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sep 08 09:01:40 cst 2014
【】
牛生從河東去參加科舉考試,走到華州,又繼續往前走,在距離華州三十里的地方,住在一個鄉村小店里。
那一天雪很大,就讓店主人燒湯、烙餅。
傍晚,有一個非常貧寒,衣裳襤褸的人也來投店。
牛生見了很憐憫他,要跟他一塊吃。
這人說:“我很窮,弄不到錢,今早已空著肚子跑了一百多里路了。”于是吃了四、五碗,就躺在牛生床前的地上睡著了。鼾聲像牛一樣。
到五更天亮時,這人起來到牛生床前說:“請你暫時到門外一會兒,有重要的
事要跟你說。”
那人連連催促牛生出門。牛生出門后,那人說:“我不是人,是陰司里的一個差役罷了。深愧昨晚吃了你一頓飯,現在稍有報答。請你給我拿三張紙及筆硯來。”牛生給了他。這人讓牛生遠遠地站著,自己坐在樹下,從袖中取出一卷書來,翻開書頁,看幾頁,就寫兩行,像這樣反復進行了三次,寫完了。然后要紙封上它,在上面寫上:第一封,第二封,第三封的字樣。
對牛生說:“你如要遇到災難危險非常危急無法解脫時,就燒香,然后按次序打開信看,如果可以免災,就無需開信。”說完,走了幾步就不見了。
牛生拿過信默默地放在書袋里,不大相信他的話。
等到了京城,住在客戶坊,貧困饑餓得厲害,沒有一點吃的,忽然想起那封信,于是打開第一封。上面寫著:可于菩提寺門前坐。從客戶坊到
菩提寺,大約三十多里。牛生又乏又餓,天又下著雪,就騎著驢往前走。
從早晨辰時開始走,直到晚上鼓聲將盡時才趕到寺門前。還沒等坐穩,有一個僧人從門里出來,喝斥牛生說:“下這樣大雪,你是什么人來這里?如果凍死了。我們豈不被你連累?”
牛生說:“我是舉人,到這里正好天黑了,姑且借寺門前住一夜,明日自然就離開了。”
僧人說:“不知你是秀才,可住在貧道院里。”
牛生進去了,僧人給他生火、準備飯食,跟他交談了很久,說:“賢宗晉陽長官與秀才關系遠近?”
牛生說:“那是我叔叔啊!”
僧人讓人拿出晉陽長官的手筆,讓他辨認,他都說得分毫不差。
僧人高興地說:“晉陽長官以前曾寄存三千貫文在這,一定不會再來取,我年老了,一旦突然死去,就沒有地方交付這筆錢了,現在全把它交給你吧!”
牛生先拿出千貫錢買了住宅,辦置車馬,雇用奴仆,娶妻納妾,于是成為富戶。后來又因為求功名沒有門路,于是打開第二封信。上面寫著:西市食店張家樓上坐。
牛生按信中說的找到張家,獨自在屋中靠墻邊的地方坐下。
有幾個年輕人上樓來,其中有一個穿白衣服的坐下了,忽然說:“我本只有五百千,如果再向家里要,可以添到七百千,其余的我就力所不及了。”
一個人又說:“進士及第,還吝借千緡錢嗎?”
牛生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穿白衣服的人的家產與門第,等追到外面向他拱手見禮,才知那人就是省試主考官的兒子。
牛生說:“我把千貫錢送給你,另外二百錢送給諸位作酒食費,其它事就不麻煩你動口舌了。”那年輕人答應了他。后來果然考中了頭幾名。
歷任臺省、以后又做了河東李度副使。
又過了一年,牛生病得很重,就打開第三封信上寫:可以處理好家事。
等他洗完澡,才寫完遺書,就死去了。
【原文】
牛生自河東赴舉,行至華州,去三十里,宿一村店。其日,雪甚,令主人造湯餅。昏時,有一人窮寒,衣服藍縷,亦來投店。牛生見而念之,要與同食。此人曰:“某窮寒,不辦得錢。今朝已空腹行百余里矣。”遂食四五碗,便臥于床前地上,其聲如牛。至五更,此人至牛生床前曰:“請公略至門外,有事要言之。”連催出門,曰:“某非人,冥使耳。深愧昨夜一餐,今有少相報。公為置三幅紙及筆硯來。”牛生與之,此人令牛生遠立,自坐樹下,袖中抽一卷書,牒(明鈔本牒作檢)之。看數張,即書兩行,如此三度訖。求紙封之,書云第一封,第二封,第三封。謂牛生曰:“公若遇災難危篤不可免者。即焚香以次開之視。若或可免,即不須開。”言訖,行數步不見矣。牛生緘置書囊中,不甚信也。及至京,止客戶坊,饑貧甚,絕食。忽憶此書,故開第一封,題云:“可于菩提寺門前坐。”自客戶坊至菩提寺,可三十余里。饑困,且雨雪,乘驢而往,自辰至鼓聲欲絕方至寺門。坐未定,有一僧自寺內出,叱牛生曰:“雨雪如此,君為何人而至此?若凍死,豈不見累耶?”牛生曰:“某是舉人,至此值夜,略借寺門前一宿,明日自去耳。”僧曰:“不知是秀才,可止貧道院也。”既入,僧仍為設火具食。會語久之,曰:“賢宗晉陽長官,與秀才遠近。牛生曰:“是叔父也。”僧乃取晉陽手書,令識之,皆不謬。僧喜曰:“晉陽常寄錢三千貫文在此,絕不復來取。某年老,一朝溘至,便無所付,今盡以相與。”牛生先取將錢千貫,買宅,置車馬,納仆妾,遂為富人。又以求名失路,復開第二封書,題云:“西市食店張家樓上坐。”牛生如言,詣張氏,獨止于一室,下廉而坐。有數少年上樓來,中有一人白衫,坐定,忽曰:“某本只有五百千,令請添至七百千,此外即力不及也。”一人又曰:“進士及第,何惜千緡?”牛生知其貨及第矣。及出揖之,白衫少年即主司之子。生曰:“某以千貫奉郎君,別有二百千,奉諸公酒食之費,不煩他議也。”少年許之,果登上第。歷任臺省,后為河東節度副使。經一年,疾困,遂開第三封,題云:“可處置家事。”乃沐浴,修遺書,才訖而遂終焉。(出《會昌解頤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