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總喝了一口茶,詳細地介紹了阿拉善戈壁灘奇石的種類,眉宇間露出自豪的微笑。
他最先介紹的是大灘瑪瑙。
大灘瑪瑙產自蘇紅圖火山巖帶北側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戈壁灘中。
這是一個最早被發現并開發的品種,由于原石來自于不同的古火山口,故大灘東、中、西三段戈壁石特征有所區別。
大灘瑪瑙色彩艷麗,以底色純白間有紅俏色者最為典型。
表面極少有沙漠漆,但具老道光亮的石皮,質地細膩溫潤,造型豐富多彩,塊度多在5-40厘米。
近10年來在大灘沙石層中采挖出的瑪瑙,多無包漿,光而不亮。大灘瑪瑙秀麗明快,氣質清純,散發著意趣雋永、清氣十足的韻味。
第二種是沙漠漆瑪瑙。
沙漠漆瑪瑙是指表面披覆黃色沙漠漆的瑪瑙石,它們僅在蘇紅圖火山巖帶的低山丘陵區呈殘坡積狀態產出。
自西向東分布于恩格爾烏蘇、額爾登溫都爾和烏拉特瑪瑙湖三處。
產自恩格爾烏蘇者石皮為鮮亮的金黃色,常具螺狀紋;
產于額爾登溫都爾的呈老道的紅黃色;
產于瑪瑙湖者包漿略顯淺淡,多為淺黃色。
沙漠漆瑪瑙的基底均呈白色,不透明-微透明,細密堅韌,塊度通常為10-30厘米,個別可達0.5米左右。
沙漠漆瑪瑙的包漿明黃油亮,外形圓融張揚,不論造型抽象或具象,均彰顯著富貴的品質和濃郁的寶氣。
第三為葡萄瑪瑙。
阿拉善目前為我國葡萄瑪瑙唯一產地,這是這自豪的地方,現在的葡萄瑪瑙價格也炒得老高。
原生礦產于阿拉善左旗額爾登溫都爾古火山口北、東、南三側玄武巖空洞中,為地下開采。
次生碎塊零星散布于附近沙溝直至20公里以外的戈壁灘中。
葡萄瑪瑙色彩豐富,常呈紫、藍、紅、白、灰、褐、黑等多色,質潤而堅,造型以富于變化的不規則塊狀為主,石表布滿疏密不等、大小不一的瑪瑙珠粒,珠粒直徑一般為0.1-1.5厘米,偶爾達到3-4厘米。
原生礦塊度多在0.2-1?米,小者不足5厘米,大者逾2米。
葡萄瑪瑙以色彩艷麗、質地純凈、晶瑩剔透、造型奇特而盡顯珠光寶氣,吉祥寓意。
第四是塊狀瑪瑙。
分布于蘇紅圖火山巖帶附近,多呈白、灰、黃等色,光澤因風沙吹磨時間長短而異。
質堅硬細潤,或通透清純或凝脂如玉。
外形多變,易于出形,塊度5-20厘米者多見。
產于火山巖帶東端瑪瑙湖附近的塊狀黃瑪瑙,為瑪瑙脈的風化產物,常形成平臺類景觀石。
采挖于額爾登溫都爾古火山口附近地下的塊狀瑪瑙,常呈藍?紫灰色,早年稱之“鬼臉青”,后來采礦者稱為“光板瑪瑙”或“雞肉疙瘩”,石皮稍顯枯澀,塊度較大。
第五是腎狀瑪瑙。
分布于蘇紅圖火山巖帶西段南部,均為地下開采的原生礦,地表僅零星見有瑪瑙碎塊,分布面積約10平方公里。
當地牧民稱之“泡泡玉”。
腎狀瑪瑙多形體碩大,呈團塊狀、長條狀,長一般為0.5-1米,個別達3-5米。
外形端莊豐滿,膨大張揚的腎狀凸起,在石表收放有致,起伏綿延,構成舒緩流暢的曲線美;在以紅色為基調的背景上,各色花紋隨形舞動,流霞溢彩。
其造型不論抽象含蓄,抑或形神兼備,均給人以穩重圓融、意韻深邃的美感。
唯因構造破壞和風化影響,腎狀瑪瑙裂隙發育,完整無損者少見。
第六是菊花瑪瑙。
分布于蘇紅圖火山巖帶內部和北側戈壁灘個別地段。
這是由一種呈錯疊交織構造的板條狀石英組成的造型石,有人稱為“雞骨石”,呈白、黃、紅、褐、黑等色。
在風沙拋光的石面上,紋理凸凹交錯,清晰可辨,狀若菊花,造型嵯峨,復雜多變,常成上乘之山形景觀石,其塊度一般5-30厘米。
第七是魚眼瑪瑙。
魚眼瑪瑙是早年發現于銀根北側中蒙邊境線附近的一種珍稀瑪瑙類型,為玄武巖中瑪瑙脈的風化殘坡積物。
石體呈白或豆綠色,由微透明?半透明的圈層狀瑪瑙球緊密相嵌構成,其瑪瑙球狀如魚眼,粒徑一般2-5毫米。
以幾乎不存在暴露的球體自由表面而有別于葡萄瑪瑙。
魚眼瑪瑙常呈抽象造型,有時出現象形石、景觀石,石體塊度較小,通常5-20厘米。
魚眼瑪瑙產出稀少,構造奇特,石面呈現的緊密相連而又凸凹有致的魚眼狀圖案與造型,渲染出了“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妙意境。
第八是云紋瑪瑙。
云紋瑪瑙俗稱“瑪瑙花”,主要分布于蘇紅圖火山巖帶的額爾登溫都爾南側,少量見于銀根北側,多形成于玄武巖的裂隙中,有時與菊花瑪瑙共生。
云紋瑪瑙一般為白、灰、黑、黃色,呈薄層花瓣狀,云朵狀外形,常具各色相間且變化有致的美麗紋理,其質晶瑩剔透,其形玲瓏奇巧,皺褶變幻,生動飄逸。
第九是馬牙狀瑪瑙。
馬牙狀瑪瑙均呈特殊的粉紅色,人們也常稱之“肉色瑪瑙”。
其零星散布于蘇紅圖火山巖帶北緣,偶見于戈壁灘中。
石質細密,肌膚潤澤。
外形常呈板狀、塊狀,大小不一,小者10厘米左右,大者近1米。
內部發育角礫狀、馬牙狀構造,石中常有形狀復雜的空腔,并見腔壁“馬牙交錯”,從而形成中部空虛的洞穴、洞門、陡崖、茅屋等造型。
這是一種產出較少,但構造奇特、氣韻高雅、野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的造型石。
第十是蛋白石?瑪瑙
這一亞種10年前集中發現于額爾登溫都爾南側架子山玄武巖中,為瑪瑙與蛋白石的共生體。
在灰、藍、紫色塊狀瑪瑙外層包覆有白色、淡黃色皮殼狀、條索狀蛋白石,構成或抽象或具象的奇特造型,塊度一般0.2-1米。
這種兩期成礦促成的瑪瑙與蛋白石的完美結合,常帶給人們莫名的神秘感和無限的遐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