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王二也雖才剛剛捧著一個木匣子從屋里頭出來, 完全不知道凈涪和他這重孫兒間都發生了什么事, 但光看他重孫兒脖頸間掛著的那一串佛珠,王二也能猜得到它的來歷。
王二捧著木匣子上前,和凈涪躬身拜得一拜,邊打開木匣子, 邊與凈涪道謝:“多謝師父。”
他自己道謝不算,還教他那重孫兒與凈涪道謝:“球子,快過來多謝師父。”
那乳名球子的小孩子聽得曾祖父說話,也真就乖乖地和凈涪道謝。但他到底年幼, 旁人只聽清了一個字。
“......謝......”
凈涪與他笑著擺擺手, 便將目光收回,只望定面前木匣子里拿布巾墊著的佛經。
這部佛經的紙張都已經泛黃了,可因為少有人擺弄,本身也有點來歷,故而哪怕年代久遠,也還是保存得極好。
王二見凈涪定定地望著木匣子里的佛經,就知道自己是真的猜對了。
他咬了咬牙,也不再猶疑, 直接將他手上的木匣子往凈涪的方向遞了遞。
旁邊的王五早在見到王二手上捧著的木匣子那會兒就已經愣住了, 好不容易回神又見著了王二動作,更是差點責問起王二來。
這木匣子可是在祖祠里供奉數百年了啊,這會兒被王二捧出了祖祠不說, 還將它遞送到了外人面前?
這......這......這是要悖逆祖先啊他!
王五想是這樣想的, 但不知為何, 愣就是一個字都說不出口,只能張著嘴巴望著。
不是什么人用了別的神通手段不讓他說話,而是王五自己,他自己張口卻只字都說不出來。
他只看著,看著那個由他領進村里來特別受王二敬重的年輕哥兒緩緩將手伸入那個木匣子里,捧出木匣子里的那部書典,翻開。
王五一眼不錯地盯著,生怕自己看漏了點什么。
所以他就看見了,那個年輕哥兒從那部書典里頭摸出了一片空白的紙張。
那是一張什么樣的紙張呢?
白得像雪一樣的,有著細細紋路的紙張。
他平生僅見的,這么白這么美的紙張。
愣怔當場、下意識摒住了呼吸的,并不只有王五,還有王二。
王二比王五還驚。
這一部書典供奉在祖祠里數百年了,旁人輕易連見都不能見的,他作為王家村的里正、王氏一族的族長,卻是勉強能夠在年節祭祖前后翻一翻看一看的。
可就是翻過這書典看過這書典的他,也從來沒在這一部書典上發現過這么一張紙張!
它是打哪兒來的?
王二有心想問,但又不太想問,到得最后,他也只是沉默。
凈涪沒再分神留意旁人,他只拿定這枚貝葉,便將那部佛經闔上,重新給王二、王五他們放回了王二手上的那個木匣子。
王二收回目光,見得書典安安穩穩地落在他手中的木匣子里,雖然還掛心著凈涪手上的那一片貝葉,但也動作敏捷地將木匣子闔上,收回懷里。
凈涪看了看手中貝葉,合掌各與王二、王五兩人拜了一拜,便轉身要往外頭走。
王二、王五還沒有回過神來,那乳名球子的小孩兒就先跑過來抱住了凈涪的腿。
凈涪察覺到腿上那個不重的重量,低頭看了那小孩兒一眼。
小孩兒的目光黑亮得倒映出他一整個人。
凈涪抬起另一只手,彎身輕輕推了推那個小孩兒的腦袋。
小孩兒抱不住了,被凈涪輕柔地送到了一側。他也不哭,只睜著一雙眼睛看著凈涪,嘴巴接連不斷地喚道:“留下,留下,阿哥留下。”
凈涪望了望他,又伸手拍拍這小孩兒的腦袋,就要離開。
小孩兒見留不住凈涪,急急扭過頭去看他的曾祖父。
王二本就心動,如今又見自家重孫兒那副可憐巴巴的模樣,更是受不住,不由得上前兩步叫住凈涪,“等一等,師父,等一等。”
凈涪側過身望去。
王二語氣很誠懇,“師父在這附近也沒有個落腳地,不如就先在我家住下。我家......雖然也不是富足,但卻也是王家村里殷實人家,絕對不會怠慢了師父你的。”
凈涪到各處收集散落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本就有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顯名的用意,且這王二誠心留人......
凈涪想了想,單手與王二彎身一禮,算是應承了下來。
王二見凈涪答應,喜不自勝,一邊拿個干凈的矮凳招呼凈涪坐下,一邊請王五在旁邊作陪,自己轉入院子里,親自去給凈涪準備房間。
王五坐在凈涪對面,很是坐立不安。
一是他自覺自己剛才誤會了凈涪,如今實在是沒有什么臉面面對凈涪;二則是,他還從來沒像現在這樣單獨地面對過像凈涪一樣的人物。
就連旁邊兩三歲的王球子表現都要比他好。
王球子也不再像先前那樣瘋玩,就老老實實地挨著凈涪坐,不知什么時候已經洗得干干凈凈的手指不住地撥弄著他脖子上掛著的那一串佛珠。
凈涪察覺到王五的不安,他先沖他點了點頭,才去看他手上拿著的那一張貝葉。
一道肉眼不可察的金色佛光升起,將他牢牢護住。如此之后,眼底蘊著金色光芒的凈涪才抬起手,手指寸寸拂過那貝葉細膩白凈的紙面。
那被凈涪佛身手指拂過的貝葉上,一寸寸金色霞光升騰,將整一片細膩白凈的紙面換做一片金箔。
金箔之上,又有一個個鎏金篆文憑空浮現。
王五包括尚不知事的王球子見著,眼睛瞪大得險些就脫出眼眶去。便連剛從屋里轉出來要去拿掃帚等物什的王二也都驚得立在當場,嘴唇顫抖。
“這,這是......”
凈涪,或者說凈涪佛身此時完全就顧不上他們,他已經和往常每一次收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段一樣,被拉入了那一處莫名的時空中。
他對自己的境遇早已習慣,亦早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所以當他落在那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凈涪佛身的心境已經徹底穩定下來。
明明是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他卻連呼吸都沒有亂一下。
同樣的,祗樹給孤獨園里的世尊對于他的出現也沒動一動眉毛。待凈涪佛身在他的位置上坐定后,他便開始宣講經義。
“金剛經。”
“法會因由分第一。”
“善現啟請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凈涪佛身聽得入神,漸至無想無所想境界。而凈涪的識海世界里,魔身與凈涪本尊也在同一時刻,沉入那種無想無所想境界。
在這一種無想無所想境界中,凈涪佛身、本尊連帶著魔身一道,受上首正在說經的世尊指引,似是在頃刻間,又似是在漫漫無盡的時光中,一一穿過欲界、□□、無□□,超脫于三界之外,于世界之外俯察此方世界,觀望一切眾生。
可凈涪佛身到底沒修持到這個境界,即便得解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義的世尊指引,他也僅僅只能驚鴻一瞥。之后就從那種無掛無礙的境界中脫出,重新跌落入凡塵,被一身皮囊束縛。
剛剛自那種境界脫出的時候,饒是心智堅定如凈涪佛身,也在相當一段時間里無所適從。
甚至極為難受。
幸而世尊也沒趕他,只微垂眼瞼,又重頭開始講解經義。
肉身與神魂之間沖突束縛的感覺讓凈涪佛身很難受,可當上首世尊又重新開始講經的時候,他卻以莫大的意志力讓自己忽視了那一種感覺,拿定心神認真聽經。
沉浸在經義中的凈涪佛身沒發現,有那么一瞬間,上首坐定的世尊撩起眼皮,往他這邊掃了一眼。
但也只這一眼,世尊就收回了目光,依舊微垂眼瞼,與下方一眾人等解說經義。
凈涪佛身入了這一處莫名時空中聽經說法,凈涪本尊連帶著魔身一道也都回了他們的識海世界里凝神參悟,所以他們也都不知道,就在他手上的這一片貝葉升起金色霞光,鐫刻下鎏金文字的時候,凡妙安寺界域里的山寺佛廟盡皆有感,一位位大和尚、比丘俱各往王家村所在投落目光。
妙安寺的一眾大和尚,包括駐守在妙安寺各分寺的大和尚一道,齊齊照起神意,聚在一起商量。半日的商議過后,就有一道法旨從妙安寺主持云房傳出,落入一位青年沙彌手中。
青年沙彌原也正將自己埋在妙安寺藏經閣里翻閱典藏,用以完善自己的法禮儀軌,為他們妙安寺這一代的佛子甄選做準備。
誰成想,忽然間就有一道法旨從主持云房落到他頭上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