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欽天監府上的兩位老仆口供,林諾峰曾在湯懷安閉關解卦的時候,拜訪過這位朝中唯一的死對頭。
他也從兩位老奴口中打探到,湯懷安手上的兩副卦。
第一副卦,不消說與林諾峰無關。
可這第二副卦,據湯府上的老仆親述,湯懷安所問,正是夜慕參猜測的“奸人為何”。
只怪湯懷安問得太籠統——伏羲卦算出的竟是朝廷的內患,而不是洛京異象的始作俑者。
林諾峰本就是機敏之人,從老仆的話語推測出湯懷安不日將彈劾自己,并不難。
皇帝對大將軍雖然十分信任,對欽天監掌管預告的“天命”卻更加敬畏。
如果湯懷安將林諾峰的西夏奸細身份告訴了皇帝,又將卦中所披露的陰謀一并上報……
那林諾峰的性命,甚至他多年來運籌帷幄的心血,便都將在頃刻之間化作泡沫。
恰逢這時欽天監身中“破繭”奇蠱,林諾峰以此為掩護,將欽天監之死栽贓給那下蠱人,實在不失為一石二鳥的妙計。
宋孝民推測,夜慕參回洛陽那日,太子遇險,被凌商搭救后便跟著他離開了湯府。
而那時,林諾峰卻還留在原處。
其時湯懷安已然瘋癲,并且蠱入骨髓,時日無多,不足為患。
林諾峰的當務之急,是找到那塊可以指證他的伏羲卦,并加以銷毀。
只是連宋孝民都找不到的東西,武夫將軍要在到處充斥鬼畫符的湯府找到,談何容易?
很可能,湯懷安在某一刻回光返照恢復了神志,發現了林諾峰的不軌企圖。
庭院里的劍痕經過核對,并非湯懷安的桃木劍所致,卻與林諾峰的配劍相匹。
接下來的推理也就水到渠成:
二人對劍不久后,林諾峰為掩飾自己的身份,不再用劍。
他武藝高強,避開湯懷安的襲擊自然輕松得很。
但他也擔心太子突然折回,更擔心精神失常的湯懷安胡說八道,將他的秘密抖出去,引發夜慕景的疑心。
湯家老仆早在湯懷安徹底癲狂之前就拋下了夜慕景離開,此時庭院中只剩林湯二人。
緊迫之下,林諾峰撿起了老仆掉落在地的銅鏡,擊中了湯懷安。
這一擊,欽天監當場斃命。
林諾峰帶走了銅鏡,裝作若無其事地去找夜慕景。
他甚至在最初的口供里造了假,有意無意地影射太子與欽天監的恩怨,令大理寺卿對夜慕景生疑。
畢竟,這是一位真心想擾亂中原朝綱的西夏細作。
案件越撲朔迷離,于他就越有利。
宋孝民說得口干舌燥,只道此案至今仍有些疑點。
其中最大的疑點,便在于這伏羲卦的來源。
夜慕參一個外行人,又向來與湯懷安沒什么牽連——就是有過過節,也是多年前的事了……
他又是如何獲得這樣隱秘而關鍵的物證的?
應付宋孝民這樣刻板的人物,笑傲堂堂主自然是游刃有余的。
連林諾峰那奸細都沒有揭發凌商與伏羲卦的關系,他夜慕參當然更不可能。
他死死記著,凌商可說過他們是朋友。
沒辦法,對于宋孝民這樣出身寒門、嫉富如仇、一身正氣的清官……
夜慕參最享受的就是看他們暴跳如雷,卻又對自己無可奈何的模樣。
也怪宋孝民來得不是時候,偏偏撞在傲嬌堂主自我懷疑的槍口上。
不捉弄他排遣一下自己的郁結,他怎么對得起自己的惡趣味……
又怎么對得起洛陽老百姓送他“傲嬌堂堂主”的愛稱?
夜慕參一來不愿沾惹大理寺的麻煩,二來不愿暴露凌商那晚的行蹤,三來看宋孝民也不順眼得很……
他滿臉無辜,咬定自己只是意外撿了這伏羲卦。
幾番回合下來,宋孝民氣得差點摔桌子,清俊的臉因憤怒而扭曲。
大理寺卿終于忿忿離開。
夜慕參心情十分愉悅地對他的背影喊道,“愛莫能助,慢走不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