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四十多天,便是年關(guān)了,去年年關(guān),是李廣陪著朕在中都過的,可惜今年,只能面對著滿朝文武,連個與朕飲酒的人都沒有。”
“不是還有少君么?”
“同少君飲酒,雖然開心,但朕始終惦記著同李廣飲酒的酣暢。”
“如此和不召李廣進(jìn)京,年關(guān)之時,與少君一同陪著陛下呢?”
“哼!這小子眼下哪里記得朕。整日里,只顧著和蟲成的侄女日日歡愉。”
劉恒假裝生氣的話,卻惹的竇漪房臉上一羞,卻是想起初嫁之時,與劉恒也是時刻不愿分開。
“漪房,你怎么忽然臉紅了?”
“陛下,臣妾哪里臉紅了,是殿內(nèi)太暖和,長安真要比中都暖上不少。”
劉恒見竇漪房羞紅了臉,知道自己提及李廣新婚,料是記起了當(dāng)初情景,也是心中一暖,將竇漪房緊緊攔在懷中,從龍床前的矮桌上,摘取一枚葡萄,偏要親自喂給竇漪房吃。
“隴西天冷,料想李廣是沒有福氣喂自家夫人吃這葡萄,他雖眼下只顧著新婚的歡愉,忘了朕這個皇帝,但是朕心里惦記著他,就讓少君走一遭,快馬加鞭,賞賜他一籃葡萄,再將朕的金樽賜予他,讓他年關(guān)時,用來飲酒。”
劉恒催的急,竇廣國一路趕的急,但也用了十多日,才將劉恒賞賜之物,送到隴西,好在天氣冷,竇廣國一路又小心,宮里帶出的水果具都新鮮,不曾凍壞了。雖說只提了賞賜葡萄和劉恒所用的金樽,但是竇漪房心細(xì),將自家首飾挑選出來些,讓竇廣國一同帶到。
“少君一路辛苦,隴西不必長安,但我也準(zhǔn)備了美酒佳肴,今日可要同少君不醉不歡。”
“李將軍客氣,我又不是挑剔的人,得見李將軍威儀,即便是粗食素酒,一樣滿足。”
“我不稱少君國舅,少君何不稱我為大哥,也免去許多生份。”
“將軍乃是陛下肱股之臣,如此少君高攀了,今后便稱將軍為大哥。”
“本該如此,河間一別,倒是有些時日未曾見著少君,今日佳肴,便是河間特產(chǎn)。”
李廣招呼竇廣國坐在堂中,便命人擺酒上菜。雞魚具有,但在竇廣國眼里,實在是平常飯菜,誰知接下來的菜,竇廣國一道都未曾見過。金黃的玉米粒,被水煮的軟糯,與甜菜根拌在一起,原本香甜的玉米粒,更是添加了幾分滋味。竇廣國尚未取食,另一大盤雪白的東西,端來上來。竇廣國拿起筷子夾了一粒,入口油香酥軟。
“大哥這是何物,味道油香酥軟,日常用來消遣,倒是好物。”
“一樣的食材,只是做法不同而已。”
“這也是苞米?莫非是苞米芯?”
李廣沒有故弄玄虛的習(xí)慣,一一將做法細(xì)細(xì)的告訴竇廣國,卻讓竇廣國大開眼界。竇廣國原本認(rèn)為,這本是百姓桌上素食,等不得大雅之堂,豈料李廣能變出這般花樣,定要將做法帶回長安,也好讓自家姐姐姐夫開開眼見。
竇廣國飲酒,適可而止,并不貪杯,二人酒過三巡,又相互對飲幾杯,便全然不再飲酒,一味的談起河間水利,談起各地收成,談起朝中瑣事。
竇廣國雖然無官職,只是虛掛國舅之尊,但是,劉恒日常事事與竇廣國商議,是以,朝中之事,竇廣國也是熟稔于心。劉恒登基以來,朝中大臣在周勃等人的壓制下,不敢造次,但是各地封王,具都面和心異。雖然治了瑯琊王等人的罪,但是諸多藩王,依然是不領(lǐng)朝廷旨意,年終歲貢,較呂雉時少了許多。
劉恒每提及此事,便心中郁悶,每次提起,都想著如實李廣在身側(cè),必會以鐵血的手段,鎮(zhèn)住這般藩王,有李廣唱黑臉,劉恒這白臉才能把戲拉開。李廣不在,劉恒便少了對局勢的判斷,各地藩王對朝廷的輕視,就連周勃等人,也是不敢輕易獻(xiàn)策。
竇廣國本就是胸懷治世之能的相材,無奈劉恒擔(dān)心群臣言論,不敢輕易啟用,只好借著賞賜李廣的機會,命竇廣國前來討求主意。
“少君所提到的事,我早有聽聞,但眼下還需忍耐,削弱各地藩王的勢力,不在一朝一夕,唯有等朝廷物資豐足,兵強馬壯之時,才能分心圖謀。若眼下便收了各地藩王的兵權(quán),朝廷兵力便會受到牽制,一旦匈奴來犯,就會讓我朝重新陷入戰(zhàn)亂之中。”
“李大哥所言甚是,但此時終須解決,眼下各地藩王勢強,就連帶著各地大族,也都蓄養(yǎng)鄉(xiāng)兵諸多,該如何處理,陛下讓李大哥謀個辦法。”
“各地藩王及地方大族,本就是朝廷大患,但若要徐徐圖之,倒也不難。”
“李大哥快請講。”
“朝廷有調(diào)動各地藩王戎邊的權(quán)力,若是用在削弱藩王勢力上,正好是一借口。邊關(guān)守兵,連年征戰(zhàn),損耗甚大,陛下可下詔調(diào)集各地藩王親兵戎邊,一次無需太過,不傷其根本,調(diào)至邊關(guān),重新編制。將各地藩王的兵力,小口吞食,緩慢削弱,如同溫水煮蛙,下慢功夫圖謀便可。”
“此計雖好,但用不長久,怕是兩三次調(diào)集之后,各地藩王就會找借口推脫,這該當(dāng)如何?”
“從各地藩王中,尋一兩個勢大藩王,以戎邊有功,加封子嗣,劃分其封地賞賜,削弱其供養(yǎng)能力,讓其有苦難言。”
“此計大善,李大哥不愧為陛下日日念叨的肱股之臣,只此兩策,陛下無憂,讓少君佩服。”
“少君過謙了,少君治理水系,謀政治國的本事,才是徹底根除藩王之患的良方,朝廷豐足,自然兵強馬壯,各地藩王雖然勢強,但厚積薄發(fā),各地藩王自會安穩(wěn),屆時便是直接收了兵權(quán),有朝廷精兵壓制,定不會引起內(nèi)禍。”
竇廣國在隴西住了一夜,和李廣談了一夜,天明后,在李府用過早飯,便不再逗留,一夜言談,竇廣國對各地的局勢依然更加明晰,自己一日不回,劉恒便在長安一日不安,得李廣的良策之后,竇廣國便不再被眼前局勢迷惑,如何削藩,已是成竹在胸。
隴西城外,李廣看著竇廣國慢慢淡出視野,朝著長安方向望去,劉恒那劉恒,你對我的回禮可否滿意?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