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更時分,猇亭東面城門悄悄打開,多鐸、岳樂、佟圖賴等人率領大軍秘密出城,向城東行走,看著漫長的隊伍,幾個躲在暗處黑影不斷計算著,然后一個黑影跳戰馬,向義勇軍大帳跑來。
聽到韃子出城向東邊逃跑,眾人大喜,大家紛紛道賀。
出三峽過夷陵猇亭,那將是數萬平方公里的江漢平原,有名的魚米之鄉。
這次東征,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在秋耕之前進入江漢平原,避免秋收之后韃子橫征暴斂掠奪民眾。
現在韃子退出猇亭,義勇軍進入江漢平原,現在雙方你爭我奪激戰正酣,如此韃子要想再劫掠民眾糧食那可能激起更大民變。
剛剛提拔為參謀處副處長的袁宗第則不這樣看,指著前面地圖道:“王爺,韃子逃往荊州、武昌一線,令我軍伏擊計劃落空。
王爺,韃子在猇亭損兵折將,早已經如甕中之鱉,現在退出,那是絕處逢生。
從長遠看,韃子退出猇亭,令我軍攻打武昌徒生諸多變故啊”。
參軍長吳養狐則不這么認為,指著地圖,說道:“王爺,武昌雖然重要,但不過四戰之地而已。
要守住武昌,必須保證這幾個門戶的安全啊,襄樊、武勝關乃武昌北邊門戶,九江乃武昌東邊門戶,岳陽乃武昌南面門戶,而夷陵則為西邊門戶,
李自成兵敗被殺,除了天意之外,就是沒有聽從別人勸誡防守襄樊啊,如此觀之,韃子退守武昌不可怕,就害怕韃子退守襄樊。
若韃子占據襄樊,我等即使占據武昌,但頭好像懸那一把利劍,韃子隨時可以前來攻取啊。”
楊軒沉思良久,一時半刻之間難以決定。
當即派出探馬令郭崇烈等人密切注意韃子動向,以防止韃子半路折返,退回襄樊。
躺在椅子迷糊了一陣,突然斥候來報,韃子果然如楊軒所料折返向北,現在七千多韃子騎兵正向當陽方向退卻。
楊軒點了點頭,令四更做飯,四更起床、五更后出發,吃完飯立即追擊韃子,令作戰司派出作戰參謀迅速的趕到郭崇烈鎮,通知大家做好作戰準備。
與這個時代各部稍稍不同,義勇軍已經有了勞動分工,除了安營扎寨,埋鍋造飯、打水砍柴需要其他人馬協助之外,就像早做飯這些活計,基本由伙夫兵完成。
一個大隊有10名伙夫兵,歸司務長監管,平時由小隊長帶領,大家分工做飯做菜,如此也非常方便。
晚到達宿營地之后,常常一個中隊負責搭建營帳,一個中隊負責在外圍構筑工事,而另一個中隊則協助炊事班擔水砍柴,或者埋鍋做飯。
早一般由炊事小隊負責做飯,因為需要長時間行軍,不但需要早餐、中午吃的,而且還要準備行軍糧食,如此需要時間較長。
炊事小隊三更天起床,由司務長、小隊長帶著,大家分工合作,進行早餐準備。
有人專門燒開水,王爺說了,病從口入,要想不得病,每個兵丁都配有椰瓢,都需要灌滿,喝燒開的水,而不是隨便亂喝害人害己。
有人專門熬稀粥,現在天氣熱,出汗大,不能像冬天那樣吃干飯,行軍之前每個人都需要喝三大碗稀粥方可路。
拷炊餅,兄弟伙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行軍過程中早晚兩頓喝稀粥當然不能長久,每天早出發前都需要帶兩個炊餅,如此中午好涯餓。
早炒了兩個小菜,長途行軍,一個個小伙子被折磨得有氣無力,怎么辦?只要條件允許,已定炒了兩個小菜,或者買點肉,大家打牙祭。
一個大隊五六口大鍋,炊事小隊足足需要忙半個時辰,如此方能準備妥當。
現在要遠行軍追擊敵人,準備事情更多,炊餅炒面飯團這些不能少,如此足足需要忙一個時辰,才可以準備兩三天行軍口糧。
前世有人嘲笑中**隊為鍋盔軍隊,步兵為主的軍隊,也只能如此。
當然,相比三餐不繼,半個月沾不葷的其他各部,義勇軍將士簡直是天堂。
這也是為何義勇軍自成立以來連戰連勝的原因之一。
韃子逃出猇亭城,一路北逃,到第二天烈日當空人困馬乏的,多鐸方才令大家生火做飯,令大家休息。
米剛剛放在罐子里面,火剛剛點燃
多鐸坐在馬車里面,胸脯起伏不定,咳嗽不已,這江南潮濕氣候真的要命。
多鐸身體不好,這幾年聲色犬馬更是如此,以及于昨天一戰之后,整個人身體就受不了,不能像其他將領那樣騎馬縱橫,而只能坐在馬車里面,。
不知道是天氣太熱還是怎么回事,多鐸感到臉有點凹凸不平,臉有點發燒,大概是因為天氣太炎熱出了什么麻疹吧。
就在多鐸準備傳喚醫生的時候,固山額真伊爾德打馬過來,滿臉哀愁道:“叔父攝政王,探馬來報,在前方十里之處約有一支數千人的軍隊,他們正在構筑工事,準備阻攔我軍啊。”
多鐸大驚失色,神色慌張道:“這,這怎么可能?
難道楊軒未仆先知,我們可是出東門折返西行,楊軒怎么可能未仆先知,派出兵馬前來阻擋呢?”
伊爾德搖頭道:“楊軒用兵異于常人,每次常常料敵在先啊,如此觀之,楊軒可能事先發覺我軍逃跑痕跡,如此埋下這樣一支伏兵啊。”
佐領古爾哈甕聲甕氣的說道:“叔父攝政王,義勇軍雖然有少量騎兵,但還是以步兵為主,經過一夜追擊,也不可能比我們強多少,我們有七千騎兵,而當陽地勢頗為平坦,我不相信這萬余義勇軍能夠擋住我軍?”
伊爾德搖頭道:“此地名喚雅鶴嶺,離猇亭不過50里之遙,楊軒既然派出伏兵,如此必然早已經掌握我軍行蹤,我們不可戀戰,逃到襄樊與貝子碩托匯合才是真啊。”
多鐸沉思片刻,當即令人找安郡王岳樂前來議事。
也不需要多鐸吩咐,岳樂聽到前面出現伏兵也頗為驚訝,現在也早已盡趕到,對多鐸的轎子哭道:“十五叔啊,楊軒一招領先,處處領先,為今之計我們還是如何擺脫義勇軍追擊,逃回襄樊才是真理啊。
多鐸一聽,揭開簾子,雙手顫抖的從一個美姬手中接過一碗參湯想喝一口以穩住內心不安,但旁邊的美姬大驚失色,一面嚷著,一面連滾帶爬的跑出馬車,那個樣子,頗為驚慌。
多鐸大驚,正準備呵斥這個美妾,但讓多鐸頗為吃驚的,岳樂伊爾德等人也頗為緊張,驚慌的看著多鐸連退數步。
多鐸大驚,看著岳樂道:“安郡王,你等怎么啦,看到本王如此膽怯”。
在岳樂示意下一個美姬膽顫心驚的拿過一面銅鏡,多鐸一看,整個銅鏡也順勢跌落在地。
只見多鐸面如土灰,驚慌失色,整個人仿佛一下蒼老了許多,突然站在馬車,仰天長嘆道:“天絕我也天絕我也,想不到我多鐸一世英雄,在這兵荒馬亂之中,竟然生痘痘,蒼天你不是與我多鐸過意不去嗎?”
越說越激動,到最后,多鐸竟然拔出寶劍,準備當眾自刎。
大家可別小看這個痘痘,這種痘痘就是天花,在歷史,多鐸、順治無不死于這種痘痘。而滿清最為推崇的康熙能夠當皇帝,主要原因為在順治諸子之中,玄燁曾經得過天花而已。
多鐸得了天花這種絕癥,心中悲涼那是可想而知,看到滿臉的痘痘,多鐸自殺的心就有,更別論其他。
岳樂雖然勇猛但也怕傳染,勸說道:“十五叔,你乃我大清擎天柱啊,若是你有什么三長兩短,讓我如何向十四叔多爾袞交待?
十五叔,你不要擔心,孩兒自有主張,叔父坐在這馬車之,孩兒派人保護叔父回到安陸府回到襄樊,然后北,如此可能對叔父病情有所幫助。
若是十五叔放心,那么請將指揮大權交予侄兒,侄兒定不會辜負叔父的厚望的”。
身顏天花這種絕癥,多鐸只得將軍隊指揮大權交給岳樂。
而岳樂在留下一個佐領率領曾經得過天花的旗人保護多鐸逃跑。
蠻清生活在極寒之地,大家來到中原后氣候極度不適應,很多人南征那簡直是如喪考妣,就是害怕得天花這種怪癥,如此很快的湊足了200多個得過天花的蠻清八旗子弟。
岳樂召集眾將議事,決定兵分三路,岳樂親率一支2千人騎兵纏住義勇軍騎兵,而漢岱、伊爾德個率領4千主力逃走,如此定避免義勇軍首尾不接顧此失彼的現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