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小弟的群里面聊起了小時候看的書。
吃完飯回到家抓著櫻桃往嘴里塞,窩在沙發上打開了聊天框;一進去就看見某位淺總在那里講述著自己的曾經:
淺總:“0幾年就有了吧。”【有了啥?還有,少年,您這打字的癖好與眾不同啊......像我這種普通人只會打零幾年醬紫。】
Cg:“光明正大擺在外面的”【啥擺在外面?哎,這種中途插入一個話題的感覺真的很尬。】
淺總:“光明正大?那是書攤”【一臉方】
想象一下,萌噠噠地小正太傲嬌一揮手,一臉滄桑的回想著過去:“那時候,騎著個三路車【em???】,搖搖晃晃地悄咪咪的跑過去。”
“那時候網文不大賣。”【前言不搭后語了解下】
“以前大家買小黃文。”【哦。】
【嗯???????????】
【少年,你怕不是暴露了什么,說好的純潔乖巧小正太呢?怎么和那群老大叔一個樣子了?是吧我書里的龍套們......】
我一臉大方地看著他們繼續嗨。
淺總:“兩元錢,跟漫畫書差不多大。”【這是漫畫書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然后很薄。”【是真的很了解啊......】
......
群里的美人兒們盡都一臉嫌棄,慢慢畫風終于正了,分享著自己的第一本書,自己的曾經書架。
我看著看著就笑了。
還真是記不得從什么時候開始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從媽媽固定的要求,轉變成自己的個人愛好,也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
但是,能肯定的是,年少時的積累與沉淀,才鑄就了如今能被爸媽偶爾稱贊一句“不錯,思想不錯,想法不錯”的我。
我曾經被干媽調侃:“你看看你,怎么跟個女干部似的,這么嚴肅。”
但是我媽卻總是告訴我:“我懟你嚴格要求是對的吧,不然你看你干媽都說你不擰巴,很沉穩。”
唔。
不擰巴,或許指的就是三觀還算正吧。
受家庭的影響吧,國學從小學到現在,中華五千年的書精華的基本被翻過一遍;而奶奶是文人,受她影響,小時候的書單里面也多了不少海外名著。
印象特別深的是,我從小語文的閱讀理解就不好。
也不是不好,就總是拿不了高分。
我媽十分機智地給我加了一項日常任務:每天看完書后,要給她復述及總結歸納當天的閱讀內容。這事可讓我沒少頭疼。
不是不會。
而是......
真的費時間啊......
開卷有益。
書籍,是各式思想的薈萃;不論是以何為主題的書,其間或多或少都會夾雜著作者本身的思想觀念;而讀書,讀的不是熱鬧,不是打打殺殺刀風劍雨,也不是去模仿書中的認知,更不是去被一本或兩本書洗腦。
讀書,在目前的我看來,培養的是一種能力。
具體是什么能力,等哪天我媽不催我睡覺的時候再說吧。。。。
是的,我媽在催我睡覺覺。
明天四點半起床。
晚安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