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aug 30 16:54:46 cst 2014
【】
殿中侍御史錢方義,是從前華州剌史禮部尚書徽的兒子。
寶歷年間,獨自住在長樂府第。
晚上上廁所,僮仆跟隨,看見一個頭發(fā)散亂穿青衣的人只有(瞬間出現在)幾尺的距離,快速靠近過來。(鬼片的感覺!)
方義開始害怕,想要跑,又以為鬼神來了,跑又有什么用,就勉強對他說道:“你莫非是郭登嗎?”
回答說:“是!”
方義說:“和你是不同的路,何必相見?曾經聽人說如果看見你,沒有不死的。難道是我該死了才看見你嗎?我家住華州,姐姐出家在這里,一旦突然死在你的手里,命不可惜,想到做弟弟的情誼還不完備,可以容許我當面告辭嗎?”
蓬頭的人又說:“我不想害人,出來(的次數或者時間?)也有限,那些看見我的人,正氣不足的,自己就死了(橫死),不是我殺的。然而我有心事,想要把這事托付于人,因此好久不敢出來,只有你福祿無邊,充滿正氣,看見我也沒有禍患,所以敢出來和你相見。”
方義說:“有什么相求?”回答說:“我很久前擔任這個職務,積極效力應該升遷了,只是因為福氣淺薄,必須有(人間的)幫助,你能給寫金字金剛經一卷,誠心表白,回付給我,我的職務就能小小的轉遷。以后一定報答你,不敢說謊。”
方義說:“好吧。”
蓬頭人又說:“我用陰氣侵犯了你的陽氣,你雖然福分體力正強盛,不能得病,也可能有一些不舒適。應該立刻服用生犀角生玳瑁,用麝香堵塞鼻子就沒有痛苦了。”
方義到達中堂。煩悶到極點要倒地,立刻服用了麝香等藥物并堵塞鼻子,就沒有痛苦了。
父親的弟子王直方,住在同一個里,長久在江嶺做事。
飛快送信給他求得生犀角,又吃了,好久才安定。
第二天早晨,選擇經工,讓他們抄寫金字金剛經三卷,讓他們早點抄完。抄完后招待僧人,回付郭登。
一個多月后,回到同州別墅,下馬正在休息,有個姓裴的老人,家住鄂渚,分別已經十年,忽然從門進入,直接到方義階下。
方義就立刻拜見他。老人說:“有客人,請出門。”
就在前邊走,到了門口老人就不見了。
他看見一個穿紫袍拿著象笏的人,前導隨從穿紅紫色衣服的差役幾十人,在門外等候。
低頭看那相貌,是郭登。郭登收起笏板上前拜道:“卑職要升遷,只需金剛經一卷,你的仁義想法,特意送給三卷,現在功德極高,越級升遷幾等,職位崇高重要,爵位高貴豪邁。無不是你的大力相助。雖然職位已經迅速升遷,那廚房依舊,短時間還對付,實際象咸魚店的人,現在離開舊司,再去就餐,才知道以前的
痛苦,幾乎不能忍受。你能體量明察,再給反復念金剛經七遍,就能改變廚房,終身銘記你的恩德,什么時候敢忘記呢?”
方義說:“行。”于是又問老人在哪里。
回答說:“善良的老人在江夏生病,今晚正困窘,神道求人,不是他親自引導,不能自己前來,剛才來后先回去了。”又說:“廁神每月六日照例應該出去巡查,這日人遇見他,一定招致災難,人看見他就死,他看見人就生病。先前的八座有病已六旬,說我巡完將要回去,看見一半臉面。親戚之間,傳遞應該互相回避的。”又說:“冥府的差役,福分薄的多,沒有地方得到食品,通常挨餓,一定能吃的慷慨施舍給他們。廣泛祭示一切鬼神,這心意不會忘記。都被這眾鬼神暗中出力,一定能救災禍。”
方義說:“陰陽路不同,偶然相遇,每次相見,多日不平靜,心里想說的,希望在夢中,反復念經要求,天亮就開始。”答應后離去。
到天亮,就召集行敬僧人念金剛經四十九遍,到天明祝告給郭登。
念完經,夢見郭登說:“本來請念一個七遍,數量又增加了六倍,累計那功德,吃天廚了。你要有難,應先奉告,不然的話,不來騷擾,廣泛祭示的要求,記住不要忘了。”
【原文】殿中侍御史錢方義,故華州剌史禮部尚書徽之子。寶歷初,獨居長樂第。夜如廁,僮仆從者,忽見蓬頭青衣數尺來逼。方義初懼,欲走,又以鬼神之來,走亦何益,乃強謂曰:“君非郭登耶?”曰:“然。”曰:“與君殊路,何必相見?常聞人若見君,莫不致死,豈方義命當死而見耶?方義家居華州,女兄衣佛者亦在此。一旦溘死君手,命不敢惜,顧人弟之情不足。能相容面辭乎?”蓬頭者復曰:“登非害人,出亦有限。人之見者,正氣不勝,自致夭橫,非登殺之。然有心曲,欲以托人,以此(“此”原作“死”,據明抄本改。)久不敢出。惟貴人福祿無疆,正氣充溢,見亦無患。故敢出相求耳。”方義曰:“何求?”對
曰:“登久任此職,積效當遷,但以福薄,須人助。貴人能為寫金字金剛經一卷,一心表白。回付與登,即登之職,遂乃小轉。必有后報,不敢虛言。”方義曰:“諾。”蓬頭者又曰:“登以陰氣侵陽,貴人雖福力正強,不成疾病,亦當有少不安。宜急服生犀角、生玳瑁,麝香塞鼻則無苦。”方義至中堂,悶絕欲倒,遽服麝香等并塞鼻,則無苦。父門人王直方者,居同里,久於江嶺從事,飛書求得生犀角,又服之,良久方定。明旦,選經工,令寫金字金剛經三卷,令早畢功。功畢飯僧,回付郭登。后月余,歸同州別墅。下馬方憩,丈人有姓裴者,家寄鄂渚,(“渚”原作“注”,。據明抄本改。)別已十年,忽自門入,徑至方義階下,方義遂遽拜之。丈人曰:“有客,且出門。”遂前行,方義從之,及門失之矣。見一紫袍象笏,導從緋紫吏數十人,俟於門外。俯視其貌,乃郭登也,斂笏前拜曰:“弊職當遷,只消金剛經一卷。貴人仁念,特致三卷。今功德極多,超轉數等,職位崇重,爵位貴豪,無非貴人之力。雖職已驟遷,其廚仍舊。頃者當任,實如鮑肆之人。今既別司,復求就食,方知前苦,殆不可堪。貴人量察,更為轉金剛經七遍,即改廚矣。終身銘德,何時敢忘。”方義曰:“諾。”因問丈人安在,曰:“賢丈江夏寢疾,今夕方困。神道求人,非其親導,不可自已,適詣先歸耳。”又曰:“廁神每月六日例當出巡。此日人逢,必致災難。人見即死,見人即病。前者八座抱病六旬,蓋言登巡畢將歸,瞥見半面耳。親戚之中,遞宜
相戒避之也。”又曰:“幽冥吏人,薄福者眾,無所得食,率常受餓。必能食推食,泛祭一切鬼神,此心不忘。咸見斯眾暗中陳力,必救災厄。”方義曰:“晦明路殊,偶得相遇。每一奉見,數日不平。意欲所言,幸於夢寐。轉經之請,天曙為期。”唯唯而去。及明,因召行數僧念金剛經四十九遍,及明祝付與郭登。功畢,夢曰:“本請一七,數又出之。累計其功,食天廚矣。貴人有難,當先奉白。不爾,不來黷也。泛祭之請,記無忘焉。”(出《續(xù)玄怪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