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的大明新帝國 正文 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

作者/搖搖-欲墜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此島足有一府之地,雖山多地少,但是西部也有大片平原,足以養活數百萬人。如此荒廢,實在太可惜了。”

    來自第三艦隊的參將陳武點頭應道:“自洪武二十年,太祖皇帝遷民到泉州府,漳州府,那里這些年因此引發的民間糾紛數不勝數。若殿下允許百姓遷回,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只是,這是太祖皇帝的旨意,怕是皇上也無法違逆。”

    朱棣因為是從朱允炆的手里搶回了皇帝寶座,為了標榜自己的正統,對朱元璋當初確定的各項法規都循規蹈矩。

    如今海禁雖然形同虛設,但是朝廷從來都沒有說過要取消海禁。

    想讓他推翻朱瞻基的規定,移民東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朱瞻基對此早有考慮,跟陳武說道:“太祖的規矩,自然是不能破的。不過如此大島,上有萬頃良田,還有漫山遍野的樟樹,自然不能放棄。海軍既然要在此地興建水寨,我特許你可在漳州,泉州一帶募兵。凡是家有參加海軍者,皆可攜全家移民東番,為水寨種糧。”

    陳武本來就是泉州同安人,也就是后世的廈門人,當兵又在泉州,對當地的情況非常了解。

    聽到朱瞻基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眼中一亮,輕聲道:“殿下,陛下那邊會不會同意?何況水寨建設,新兵募集,都需要大量錢財……”

    朱瞻基扭頭看了朱真一眼,笑道:“這件事你就不必擔心了,朱總兵自會安排下來。”

    陳武也看了看自己的上司,見他笑著點了點頭,就知道上層已經都協商好了,他這邊照辦就好了。

    能夠幫家鄉人民解決實際困難,他自認義不容辭,立即躬身抱拳道:“小臣定當全力以赴!”

    朱真這個時候接話說道:“陳參將負責在泉州募集一萬兩千人,許參將負責在漳州募集一萬兩千人,每人發放十兩銀子安家費,并且由海軍提供船只,負責轉運家屬到東番,可有難度?”

    許韶光的參將抱拳問道:“總兵大人,這家屬可有限額?”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只要不超過十人皆可,另外要記得,不可影響泉州和漳州當地父母官的不滿。”

    如今的官府,除了按照土地收稅,同樣也按照人頭收稅。人口多了,稅自然就多,這都是政績。

    如果因為征兵就拉了幾十萬人走,當地的父母官自然是不能同意的。

    所以朱瞻基預想中的,借助家屬原因,從兩地各遷移十萬人,暫時也夠用了。

    有兩萬五千人的海軍,就能保證東番的航線安全,二十萬人,在島南安排十萬人,島北安排十萬人,先把土地墾荒工作做好。

    等這里慢慢發展起來了,以后自然能吸引更多的商人,更多的移民。

    陳武大喜,忍不住雙膝跪拜道:“小臣就是泉州人,自然清楚移民與本地人之間的矛盾。如今遷移十萬人,民間矛盾自然會少上許多。殿下此舉,乃仁政也!”

    眾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陳武不過是一個粗通文墨的武官,現在學著文臣來拍馬屁,自然有些生硬。

    但是正因為這種生硬,讓他的態度顯得非常真誠,倒是不讓人討厭。

    朱瞻基笑著說道:“好了,出發去澎湖,即便水師要在東番設置兩水師,但是澎湖巡檢司也不能荒廢,這里可是扼守我大明東南的咽喉。”

    兩個水師大寨,一個設置在如今的淡水,也是以后的臺北淡水河出海口。

    臺風過后,從雞籠灣出來,朱瞻基就獨自決定將水師大寨設在這里。

    雖然這里距離平原地區有一點距離,但是這里有淡水河,方便島上的物資轉運。

    至于另一個水師大寨,在朱瞻基的計劃里,則設置在南部的安平,也就是后世的臺南市。

    那里現在有島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漢族與島上少數民族融合最密切的地方。

    從臺中到高雄的廣袤平原,也能開拓大量的良田。在小冰河時期到來之即,糧食將是這個龐大帝國最重要的根基。

    不僅僅在東番,包括暹羅,真臘,占城,交趾,還有南洋的各大群島,都將成為大明的糧食基地。

    只要大明的手里有了吃不完的糧食,有了不被撤銷的艦隊,龐大的運輸船隊。以后的農民起義,朱瞻基就不會過于擔心。

    只是這一點,朱瞻基根本找不到一個知音。

    許多人還認為,如今大明國內的荒地就有很多,根本不需要到境外開荒,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糧食,包括朱棣都是這個意思。

    朱瞻基無奈,只能用釀酒來應付朱棣。

    雖然現在大明的糧食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但是并不寬裕。遇到天災人禍,吃不上飯的大有人在。

    朱瞻基一面提醒朱棣糧食儲備的重要性,一面以釀酒的暴利來吸引朱棣,這才勉強讓他同意了朱瞻基的東番開發計劃。

    而且開發東番除了樟腦,糧食之外,還有一大特產,那就是甘蔗。

    中國的蔗糖提煉技術已經發展了一千多年,從漢代的粗制蔗糖,唐代時期,中國從印度摩伽陀帶回了大量的蔗糖工人,從此以后,蔗糖技術領先全球。

    但是到了宋代,阿拉伯人學會了提煉白砂糖,他們從宋朝買回蔗糖,經過加工,提煉成白砂糖,然后賣到歐洲,賺的盆滿缽滿。

    因為歐洲并沒有甘蔗,他們只能從甜菜里面提取糖,還是甜度不高的紅糖。不僅數量少,質量差,價格還非常昂貴。

    忽必烈征服中亞,才把提煉白砂糖的技術帶回了元朝。然后元朝的工人利用阿拉伯人的方法,結合自己的技術,發明了黃泥水琳脫色法。

    自此,中國的白糖制造才開始領先世界,并且開始輸出國外。

    如今的大明,對外貿易中,這趟所占的比例雖然不大,卻一直非常穩定,并且是供不應求。

    而東番非常適合種植甘蔗,這也能給大明帶來巨大的收益。

    要知道,西域人,除了茶,就是糖的需求量最大。

    阿拉伯人雖然是白糖提煉的鼻祖,但是他們也沒有甘蔗,在白糖出口這一塊,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力。

    只要以后大明遏制他們的原材料進口,他們就只能乖乖地從大明手里買糖。

    因為臺風耽擱了幾天,朱瞻基能夠留在東番的時間并不多,他必須在八月十五之前,回返京師。

    所以,在安平確定下來了建造水師的位置,八月初九,大軍就開始返航。

    永樂十四年的夏季已經過去,在南風的推送下,艦隊返回的速度要快了許多,只用了兩天的時間,艦隊就抵達了寧波府。

    第二艦隊的大軍再次分開,只剩下了第一艦隊和三萬神機營的大軍,回返京師。

    八月十三的晚間,艦隊終于抵達了新江口第一艦隊的基地,而朝廷也早已得到了通知,在閱江樓碼頭籌備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

    這一次,來新江口迎接的人除了海軍都督劉江,禮部左尚書呂震,還有翰林院,詹士府的首要官員。

    而朱瞻基也在這一日得到了消息,太孫妃孫嫻,為自己生下了長子,除此之外,自己一下子多了三個孩子,還有四個即將臨盆。

    皇室得到了第四代的長子,還是太孫妃生下來的,沒有名分之爭,整個大明都歡呼不已。

    只是,朱棣按照朱元璋立下的族譜,給這個孩子起名叫做朱祁鎮,讓朱瞻基的心里有點不是滋味。

    難不成,再養出一個導致了土木堡之變的敗家子皇帝。

    他已經決定,留意一下內監,如果遇到一個叫王振的太監,管他有沒有犯事,先把他殺了再說。

    他盡心盡力地改造大明,可不想再經歷一次土木堡之變。

    雖然現在漠北幾乎已經在大明的控制之中,韃靼部勇士幾乎成為了大明開發北明山的礦工,但是,誰知道歷史的糾錯能力有多強大呢!

    不過再給自己十年時間,將漠北變成內地,應該問題也不大。

    雖然蒙人野蠻,但是有了八十多年的統治,如今的蒙人實際上已經被漢族同化的差不多了。

    沒有了文化的隔閡,只要再把他們打服,同化只是時間問題。

    中華民族最厲害的永遠不是武力,而是文化。不管是現在的蒙元,還是以后的滿清,他們的統治固然折斷了漢人的脊梁。但是在文化上面,他們最后都被漢人同化。

    舉一個簡單地例子,女真原本并沒有文字,他們為了區別漢人,創造了滿文,但是到清朝滅亡的時候,絕大多數的滿人也只能說幾句滿文,連寫都不會了。

    從倉頡造字,到河洛圖書,再到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當華夏文化成熟之后,就開始了一直以來的擴張,永不停頓。

    不管是朝代更迭,還是異族入侵,華夏不僅沒有縮小,反而一直在擴大。

    這是因為華夏文化從來都不是以血緣來區分的民族。

    三皇五帝時期,華夏只是中原一小塊部落。春秋戰國時期,華夏也只是原本周朝的疆域。但是一次次擴張,一次次分裂,華夏變成了一個融合了多民族,不同血脈的超級國家。

    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華夏的文化影響。

    從這一點上來看,也間接解釋了歷史上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漢奸文人。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是誰統治這個國家,統治這片土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海市| 綦江县| 宝丰县| 二连浩特市| 齐河县| 璧山县| 宣恩县| 临桂县| 翁源县| 宁乡县| 息烽县| 麻江县| 莱州市| 长子县| 焦作市| 孙吴县| 曲水县| 临湘市| 泗洪县| 施甸县| 钟祥市| 思南县| 乌海市| 安庆市| 咸阳市| 右玉县| 永和县| 琼结县| 甘德县| 乌恰县| 松桃| 奉节县| 松潘县| 昌乐县| 土默特左旗| 当雄县| 宁武县| 大姚县| 双牌县| 翁牛特旗|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