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一葉黃金 正文 第二章 嘉木生南國

作者/南山嘉榮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茶葉被發現了,那么,這樹葉叫什么名字呢?神農起初不知。但神農自有主張。

    他沒有完全按照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這六種方法造字。苦思冥想幾日,神農悟出個造字的法子。他認為,凡是與樹有關的字都有個“木”字?蛇@種樹只比茅草略高,屬灌木類,那就添個“草”字頭。神農清楚,這種樹葉是用來熬湯供人服食、解除病疾的,對人是有好處的,那么“人”字必須有。就這樣定了:“草”“人”“木”組合成一個“茶”字。

    神農意識到,人在草木之間行走,人要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從此這種樹葉就名為“茶”。

    不巧的是,這“茶”字傳開以后,第一個知道的人,竟然稀里糊涂在“茶”字中間多寫了一橫,變成了“荼”字。這一橫的意義是否代表荊山山脈漂浮的云霧?不得而知。但這個“荼”字,人們不知不覺地沿用了幾個朝代。

    直到唐朝,茶圣陸羽才把這個“荼”改為現在的“茶”。然后,陸羽在《茶經》中才這樣寫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詩經》上說:“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笨芍j是很甘美的,很早以前就是一種有名的菜蔬。三月間,薺菜花在田邊溪頭爛漫地開著。在詩中,“荼”的苦與“薺”的甘相對應,這說明茶早已發現并為古人所熟知。

    荊山,從古至今,就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演進中不斷上演傳奇。這茶,自然也不例外。

    自神農氏始,在荊山密林的云霧山這個地方,滿山茶香彌漫,人們種茶制茶蔚然成風,先輩們在此山發現野生茶樹種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當地寺廟僧人和山民種茶的歷史始于唐宋年間或更早。

    因此,一首古老的《茶歌》在這綿延的群山中經久不息、世代傳唱:

    茶兮,嘉木生南國。

    不遷不移,固本根深。

    枝葉燦兮,仙人飲酌。

    朝隱晨露,夜宿密林。

    古樹發兮,永生永世。

    云霧山地處原始森林,山高路險,林木蔽日。

    一戶農姓人家就在這大山深處的龍巖村扎下了根,至于是何年何月,誰也說不清楚,只是說祖上太爺爺的太爺爺就在山里種茶了。農家有一片古茶園就生長在這片高山上,其中有一棵千年古茶樹,因其稀有,茶品獨特,遠近聞名。

    這一帶今為南頤縣,屬古峽州,山多地偏人稀。

    農家所在的龍巖村,就處在進出山里山外的要道之上,進可通川蜀、襄陽,出可達江漢平原,地理位置十分獨特。不遠處的青蓮鎮處在龍巖村的斜對面,中間隔著一條小河,它叫飲馬河,河上架著簡易的木橋。

    春夏之交,河水大的時候,人便從橋上過河;秋冬時節,河水小的時候,人就可以踩著石頭到對岸去。

    這龍巖村與其說是村,倒不如說是具有小鎮雛形的古村鎮。村子的主要房屋坐落在一突兀于山腰的巨石上,巨石形似一只青龍守望著飲馬河,龍巖村因此而得名。

    尤其是在河流漲水時,如果遠觀那巨石在急流的沖擊下,又仿佛要隨河水游弋而去;若是枯水季節,那巨石又好似一條盤駐的巨龍,威風凜凜。

    自唐代或更早,青蓮鎮龍巖村一帶的村民就開始種植茶樹。龍巖村很小,小得一支煙的功夫便可從頭走到尾。

    村子因茶市而興,慢慢形成一條青石鋪就的古街道。

    在街道兩側都是平常所見百姓家的房子,清一色的木結構和小青瓦木板房,房屋全都是木制的,幾乎見不到沙石和土墻,除了墻基外也很少用石料,屋頂一律是黑色的瓦片。

    村里的木制房屋多是細節精美,木制窗花上各種動物栩栩如生,用作支撐梁柱的石礅有四面的,有八面的,每一面都雕刻如飾品。

    農開甲已到風燭殘年,正躺在病床上,眼前不斷晃動那一幕幕溫馨的景象,仿佛如昨。

    山里霧氣大,潮氣重。

    這條老路,對農開甲而言,不僅僅是行走之路,更是一條充滿艱辛的生活之路。抬頭望去,青苔布滿小巷,幽暗的綠色占據著他的視野。

    石板上,早已踩踏出深淺不一的凹槽,沿巷而入,有的房檐下掛著草鞋,有的掛著燈籠,顯得十分矯情。村里零星的店鋪,與河對面青蓮鎮依稀可見的大紅燈籠,相映成趣。

    每到夜晚,又被詩意地稱為“夜市螢火”。

    茶興人旺,村莊便開始繁榮。農開甲太熟悉這里的一切了。他無數次進進出出,走在高低不平的石板道上,抑或經過窄窄的碎石混土路,那些木椽的農舍,綠草野花在屋邊墻角蓬蓬而生。他見路旁的菜田,被南瓜秧、辣椒枝、青菜葉切割出一片片一畦畦,不覺自言自語: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再看看三五錦雞悠閑踱步啄食,房前屋后生長的茶樹,他也會被眼前的場景所迷戀。

    荊山,是田園牧歌式的,詩情畫意般的,反正農開甲就是這樣認為的。

    農開甲躺在病床上已有些時日了。

    這時,農旺年見父親時好時壞,心里像壓著個秤砣,著急時,就在屋里瞎打轉,毫無目的性。

    近期,農旺年做啥都沒有精神,他十分擔憂著自己父親的病情,害怕惡化下去,所以他心神難寧。

    有時,農旺年一個人在堂屋度步時,還不停地在嘴里念道:“父親啊,您老人家快點好起來呀!”

    農旺年的妻子在一旁偷偷抹眼淚,她不敢出大聲。

    農敬堂則常常跑到他爺爺的房間里,不住地叫著“爺爺”。

    農開甲撫摸著農敬堂的頭,安慰道:“孫子乖,爺爺沒事,就是有點不舒服!

    農敬堂瞪大眼睛,一個勁點頭。

    農開甲有位先輩,叫農尚德,那時正值青壯年,他為雇主到云霧山一帶采制茶葉。

    不知是多少年前,在農家世世代代是這樣流傳的,在當地老百姓的口中也是這樣說的。

    茶季結束時,他來到一處懸崖石壁前,那里古木縱橫,人跡罕至,忽然他在石壁間發現了幾株奇異的茶樹,枝繁葉茂,蒼翠欲滴,芽葉上密布一層白色茸毛,銀光閃閃。

    農尚德精于制茶之道,對于辨別茶樹品種優劣極為內行,知道眼前的茶樹是極為難得的名貴品種。于是,他不顧險阻爬上去,隨即采下鮮葉,精心炒制成茶,帶在身上,下山回家。

    他趕路心急,便走進山腳下的一間茶坊歇腳,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山茶拿出來沖泡,開水一注入,只見茶杯中浮起一層白沫,恰似朵朵祥云飄動,又像金色蓮花盛開。異香滿屋,經久不散。

    茶客們見狀,驚訝不已,異口同聲地贊道,好茶!好香的茶!

    后來,農尚德又回到山中,去尋找他在懸崖石壁間的那幾株茶樹,可是峰回路轉,再也無處尋覓。當地人認為這是“神茶”,不可復得。

    這個故事流傳若干年后,有人在云霧山龍女洞發現了幾株茶樹,相傳是東海龍王之女銜籽所生。這幾株茶樹和農尚德當時所描述的茶樹一模一樣,大家就自然而然地稱其為“神茶”。

    據說,農家生長在天心巖的古茶樹就是神茶繁衍而來的。

    現在,農家的茶事到了農旺年的手上了,急需他開枝散葉了!他也十分焦急!

    今天,農旺年抽空專門來到茶山,帶上自家釀的酒和果蔬,在古茶樹前虔誠祈禱,還特地放了一掛爆竹。一是為了他父親的病情能夠早日得以康復,二是為了茶業能夠走出困境,迎來希望!

    祈禱完后,望著滿山的茶樹,他的內心似乎得到了暫時的安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延边| 双鸭山市| 武穴市| 新余市| 岳普湖县| 襄汾县| 榆中县| 达州市| 喀喇沁旗| 广丰县| 勐海县| 龙海市| 宕昌县| 嘉义市| 信宜市| 长海县| 屯门区| 台北市| 布拖县| 蚌埠市| 张家港市| 资阳市| 沛县| 博爱县| 富顺县| 新安县| 来宾市| 沙湾县| 工布江达县| 辽宁省| 丘北县| 敖汉旗| 东乡族自治县| 申扎县| 砀山县| 屏东市| 息烽县| 隆化县| 安徽省|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