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西樓一號里,沉默時間夠長的了。房間里靜得掉根針都聽得見,空氣簡直凝固,只有偶爾翻動紙張的聲響,證明此間還有人的氣息。張敬民和李俊足足等了三十五分鐘。終于見到蔣建琪專員放下了那份材料,在看他們呈上的這份了。
蔣建琪隨便翻了幾頁,點燃一支煙,吸一口,向后靠了靠身子,看了他們一下。
張敬民趕緊欠身說:“蔣專員,今天我們來匯報……”
蔣建琪說:“你們來我這里是第一次吧。”
李俊說:“對于我來說,確實是第一次。”
“那張敬民你呢?”
“我不是,好像只有兩三次。蔣專員,過去我們確實來少了,匯報工作不積極。”
“你們厲害嘛,咹,敢于越級,敢于干大事情呀。你們不是有句口號嗎?向上奔跑?”
“我們有錯,我們已經醒悟了,已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今后……”
“還今后呢?眼前,現在不是又干了一件大事?干成啦?順便來告訴我們一聲?”
“沒有沒有,我們今天,專門來給專員匯報,一切都才是開始。”
“項目計劃書都寫好了,設計方案進入文字階段了,進場道路也在測量了,這就是你們的一切?”
“蔣專員,這些工作我們確實在做,都是屬于早期的準備,但是這個項目能不能落戶貴山,還需要做很多工作,大量的工作沒有像素的支持就沒不可能順利進行,馬上就要進入可行性論證了,這就更希望行署出面。”
“你們不是挺能辦的嗎?怎么?還需要行署出面,有這個必要嗎?”
李俊說:“項目是我引進來的,和省里的聯系也是我,這個責任由我個人來負,我們廳里里一直希望給縣里出點力,幫助他們在解脫貧困的道路上有所發展,我下來的的時候,廳長就是這樣找我談的。如果這也有錯,就請行署領導批評我,處分我。不要為難縣里的同志。”進門在路上時,兩人就反復討論過,無論蔣專員怎樣生氣,我們都要接受,忍耐,好生講話,把他的氣順下來,一定要達到這個目的。
蔣建琪搖搖頭:“小李呀,你是掛職鍛煉的干部,我就不責罰你了,你們的動機是好的,行為是善意的,我有什么好指責你們的呢?我和你們廳長熟得很,你門廳什么狀況我不清楚呀。你自己既然認為有錯,那我也不含糊地告訴你,我會找機會給你們廳長說說的,在我面前你就不要自作聰明了。”
張敬民要為李俊說好話,不想讓他受委屈,就說:“李縣長到我們縣來工作,不講條件,不怕吃苦,實實在在做奉獻,這一點縣里面的同志最看得清楚。錯是我們的錯,錯在我們身上,今后我們一定改正,一定什么事都要來給專員匯好報。”
蔣建琪斜眼看張敬民道:“你們都很對呀,我看不出來你們有哪里不對的地方啊,你們在辦自己的事業對不對,辦自己的事還用的著給誰匯報呀,又耽擱時間還不一定有合乎自己想像的結果,何必多此一舉呢?你們一心一意謀發展,而我們呢?無所事事,專找岔子不是?成了你們的絆腳石?”
張敬民解釋說:“過去我們認識不足,個人意氣比較重,說話不注意場合,造成了很不好的而影響。我今天縣給專員做道歉,我們真的是錯了。我們真的已經認識到了這個錯誤。我們已經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了反省,認識也加深了。真心希望專員諒解,今后我們一定特別注意,保持和地位行署步調一致,認真貫徹落實地委行署的所有工作的安排部署,圓滿完成地位行署布置的各項任務,凡是要給省里上報的所有事項,一律事先給行署匯報。”
張敬民態度真誠,李俊也一直陪著笑臉,蔣建琪說話也緩和了:“知道了就好,有這樣的態度還算不錯的,不是頑固到底。好吧,我今天就聽你張敬民的一番話,既然這樣說了,就看以后你們行動吧。,張敬民你是常務副縣長,這個常務副縣長的帽子也不是風吹到你頭上來的,知道吧,討論的時候,盡管有很大的壓力,但我們還是頂住了,不要以為省里面有了精神,就順理成章。事情不簡單,不同意見還是有的,畢竟有很多稱職的閱歷比你豐富的同志沒有得到這樣的使用。所以我們做工作不光在只在會上,會下還要逐個逐個談心交心,進行安撫。你知道我的意思吧。但從這一點來講,作為你個人,還有什么理由不聽招呼呢?”
張敬民十分誠懇說:“我明白地委行署領導的一片好心,我一定努力工作,一定聽招呼。”
“你們因為少來,所以聽我說話少,今天本來也不想說,看來你們確實有所醒悟,就多說了幾句,你們以為我們個人發表的意見,只代表個人,不代表集體,那你們不采納好了。”
“我們完全沒有這個意思。”
“李俊同志下來這段日子,確實表現也不錯,真心要為地方辦實事,也在為你們廳長爭光。你們下派掛職干部,不能和我們一樣,在地方一干就是五年十年,你們定的是一年,干得高興,有成就感,就要求多干一年。兩年時間一混就過去了。”
“所以我心里也急,巴不得這個項目半年就動工,兩年以后就見成果。”
“李縣長的心情我們很理解,我們希望專員給我們指點一下,還有哪點不完善,我們好抓緊修改,然后請行署批準我們上報。”
“你們的心情我都理解,當總不能我當著你們的面把這材料看完了,馬上就答復你們呀。這也不是我一個人說算的事,我這個人還是很講究民主的,要和其他幾位主要領導通氣呀。你們先回去吧,等我們商量了,該怎么辦,我們按正規程序通知你們。這么樣?”
還能說什么呢?二人告辭走出門來到院子里,沒見賀國榮。張敬民說:“他不會走遠的,會估計著時間來的,我們就在這里等等,他來了會看見我們。”
李俊說:“張縣長,你對今天的談話,有什么感受?”
張敬民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有了今天的開始,以后再見就容易一點了。”
李俊說:“除了接受訓斥,還能是什么呢?”
張敬民看著地:“是呀,專員對我們的成見,不可能一時半刻就消除。”
李俊說:“我們廳長的風格就不是這樣,對下級就很體貼,哪怕我們做錯了,或者不聽話了,他也不計較。我對我們廳長太了解了。這個項目他看準了,他會堅持不懈,貴匯這邊要是還有什么阻力的話,廳長會出面的。”
張敬民說:“風格不一樣的兩個領導,見面和會談會不會順利?這個個是我擔心的,所以你要事先和廳長說心里話,把問題說透了,要多說我們縣里的問題,少說行署的問題,或者干脆不要提及。就說縣里面存在問題,我們正在努力緩解。縣里面一定要辦這件事,要搞工業化,地方經濟要強大,這是一條必由之路。我們有條件要辦這件事。水電有了,但還不夠,要辦火電,水火互濟。”
“你說水火互濟?這是個什么慨念?”
張敬民正要解釋,賀國榮跑來了。說他去了《貴會文藝》編輯部,和編輯聊了一會。
李俊說:“又有文章要發表了?”
賀國榮笑說:“討論了一下。”
李俊忽然說:“我看過你寫的東西,好像都市類小說,都是老百姓的故事,家長里短得多,也有寫革命故事的。”
張敬民說:“那就是生活,寫生活的細節,表現特定環境里的人的精神面貌,這是現在流行的風格。”
李俊說:“你對政府工作應該也熟悉,我看你很喜歡看各類材料是,你敢不敢寫寫官僚主義?”
賀國榮不解地望他。
張敬民也只是笑笑。
李俊說:“像剛才領導對你那樣的態度,那種呵斥,就像對待敵人。這就是典型的官僚主義表現,口口聲聲要接近群眾,關心下級,表面上說的光鮮,而實際上呢?”
賀國榮說:“我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難道這不是生活?”
張敬民說:“生活包羅萬象,也應該有官場里面的,其實不是不敢寫,是還不成熟,這方面需要有功底,體會感悟一定要深刻,才寫得出好的作品。”
賀國榮有感而發,說新近看到一篇官場小說,叫《七品縣令和辦公室主任》,作者對縣里面的情況就很熟悉,一些細節縣里就有發生。
李俊說:“這個名字起得怪怪的,七品縣令是過去的說法,辦公室主任是現在的詞語,相隔怎么遙遠,怎么可以扯到一起來?”
賀國榮說:“七品縣令是古代的用語,但在文藝作品里確是不衰的節目,提到七品,人們就會聯想到縣一級領導。而且讀者都喜歡先看題目,題目怪一點,新一點,他就會想看下去。平淡無奇的就不怎么很感興趣了。”
李俊說:“要說反映官場的小說,還是那本《官場現形記》寫得真,把那個時候官場的腐敗亂相活靈活現表現寫出來了。”
張敬民說:“現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改革開放大潮洶涌的時代,這是生活的主流,反映大變革的時代,是作家的責任。”
李俊說:“可是腐敗現象也不能忽視呀,忽視了就等于容忍了。”
賀國榮說:“是的,所以《七品縣令和辦公室主任》這樣的新時代官場小說就順應潮流出來了。”
李俊問:“知道是誰寫的嗎?”
賀國榮答:“是個省級以上的大作家,名聲大。還要有大領導支持,他就可以寫大膽一點。”
李俊說:“我支持你,你寫。”
賀國榮說:“我不夠格,毫無一點名氣。”
張敬民說:“你支持他,他就成了縣一級的大名家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