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很快就這件事做了具體安排。
其實安排很簡單,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既然已經知道了趙允讓已經來到這里,并且要拔除周圍據點,事情就比較簡單了。
一方面,張元集結了所有的鐵鷂子,準備在半路設置口袋陣,準備包圍趙允讓。
當然,這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因為既然趙允讓這樣的一個紈绔子弟,帶著軍隊前來。
那么人不會少,雖然不至于八萬軍隊傾巢出動,可是帶上個兩三萬人恐怕還是正常的。
而鐵鷂子雖然只有三千左右,特點就是靈活機動,全部是騎兵,來去如風。
在短時間內,可以形成局部優勢兵力。
在局部的小范圍內,可以形成沖擊之勢。
到時候,兩三萬人也無所畏懼。
李姓將軍對于張元和劉昊的智謀還是十分欽佩的,就算讓他自己來規劃一下,也大致如此。
現在看了,和自己想的差不多,而且細節之處還有很好的完善。
于是就點點頭:“那就這樣吧!
正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欠趙允讓這頭肥羊了。
按照斥候從宋軍方面傳來的計劃,趙允讓是準備夜襲。
這讓張元和劉昊有些糊涂。
要知道,宋軍在邊境地帶,一般是擅長白晝作戰,擅長面對面的硬扛,因為宋軍人多勢眾。
夜襲這玩意算怎么個意思呀,難道是揚短避長?
這就是趙允讓和范仲淹想出來的,還是說,想著出其不意呀?
不管怎么樣,自己這一方做好了準備,是就等著趙允讓上鉤了。
果不其然,到了亥時,有人來報,宋軍已經出城了。
這個時候天色絕對是一片漆黑,正是月末之時,伸手不見五指。
就算是瞪大了眼睛,也是一片漆黑,根本就看不清道路。
這種情況下,就是擅長夜戰的鐵鷂子,也很容易失去聯絡。
這趙允讓怎么想的,也不怕找不著道了。
張元劉昊想破了腦袋,也不知道趙允讓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此刻的趙允讓正和范仲淹一起,這次,他絕對是屬于親征了。
范仲淹原來還以為,趙允讓只是在開開玩笑,吹吹牛皮,到時候就會讓別人帶隊。
沒想到,居然真的和自己親身犯險。
這讓范仲淹在心中對這位昔日的紈绔子弟有了一絲敬佩。
看起來,還真不是就會幾首詩詞那么簡單。
不過范仲淹也是疑惑,趙允讓是如何解決夜戰這樣一個問題的呢?
點火把顯然不現實,那簡直就是活靶子。
結果,趙允讓的方法,讓他大開眼界。
這一次跟隨趙允讓出征的,實際上一共才只有一萬人。
而這一萬人看我,趙允讓把它分成了二百個小隊。
每小隊一共是五十人,而這五十人中,都配備了一匹從延州李士彬的據點中逃逸來的老馬。
靠著這些個識途老馬,就會把這些人安全的帶到這樣一個據點之中。
而五十人足以在一個合適的范圍之內彼此呼應。
趙允讓同時還配備了一些個熒光粉。
這些熒光粉是火藥制作的一個副產品,用在軍營之中,足以來標志身份,甚至看清周圍的人。
當然壞處也有,就是有可能會暴露自己。
不過,按照今天的戰法,是不會暴露的了。
另外,趙允讓還準備了一份特殊的大禮,這份大禮是專門給鐵鷂子準備的。
不過范仲淹看看趙允讓頭上的那頂頭盔,覺得實在是有些礙眼。
原因是在漆黑的夜里,這頂頭盔,簡直就像是一盞明燈,甚至是點燃的火把一樣閃閃發光。
整個頭盔上面,都涂滿了熒光粉,厚實得估計都能御寒保暖了。
“我說進之,就你這個頭盔,這實在也是有些招眼了吧,到時候賊人還不都盯著你這塊,奔你來啊?”
趙允讓微微昂首,翻著眼睛往上看,一點不意外的,什么也看不見。
不過呢,有微微的光芒在眼前閃爍,好像螢火蟲一般。
那是簌簌掉落的熒光粉。
“沒問題啊,我就是想要他們來抓我。”
“這可是有危險的,到時候你要是真有個啥事,我就沒有辦法和你父親交代。”
趙允讓哈哈一笑:“交代什么,男子漢大丈夫,上了戰場,就當馬革裹尸!”
一番話說的范仲淹暗挑大指。
旁邊的小六子撇了撇嘴。
雖然說萬馬軍中有些亂,可是這兩個暗衛在身邊,多了不敢說,要是來上個百八十人,絕對是能夠照應趙允讓的安全。
不過即便如此,在亂軍之中,是什么都有可能發生的。
所以趙允讓依然很讓他佩服。
所以這邊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現在就看這個計策實施的效果了。
趙允讓這一路人馬的周圍,大概有十個小隊左右,也就是五百人。
面對鐵鷂子,這樣一支隊伍是不夠龐大的。
按照鐵鷂子的軍制,每個小隊至少有三百人。
只要來兩個小隊,就足以吃掉它了。
當然問題也在這兒了,黑夜之中,一場混戰的話,其實是很難發現什么的。
或者說,一支不知何處飛來的流矢,就可能讓你死于非命。
并不是每一個英雄都是死在正面的悲壯之下的,也有的死的十分的荒唐可笑。
趙允讓的隊伍一直在緩緩行進。
突然前方有點點熒光閃動,有斥候奔跑回來稟報:前方發現了鐵鷂子的騎兵。
這種發現方式是很隱蔽的,趙允讓采取了一種邊前行邊聽聲的方式。
散出去的斥候三人一組,三里一組,攜帶兩尺長的竹筒。
每前行一段路,就用竹筒埋在土里聽聲。
這種方式,至少可以在數里以外的范圍內探聽到敵人騎兵的蹤跡。
趙允讓知道,鐵鷂子一定不會在據點附近設伏的。
然后,就用旗語的方式迅速傳遞。
趙允讓用熒光粉給斥候們比劃了幾種傳遞方式,斥候們如獲至寶。
這可是夜晚傳遞消息的法寶。
所以一路倒卷簾的傳遞上來,至少在幾十里內發現敵人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鐵鷂子來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根據傳來的最新的消息,最早穿出消息的斥候伺,也來不及撤退,已經遭遇了敵人。
并且隨后的下一組消息傳來,顯見的是葬身敵手了。
趙允讓立刻傳下了命令,因為遭遇敵手的斥候們,還負擔著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找機會將重要的消息,傳遞給鐵鷂子知道。
這個重要的消息,就是趙允讓不僅親征,而且還有一個明顯的如孔明燈一般的頭盔頂在頭上。
在接到了傳來的消息之后,趙允讓和范仲淹已經停止了前進。
鐵鷂子突襲能力,范仲淹是深知厲害的。
到時候不要一個突襲,把自己或者趙允讓吃掉就麻煩了。
無論誰被吃掉,這個買賣就白做了。
所以兩個人停步不前,并且轉身緩緩的后退。
而此時分布在兩側的禁軍們,接到最新的旗語命令。
以五十人為一個小組,變換成成口袋式的包圍。
換句話說,趙允讓和范仲淹為中心,外側的包圍,逐漸地延伸出去。
就等著鐵鷂子入套了。
趙允讓特地把奔襲的時間選在了午夜時分,實際上是很有用意的。
因為這個時候,正是最黑暗的時候,也是判斷最容易出現失誤的時候。
視野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關鍵的是,趙允讓這個誘餌夠分量。
因為只要抓到了趙允讓抓到了范仲淹,宋軍就會陷入群龍無首的地步。
這次戰爭大宋會徹底的失敗,而西夏將一舉奠定這場戰役的勝利。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一種誘惑,是任何一個想要建功立業的人,很難拒絕的。
更何況是一心要做國相這把椅子的張元和劉昊,是名聲在外,止小兒夜啼的鐵鷂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