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0 19:24:26 cst 2015
按:大篆,相傳是周宣王的太史官籀zhou創(chuàng)造出來的。
有人說:“太史官籀(按:周時史官在殿柱下面侍立,因稱柱下史。)首次改變上古文,字,有同有異,被稱為篆。
篆,傳的意思。傳播它的道理、規(guī)律,可以推及到無窮無盡的事物中去。
甄酆審定六書,第三就是篆書。
八體書法,第一就是大篆。又見《漢?藝文志》、《史籀》十五篇,都是這么解釋的。根據(jù)這些、官府統(tǒng)一制定成冊,用它來教授人,稱為《史書》,一共收進(jìn)去九千字。
【原文】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云,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甄酆定六書,三曰篆書。八體書法,一曰大篆。又《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此官制之,用以教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出《書斷》)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