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由于西方國家火器傳入,再加上嘉靖年間東南抗倭戰(zhàn)爭,火器性能得到大量改進,其主要裝備為:
、三眼銃,3管單兵手銃,由3支單銃繞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緣,共用一個尾部,單銃口徑5毫米,全長35o―45o毫米,都有藥室和火門,可連射。** **★**★. **★** **√** .★CoM顯然是一種短型騎槍,方便在馬背操作,但性能較差。雖然一些書中說能在三眼銃的最佳射程為三十步,也就是49.o5米,破重鎧,五十步(.75米)之外能重創(chuàng)不披甲目標,百步(63.5米)之外就沒有殺傷力了。
但只要面對稍稍研究一番就知道根本難以達到這種性能,在本書中采用的性能參數(shù)為:
最佳射距離在2o米左右,2o-3o米破重鎧,5o米外不能重創(chuàng)不披甲目標,o米外不能沒有任何殺傷力。
2、鳥銃,從RB引進,戚繼光《練兵紀實》聲言重5-6斤,銃總長2o公分,槍管9o公分,鉛彈重3錢(2克),用藥3-4錢,口徑3公分。
宋日星考證,該槍鳥雀遇于三十步內(nèi)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則銃力竭矣。鳥槍行遠過二百步,制方仿佛。
宋日星做試驗:
日軍鳥銃在**十步之外,能擊破二層濕毯被子,在五十步之外能擊破三至四層濕毯被子,可見綿被遮擋彈丸的效果有限,故此,宋應(yīng)昌建議入朝將士臨陣作戰(zhàn)時,要在敵營四百步之外施放大將軍炮,等到日軍鳥銃射完彈丸之后,再向前進軍。
考慮到這種情況,鳥銃最佳射擊距離在4o米左右,那么鳥銃可以在4o-5o米破重鎧,o米外不能重創(chuàng)不披甲目標(很多流寇),2o米外沒有多大殺傷力。
3、魯密銃,為趙士禎按照土耳其進貢鳥銃所仿造。該鳥銃用藥量、鉛彈重量與從RB引進鳥銃相仿,口徑一致,但性能更優(yōu)。
史載:“約重七**斤,或六斤,約長六七尺,龍頭軌、機俱在床內(nèi)。捏之則落,火燃復起,床尾有鋼刀,若敵人逼近,即可作斬馬刀用。放時,前捉托手,后掖床尾,機只捏,不撥砣然身手不動,火門去著目對準處稍遠,初煙起,不致熏目驚心。此其所以勝于倭鳥銃也。用藥四錢,鉛彈三錢”
與鳥銃比較,其身管加長,火裝置亦有改進,龍頭機規(guī)安裝于銃床內(nèi),扣規(guī)龍頭落于火門,火藥燃后,又自行昂起。銃床尾有鋼刀,倒轉(zhuǎn)過來,近戰(zhàn)可作斬馬刀用。
從本質(zhì)上說這魯密銃只是在鳥銃基礎(chǔ)上進行了較大幅度改善,其性能較鳥銃號。
如此可以判斷這魯密銃性能為:
最佳射擊距離為5o米,在5o-6o米破重鎧,oo米外不能重創(chuàng)不披甲目標(流寇),5o米外沒有多大殺傷力。
4、斑鳩腳銃:
毫無疑問,三眼銃屬于一種短型騎槍,鳥銃、魯密銃為輕型火繩槍(彈重3錢,約2克),而不是西方那種重型火繩槍。
在同時期歐洲流行重型火繩槍,比較有名的就是西班牙的穆什克特,其主要性能指標為:
槍長:.米~2米;
槍重:千克~o千克;
口徑:2.3厘米;
彈丸重:5o克
射程:25o米
其射程、殺傷力遠較鳥銃、魯密銃。
而在中國東南沿海的gdFJ地區(qū)也出現(xiàn)一種斑鳩腳銃重型火繩槍,當時澳門及gd能制造,海盜中有使用此種火器,官軍也有少量裝備,崇禎**年熊文燦運到BJ的一批火器中,便包括此種火銃oo門。
這種重型鳥銃銃身長5.5尺(每營造尺約3-32厘米,全長在2米以上)
內(nèi)徑o.6寸(折算約9mm),用藥.3兩
鉛子重.5至.6兩(約56克)
大斑鳩銃彈重.兩(6克,恐怖)
由于槍身甚重,需要腳架支撐,形似鳥腳,由此得名,威力遠勝普通鳥銃。
由于清朝火器斷代,到太平天國時期展出一種中國獨有,完全退步與歷史的重型火繩槍抬槍,各地規(guī)制完全不同。
江南制造局造邊針后膛抬槍,口徑5.9毫米,槍全長2445毫米,全重3.2公斤,鉛子重23克;
sx機器局造抬槍口徑25毫米,槍長22oo毫米;hn機器局造抬槍,全長2o32毫米,鉛子全重52.2克;
sx機器局造抬槍,口徑4.3毫米,槍長5毫米,凈重4.4公斤。
抬槍與斑鳩腳銃都屬于中國人制造的重型火器,但抬槍是兩個人操作,將槍管放在一個人肩膀上進行射,其放射方式明顯較明末東南沿海出現(xiàn)的斑鳩腳銃退步。
而斑鳩腳銃射方式如同西洋人重型火繩槍射方式一樣,將其放在腳架上面射,以保證槍支平衡。(正如西方電影所見那樣,一些身強力壯的可以人手使用一支)。
參考西班牙穆什克特火繩槍性能與后期抬槍火器性能,這斑鳩腳銃性能采納:
最佳射距離為:oo米內(nèi)破重鎧,2oo米外不披甲將士,3oo米外無殺傷力。
面對東方冶鐵技術(shù),這斑鳩腳銃性能實在太恐怖了,可以遠程擊殺大型目標。
5、面對北方騎兵,特別是穿上兩層三層鎧甲的騎兵,普通鳥銃殺傷力有限,而這斑鳩腳銃又十分笨重不易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后期展出一種大口徑鳥銃。
其主要指標為:銃管2oomm,全長5oomm,槍重o斤,口徑6mm,用藥5錢,彈重6錢(24g)中型火繩槍(明朝很多人命名為長火繩槍,為重型火繩槍。)
該槍主要射擊參數(shù)為:最佳射擊距離7o-o米,在o米內(nèi)可以破重鎧,在2o米外不能重創(chuàng)不披甲目標(流寇),o米外沒有多大殺傷力。
而整頓軍伍之后,忠義軍大量裝備這種長鳥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