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的大明新帝國 正文 第四十三章 目的

作者/搖搖-欲墜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正統(tǒng)四十三年六月,解云沿著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在六月初九抵達西洲東海岸中部的漢州城。

    這個城市差不多位于后世的坦桑尼亞最大城市達累斯薩拉姆的位置,是東非著名的天然海港。

    這些年來,漢王府就是以此為基地,征略了大半個南部非洲,劫掠了上百萬土著,然后將他們閹割之后賣到東洲和南洲。

    在發(fā)展初期,漢州府相比晉州府,是具有天然優(yōu)勢的。

    首先,中部非洲的土著更多,土著多,人口就多,能賣的銀自更多,貿(mào)易更發(fā)達。

    其次,這里距離南亞和南洲更近,運輸更加便捷。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漢王府的發(fā)展比晉王府要快速的多。

    如今,漢州府占據(jù)了幾乎整個東非,并且將自己的勢力范圍一直擴張到了后世的安哥拉,剛果。

    北部也一直擴張到了索馬里,埃塞俄比亞,之所以不再向北擴張,主要是因為那里是沙漠多,土地貧瘠。

    而且,漢州府的人口基數(shù)還有些太低,地盤太大管不過來。

    因為占據(jù)了四百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漢州府的實力在整個大明境內(nèi),都是數(shù)得上的大州。

    這片土地,幾乎相當于后世的華夏,從河北一直到廣東的這么大面積,而且大半是可耕地和草原。

    也因為如此,漢王府近些年來才有了一些膨脹的想法。

    在朱高煦時代他已經(jīng)被朱瞻基的手段玩怕了,他在正統(tǒng)十年去世之前,一直非常低調(diào)。

    但是,他肯服輸,不代表他的兒子們就肯服輸。

    朱高熙一共生了十一個兒子,除了長子夭折,其他十個兒子都長大成人。

    這就等于是漢王府境內(nèi),有一個漢王世子,還有九位郡王。

    他的十個兒子,又為漢王系生了一百多位孫子,這些孫子如今全部都開枝散葉。

    按大明律,親王三千護衛(wèi),五百親衛(wèi),郡王四百親衛(wèi),再到一百多鎮(zhèn)國將軍,朝廷授權(quán)他們成立的親衛(wèi)軍就有萬余。

    兒子生的越多,勢力也就越大,這是明朝宗室最有利的一點。

    朱高熙去世之后,朱瞻圻繼任漢王位,他對朱瞻基這個堂兄嫉恨在心。因為他,漢王府對朝廷雖然一直表面順從,卻也并無親近之意。

    不過,朱瞻圻也是個短命的,他當了五年漢王,就因病去世。到了他的長子朱祁鑲繼位漢王,此人膽小如鼠,與朝廷關(guān)系日漸親近。

    不過,他在正統(tǒng)三十一年去世,朱見注繼位之后,他受祖父朱瞻圻影響頗深,加上漢王府勢力漸大,對朝廷就有些陽奉陰違。

    不過,他也很清楚,漢王府雖然勢大,但是人口不到三百萬,跟大明全球超過三億人相比,是不能提的。

    不僅人口相差太遠,漢州府的科技,經(jīng)濟,工業(yè),都跟大明無法相比。所以最少在表面上,他們對朝廷依舊忠心耿耿。

    解云卻很清楚,這種服從是建立在力量對比懸殊的基礎(chǔ)上。再往后幾十年,漢州府的人口超過千萬,越發(fā)強盛的時候,他們對大明的服從就會更加大打折扣。

    為了大明的穩(wěn)定,防微杜漸,現(xiàn)在皇上春秋正盛,正是解決這個隱患的最佳時期。

    雖然現(xiàn)在漢州府勢力強勁,但是漢州府的經(jīng)濟還是需要大明支撐的。

    而且這里的老百姓心向大明,雖然現(xiàn)在聽從漢王府的話,但是要讓他們跟著漢王造反,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會依附漢王府了。

    漢王府能夠依靠的,主要還是自己的親衛(wèi),因為這些人的命運,才是真正跟漢王府綁在一起的。

    但是他們的人數(shù)少的可憐,哪怕漢王府依靠自己有錢,養(yǎng)的私軍人數(shù)已經(jīng)將近三萬,但是相比大明,他們依舊弱的可憐。

    解云的想法是切斷漢王府,漢王府私軍,以及隸朝廷軍隊之間的關(guān)系。

    攜裹不了百姓,漢王府就只能乖乖聽話。

    當然,這一步并不容易,因為現(xiàn)在的漢州府已經(jīng)被分成了十片大區(qū),除了親王府統(tǒng)管最大的區(qū)域,另外九大郡王,也都分別在各地建城。

    他們的勢力分散,也就不容易一網(wǎng)打盡。

    但是,朝廷現(xiàn)在有了一件利器,不是連發(fā)槍,而是廣播電臺。

    這趟出使之前,解云除了自己的護衛(wèi),不要一兵一卒,只要求朝廷盡快開通大明與西洲之間的信號網(wǎng)絡(luò),讓西洲那邊能直接聽到大明的廣播。

    有了廣播,再有了無線電報,西洲的情況不僅瞞不了朝廷,更主要的是,漢州府的百姓不會傻傻地被漢王府利用。

    當然,完全依靠一張嘴,就想要讓漢王府接受朝廷的條件,這也不太現(xiàn)實,所以,他還想依靠的就是黃金城的六萬精兵。

    從前年開始,大明軍隊逐漸從燧發(fā)槍換裝成連發(fā)槍。

    黃金城的大明士兵是第二批就開始換裝的,但是一直到現(xiàn)在,漢王府和晉王府的軍隊,仍然在使用老舊的燧發(fā)槍。

    武器上有差距,再控制住輿論宣傳,只要他的手段不太過分,兩家王府恐怕只能乖乖聽話。

    漢州城港口,朱見注坐在港口處漢王府興建的酒樓三樓,看著緩緩進港的特使船只,臉色一片陰沉。

    他不開心不是因為這進港的船只,而是因為港口一直響個不停的高音喇叭。

    自從半年多以前,朝廷開始在漢州城以及漢州境內(nèi)的十大城市開始安裝風力發(fā)電機,高音喇叭,他就感到了不對。

    不管是建設(shè)信號塔,還是風力發(fā)電機,高音喇叭,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

    朝廷什么時候做過虧本生意,哪有可能一兩銀子的成本都不要,免費給漢州境內(nèi)的城市安裝。

    但是這種免費的東西,他又不能說不要,只能由著工部的官員在每個城市都安裝了這樣一套東西。

    隨后,無線電報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讓他感覺到威脅了。原本的西洲與大明之間不能直接通話。

    大明有什么消息要傳到西洲,必須通過電報傳到英州府,然后從那里派出快船來傳信。

    雖然已經(jīng)節(jié)省了大半的路途,但是從英州府傳信到漢州府,也需要七八天的時間。

    但是現(xiàn)在,朝廷的指令就能夠直接傳到漢州府,漢州府的布政使,按察使他們,就沒有以前那么乖巧了。

    特別是這半年來,通政司和咨情司的電報一直傳個不停。哪怕他讓人在電報房盯著,也安排了自己人進電報房,但是依舊不知道有多少不利的消息傳回了大明。

    身為一個封建海外的王爺,一舉一動都被朝廷盯著,這讓以往自由慣了的他如鯁在喉。

    更讓他覺得不妙的是后來開始傳出聲音的大喇叭,這種新奇的玩意從一開始就吸引了無數(shù)的百姓。

    當喇叭里面每天兩個時辰開始播放各種節(jié)目的時候,更是吸引的大人小孩每天到了時間就圍坐在喇叭下面。

    他不明白為什么大明的靡靡之音能跨越幾萬里,傳到西洲來。

    而且,喇叭里面?zhèn)鞒鰜淼模粌H僅是靡靡之音,還有許多朝廷的政策,法令,各地趣聞。

    哪怕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了應天府出現(xiàn)了電話,能夠相隔千里通話。知道今天夏天淮河水勢兇猛,江淮百姓在準備抗洪。

    甚至有時候,皇上也會在喇叭里親口說話,在喇叭里面,皇上就是一個心懷萬民,惦記著每一個百姓過的好不好的圣人。

    但是朱見注很清楚,這位伯爺爺實際上是一個心狠手辣之輩,根本沒有家族親情。

    可是,只有朝廷能在喇叭里面說話,只有朝廷播什么,他們聽什么。他就是想要表達自己的意愿,也做不到。

    眼看著漢王府維護了幾十年的民心就這么一點點被朝廷拉攏了過去,朱見注什么也做不了。

    他原本還在等朝廷換裝,他知道,現(xiàn)在的連發(fā)槍的威力遠遠超過了漢王府境內(nèi)士兵的燧發(fā)槍。

    可是現(xiàn)在,連發(fā)槍一直沒有換裝,廣播每日卻響個不停。

    在這樣下去,漢王府的統(tǒng)治,會被一點點瓦解。百姓只會念叨朝廷的好,皇上的好,至于漢王府做了什么,付出了多少,有誰記得?

    他想要振興漢王府,想要告訴世人,他們漢王府一點也不比當初的太子差。如果不是太宗出爾反爾,立了朱高熾為太子,這如今的天下,應該是漢王府的。

    但是現(xiàn)在看來,距離這個目標似乎越來越遠了。

    他知道解云是來干什么,還不是見漢王府這些年日子好過,過來打秋風。

    這些奸臣們,只要有銀子,一切都好,要是不把銀子塞足了,回去了還不知道要搬弄多少是非。

    這恐怕也是那位伯爺爺?shù)囊馑迹酶鞣N手段來削弱強藩,還不是怕江山不穩(wěn)。

    “王爺,特使已經(jīng)下船了,我們該去迎接了。”

    朱見注收回了思緒,看見碼頭上已經(jīng)被一批紅衣京衛(wèi)占據(jù)了各處要道,嘴角不自覺冷笑了一下。“看來這位大學士,也是貪生怕死之輩。我漢州府這些年馳騁西洲,什么時候出國事了!”

    王府長史韓琮笑道:“這些個大臣在富貴窩里待慣了,總以為西洲就是蠻夷之地。”

    朱見注的笑容淡了下來,嘆道:“相比之下,我西洲還真是蠻夷之地啊!”

    他永遠也不會忘記,十五歲那年,他隨著祖父一同進京面圣。第一次回到大明,見識到大明中洲的繁華的震撼。

    那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那摩肩擦踵的人群,那奔騰的火車,那繁華的街市,無一不讓他目瞪口呆。

    他從小生活在漢州城,而漢州城這個漢州府最大的城市,才三十萬人。

    整個漢州府,超過四百萬平方公里,總共才三百萬漢人,還沒有一個應天府的人多。

    即便是加上這里的昆侖奴,整個西洲也不到一千萬人,還沒有一個浙江布政司的人口多。

    他從小在草原上長大,哪里見過如此繁榮的景象。他問祖父,他們?yōu)槭裁床簧钤趹旄敃r的祖父只是痛苦地嘆了口氣。

    他不敢追問,后來,他自己尋找答案,他也找到了答案。

    原本的皇上應該是他的曾祖,只是這位皇上搶奪了曾祖的皇位,他們只能被打發(fā)到野蠻的西洲,與昆侖奴為伴。

    大明的百姓享受著榮華富貴,他這個王爺卻要靠殺昆侖奴,閹割他們販賣才能換錢。

    西洲有無數(shù)的礦產(chǎn),但是這些礦產(chǎn)還要上繳給朝廷,他們王府只能得到不足五成。

    這一切太不公平了!

    他也想生活在繁華的應天府,住在猶如一座城市的皇宮里,享受著那里的幸福生活。

    當然,這個夢想他誰也不敢說。不要說做這樣的夢,就是對朝廷陽奉陰違,也都要做的小心翼翼,不敢讓人抓住把柄。

    碼頭上,解云見到了今年才二十五歲的漢王朱見注。

    從外表上來看,這位王爺也是一位馬上將軍,身強力壯。但是,他行事沉穩(wěn)有度,心思陰沉,讓解云忍不住想起了多年前見過的趙王朱高燧。

    這位王爺可也不是個泛泛之輩啊!

    朱見注哪怕是親王,也要先拜見身為皇上特使的解云。

    解云不敢受全禮,然后又以臣子身份,拜見漢王。

    雙方笑容滿面,言談舉止親密,仿佛是多年未見的好友。

    等雙方的隨從見禮完畢,朱見注熱情邀請解云落腳王府別院。解云婉拒了許久,才讓朱見注打消了這個主意,住進了王府不遠的內(nèi)務府衙門。

    解云這次來是要跟朱見注打擂臺的,如何能住到王府別院去。別的不說,伺候的人都是漢王的人,跟屬下說句話都要擔心有人旁聽了。

    坐進了汽車,朱見注臉上的笑容淡去,嘆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解學士堅持不肯住進別院,怕是這次來意不善。”

    “不用提醒本王也知道,只是不知道我的這位伯爺爺,這次到底還要不要臉面了。”

    韓琮道:“要不要老臣派人去一趟晉王府”

    “不用了,朱鐘鉉其人膽小如鼠,不可同謀也。不過,給他發(fā)一封電報也是應該的,,除了他,還有其他的南洲那邊的十二家旁系親王府,都發(fā)一封電報去。就說本王惴惴不安,欲自請閉府,今后這奴隸貿(mào)易,也該停了。”

    想了想,朱見注覺得不妥,又說:“先不必如此說,就說我漢王府如今人力缺乏,欲請各家王府增派一些旁系和親衛(wèi)來西洲籌謀開礦。”

    他怕自己說自請閉府,要是朝廷直接順坡下驢,他就坐蠟了。

    現(xiàn)在請各家王府派人來西洲開礦,進可攻退可守,他就不信伯爺爺一點臉面不要來對付他這個孫子輩。

    內(nèi)務府衙門的一個后院,早已經(jīng)被整理的干干凈凈。

    解云與其他隨從一同住了進來,臉都沒洗,就忙著接見外交部,通政司,內(nèi)務府,咨情司,布政司,按察司的各級官員。

    這一忙,就到了正午,由漢州布政司孫經(jīng)緯主持,各級官員匯聚一堂,為解云接風。

    因為是中午,晚上解云還要應邀參加漢王府的接待晚宴,所以眾人都沒有喝酒,酒席上難免就有些寡淡。

    從酒樓回到了小院,解云才算是松了一口氣,感到了一絲疲憊。

    這次來西洲,在事情沒有點破之前,他不敢相信在西洲的任何人。

    許多官員都在西洲任職多年,誰也不知道他們與漢王之間有無勾結(jié),所以不宜打草驚蛇。

    能讓他放心的,就只有他帶來的人,還有先期被他安排過來的那些人。

    “解學士,午后不先見見各級官員嗎?”

    “暫時不見,就說我旅途疲憊,要先休息一日。”

    話雖然如此說,解云卻沒有一絲疲憊,反而覺得精神抖擻。“讓通政司蔡康,電報局劉善才過來,讓他帶上這半年來的電報留存記錄。”

    西洲的無線電報局是過年前才開通的,無線電報一開通,雖然費用昂貴,但是不論是官員,商人,還是普通百姓,遇到有事的時候,總會發(fā)一封電報。

    這半年來,留存的電報記錄已經(jīng)不少。

    不過,解云也不擔心劉善才和蔡康會沒有篩選過,那些商人之間,百姓之間的普通電報記錄,只要不是特別關(guān)注的人,基本都會篩選掉。

    而通過對剩下的電報的全面分析,就能將西洲的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立場了解的差不多。

    不一會兒,蔡康和劉善才就帶著幾大箱電報留存條進了房子。

    通政司是專業(yè)的情報機構(gòu),每個在通政司任職的官員,除了像胡遠勝那樣的專業(yè)科技人才,絕大多數(shù)都是專業(yè)情報學校畢業(yè)。

    他們對情報分析,收集,偽裝,暗殺,爆炸等科目,不能說熟練,但是最起碼每個人都不陌生。

    有他們這些人在,解云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只需要給出明確的調(diào)查方向就好了。

    外屋的情報人員緊張有序地工作著,里屋,解云和蔡康兩個人坐在窗口,小聲地溝通。

    蔡康是朱瞻基專門安排給解云的情報助手,他在大半年前跟解云一起從大明出發(fā),但是沒有跟解云一起去歐洲,而是在印度洋上分開來了西洲。

    這半年來,他一邊自查通政司,一邊安排建設(shè)信號基站,在西洲建立了十幾家電報局。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電報局,他還帶來了超過一千臺高頻無線電報機,作為各大軍隊之間聯(lián)絡(luò),偵查用。

    也就是說,今后的西洲,朝廷的命令可以直接繞過總督,提督,總兵,直接發(fā)到每個指揮使的手中。

    當然,這只是極端情況,正常情況下,朝廷不會越過高級將領(lǐng)與下面的指揮使直接聯(lián)絡(luò)。

    但是最少,每支軍隊都可以直接接到朝廷的命令了。

    除此之外,他還帶來了不少收音機。在目前這個階段,收音機的制造屬于高科技,電子管的制造非常困難,所以產(chǎn)量不高,價格高昂。

    朱瞻基要求每個軍衛(wèi)最少要有一臺收音機,朝廷每天都會在不同的頻率頻道,播放不同的節(jié)目,讓各軍指揮使級別的官員,能清楚知道朝廷的決策。

    明朝的藩王制度中,朱元璋明確規(guī)定在經(jīng)濟上,藩王不能對自己封地內(nèi)的稅收進行插手,更不能處理民政事務。

    這些藩王雖然有兵權(quán),但是,他們只能擁有一支三千人的護衛(wèi)軍。

    并且,這些藩王也是無權(quán)指揮朝廷的軍隊的,除非皇帝下令讓這些藩王指揮朝廷的軍隊,否則就會以謀反罪處置。

    到了朱瞻基這里,因為是封建海外,朱瞻基放了一部分經(jīng)濟權(quán)力,比如稅收上面,藩王府有一部分稅權(quán),而且藩王如果自己發(fā)展經(jīng)濟,有一定的免稅額。

    在軍事上,南洲的王爺們因為沒有外敵,雖然又三千護衛(wèi),但是沒有領(lǐng)兵權(quán)。

    只有非洲的兩家王府各有一支六千人的護衛(wèi)軍,這支軍隊由朝廷支付俸祿,而且領(lǐng)兵權(quán)也給了兩大藩王。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要對付昆侖奴,還要對付滿世界亂竄的阿拉伯人。

    但是在非洲,最主要的兵力不是這兩支護衛(wèi)軍,而是親王和郡王的親衛(wèi),像漢王府,因為有一個親王,九個郡王,還有一大堆鎮(zhèn)國將軍,他們允許組建的親衛(wèi)份額就有兩萬出頭。

    但是實際上,漢王府自己組建的親衛(wèi),還要多于這個數(shù)字,差不多有三萬出頭。

    除了這些兵力,黃金城有朝廷的六萬精銳,各地官府也都有一千人左右的地方軍隊。

    更重要的是,朝廷在清江口布置了一個海軍總督府,并且在西洲沿岸布置了四個戰(zhàn)區(qū),方便海軍隨時打擊昆侖奴。

    這些軍隊,全部都要讓他們能直接與朝廷聯(lián)絡(luò)上,不管哪里發(fā)生任何事,朝廷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這半年多,蔡康因為這些事幾乎轉(zhuǎn)遍了整個南部非洲,不過,他也圓滿地完成了朱瞻基布置給他的任務。

    如今每個軍衛(wèi),都有了兩臺無線電報機,隨時都能跟朝廷聯(lián)絡(luò)上。

    而解云布置給他的任務,則是篩選出值得信賴的對象,在原有的情報網(wǎng)絡(luò)之外,建立一套可靠的情報系統(tǒng)。

    能夠不用打打殺殺就解決兩家王府的隱患,才是解云想要做。

    這才能顯示出他的能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泰州市| 抚州市| 许昌县| 北流市| 鲜城| 社旗县| 博客| 喀什市| 元朗区| 新密市| 安宁市| 霍林郭勒市| 洱源县| 项城市| 英山县| 清水县| 嫩江县| 九寨沟县| 南皮县| 奉化市| 龙南县| 贵阳市| 和平县| 象州县| 蕲春县| 虎林市| 乌兰察布市| 天柱县| 万盛区| 和林格尔县| 天台县| 河北省| 潮安县| 锡林郭勒盟| 太仆寺旗| 长治市| 井陉县| 临邑县| 迁西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