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末武圣 正文 第35章 寧死不退

作者/半城流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將軍,我們當何去何從?”

    營帳內,諸將紛紛將目光放在臧旻身上。

    東路漢軍全軍覆沒的消息,此時已經在軍中傳開,士卒們全都人心惶惶。

    “縱觀整個戰局,我們出塞之初就被檀石槐算計,幾乎所有行動都在對方預料之中。”

    “若我所料不差,西路漢軍此時恐怕也兇多吉少。”

    “檀石槐統一鮮卑,若不惜代價甚至能夠嘯聚十萬之眾,以我不滿萬人騎兵與其作戰,勝算渺茫。”

    “更兼糧草不濟,軍無戰心,末將建議暫時撤兵,待陛下調遣大軍再北上征伐鮮卑。”

    云長看到臧旻面露掙扎之色,當即上前勸諫。

    此次前來東部救援夏育,云長本來就覺得是個錯誤決定,這倒并不是說他冷血。

    只是戰局已經惡化到這種程度,哪怕臧旻率領大軍傾盡全力,也很難救出東路漢軍。

    甚至于,還會讓中路漢軍全軍覆沒。

    那個時候夏育畢竟還沒有完全潰敗,無論出于戰略布局還是情理,臧旻出兵援助都沒有錯。

    所以,云長當時并未全力勸諫臧旻退兵。

    事實上,臧旻那個時候也不可能退兵。

    否則縱然他能夠帶領士卒活著回到大漢,也會被扣上畏戰不前,坐視友軍全軍覆沒仍不救援的罪名。

    真要如此,整個北伐戰敗的所有責任,都要由臧旻一力承擔。

    無論是臧旻本人,還是那些在朝中與宦官爭權奪利的士大夫,都承受不住這種后果。

    可是現在夏育已然兵敗,臧旻也的確領兵來援。

    哪怕仍舊沒能改變東路漢軍全軍覆沒的結局,這場戰敗的責任也不可能獨自扣到臧旻身上。

    相反,假如其余兩路漢軍都全軍覆沒,唯有臧旻帶領麾下士卒回到大漢,還是場天大功勞。

    這么分析過后,無論是為了三軍將士性命考慮,還是為了臧旻本人前途,撤兵都是最好的選擇。

    云長話音剛落,帳中諸將盡皆默然。

    本來他們還想著救出夏育率領的東路大軍,而后兩路兵馬合二為一,未嘗不能與檀石槐一決勝負。

    可是現在,檀石槐麾下有三萬鮮卑騎兵,夏育率領的東路漢軍卻已經全軍覆沒。

    此消彼長,漢軍勝率渺茫。

    哪怕是那些少壯派軍官,此時也沒人出言反駁云長,反而都將目光聚集在了臧旻身上。

    大帳內,沉寂了許久。

    “諸將可知,若此戰漢軍敗了,會有什么后果?”

    臧旻忽然環顧四周,神情激昂的說道。

    諸將聞言或面露疑色,或皺眉不語,就連云長也不知道臧旻言下何意。

    “自從檀石槐統一鮮卑之后,曾經相互攻伐的草原眾多部落聯合,屢次南下寇邊。”

    “僅是今年立春以來,鮮卑就南下宼邊三十余次,擄掠財物不計其數。”

    “某為匈奴中郎將,卻只能坐視鮮卑騎兵殺我百姓、擄我財物、凌我妻女,卻不能進行有效反擊!”

    說到這里,臧旻聲音變得無比激昂。

    至于諸將,此時卻臉色各異。

    像云長這些不是出身北地的將領,對于臧旻所言感觸并不深厚,卻也能夠感覺到鮮卑人這些年犯下的累累罪行。

    那些出身北地,家鄉經常遭受劫掠的將官,眼中卻都露出仇恨之色。

    很顯然,因為家鄉曾經遭到鮮卑**害,這些出身北地的將官感觸頗深。

    “以前尚有三萬漢軍駐扎北疆,哪怕鮮卑人連年寇遍,卻也不敢太過肆無忌憚。”

    “然而,若我們此時倉皇逃會國內,北疆必定再無安寧之日!”

    臧旻握緊拳頭,聲音有些沉重。

    云長聽到這里,略微思量當即眉頭緊皺。

    正如在臧旻所言。

    以前有三萬漢軍駐守北地,又有城墻作為防御,哪怕鮮卑舉族來犯仍舊不懼。

    最多,也只是被鮮卑人劫掠一些東西罷了。

    更何況,大漢自漢武帝以來打出的國威,仍舊能夠震懾異族。

    哪怕統一的鮮卑并不弱于曾經的匈奴,也不敢在北方做得太過分。

    然而,此次北征漢軍若以失敗告終,臧旻再帶領麾下士卒不戰而逃,大漢不敗的神話就勢必會被打破。

    臧旻率兵不戰而逃,不僅代表漢軍此次北征完全失敗,還會讓鮮卑人以為漢軍軟弱可欺,再也不復往日之勇。

    永遠不要小瞧,鮮卑人這種心理上的變化。

    鮮卑人之所以只敢在邊境掠奪,正是畏懼大漢天威。

    如果大漢天威被狠狠踐踏,鮮卑人必定再無絲毫顧忌,大漢北疆就會陷入無盡的戰火之中。

    此時,云長非常懊惱自己前世不知道這段歷史。

    如果他熟悉這段歷史,也就可以憑借先知優勢改變歷史。

    “史上漢軍此次出塞作戰,必定以失敗告終,然而歷史上卻也沒有記載,鮮卑此后人大規模南下啊。”

    云長眉頭緊皺,想要猜出歷史上這場戰爭過后,局勢究竟如何發展。

    他所不知道的事,歷史上漢軍這次出塞作戰的確敗了,而且敗得十分徹底。

    三萬精銳漢軍全軍覆沒。

    只有三位將領帶著十幾騎逃回國內,可謂是整個大漢歷史上的奇恥大辱。

    自從漢武帝北擊匈奴以后,直到大漢真正覆滅,對外戰爭中都罕有這種大敗。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史書中對于這段歷史才有些語焉不詳。

    歷史上檀石槐全殲三路漢軍以后,果然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北方再也無力阻攔鮮卑入侵。

    不過正是也因為這場戰爭,讓檀石槐身受重傷。

    戰后檀石槐雖然得以康復,身體卻大不如以前,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假如檀石槐沒有去世,歷史上鮮卑說不定真會趁著大漢國內叛亂,傾盡全力南下入侵。

    至于其后的鮮卑可汗和連,可沒有他父親檀石槐這種才能。

    甚至于,和連根本無法得到鮮卑眾多部落的認可。

    和連后來為了豎立威信,帶領鮮卑入侵北地,卻被北地軍民射殺于城墻之下。

    和連死后,強大的鮮卑部落再次變得四分五裂,也讓大漢這位北方勁敵,無暇在諸侯爭霸時南下。

    這么看來,此戰雖然三路漢軍全軍覆沒,卻也并非完全沒有價值。

    也許正是因為漢軍的頑強,才讓大勝后的檀石槐心中警惕,沒敢貿然大舉南下。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末將愿為先鋒,哪怕明知必敗,哪怕明知必死,末將也要讓鮮卑人看看,我大漢是否國力猶在,我漢軍是否軍魂永駐!”

    崔校尉上前抱拳,聲音無比激昂。

    漢軍可以敗,甚至可以全軍覆沒,卻絕對不能不戰而退。

    哪怕明知必敗,哪怕明知必死,也要讓鮮卑人知道漢人不可欺。

    如此,縱然他們全都戰死疆場,檀石槐在考慮是否大舉南下的時候,也不得不慎重考量。

    “末將請戰,寧死不退!”

    那些出身北地的將官,目光在空中對視過后,整齊劃一站了出來。

    他們臉色剛毅,眼中也都帶著瘋狂以及決絕。

    保家衛國乃將士本分,他們護衛家鄉,更是別無選擇。

    漢軍之強,在于國,在于民,在于卒,亦在于將。

    自古以來,怕死的將領從來都不在少數,漢代將領不畏死者卻也比比皆是。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刻在漢人骨子里的傳統,才讓漢軍威震海內吧。

    “末將請戰,寧死不退!”

    其余將官雖然并非出身北地,此時卻也紛紛請戰,除了個別人之外,居然沒有將官貪生怕死。

    不知為何,當云長看到這幅場景的時候,雖然明知此戰兇多吉少,心中仍舊燃燒起了熊熊烈火。

    “末將請戰,死戰不退!”

    剛剛還建議撤兵的云長,在這種情緒的感染下居然也上前請戰。

    不知不覺間,王者榮耀里面關羽將常說的一句臺詞,就浮現在了云長腦海中。

    屈辱,比失敗更難忍受。

    有些人哪怕明知會失敗,哪怕明知會死亡,仍舊不愿委曲求全。

    毫無疑問,關羽也是這種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武威市| 宣汉县| 潜山县| 衡山县| 鲜城| 江山市| 龙泉市| 奉化市| 米脂县| 文安县| 双城市| 河间市| 内丘县| 太谷县| 河南省| 白银市| 怀远县| 绥滨县| 河曲县| 万山特区| 罗平县| 缙云县| 武夷山市| 泗洪县| 正宁县| 虞城县| 芷江| 汝城县| 民勤县| 庆元县| 湖南省| 乌兰浩特市| 泽库县| 乌海市| 上林县| 萍乡市| 瑞金市| 石台县| 铜山县|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