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哨楊三騎在戰馬上,拼命向嘉陵江逃跑,但到處都是潰兵與等待收容的逃兵,大家充塞道路,根本跑不起來。( ?[{[八一中文{ W〕W>W〉.>8〉1?Z]W>.〉C〕O]M〉
好不容易跑出陣中,正準備打馬狂奔,突然斜刺中殺出一支官軍,遠遠的不斷放銃。
戰馬中彈倒在地上,二哨楊三也被戰馬拋在一邊,在左右親信攙扶下還沒有爬起來,就看到十多個官軍殺了過來。
看了看在一邊哀嚎的戰馬,再看了看二哨楊三身上閃閃光的鎧甲,大家一下涌過來。
二哨楊三以刀駐地,便戰邊走,但還沒有走兩步,突然聽到一個漢子嚷道:“楊秉胤,是你啊,怎么是你?
你小子不錯,穿得如此整齊,大家住手,大家是熟人,不要打了!
楊三內心一驚,自從三年前上山之后,為了避免禍及家人,自稱二哨子楊三,如此久而久之,很少有人還記得自己真實姓名。
現在聽對方漢子喊破,楊秉胤感到萬分驚奇,借著月光,借著旁邊火光,仔細看了看,突然也頗為驚訝的嚷道:“都極歸,都師傅,怎么是你,你怎么成為官軍了?”
都極歸放下大刀,笑道:“楊秉義,你穿得這樣齊整,在土暴子那里混得不錯嗎?
不要打了,大家都是己家人,沒有必要拼得你死我活的!
楊秉胤用大刀橫在胸前,凄然笑道:“都師傅啊,不打也行,大家一場兄弟。
你就放了兄弟我這一茬,土地下輩子做牛做馬定然報答你的!
王皋放下大刀,笑道:“楊秉義,沒事的,跟老子投奔官軍吃皇糧。
十年前老子經過巴州,看你非常好學,留下來教了你一個月功夫。
你真的是練武奇才,三五個人也近不了身,可不要埋沒了!
楊秉胤微微一怔,苦笑道:“都師傅,一切都晚了,下輩子吧,這輩子徒兒只有做盜賊了。
我就是姚黃的二哨子楊三,為了牽連家人,我們姚黃全部化名的,而老子我化名為二哨子楊三啊。
都師傅,你知道嗎?我楊秉胤在姚黃是當家的,你答允饒恕我,但那個楊軒不饒恕又有什么辦法嗎?”
都極歸赫赫笑了笑,不以為然道:“楊秉義,你混得不錯啊,居然在姚黃成為當家的,比師傅我強多了。
沒有關系,大人寬宏大量,也善待俘虜。
師傅去找大人說情,師傅現在是大人的貼身護衛呢!
楊秉胤內心一驚,看著都極歸不解道:“大人,你所說的大人是誰?”
都極歸大笑,說道:“大人當然是楊軒楊子修啊,別看他現在只是一個署理知縣,一個千總,但對人非常好。
其他的,即便是什么巡撫、知府什么的,師傅我還不想給他們做護衛呢?”
楊秉胤本來身陷絕境,現在聽到有了這樣一層關系,當即扔下武器帶頭投降。
周圍的土暴子看到當家的尚且棄械投降,大家也紛紛舉槍投降,投降官軍。
正在后方觀戰的楊軒聽到二哨子楊三投降官軍之后,內心也頗為喜歡,當即帶著護衛打馬來到前面,看見前面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大片。
看到楊軒趕到,都極歸跪下道:“大人,這個楊秉義是卑職的徒弟,當年我到巴州賣藝,看秉義也喜歡打抱不平,當即收為土地,傳授了一個月功夫。
前幾年天災**的,楊秉胤走投無路跟隨了姚黃,剛才聽卑職點撥,特的率部來投,懇請大人收留。”
楊軒看了看周圍眾人,看了看跪在旁邊的楊秉胤,三十多歲,身材高大,相貌魁梧,一看就知道是練家子。
雖然如此,但對方是搖黃十三家當家的,可以說身上有多宗命案在身。
去年自己是收留了姚黃當家的馬潮,但對方是響馬出身,再說為人傻里傻氣的,而這個楊秉胤精明得很,與馬潮完全不一樣啊。
楊軒張目四望,不知道如何應對,旁邊的舉人李時開看出其中端倪,勸誡道:“大人,這二哨子雖為姚黃腦,但楊秉胤也是誤入歧途,但現在正值用人之際,還是希望大人能夠饒恕其罪過!
楊軒搖了搖頭,嘆息道:“上位者不能以己好為好,更不能以己所惡為惡。
凡事都要公允,不應該講究私誼,免失偏頗啊!
都極歸大驚,急得汗如雨下,連連跪下,希望饒恕楊秉胤的罪過。
旁邊書吏周正拱手說道:“大人,屬下看楊秉胤本性還不算壞,在姚黃眾多當家中間也沒有太多惡性,若是其能夠改邪歸正,幫助大人平定姚黃之亂,還三縣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大人完全可以饒恕其過去惡性,讓其戴罪立功啊!
都極歸內心一喜,一只手死死的按住楊秉胤的肩膀,迫使其跪下,頭搗如蒜道:“大人,秉胤也是被逼無奈才走到這條道的,大人,秉胤這孩子我曾親手教過武功,天子不錯,為人也比較善良。
秉胤,我們大人學問好,待人好,是一個大好人啊。”
楊秉胤被逼無奈,再加上也聽到一些犯了命案的頭目被官軍砍殺的事情,連忙拱手道:“大人,小的過去也是被迫無奈,本著除暴安良才加入姚黃十三家的啊。
只要大人能夠饒恕小的罪過,小的定然維大人之命是從!
楊軒內心大喜,翻身下馬,走到楊秉胤身前,將其扶起道:“楊秉胤,本縣非你是都極歸都師傅的高徒而收留你,而是觀你有洗心革面之決心而收留你啊。
本縣希望你記住,就像你剛才所說那樣,將來不論是身在官場還是身在綠林之中,斷不可禍害民眾啊。
只要你做到這一點,本縣將來會給你一個好的前程!
楊秉胤大喜,連忙叩頭謝恩。
楊軒笑了笑,看著眾人道:“往事不堪回,希望你從今以后重新做人。
你現在叫楊秉胤,胤,有后嗣,令尊也是希望你能夠在子孫后代留名立萬。
改字不改音,我將胤改為義,大義的義,從今以后你叫楊秉義,這樣如何?”
古代名字一般是父母,或者身居高位人幫忙取的。
楊軒是副榜舉人,步兵千總,官拜正六品武官,給土暴子頭領改名字,在古代這可是美事一樁啊。
現代人看別人改名字不舒服,但在古人完全不一樣。
楊秉義大喜,連忙跪下謝恩。重新再扶起來后,分明看見楊秉義眼角出現一絲絲淚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