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昔日蜀王府,也就是今天蜀王府,周圍大小院落都已經(jīng)住滿將領家眷。
他們紛紛跪在兩邊,恭迎楊軒回府。
王府早已經(jīng)裝修一新,三大殿之中承運殿雖然不像過去那樣華麗壯觀,但已經(jīng)修繕一新,可以在之辦公理事。
而后面的端禮殿、存心殿則恢復到昔日模樣。
想了想,楊軒語帶責備道:“嚴布政使,如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斷無必要重修這蜀王府之理啊”。
嚴錫命小道:“王爺,這蜀王府是根據(jù)誠意伯劉基謚號為文成公仿照昔日黃帝宮殿而建啊,這幾年王爺戰(zhàn)功昭著,現(xiàn)在聽到眾人擁戴王爺之后,士民無不歡欣鼓舞,大家募捐,如此方恢復如此模樣。
夫人等人已經(jīng)在上個月住進公府后面的院子,王爺回到,斷無住進其他地方的道理啊。”
楊軒只是簡單說說而已,現(xiàn)在聽對方如此解釋也就罷了,走下馬車進入承運殿。
在大殿之上,讓人驚奇的是居然有兩個太監(jiān),楊軒頗為惱火,急招朱淑穎前來詢問。
朱淑穎心急火燎的來到大殿之上,看見端坐上首的楊軒道:“王爺,賤妾本為蜀王府郡主,現(xiàn)在又被封為長公主,按照禮制本來應該太監(jiān)伺候啊。
賤妾小的時候就是宮女太監(jiān)帶大的,現(xiàn)在王爺為群臣公推為蜀王,我們當然要如同昔日蜀王府那樣,免得被別人瞧不起啊。”
想不到對方居然堅持如此歪理邪說,看見階下眾人表情迥異,楊軒臉色頗為嚴肅道:“各位,我這個王爺與別的不一樣,只想像岳武穆那樣驅(qū)逐韃虜,恢復中華,匡復二京而已。
現(xiàn)在民生艱苦,遠非到享受的時候,我等大家應該兢兢業(yè)業(yè),以完成驅(qū)逐韃子使命。”
如此楊軒遣散所招募的一百多個太監(jiān),整個國公府只有家丁、丫鬟、仆役60而已
昔日蜀王是天下四大富藩之首,蜀王府占地面積達38萬平方米故宮為72萬平方米,超過故宮面積的一半,現(xiàn)在公府上下不過百余人,實在住不了這樣大的房子。
稍作規(guī)劃,楊軒有了注意。
楊軒決定存心殿、昭明殿與后花園為家眷生活場所。
承運殿兩側(cè)房間作為護衛(wèi)團住所,以進行護衛(wèi)與增加人氣。
承運殿、端禮殿作為日常辦公場所。
承運殿左側(cè)則是長史司,右側(cè)則是參謀司,端禮殿兩側(cè)則為秘書處,以襄理政務。
眾人看到楊軒如此,也只得點頭同意。
回到昭明殿,還沒等長子楊文、次子楊武前來請安,楊軒感到頗為疲憊,一下跌倒在太師椅上。
朱淑穎大驚,正準備去找郎中,楊軒搖搖頭,嘆息道:“郡主,你不知道我太累了,真他媽的太累了啊。前面是萬丈深淵,后面沒有退路,我真的太累了啊”。
朱淑穎摸了摸額頭,問道:“子修,你,你別嚇我哦,賤妾知道錯了,你,你如果有什么不好的,賤妾與武兒怎么辦?”
從丫鬟手中接過水杯,喝了兩口,慢慢恢復常態(tài),重新坐會太師椅之后,拉了拉朱淑潁的小手說道:“郡主,幸苦了,實在太難為你了。
想朝廷見你當?shù)溃桓愠鲆粋真假圣旨事件,強壓我吞下如此苦果,將士們也是實在太氣氛了,如此方鬧出擁立這種事情。”
朱淑潁笑了笑,身體向?qū)Ψ娇苛丝空f道:“夫君,擁立就擁立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當日先帝駕崩天下無主,父王以藩王之尊監(jiān)國,最后一些官僚無理取鬧,致使城都防衛(wèi)松懈,賤妾一家闔門近萬人遇害。
夫君,既然將士們誠心擁立,哪有什么好擔心的啊。”
內(nèi)心一喜,楊軒面帶憂郁道:“郡主,為夫擔心的你與那一干蜀藩宗親不明白為夫一番苦心,誤會為夫了啊。”
朱淑潁理了理頭發(fā)說道:“夫君,你多心了。女婿亦為半子,甲申之禍后,我闔家近萬人遇害,兄弟姐妹盡失。
別的不說,即便在民間女婿繼承岳父家業(yè)的也理所當然,即便父王在世,聽到夫君被立為蜀王,也會非常高興的。”
楊軒內(nèi)心大喜,在其肩膀上親親拍了幾下,以示親昵,然后說道:“郡主,你能如此識大體,實乃為夫之福啊,你那些蜀藩宗親,他們不會沒什么意見吧?”
朱淑潁收拾笑容,轉(zhuǎn)頭看著男人說道:“夫君,甲申之亂后,殘留的蜀藩宗親不過四五十余人而已,人多心雜,反對的當然也有。
德陽王最先也有點想不通,二叔富順王多番勸誡,他們方才應允。”
感到內(nèi)心實在多疑,自己被擁立為蜀王,人情世故,即便一般老百姓也會認為王后當郡主莫屬,世子當武兒莫屬。
當日擁立之時為安撫眾人,楊軒也如此宣布,在那之后雖然沒有什么像樣的典禮,大概大家認為事急從權而已。
想到這里,一再詢問王后、王妃禮服是否準備妥當,相當于正式承認當日許諾。
在獲得舊日蜀藩宗親支持的同時,最重要的是獲得轄下官員將領支持。
進城那天,四釧巡撫吳兆元、布政使嚴錫命等人率領一干官僚前來迎接,本來就是一種變相承認,現(xiàn)在只是需要另一種承認而已。
這天早上七點,府大小官員200多人來到承運殿議事,算是正式承認楊軒蜀王的身份。
大明王朝除了規(guī)定每天早朝禮儀之外,更規(guī)定地方官員需要定時參拜在地藩王。
就拿大明的早朝說起吧,每天凌晨5點鐘前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
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wěn)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通常,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
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復
為了開早朝,很多官員更是要穿過半個北京城,如此很多早上3點鐘起床,如此風雨無阻,簡直比囚犯還不如。
聽大家描述,楊軒感嘆這個比地主家的長工還不如啊,地主家長工也要等到天亮之后才會上工啊。
再說了很多低品官員住得太遠,那更是苦不堪言啊。
對早朝制度,萬歷帝時張居正曾經(jīng)改為3,6,9上早朝,如此方稍稍減輕官員負擔。
古代講究以禮治國,不要說朝廷早朝,就是地方官員定時覲見在地藩王,也一點不敢馬虎。
在明朝中葉,地方藩王成為一個個高級囚徒被囚禁在王宮之中,即便如此,地方官員也需要定時覲見藩王,稟報地方大事。
與那些沒有實權的地方藩王不同,楊軒手握重兵,主要官吏都為自己任命,在地方上說一不二,與土皇帝無二。
現(xiàn)在回到王城,第一次覲見,大家一點也不敢馬虎。
這天早上,在的七品以上文官100余人,五品游擊以上武官100余人早早的來到蜀王府正門前面。
讓大家驚訝的在蜀王府正門旁邊放了一個大明燈漏
在古代中國鐘表經(jīng)歷了殷商日晷春秋漏壺東漢渾天儀唐朝水運渾儀北宋水運儀像臺元朝的大明殿燈漏和五輪沙漏,可以說大明燈漏代表中國計時的一個最高水平。
這大明燈漏由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創(chuàng)制,利用水流原理,漏斗里面的水通過龍嘴里面流出,漏斗里面的龍珠隨著水位變化而反應時間變化,而達到計時作用。大明燈漏最大的妙處在與每個一刻鐘可以自動報警,以提醒人民。
過去在很多城市交通樞紐部分都建有鐘樓,以達到提醒民眾的作用。
現(xiàn)在看到昔日蜀王府承運門,今日蜀王大門外竟然擺著一個鐘表,大家都驚異不已,很多人更是感到嘖嘖稱奇。
當時間到到達6點30后,正門徐徐打開,眾人魚貫而入,按照品階高低站好位置之后,看到楊軒來到承運殿前安坐之后,大家紛紛向蜀王叩頭請安。
看到數(shù)百人向自己跪下,楊軒內(nèi)心感到受寵若驚,起身搭理之后,讓大家坐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