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ug 07 21:21:57 cst 2014
譚宜是陵州人譚叔皮的兒子,唐玄宗開元末年生。
他一出生就和別人不一樣,生下來就會說話。
才幾歲的時候就長了六尺高,而且是個有鬢角有胡須的男子風范(風骨)和一般的男孩都不一樣。他不吃不喝,走路之快能趕上奔跑的馬。
譚宜二十多歲時忽然失蹤了,人們都十分驚奇,認為他是個神仙。
他父母十分想念他,鄉親們為他建了廟,把他當作神仙祭祀供奉。
代宗大歷元年丙午月時,譚宜突然回到家中,穿著羽毛做的衣服,戴著繡有云霞圖案的帽子,一看就是一位神仙。
他對父母說:“兒子是一名仙官,不能在人世久留。父母想念兒子是可以理解的,但鄉親們不該為我建廟,怕這廟宇被妖魔鬼怪竊據后作威作福禍害鄉親們,所以請鄉親們把廟拆除了吧。廟基的地下過去埋藏著不少黃金,拆了廟后請把金子挖出來,分給窮苦的鄉親們吧!闭f罷,就騰空飛去了。
于是父母按照他的話拆了廟,果然在廟基下挖出了金子,眾人都分到了。
所挖的地方涌出一汪泉水,泉水非常清澈,下雨后水不漲,大旱時水也不落。
鄉親們到這口靈泉前祈禱求福,都十分靈驗,于是就把這口泉叫“譚子池”,也叫天池。
有位叫周郭藩的進士寫了一首詩記述這件事:“澄水一百步,世名譚子池。余詰陵陽叟,此池當因誰?父老為余說,本郡譚叔皮。開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墜地便能語,九歲多須眉。不飲亦不食,未嘗言渴饑。十五能行走,快馬不能追。二十入山林,一去無還期。父母憶念深,鄉間為立祠。大歷元年春,此兒忽來歸。頭冠簪鳳凰,身著霓裳衣。普遍拯疲俗,丁寧告親知。余為神仙官,下界不可祈?譃檠燃伲蝗缭缙揭摹4擞悬S金藏,鎮在茲廟基。發掘散生聚,可以救貧
羸。金出繼靈泉,湛若清琉璃。泓澄表符瑞,水旱無竭時。言訖辭沖虛,杳靄上玄微。凡情留不得,攀望眾號悲。尋稟神仙誡,徹廟斸(音chu,挖掘)開窺。果獲無窮寶,均融沾困危。巨源出嶺頂,噴涌世間稀。異境流千古,終年福四維!保ê瞄L的詩,這章又湊夠字數了。
【原文】譚宜者,陵州民叔皮子也,開元末年生。生而有異,墮地能言。數歲之中,身逾六尺,髭鬢風骨,不與常兒同。不飲不食,行及奔馬。二十余歲,忽失所在,遠近異之,以為神人也。至是父母思念,鄉里追立廟以祀之。大歷元年丙午,忽然到家,即霞冠羽衣,真仙流也。白父母曰:“兒為仙官,不當久有人世。雖父母憶念,又不宜作此祠廟,恐物所憑,妄作威福,以害于人,請為毀之。廟基之下,昔藏黃金甚多,撤廟之后,鑿地取金,可以分濟貧民,散遣鄉里矣!毖杂,騰空而去。如其言,毀廟掘地,皆得金焉。所掘之處,靈泉涌出,澄澈異常,積雨不加,至旱不減?ひ囟\祝,必有靈應,因名“譚子池”,亦謂之“天池”。進士周郭藩,為詩以記其事曰:“澄水一百步,世名譚子池。余詰陵陽叟,此池當因誰?父老謂余說,本郡譚叔皮。開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墜地便能語,九歲多須眉。不飲亦不食,未嘗言渴饑。十五能行走,快馬不能追。二十入山林,一去無還期。父母憶念深,鄉閭為立祠。大歷元年春,此兒忽來歸。頭冠簪鳳凰,身著霓裳衣。普遍拯疲俗,丁寧告親知。余為神仙官,下界不可祈?譃檠燃伲蝗缭缙揭。此有黃金藏,鎮在茲廟基。發掘散生聚,可以救貧羸。金出繼靈泉,湛若清琉璃。泓澄表符瑞,水旱無竭時。言訖辭沖虛,杳靄上玄微。凡情留不得,攀望眾號悲。尋稟神仙誡,徹廟斸開窺。果獲無窮寶,均融沾困危。巨源出嶺頂,噴涌世間稀。異境流千古,終年福四維!保ǔ觥断蓚魇斑z》)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