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勇等人不得不走,因為軍中首腦華楓、朱洪竺、陳近南等人,正結伴而來,目標正是弓箭營。
小打小鬧、強吃強喝的“小混混”,怎敢與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大清官”碰面?
自然是退避三舍為妙。
何況,已然吃了人家十數壇美酒。
“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此時不溜,更待何時?
……
華楓等軍中首腦,相比任勇之流,當然氣場要大得多,做法也要好看得多。
至少,他們碗中有酒
雖然只有半碗,那也比任勇等人的空碗,要好看得多。
這樣,才有那么點敬酒祝賀的意思。
而且,華楓等人并未急于喝酒,而是先說了一些祝賀、希望、感謝之類的話語,方才提議與弓箭營的全體兄弟共進一碗酒。
直到此時,弓箭營的一眾兄弟,終于才有酒下肚
當然肖云、蔣不清等為數不多的將領除外。
他們已然喝得足夠多。
因為,之前的數波“來賓”,都是目標明確的“圍攻”他們那一席將領。
客人如此,主人又怎好“沒事找事”的自己叫上他人同喝?
這不是擺明了打客人的臉么?
……
眼瞅著空酒壇越來越多,鼻聞著空中的酒香越來越濃,弓箭營一眾兄弟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只能眼巴巴的干瞅著,任憑肚里的酒蟲來回翻滾、東奔西走。
有那么多重量級的客人在場,他們怎能不顧忌形象?怎能不給肖云、蔣不清兩位將領面子?
因此,他們對華楓等人的到來,心里異常感激。
與之前數波客人到來時的心態,截然相反。
……
由此可見,做成一件事,方法很重要。
雖然也可以殊途同歸,但實際效果卻是大不相同。
同樣是“打秋風”,華楓等人卻做得和風細雨,不但讓人心甘情愿的獻上美酒,完了還心存感激。
而任勇、劉猛等人,卻表現得太過急切,太過不近人情。只求自己痛快,不管他人死活。
這樣的來客,哪個主人會喜歡?
……
華楓、朱洪竺等一眾“貴賓”,與肖云、蔣不清等主人相談甚歡。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空酒壇在不知不覺中增多。
不過短短半個時辰,弓箭營一百五十壇烈酒,竟然點滴無存
而華楓等人所在之席,竟喝了二十壇之多。
細算下來,差不多每人兩壇下肚。
直到華楓一行心滿意足的離去,直到再無酒可喝,肖云、蔣不清等一眾將領才幡然醒悟。
原來,這幾位首腦是來騙酒喝的啊
難怪連平日甚少開口說話的萬云龍、唐華明、崔尚仁,也一反常態的嘮起了家常,聊起了武功,竟然是意在烈酒。
可笑,自己之前還感覺受寵若驚呢。
如此手段,防不勝防啊
不過,相較任勇等人的亂喝一氣,與萬云龍等人的閑聊也算有所收獲。
他們在武學上,的確有一些獨到的見解。一番探討下來,倒也有所感悟。
……
有失才有得。
顯然,弓箭營的一眾將領,所得遠遠多于所失。
對于武者而言,能獲得武道的感悟,當然重要無比,又豈是些許美酒所能比擬的?
或許,這是華楓等人故意為之?
目的,就是借機點撥,助其提升。
也算是對弓箭營表現出色的一種變相獎勵。
或許,不過是沒話找話?
目的,就是“吃大戶”。
無論何種情況,其結果是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
人均酒水最足的弓箭營,都已無酒可喝,其余各路軍馬當然早已無酒。
于是,吵吵嚷嚷的會餐晚宴,很快就已結束。
耗時不到兩個時辰。
這恐怕是參與人數最多、耗時卻最少的一次宴會。
可見,酒對軍營、對會餐之重要性。
所謂“無酒不成席”,正是如此
雖然大多數人意猶未盡,但仍然對華楓、對錢不多心存感激。
畢竟,值此非常時刻,仍能聚眾飲酒,委實太不容易。
既要有人想得到,又要有人做得。
二者缺一不可。
……
經過一事,華楓、錢不多兩人,在眾人心中的分量,再次得到提升。
重要的是,抗清義軍的凝聚力,再次得到增強。
“花花轎子眾人抬。”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屬于自己的秤,用其衡量萬物,審視自我。
一心為人者,人皆擁之。
事事設身處地者,人恒敬之。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正是此理
……
烈酒雖然不多,但很多人也是喝了個五分醉。
像任勇、劉猛這樣厚著臉皮四處“打秋風”者,更是有了八分醉意。
即便大閱兵中未能勝出的隊伍,每席也能享有烈酒一壇。因此,晚宴的結局是皆大歡喜。
華楓之所以做出如此決定,是因為頗有經驗的他知道:一旦決戰正式展開,這五萬兄弟恐怕會有不少人將喋血沙場,將再無機會與戰友拼酒,再無機會與戰友猜拳行令,再無機會與戰友搶酒喝……
一切,都將再無機會
為避免留下遺憾,因此將慶功酒提前進行。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華楓之意雖未明言,但有心者卻也了然于胸。
至于孟起、肖云、任勇等北伐義軍老兵,早已熟悉華楓的帶兵風格,自然極盡配合之能事。
……
客觀而言,華楓此舉不但深得人心,而且極為人性。
戰后再喝慶功酒,委實有些不妥當。
因為,在慶功之時,腦海中難免會飄過已然長眠沙場的戰友,曾經朝夕相處的戰友,曾經并肩對敵的戰友。
自己在此暢飲狂喝,他們卻已埋骨于廢墟之中。而正是他們生命的付出,才換取了戰爭的勝利。
這慶功酒,還如何能夠盡興?
戰友豈非死不瞑目?
而戰前設宴會餐,不但人員齊整,而且了無遺憾。以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心態淡然處之,豈不爽快?
……
陳近南推測的果然不差,大宴當晚,東風漸起。
不過仍是“欲抱琵琶半摭面”。
如不細查,很難發現。
就連華楓,也是翌日方才有所查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