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feb 19 07:24:10 cst 2015
唐會昌元年,李師稷中丞做浙東觀察使。
有一商客在海上遇到暴風,船隨風飄蕩,不知道會停在哪里。一個多月后,到了一座大山,那里的瑞云奇花,白鶴異樹,都不是在人間所能看到的,山旁邊有人迎著問他說:“你怎么能夠到這?”
商客把經過全說了。
山里人讓商客拴住船上岸,還說需要謁見天師。
于是引導商客到一個地方,好像是一個大寺觀。通過一條道進去。
里面的大殿上坐著一個道士,道士的胡須眉毛全白了。
侍衛有幾十人。道士和商客說話,他說:“你是中國人,這地方和你有緣才能夠到此一游,這是蓬萊山。既然到這里來,要不要看一看?”
道士派遣左右引導商客在宮內游覽參觀。
這里玉臺翠樹,光彩奪目。里面院宇幾十處,每處都有名字。來到一座院,門戶鎖的很嚴,就從縫隙往里看,庭院長滿各種花草,正屋里有墊子和褥子,臺階下焚著香。商客問這是什么地方。
回答說:“這是白樂天院。白樂天在中國沒有來。”
于是秘密記下,便告別回歸。過了十天到越,商客把所見所聞都告訴給觀察使,李公全都記錄下來,把它報給白公。
先前,白公平生只學習佛學,等到看了李所報的事,就自己作詩二首,來記那些事和答浙東觀察使李師稷。
詩的意思是:“近有人從海上回,海山深處見樓臺。中有仙籠(明抄本“籠”作“龕”。)開一室,皆言此待樂天來。”又一詩云:“吾學空門不學仙,恐君此語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兠率天。”
然而白公對塵世無所顧戀,拋棄軒車冕服有所不惜,和那些愚昧的人根本不同,怎么知道他不是貶謫的神仙呢?
【原文】唐會昌元年,李師稷中丞為浙東觀察使。有商客遭風飄蕩,不知所止。月余,至一大山。瑞云奇花,白鶴異樹,盡非人間所睹。山側有人迎問曰:“安得至此?”具言之。令維舟上岸。云:“須謁天師。”遂引至一處,若大寺觀,通一道(明抄本“道”下有“士”字)入。道士須眉悉白。侍衛數十。坐大殿上,與語曰:“汝中國人,茲地有緣方得一到,此蓬萊山也。既至,莫要看否?”遣左右引于宮內游觀。玉臺翠樹,光彩奪目,院宇數十,皆有名號。至一院,扃鎖甚嚴,因窺之。眾花滿庭,堂有裀褥,焚香階下。客問之。答曰:“此是白樂天院,樂天在中國未來耳。”乃潛記之,遂別之歸。旬日至越,具白廉使。李公盡錄以報白公。先是,白公平生唯修上坐業,及覽李公所報,乃自為詩二首,以記其事及答李浙東云:“近有人從海上回,海山深處見樓臺。中有仙籠(明抄本“籠”作“龕”。)開一室,皆言此待樂天來。”又曰:“吾學空門不學仙,恐君此語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兠率天。”然白公脫屣煙埃,投棄軒冕,與夫昧昧者固不同也,安知非謫仙哉!(出《逸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