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峨眉山的普賢道場、山西五臺山的文殊道場、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與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并稱中國四大佛教道場。
其中以觀音的業務范圍最廣,從升官發財到包生兒子,啥事都管,因此特別忙。
一年三次大節,觀音出生、觀音出家、觀音成道,普陀山都是香煙裊裊,24小時開門。
顧淼對許愿這件事,持薛定諤的態度,有時候什么都信,比如買彩票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是不信的,由于彩票一直沒中過大獎,所以,現在他還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的地盤,從江浙滬去那里,都比較容易,直達大巴也有,坐火車去寧波再轉車去沈家門也可以。
自駕的更多,前幾天觀音成道日,鋪天蓋地的信眾,一腳油門從各地直接開去普陀山,拜完一圈之后馬上再回家,真正意義上的千里奔襲。
顧淼主要追求的是舟山的海鮮,在金陵的菜市場上,帶魚多半是被凍在冰里不知道多少年了,所有冰久了的水產,吃起來都一個味,肉質很柴很松,帶魚、鯧魚調料多放一點,蒙上眼睛都分不清。
舟山每年五月到九月是海禁,除了那個時間,都能吃到新鮮的。
對于外地人來說,雖然魚很多,但是不能亂吃,腸胃對于從未見過的蛋白質會起過敏反應,上吐下瀉不說,比食物中毒導致的上吐下瀉還要難受許多倍。
到達舟山的時候是晚上,顧淼先找到一家很有名的海鮮面餐館,這里的點法是站在水盆邊,看中誰就點誰,一碗面可以十幾塊,也可以上百塊。
一只梭子蟹五十,加普通的魚十塊一份,還有皮皮蝦以及等等,面有兩種,米面和普通面條。
米面就是大米做的線狀物,比云南的要細,比新竹的要軟,與福建用來做鍋邊糊的差不多,經不過擺,放時間久了就會糊成一團。
從點配菜的姿勢就能看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區別。
本地人一般就點一兩個配菜,吃吃就是了。
點螃蟹的、往里擱六七種配菜的,基本都是“下次不知道什么時候再能吃著”的外地人。
外地人與本地人對螃蟹的態度也大相徑庭,顧淼獨愛大閘蟹,對梭子蟹毫無感情,都十月底的季節了,梭子蟹沒膏也沒黃,肉質還有一種特別的海腥氣。本地人對大閘蟹的態度也是沒興趣,在海禁期,舟山市政府企圖搞一發“江鮮節”,但是,收效基本沒有,吃不慣就是吃不慣。
吃飽喝足,顧淼在路上瞎逛,有一些十字路口沒有交通燈,或者也是直行與轉向燈同時亮,在國內大多數城市,這個時候就看誰膽子大、誰跑得快、到底是車不怕惹事還是行人不怕死。
舟山這一點做的不錯,遠遠的車就會停下來讓車。
當然,顧淼后面才知道,這是因為舟山已經是浙江11個地級市之中唯仨沒當上文明城市的地方了,要是再當不上,只怕有人要遭殃,因此在測評期間嚴抓各種項目。
顧淼問當地的朋友,舟山都做了那么久的旅游城市了,每年靠普陀山就嘩嘩的掙來不少銀子,怎么還沒混上文明城市?
朋友回答:“空氣都是近幾年才好起來的,之前到普陀山燒香的人,那香燒得真刺激,一個個跟手里舉了個起火的大掃把似的,密密實實的一大捆。那山頭上的煙,遠遠看著跟整座山失火了一樣!
在顧淼來之前,舟山風和日麗,陽光燦爛,在他走之后,也是如此。
就是在舟山的那兩天,風雨大作,不知上頭有什么不滿。
別的地方門票在網上買,就算不打折,至少也是原價,而舟山就比較厲害了,不僅不打折,還要加收手續費,如果不是人潮涌動的各種大節日,完全沒有必要在網上買。
門票160,船票單程30。大學生老年人記者以及等等都能打折。
除了大門票外,里面幾大著名地點還要單買門票,南海觀音像6塊,法雨寺5塊,普濟寺5塊。除大學生老年人記者導游之類的之外,如果有皈依證的也可以免票。
島內交通的價格著實很貴,每個點到每個點之間基本是5塊,到遠一點的法雨寺要十塊,島上似乎也在創建什么奇怪的東西,叫智慧型什么什么,意思就是車票都使用掃碼支付,微信支付寶都成,留了一個售票員為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服務。
過去許多年,舟山每年都會迎來臺風,不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當地人驕傲的稱這是南海觀音像形成的結界,不過今年十月的“米娜”臺風,讓很久沒有被水灌過的舟山體會了一把城市內澇,也許菩薩休假了。
說起南海觀音為什么在東海,顧淼一直感到困惑,不過想想“北!钡淖冞w,也大概能理解。
早年的北海是渤海,所以申公豹其實是填了渤海。后來發現了更北的貝加爾湖,決定讓它當北海,而廣西的那個北海,則完全是因為以前北海是一個村子,那個村子只有北邊瀕海,所以叫北海,而不是基于全國的地理環境。
而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則差不多是在唐朝開始,唐朝首都西安,對于西安來說,舟山確實在南海,沒錯!沒毛病!
那會兒只有被貶了的才會到真南海去白居易用力點頭,并往嘴里塞了一顆荔枝。
在南海觀音像邊,有一片紫竹林,不是因為真的有一片紫色的竹林,或者在植物學上被稱為紫竹的林子。
而是因為山中多紫色葉紋巖石,酷似紫竹而得名。
跟金陵的紫金山一個意思,都是石頭的名字。
這附近的海水實在沒什么看頭,黃黃的像長江,十月底的天氣也冷了,再加上凄風苦雨,海邊也沒什么人。
因為下雨,絕大多數人都選擇坐車,棧道上只有顧淼一個人在走。海浪聲聲再加上風動樹梢的聲音,科學的解釋是白噪音給大腦帶來愉悅的感覺,迷信的解釋是佛門清靜地,入門即忘憂。
拜佛的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世間總有許多憑著自己怎么努力也無法達到的地方,所謂時也運也命也,這種時候除了求神拜佛,也沒有什么地方可以撫平那份無可奈何的不安。
然而顧淼是什么人,是拜過菩薩之后,寺廟當晚起火,之后關閉維修了半年的人。
是在四面佛前獻完花,一只鳥直挺挺摔在面前的人。
因此,他覺得自個兒可能上輩子是佛祖成道前,被阿修羅派去啥都不穿,大跳艷舞誘惑佛祖的那幾個修羅女之一。
還是想點實際的比較好,比如吃。
法雨寺與普濟寺都有齋飯提供,五塊錢一菜一湯,人多的時候只有一菜沒有湯,中午飯開餐時間非常的早,10:30,不過想想他們做早課的人都是四五點就起來了,吃得早也很正常。
現在各大寺院門口都擺著牌子,說香只是凡人用來跟佛祖聯絡的工具,清香三炷已可表心情,燒一大把香、高香就是有貪欲,佛祖不會保佑有貪念的人。
顧淼認真的想了想,燒清香三炷的意思,大概是正常的聊天。
燒一大把香和高香,等于彈窗加抖動?
菩薩會不會一個反手拉入黑名單?
一位朋友則提出了別的思路:清香三炷是3,燒得多了就是5、6,大家是在搶帶寬,而菩薩能實現的愿望是有限額的,類似于打折時的秒殺,先到先得,所以大家想多燒香燒高香:菩薩看看我!這里!這里!
另一位朋友的看法則是菩薩類似我等凡人,我等凡人在他們眼中是路邊小貓,愛貓人士菩薩路過,發現一堆小貓在看著他,嘰嘰咕咕不知道在干什么,還有的會撲過來抱大腿之類的,菩薩不知它們要什么,于是放下食物,求食物的小貓高高興興的走了,然后逢貓就說那菩薩可靈了。另一個想要貓砂盆的小貓也跑過去了,菩薩還是只放下食物,要貓砂盆的小貓哭哭啼啼的走了,逢貓就說那菩薩一點都不靈。還有一些小貓正好趕上菩薩急著上班,匆匆路過,連看都不看它們一眼,甚至被濺了一身的水,這種就會逢貓就說拜完菩薩更倒霉了。
在寺廟里胡思亂想了一堆,大概是招來了天譴,齋堂關門了。
顧淼只好出島去覓食,島上賣回程票的操作也是自助為主,必須在手機上買好票,之后現去取票機取票,既然自助了,卻不能自助到底,干脆刷二維碼過關還能省點事。
盡管手機買票很簡單,但是總有很多人不會,比如提示要填身份證號碼,他們也不懂,追著引導員問:“這是什么意思。枯斒裁礀|西。俊
引導員告訴他們:“請輸入身份證號碼,就是在這里輸入身份證號碼!
遣詞造句上并沒有什么變化,但是看字不懂的人,在聽完之后居然就秒懂了。也不明白是什么原理。
輸完之后他們還要追著引導員問:“然后怎么辦?它上面跳出來了一個下一步,怎么沒有付款的地方?”
引導員:“點下一步!
他們才會繼續點下一步。
點完下一步,提示是支付寶還是微信還是銀行卡,這當然也是要問的。
顧淼默默看著引導員的工作,心想:網上還說能替代人工客服呢。估計著過五十年都實現不了。
也許是因為吐槽售票流程太久,在顧淼取票的時候,取票機明明沒有吐出票,卻提示票已經打好,最后沒辦法,站在一旁的引導員小姐姐拋下那些求知若渴的人們,將他送進檢票口,堂堂正正買票的人,搞得好像硬塞進去的關系戶。
還是吃海鮮最美好,當地朋友帶著他穿進居民區里開的小店,店面里擺著今天剛剛買來的漁獲。
新鮮帶魚吃起來與冰鮮帶魚的差距真的很大,東海帶魚與南海帶魚也有著本質區別。過去南海帶魚被稱為洋帶魚,東海帶魚被稱為本帶魚,本帶魚肉質細膩,洋帶魚肉質粗,味道上也差了那么一點意思。
不過東海的生蠔不行,肉質很柴,價格還貴,10塊錢一個。不像南海生蠔更鮮更多汁,廣西北海的牡蠣1015塊錢12個。
在吃喝環節上,可以真正意義上的感受到,什么叫一寸土地也不能讓,誰知道能長出什么好吃的。
朋友熱情非常,隨口就點了七個菜,各種錢都有,顧淼趕緊攔住他:“別點這么多,吃不完是一件事,還有好多魚是罕見品種,我估計吃了要拉肚子。”
朋友不解:“眉魚、紅娘子、爛船釘都是常見魚啊!
顧淼悲傷的扭頭:“對我來說是罕見的。”
最終點了紅燒帶魚、黃花魚咸菜湯、大蒜苗炒魷魚卷、豆腐魚燉豆腐、烤梭子蟹、烤皮皮蝦。
那種名為蝦孱,又名龍頭魚,又叫豆腐魚的魚類,是顧淼最喜歡的魚類,肉質極其的細軟,就像盒裝的內酯豆腐,與豆腐一起燉,感覺比豆腐還要再軟一些。
吃皮皮蝦則是丟臉的開始,朋友一筷子插向皮皮蝦的菊花部位,如果它有的話,然后利落的掀開背甲,就可以吃肉了。顧淼同志努力了許久,在他手里的皮皮蝦全部慘遭分尸,莫名的就斷成了幾截,背甲自巋然不動,被朋友拍了小視頻,估計能樂上好幾天。
吃飽喝足,是時候考慮一下土特產問題了。
朋友強烈推薦油鰻與風鰻,油鰻放在飯上蒸著吃,風鰻與肉一起燉特別香。
然而時間緊迫,沒空去逛菜場了,朋友掏出手機,跟他說:“來,我認識一個靠譜的做海產品的微商,加她,順豐寄到家,還省得你自己拎!
回程的大巴上,大家都昏昏欲睡,閉著眼睛打盹,在離開余姚服務區兩個多小時之后,司機忽然開口:“車上少了一個人!”
顧淼這才注意到,與自己隔了一個座位的座位旁,放著一個包,而包的主人不見了。
此人,在余姚服務區休息二十分鐘的時候,下了車,就沒有再回來。
車上的人們開始熱議,如果他的手機、錢、身份證都在這個包里,他該怎么辦。
這趟車,一天只有一趟,他根本就不可能等下一趟車順便捎回來。
求助家人朋友挺困難的,好多人根本就記不住電話號碼。
還是110最簡單易懂好記憶。
最終,那人向服務區求助,服務區找到車站,車站找到司機,談好條件,最后那人在服務區搭上一趟去杭州的長途大巴,從杭州坐高鐵回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果然丟啥都不能丟手機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