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朝天宮,在南詔鎮宮前街,俗稱天后宮,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后荒廢。清康熙間以舊址重建,只有門樓、正殿。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定為祀典廟。
乾隆七年(1742年)增建妝樓于正殿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增建戲臺于廟前。
嘉慶十一年(1806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緒三十年(1904年)又先后重修。
廟坐西朝東,進深32.5米,寬10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由門樓、拜亭、正殿、后閣樓組成。
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間,抬梁式,為十三檁前步廊,重檐歇山式。
明間斗拱為二攢三層,一斗三升式,柱為八角梭型石柱,直徑為0.32米,柱礎為八角青石雕花式。屋頂瓦當滴水為琉璃。
后閣樓為單檐懸山頂、染架為十一檁卷棚式,窗為云紋石雕,保存完好。
廟內保存清乾隆七年修建碑刻一方。
乾隆十年(1745年)刊刻“歷朝封天后娘娘祀典”陽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2米,寬1.76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刊刻“天后圣母本傳”陽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4米,寬1.12米,保存完好。
王老師告訴九龍,今天是農歷十一月十五日,剛好是道教下元節舉辦日,進去看看熱鬧。
什么,朝天宮是道教場所?九龍倒是沒想到,只是,自己是來幫忙的,也不信道教,進去這種場所,失禮就不好了。
王老師可能看出九龍心中所想,笑笑,示意跟著他就好了,不用拘束。
九龍心里略有不安,但又不好說明,只好隨著王老師,走了進去。
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員解厄水官洞陰大地誕辰。
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
下元日也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
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等事,皆要修齋。
九龍進入,他以為人會很多,沒想到卻冷冷清清,只有倆人在里邊,其中一人在邊上站著,很恭敬的樣子。
中間一人正在設壇供齋蘸神,口中念念有詞,大概是說求福免災之語。
此人穿著涼鞋凈襪、青絲絹道袍,道袍在領部加白護領,兩側開裾,內接雙擺。
桌子上供著蘋果,橘子、獼猴桃、香蕉、葡萄五果,蘋果代表平安,橘子代表大吉大利,獼猴桃代表圓滿,香蕉代表發財,葡萄代表碩果累累。
他正在燒三柱香,代表道教中的道、經、師三寶,這是道教最根本信仰,通過燒香表示尊三寶,不忘三寶。
九龍對這些儀式自然不知情,所以看得云里霧里。
此人燒香完畢,轉過身來,九龍這時才看到他的臉。
標準的國字臉,慈眉善目,見人三分笑。
王老師陪笑道:“傅總,這位是黃九龍小弟,對你很崇拜,特地叫我帶他過來拜訪你!
老傅笑著回答,聲音洪亮:“小黃,有啥事,盡管說,可有一點,不要談石頭的事!
九龍終于明白王老師用意,原來是來拜訪此人,本想禮貌相見,卻被對方言語直接堵住,頓時心塞,我過來不就是為了石頭的事,可他怎么也不明白,這老傅不是石界高人嗎?怎么變道教中人了?
看這架式,肯定是王老師來吃過閉門羹,他才會叫自己閉嘴,怎么辦?
走一步算一步吧,不如先來點他感興趣的:“傅老師,我想問一下,您是道教中人嗎?”
“是的,漳州道教協會由我負責,這朝天宮也屬我管,本來下元節在我們這帶早就不過了,但我還是要過來,給祖師爺燒燒香。”
“聽說道教是國教,可有點沒落了,現在很多人都信佛,傅老師怎么會對道教感興趣!
九龍也就實話實說了,反正對道教不了解,多聽一點總是好的。
這時旁邊站了很久的人走了過來,臉上帶著不悅,開口道:“年輕人,道教的歷史比佛教長多了,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你這么說話,不是明顯輕視道教嗎?傅總可是在傳播中華文明,你在朝天宮祖師面前說這話,未免有些過了!
“老楊,不礙事,不知者無罪,這樣吧,這事三言兩語說不清,到我石館里去泡杯茶再說。”
傅總朝對方擺擺手,然后大步往外走去。
九龍仨人緊隨其后。
走了不到二百米,就到了傅總的石館。
“金川奇石館”五個大字映入眼簾。
王老師告訴九龍,傅總的名字就叫金川,石館里面可以找到一個秘密,你進去時留意些。
這王老師老愛賣關子,也好,等下進去,眼睛放亮一點。
進入金川奇石館,室內展區面積600平方米,分為三層。
傅總帶九龍仨人直接到泡茶區坐了下來。
這茶臺是用紅木做的,很精致。
傅總泡茶動作麻利,他徹了一壺鐵觀音,倒了四杯,各自品茗,氣氛有些沉悶。
說實話,九龍一進來,看到四周都擺了不少精美奇石,很想馬上就參觀,可他也知道,今天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傅總搞定,只能先耐心聽傅總講下去。
“為什么去信道教?因為我是中國人!”
傅總開頭就來這么一句,把九龍震住了。
這個提法很有意思,九龍本來是隨口一問的,傅總卻講到了家國情懷,看來他有料,聽聽也挺好。
“多年來,遇到過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信道教?說佛教發展的比道教好(信眾更多),為什么不去學佛?
我說,道講今生,佛修來世,雖然教義不同,但都教人向善,都是好的宗教。
信仰哪個宗教,是每個人的機緣不同,而不是因為哪個宗教發展得好就去信仰,發展的不好而不去理會。
再說,一個宗教發展如何,并不是靠信眾和場所的多少來衡量的。
我給你講一個關于道教的真人傳紀故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