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jan 24 10:00:00 cst 2016
潯陽城的東門通向一座大橋,大橋下常常有蛟為害百姓。
董奉書寫一道符沉到水里不幾天,就有一條死蛟浮在水面上。
【原文】潯陽城東門通大橋,常有蛟為百姓害。董奉疏符沉水中,少日,見一蛟死浮出。(出《潯陽記》)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異,號拔墘,候官縣董墘村(今長樂縣古槐鄉青山村)人,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青時,曾任候官縣小吏,不久歸隱,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輕病愈者栽杏1株。數年之后,有杏萬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草倉儲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換。再將所得之谷賑濟貧民,供給行旅。后世稱頌醫家“杏林春暖”之語,蓋源于此。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