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圣人,不惜以身殉道,為蕓蕓眾生奪得一方道之神域!如今你等學子,當謹記圣人教誨,窮極一生所學,為我華夏蒼生,開永世太平,創不朽盛世!”
“謹遵圣人教誨!”
此刻,哪怕身為穿越者的蘇皓然,同樣跪拜于地,不為“入鄉隨俗”,只為這世界至公無私的圣人,只為前世同樣無私無畏的圣人們,表達心中的崇敬!
“不過在我看來,這輩子首要的任務,就好好活下去,吃的好睡得好!搞點創作修修仙就可以了!”
蘇皓然感動歸感動,可他還是很清楚的,想明白了今世的大概規劃!
蘇皓然前世,前半輩子都在靠掀起一片片破爛,來維持基本的生活。
后來,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于成功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富土康工作!直到在連續幾年高強度工作中,猝死在了流水線上……
咳咳!所以,今生今世,蘇皓然決定要活的瀟灑!蘇皓然一直認為,像他這樣優秀的人,就要燦爛過一生!絕對不能像前世一樣,三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里浮沉!
就在蘇皓然沉思的時候,高臺之上,再次傳來一陣聲音。
“開華夏神域!”
隨著臺上儒生一聲高呼,一道皓然純正,儒雅深厚的乳白色柔和光芒,忽然從那老儒生身上升起,直接沖天而起劃破了云霄。
稀疏人群中的蘇皓然,隱約在光柱之中,看到一個一指厚的長方體,像是……一本書?
蘇皓然還沒來得及看清,緊接著乳白色光芒就沖入蒼穹。
蔚藍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一團七彩繽紛,絢爛的如同極光一樣的光芒,這光芒在剎那之間,就彌漫了目之所及的整個天空!
隨后,天空之間絢爛的“極光”,突然分散出了無數道細小、七彩的光芒,分別投入到廣場上每個孩童的身體里。
蘇皓然同樣接受到了極光,在七彩燦爛的光芒入體之后,他就感覺自己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身體內部。
在蘇皓然的“目光”之中,在他的身體內部,也不知是哪個具體地方,突然出現了一張潔白無瑕的……紙!
對于身體里面會出現一張“紙”,蘇皓然在接收了身體原主的記憶后,并沒有太多的恐懼害怕。
腦中對于立身大典,有著詳細、清晰的記憶,畢竟對原主來說,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立身大典,可以說是這個世界的特色,而且不光是華夏的特色!
可以說由近到遠,從蓬萊國、高麗國,一直到隔山隔海隔島國的美帝國、歐盟眾國,都有這種名為“立身大典”的儀式。
所謂的“立身大典”,就是幫助普通人,在神域之中,注冊一個創作者的身份。
而神域這種東西,據說來歷不明,是在千萬年前突然出現的。
在蘇皓然結合了原主的記憶后,根據自己地球人的眼光看來,這聽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玄之又玄、神之又神的神域,特么的就是一個異界版的“互聯網”!
至于這個“創作者賬號”呈現出的樣子,就是一本沒寫一個字,最初數量只有一張的白紙。
這張紙就是集登錄、在神域中發表作品、存儲神域發放的靈氣……等等功能為一身的“身份證”。
這個身份證,在華夏稱作“立身之書”。
不過,蘇皓然現在雖然不驚訝,但是卻困惑!
因為他的自己體內有兩張紙……
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是擁有兩本立身之書的!
不過,在片刻的驚疑不定之后,蘇皓然突然恍然大悟道:“這多出來的一張白紙,恐怕就是我的金手指了!”
“接下來,便是銘刻‘立身之文’!完成此舉后,你們便是我華夏文人了!”
剛有點頭緒的蘇皓然,正準備研究下自己的金手指,又聽臺上之人出聲,趕忙隨著眾人一起站起身,準備銘刻立身之文。
立身之文,就是在立身之書上,寫下的首篇文章。
立身之文,代表著每個華夏文人,以后發展的方向。
現如今,華夏神域網中,總共有詩、詞、歌、賦、曲、經、史、說八個“頻道”。
拿在場的眾人來說,有的學子高聲長吟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是要走詩之流派。以后他寫的都是詩一類。
還有少年學子讀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準備以后,往“經”這方面發展的。
在之前,大概是在幾百年之前,這些詩詞歌賦什么的,都是能在神域中賺取靈氣的。
這個世界的靈氣,就好比是錢,就好比是軟妹幣,但卻又比錢的用處更多,更神奇!
但經過幾百年,由于西方瑰麗多樣的文化的入侵,引的華夏人民爭相追逐,華夏文人的作品,可以說是關注度極低,所以能獲得的靈氣,也少的可憐!
現如今華夏文人的處境十分凄慘,有錢有勢的人,全都去學習那些能賺取大量關注值,獲得大量靈氣的職業技術去了。
還在走文人創作這條路的,都是些沒有其他選擇的窮苦百姓。
對于窮苦百姓來說,比如蘇皓然,走文人這條路,都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而且,現在華夏人民,不論貧富都深深的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成為華夏文人,根本就賺不到靈氣!
現在還走文人創作這條路的,比如原來的那個蘇皓然,只是為了通過華夏官方舉辦的、免費的立身大典,獲得一個神域的“創作者”資格。
畢竟其他熱門的創作職業,不論是學習、還是獲得“創作者”資格,都是需要花費大量財物的!
貧苦老百姓,獲得了神域的“創作者資格”后,并沒想過要創造出什么作品,反正又沒人看。
對他們來說,從“普通游客”升級為“創作者”,只是為了在神域中出售東西時,能不被神域收取太多的靈氣。
嗯……順便還能賺點華夏官方發放的靈氣,其實準確的說,是古圣賢將自己著作所獲收益,全都無償奉獻給國家之后,國家發放出來,獎勵本國文人的靈氣。
隨著西方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那些圣賢之書所獲能得的靈氣,也在日益減少著。所以,現在來這里的人們,都只將那些微薄的靈氣,當做是添頭而已。
這次升級為“創作者”之后,這群人該回家種地的種地,該上山采藥的采藥,該做小買賣的還是去做他的小買賣。
華夏文人?文化創作?得了吧,那種文縐縐,酸不拉幾,讓人看的昏昏欲睡,絞盡腦汁也賺不到幾個靈氣的事,就不要去浪費時間,浪費精力了!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