷無力賑災(zāi),這皆為大司空之過,還望陛下嚴懲大司空之過失!”
其實,王元倒不是要害李通,而是現(xiàn)在朝廷無力賑災(zāi),必須得有個人站出來,代天子受過,再沒有誰比李通更合適的了。
大司空是宗正、少府、司農(nóng)的頂級上司,糧食這一塊,大司空是最高主管,現(xiàn)在糧食出了問題,他不代天子受過,誰代天子受過?
劉秀皺著眉頭說道:“當(dāng)初大司空調(diào)動應(yīng)急糧,朕也是同意的,現(xiàn)在又怎能把所有責(zé)任都推到大司空一人身上?”
王元眉頭緊鎖地說道:“陛下之責(zé),遠不如大司空之責(zé),還請陛下嚴明法度!”
劉秀肺子都快氣炸了,但王元惹他生氣,和閻楊還不一樣。
閻楊是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只懂得盯著眼前的這點利益,沒有長遠考慮,而王元則是死腦筋,不懂變通,即便生他的氣,都讓人發(fā)泄不出來,憋得人心里難受。
劉秀說道:“朕會頒布罪己詔,所有過錯,由朕一人承擔(dān)!”
聽聞這話,王元立刻屈膝跪地,在場的大臣們也都紛紛跪地。
現(xiàn)場唯一沒有下跪只有李通。
鄧禹向李通那邊連連使眼色,就算陛下庇護你,你也不能這樣啊,太過分了!李通當(dāng)然有看到鄧禹飄來的眼神,他還向鄧禹笑了笑。
后者氣得直磨后槽牙。
李通向劉秀拱手說道:“臣啟陛下!”
劉秀轉(zhuǎn)身,莫名其妙地看向李通,以眼神示意,你想要說啥?
你可別和我搶著認罪!我是天子,我有過錯,頒布一份罪己詔也就過去了,你若是想承擔(dān)這次的過錯,罷官都是最輕的懲處。
李通向劉秀微微點下頭,眼神也很是堅定。
劉秀蹙了蹙眉,沉吟片刻,還是揮手說道:“講!”
“陛下,微臣可調(diào)用二十萬石糧食,加上現(xiàn)有的十萬石應(yīng)急糧,可湊出三十萬石糧食,足夠救濟災(zāi)民之用!”
一聽這話,劉秀傻了,在場的大臣們也都傻了,人們紛紛抬起頭來,像看一個瘋子似的看著李通。
大司空是被急瘋了吧?
他去哪弄二十萬石糧食?
憑空變出來嗎?
閻楊下意識地問道:“大司空的意思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強行征糧?”
李通正色說道:“閻大夫,陛下剛才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百姓現(xiàn)在的生活,依舊困苦,不宜再增加稅賦!”
閻楊問道:“如果不在全國強行征糧,那大司空又去哪能弄到二十萬石糧食?”
只憑你紅口白牙一句話?
李通看向劉秀,后者也正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他,仿佛在說,是啊,你李次元上哪去弄二十萬石糧食?
這可不是小數(shù)目,二十萬石啊!“陛下!”
李通正色說道:“微臣做過前將軍!”
“我知道,我還沒老糊涂呢!”
劉秀沒好氣地回了一句。
李通繼續(xù)說道:“微臣在做前將軍時,曾于南陽屯田數(shù)載。”
劉秀揚起眉毛,詫異地看著李通。
李通去南陽屯田,他當(dāng)然知道,這本來就是他下達的命令。
自家的伯姬小妹,還跟著李通在南陽受了好幾年的苦呢!李通繼續(xù)說道:“陛下讓微臣在南陽屯田,是為了滿足南征軍的糧草所需,但陛下或許不知,南征大將軍既善用兵,也善執(zhí)政,這些年來,南征軍所需之糧草,皆在南郡自己解決,從未用過微臣在南陽的屯糧。
這些年,微臣在南陽屯田所收獲之糧食,皆囤積了下來,就安置在南陽境內(nèi),不多不少,正好二十萬石!”
聽聞這話,大殿里傳出一陣吸氣聲,劉秀呆愣好半晌才回過神來,快步走到李通近前,急聲問道:“次元,你你此話當(dāng)真?”
李通向前躬身施禮,說道:“君前無戲言,微臣不敢欺君!”
得到李通肯定的答復(fù),劉秀興奮得差點一蹦多高,他狠狠一拍巴掌,禁不住仰天長嘆道:“高祖庇護,興我大漢!高祖庇護,興我漢室啊!”
劉秀連續(xù)感嘆了兩遍,看向李通,抬手指了指他,說道:“次元,這次你是立功了,立下了大功!”
這突如其來的二十萬石糧食,當(dāng)真是一場及時雨,此時劉秀的心情,可用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來形容。
他激動地在大殿里來回走動,走了好幾個來回,他停下腳步,指著李通,說道:“次元,你親自去趟南陽,把囤積的二十萬石糧食運回洛陽不不不,不要運回洛陽,直接運到弘農(nóng),救濟受災(zāi)的百姓,我不要看到有一名受災(zāi)之百姓被餓死!”
李通躬身施禮,朗聲說道:“微臣遵命!”
劉秀又道:“馮司農(nóng)!”
“微臣在!”
司農(nóng)馮勤跨步出列,拱手施禮。
劉秀說道:“你將十萬石的應(yīng)急糧,先運送到弘農(nóng),以解災(zāi)民的燃眉之急!”
“微臣遵命!”
馮勤躬身應(yīng)道。
劉秀長吁口氣,轉(zhuǎn)頭看眼李通,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現(xiàn)在次元也變得越來越狡猾了,竟然偷偷藏起二十萬石糧食,口風(fēng)還這么緊,事先連半點風(fēng)聲都沒透露給自己。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